卷七
○陆放翁年谱小引
《放翁集》向无年谱。然身阅六朝,历官中外,仕而已,已而仕,出处之迹既屡更;且所值之时,当宋南渡,战与和局亦数变,使非有谱以标岁月,则读者於先生之身与世,将茫无端绪。幸先生诗自入蜀以後四十卷,系手自编订;四十卷之後,至八十五卷,则其子子ね当先生在时即随年记录,故岁序差可考。而文集中碑记之类,亦多书明年月官位,可以稽其时也。昔王宗稷作《苏文忠年谱》,悉本《东坡大全集》诠次之。今余亦仿此例,就《剑南诗集》、《渭南文集》及《家世旧闻》、《老学庵笔记》等书,次其先後,盖已十得八九。惟入蜀以前少年之作,所存无几,难於悬揣。然事迹亦往往散见於诗文,因亦就其可知者系於某年之下,并略载时事,以相印证,庶读者可以一览了如云。
○陆放翁年谱
宋徽宗宣和七年已巳
先生生於是年十月十七日,在淮上舟中。是日平旦,大风雨。及先生生而雨止。见先生庆元元年诗题。又有诗云:&少傅奉诏朝京师,舣舟生我淮之湄。&按先生先世自嘉兴徙钱塘,吴越时又徙山阴之鲁墟,世业农。宋祥符中,陆轸始以进士起家,仕至吏部郎中,直昭文馆,赠太傅,是为先生高祖。轸生,官国子博士,赠太尉,是为先生曾祖。生佃,仕至尚书左丞,赠太师、楚国公,是为先生之祖。《宋史》有传。佃生宰,字元钧,则先生父也。见先生文集及《家世旧闻》。其官位不可考。按先生《跋向芗林帖》云:&先少师使淮南,实与芗林为代。&《跋周侍郎奏稿》云:&余生於宣和末年,先少师以畿辅转输饷军泽潞,寓家於荥阳。&又云:&先君以御史徐秉哲论罢,南来寿春。&则先生父盖尝官提举、转运等职。《跋楚公奏稿》云:&此先少师绍兴中命笔吏传录者。&又作《陈彦声墓志》云:&建炎四年,先君会稽公奉祠洞霄宫。&则南渡後曾有祠禄。又《跋朝制要览》及《持老语录》,皆云&先君会稽公。&则其官阶及勋封可见也。惟文集称&先少师&,诗集称&先少傅&,微有不同。然&师&、&傅&同一阶,盖皆应得之封耳。
钦宗靖康元年丙午
二年丁未二帝北行。
高宗建炎元年 即靖康二年五月,即位,改元。
二年戊申
三年己酉 金兵南下,帝航海。
四年庚戌 帝归临安,金立刘豫为子皇帝。
先生年七岁。按《陈彦声墓志》云:&建炎四年,金兵南来,先君欲避无所。
闻东阳陈彦声以侠称,乃挈家依之。居三年,乃归。&《跋周侍郎奏稿》云:&先君自徐秉哲论罢後,南来寿春。又自淮徂江,间关兵间。及归山阴旧庐,则某年已稍长矣。&开禧中有诗追记云:&家本徙寿春,遭乱建炎初。南来避狂寇,乃复遇强胡。乱定不敢归,三载东阳居。&盖先生生而遭乱,其父挈之避兵,由寿州过江,又侨居东阳者三年。至绍兴二三年,始归山阴。
绍兴元年辛
二年壬子
三年癸丑
四年甲寅
先生年十岁。按《跋周侍郎奏稿》云:&先君归山阴,一时贤公卿与先君游者,言及靖康北狩,无不流涕哀恸。&又《跋傅给事帖》云:&绍兴中,某甫成童,见当时士大夫言及国事,无不痛哭,人人思杀贼。&盖皆此数年中事。先生生平,以复仇为念,盖自幼习闻先正之言,至老不变也。又嘉泰元年有诗,谓某十许岁,即往来€门诸山。&
五年乙卯 金太宗崩,熙宗立。徽宗殂於金。
六年丙辰
先生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本传。按先生父南渡後,不见有仕宦之迹,盖以祠禄致仕,所得恩荫也。
七年丁巳
先生年十三,《跋陶渊明集》云:&吾年十三四时,侍先少傅居城南小隐。&
八年戊午 相秦桧,先已罢相,至是再相。与金议和。
九年己未 金人归河南、陕西地。
十年庚申金复取河南、陕西。
先生年十六,初赴举场。按先生《灯笼诗》云:&我年十六游名场,灵芝借榻栖僧廊。&又《跋范元卿书後》云:&绍兴庚申、辛酉间,予年十六七,与陈公实及予从兄伯山、仲高、叶晦叔、范元卿皆同场屋。&
十一年辛酉 和议成。
先生年十七,尚从师受业。与许子威辈同从鲍季和先生,晨兴,必具帽带而出。见嘉泰元年诗自注。
十二年壬戌 金人归徽宗、郑后、邢后之丧及韦太后。
十三年癸亥
先生年十九,以举进士试南省,至临安。见嘉泰三年诗自注。
十四年甲子
先生年二十,作《司马温公布被铭》。自注:&予年二十岁所作,今传以为秦少游作者,非也。&又作《菊枕》诗。见丁未岁诗注。是年上元,在都城从舅光州通判唐仲俊观灯。见嘉泰二年诗自注。
十五年乙丑
十六年丙寅
十七年丁卯
先生年二十三。按先生《跋韩非子》云:&绍兴丁卯,先君年六十时,所得吴或才老本。&先生是年父尚在,而入仕後未见有丁父艰之事,盖其父殁於此数年中。
十八年戊辰
十九年己巳 金宗颜亮弑熙宗而自立。
二十年庚午
二十一年辛未
二十二年壬申
二十三年癸酉 金迁都於燕。
先生年二十九。两浙转运使陈阜卿考试官,秦桧孙埙以右文殿修撰就试,直欲首送。阜卿得先生文,擢置第一,埙次之。桧大怒。
二十四年甲戌
先生年三十,试礼部被黜。时陈阜卿亦几得祸。
二十五年乙亥 秦奉死。
二十六年丙子 钦宗殂於金。
二十七年丁丑
先生年三十三。作《€门寿圣院记》,尚无官位,但书&吴郡陆某记。&
二十八年戊寅
先生年三十四。官福建宁德县主簿。先生有《谢内翰》启云:&仕由资荫。&盖先生十二岁所得恩荫,至是始选主簿也。是岁作《宁德县城隍记》,系衔书&迪功郎主簿。&见文集。按先生赴任,由温州入闽,有《题江心寺》、《泛瑞安江》及《平阳驿观梅》等诗。
二十九年己卯
先生年三十五,在宁德。按先生《跋盘涧图》云:&绍兴己卯、庚辰之间,予为福州决曹掾,与闽县大夫张仲钦甚相得。&
三十年庚辰
先生年三十六。以荐者除敕令所删定官,迁大理司直,兼宗正簿。本传。
《盘涧图跋》云:&绍兴己卯、庚辰,予为福州决曹。&是是年春间,尚在宁德也。《祭周益公文》云:&绍兴庚辰,予始至行在,与益公相遇,遂定交。&则以除敕令所入都也。先生自闽归途,亦从温、处经行,有诗记其事。云:&自来福州,诗酒殆废;今北归,至永嘉括苍,无日不醉。&又有诗记绍兴庚辰游谢康乐石门,王仲信为作《石门瀑布图》。皆自闽归杭之游迹也。
三十一年辛巳 金主亮南侵,被弑於瓜洲。金世宗立,入都於燕。
先生年三十七,在敕令所,迁枢密院编修官。按本传谓&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而先生子子ね跋语云:&绍兴辛巳,及事高宗,累迁枢密使编修。&是枢院乃高宗所授。先生《挽汪茂南》诗云:&往者绍兴末,江淮闻战鼙。&自注:&先相公汪澈督师荆、襄,招予幕府;会留枢属,不克行。&又《跋陈鲁公所草亲征诏》云:&辛巳、壬午之间,予为西府掾。&西府,即枢院也。是枢院之迁,在绍兴无疑。又《史馆书事》诗云绍兴辛巳,尝蒙恩赐封,先生奏:杨存中不宜掌禁旅,非宗室外家,不宜封王。皆在是年。又《上执政书》,论文章开於道术。见文集。
三十二年壬午 高宗传位於孝宗。
先生年三十八,自敕令所罢归。孝宗即位。在六月。以史浩、黄祖舜荐,召见,赐进士出身,擢太上皇帝圣政所检讨官。本传。按先生《跋曾文清奏稿》云:&绍兴末,文清居会稽,予自敕局罢归,无三日不见。&又作《复斋记》,亦称是年自都下还里。盖是春夏间事。其因荐召用,虽不载月日,然是年十一月,上疏请信诏令,治其尤阻格者,记已在检讨任可知。皆孝宗初即位未改元之岁也。
又丙午《岁晚书怀》诗,自注:&绍兴末,予官玉牒所。&盖因修《圣政记》,故兼是官。有《玉牒所迎驾》诗。
孝宗隆兴元年癸未
先生年三十年,在检讨任。正月二十一日,二府请先生撰《致夏国主书》。
二月二日,又请作省,招谕中原士民。见文集。金蒙城邢侵边,杀我义民,既而被擒,朝议将置大辟。先生上书,谓彼能为其国尽力,宜免诛,以示中国礼义。阆州奏庆€见,先生上书宰执,勿受其图。和议将成,又上书二府,当与金人约:建康、临安皆建都地。俱见文集。按先生《复斋记》又谓&隆兴元年,某自都还里,始与仲高遇。&又《王彦光见访并送茶》诗云:&迩英帷幄旧儒臣,肯顾荒山野水滨。遥想解酲须底物,隆兴第一壑源春。&则是年似又曾归里。按先生方任检讨,何以又返山阴?岂乞假暂归耶?
二年甲申
先生年四十。时曾觌、龙大渊用事,先生为枢密张焘言,焘遽以闻。上诘语所自来,以先生对。上怒,出先生通判建康,寻易隆兴府。本传。按本传先通判建康,今集中并无建康诗,岂不久即调京口耶?先生《跋张敬夫书》,谓&甲申佐郡京口,张忠献浚以督军过焉,故常与其子敬夫游&。按浚殁於是年八月,则先生通判京口,必在春夏矣。又序《京口倡和诗》,谓&隆兴二年闰十一月,韩无咎来省亲於润,予时通判郡事,故与倡和&云。
乾道元年乙酉
先生年四十一。在镇江。有《镇江府城隍忠庙碑记》。
二年丙戌
先生年四十二。自镇江移官,通判豫章。即本传所云隆兴府。《上陈安抚启》云:&佐州北固,麦甫及於再尝;易地南昌,瓜未期而先代。&七月,舟行星子县,半日至吴城。见诗集。本传谓&言者论先生交结党人,力说张浚用兵,遂免归&。先生在蜀,有诗云:&少年论兵实狂妄,谏官劾奏当窜殛。&正指此事也。
先生《幽栖》诗自注:&乾道丙戌,始止居镜湖之三山。&而庆元三年《春尽遣怀》诗自注,则云&予以乾道乙酉,卜筑湖上。&盖乙酉买宅,丙戌罢官归,始入居之。嘉泰甲子有诗云:&曩得京口俸,始卜湖边居。&乙酉正在京口。以京口俸买宅,正是年也。入居则丙戌耳。《开东园之路》诗云:&忆自南昌返故乡,移家来就镜湖凉。&是自南昌归始居之证。
三年丁亥
先生年四十三。正月十四日作《崇恩禅院记》,系衔但书&通直郎&,而无职任,已罢官故也。
四年戊子
五年己丑
先生年四十五。是年十二月,差通判夔州。见《入蜀记》。
六年庚寅
先生年四十六。以闰五月起行,十二月二十七日到夔州。《将赴夔府书怀》云:&自从南昌免,五岁嗟不调。&盖自丙戌至庚寅,凡五阅岁矣。
七年辛卯
先生年四十七。春间监夔州试,有《试院呈同舍》诗,有《将出院》及《拆号前一日作》等诗。作《王侍郎生祠记》,系衔书&左奉议郎通判军州主管学事、兼管内劝农事。&
八年壬辰
先生年四十八。以夔州通判将满任,上书虞丞相,预乞一官,得就禄。见文集。会王炎宣抚川、陕,辟为办公事。本传。按先生是年作《静镇堂记》,系衔书&左承议郎权四川宣抚使办公事、兼检法官。&盖已作幕僚、去夔州任矣。
《送范西叔序》云:&乾道壬辰,予至益昌,始识范东叔,後月馀,与其兄西叔为僚於宣威幕府。&是年,北游南山,望、万年县,皆以幕僚出使。见《静镇堂记》及《东楼集序》。
九年癸巳
先生年四十九。自成都、唐安至汉嘉,四十日复还成都。寻摄蜀州,有《初到蜀州寄成都诸友》诗。入夏,又摄嘉州。先生《跋岑嘉州集》云:&乾道癸巳,予自唐安别驾来摄嘉州。&八月,作《汉嘉郡藏丹洞记》。官舍多奇石,取作假山,名西斋曰小山堂。见诗集。
淳熙元年甲午
先生年五十。秋间摄蜀州事,有《蜀州大阅》诗。按是年《秋夜读书》诗云:&别驾生涯似蠹鱼。&又《与吕周辅教授游大邑诸山》云:&广文别乘官俱冷。&盖皆以通判摄州事也。冬又往荣州摄事。盖幕僚系辟用,而本品仍是通判。
二年乙水
先生年五十一,在荣州。得制置司檄,催赴参议官任。正月十日离荣州,有诗。范成大来帅蜀,又辟为参议官。以文字交,不拘礼法,人讥其颓放,因自号放翁。本传。
三年丙申
先生年五十二。作《范待制集》序及《筹边楼记》,系衔书&朝奉郎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兼四川制置使司参议官&。是年,有《饭保福院》诗云:&饱饭即知吾事了,免官初觉此身。&又《中偶题》诗:&七千里外新客,十五年前旧史官。&《病中戏书》云:&免从官乞假,且喜是身。&又有《蒙恩奉祠桐柏》诗云:&罪大初闻收郡印,恩宽俄许领家山。&盖缘事不复摄州,别领桐柏祠禄。
四年丁酉
先生年五十三。由桐柏祠禄换授主管台州崇道观。见铜壶阁记及彭州贡院记。
是岁,范成大还朝,先生有诗送行。秋间得都下八月报书,牧叙州,有诗。然以後无叙州诗,但有《东归有日书怀》诗及《遣兴》诗,自注:&予将赴道,被命东归。&盖吏部选叙州,而朝旨令赴行在也。後有《上书乞祠》诗,述此云:&圣君终省记,万里忽乘驿。&
五年戊戌
先生年五十四。离蜀东归。有《赏海棠》诗云:&吉日不留春已老,归舟已具客将行。&又明年《忆蜀中》诗云:&去年忝号召,五月触瞿塘。&盖以春暮出蜀,仲夏过峡也。子ね跋语,谓&戊戌春,孝宗念其久外,趣召东下。&盖是去年选叙州之後。又先生《乞祠》诗:&远客游穷塞,亭障秋萧瑟。圣君终省记,万里忽乘驿。&是东归实出於内召。先生有《谢王枢密启》云:&斐然妄作,本以自娱;流传偶至於中都,鉴赏遂尘於乙览。&盖先生在蜀,有诗传入都,孝宗闻之,故特召还也。《谢钱参政启》云:&一麾在巴、蜀之间,万里促宣、温之对。清光咫尺,睿赏再三。略有司资格之常,备奉使询谋之选。方忧官谤,又辱诏追。半道遣行,虽叹栖迟之薄命;频年省记,要为比数於诸公。&据此,则召还後曾赐对便殿,即膺出使之命。未几有诏别用,寻遣往闽中。按先生此次入闽,官阶无考。子ね跋语云:&先君凡五佐郡。&则此乃通判建安也。以诗集考之,秋间便道归里,作一月留。见明年己亥在建安《忆家》诗。《归€门》诗云:徵官行矣闽山去,又寄千岩梦想中。&此行从衢州入闽,有《仙霞岭》、《渔梁驿》诸诗。其官舍在建安。见诗集。
六年己亥
先生年五十五。春夏在建安,多不得意,屡见於诗。仲夏,先发书画还故山,有诗。寻去官,有《初发建安诗》云:&吾行迨及晚秋时。&归途由武夷山过信州铅山县,至衢州,奏乞祠,留衢待命,除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赐绯鱼袋。即在衢起行,十二月,至江西,有《弋阳县》、《饶抚道中》等诗。治在抚州。见《抚州广寿禅院记》。是冬,奏《筠州反坐百姓陈彦通诉人吏冒役状》。
见文集。
七年庚子
先生年五十六。秋冬自临川至高安,十一月被命诣行在。见《广寿禅院记》。
按本传:&以发粟赈民,为给事中赵汝愚所驳,遂与祠。&过严州得请,免入奏,仍除外官。遂便道归山阴。俱见诗集。是年,在临川时自作《放翁赞》。见文集。
以後皆家居。
八年辛丑
先生年五十七。自庚寅至辛丑,始见九日於故山。见诗集。是年,有《寄朱元晦提举》诗,以年荒,望其来赈粜也。
九年壬寅
先生年五十八。筑堂曰书巢,自作记。又追作《成都古楠记》,自注:&时已去蜀。&其系衔书&朝奉大夫主管成都府玉局观&。有诗云:&放翁白发已萧然,黄纸新除玉局仙。&
十年癸卯
先生年五十九。有《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诗。
十一年甲辰
先生年六十。有《闻虏酋遁归漠北》诗。按是岁金世宗如会宁,命太子守国;明年,始回燕京。曰&遁归&者,传闻之讹也。
十二年乙巳
先生年六十一。是岁有《秋怀》诗,自注:&闻虏酋行帐为壮士所致,几不免。&又《感秋》诗自注:&闻虏酋自香草淀入秋山,盖远遁矣。&按金世宗最为贤君,国中称&小尧舜&;而传闻於宋如此,可见邻国讹传之不可信。此开禧轻率用兵所以致败也。
十三年丙午
先生年六十二。差知严州府,赴行在入见。《天封寺记》云:&予以新定牧入奏行在。&是因除授後始入都。有《延和殿退朝口号》。自注:&庭奏姓名,上自东厢出御坐。&七月三日,到严州任。
十四年丁未 高宗崩
先生年六十三,在严州。是岁始刻诗。见子ね跋语。
十五年戊申
先生年六十四,在严州。四月,以任将满,奏乞仍就玉局祠禄,未报。七月十日归家。见诗集。寻除军器少监,入都。本传。有《宿监中作》及《致斋监中》诗。
十六年己酉 孝宗传位於光宗。金世宗崩,章宗即位。
先生年六十五。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按本传以此官系於绍熙元年;然先生诗集,是年有《仪曹直庐》、《南省宿直》及《中院书事》诗,十一月,作《明州阿育王碑记》,系衔己书&朝议大夫尚书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则淳熙末,已为是官。其冬,以口语被斥归,作《风月轩自记》。十年间两坐罢斥,皆以诗,谓之嘲咏风月,故以名其轩。
光宗绍熙元年庚戌
先生年六十六。以後皆家居。是年,又删订诗稿,自跋云:&此予丙戌以前诗十之一也。在严州再编,又去十之九。&然则丙戌以前诗,存者百之一耳。又子ね跋云:&戊申己酉以後诗,公自大蓬谢事归,命子ね编为四十卷,亲加校定後,复题其签曰《剑南诗续稿》。&子ね跋云:&先君在新定所编前稿,於旧诗多所去取。其所遗诗,存者尚有七卷。前稿行已久,不敢复杂之卷中,故别其名曰《遗稿》&云。又云:&自此以後至捐馆,通前为八十五卷。&是岁,先生自号九曲老樵。见《跋郑侠谢昌国书後》。
二年辛亥
先生年六十七。作《建宁府尊胜院记》及《绍兴府修学记》,系衔书&中奉大夫提举建宁府武夷山冲观&。见文集。
三年壬子
先生年六十八。作《天封寺记》,系衔&提举冲&之下,增&山阴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九月,上书乞再任冲。十一月得请,有《拜敕口号》。自注:&祠禄钱帛粟絮,共岁计千缗有奇;予以官视大卿,故俸给皆增於旧。&又云:&往时使闽者,例得茶三斤,予未尝沾及也。&又《夜赋》一首:&穷赖三升酒。&自注:&郡中月给酒九斗,日恰得三升。&又《寄张季长书》:&近岁裁损滥恩,所谓十色锦者,所存无几。&观此,可见宋时祠禄之厚矣。
四年癸丑
五年甲寅 孝宗崩,光宗病不能执丧;皇子嘉王扩即位,是为宁宗。
先生年七十。取舍东地一亩,种花数十株,名曰小园。被命再领冲,有诗。
又有《孝宗皇帝挽诗》。
宁宗庆元元年乙卯
二年丙辰
先生年七十二。又拜再领祠官之命,有诗云:&忄吴恩四领馒亭秋。&九月,作《吕居仁集序》,系衔书&中大夫提举冲观&,盖中奉大夫进中大夫。自注:&张季贤书来,以大蓬见称,以予寄禄官视昔秘书监也。&
三年丁巳
先生年七十三。夫人王氏殁,年七十一。有子子ね,乌程丞;子龙,武康尉;馀子忄炎、子坦、子布、子聿。孙元敏、元礼、元简、元用、元雅。曾孙阿喜。
按《说郛》记先生初娶某氏,情好甚笃,以不得於姑,出去。後遇於沈氏园,殆不胜情。作诗有云:&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後年老,再过沈园,犹有&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之句。今夫人王氏,则前妻出後所再娶也。是年,有《谢朱元晦寄纸被》诗。
四年戊午
先生年七十四。祠禄满,不敢复请。是年有诗:《闻金虏乱淮以北皆望王师之至》。是时金北方多警,传闻於宋,开禧用兵之谋所由起也。
五年己未
先生年七十五。乞致仕,有《五月七日拜致仕敕口号》。又《述怀》诗:四叨优老禄,十送故乡春。&按致仕後,尚有半俸之给。先生诗:&坐糜半俸犹多愧,月费公朝二万钱。&以後系衔,但书&中大夫致仕山阴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而无&提举冲&之称,缘已罢祠禄也。是岁朱子卒,先生有祭文,甚哀。
六年庚申 光宗崩。
先生年七十六。作《居室记》云:&旧食祠禄,秩满,不敢请。又二年,遂请老。法当得祠禄,亦不敢言。&寻赐龟紫,有诗纪恩。作《赵秘阁文集序》,系衔书&中大夫直华文阁致仕、赐紫金鱼袋&。
嘉泰元年辛酉
先生年七十七。子布自蜀中归。
二年壬戌
先生年七十八。有《食不足》诗,自注:&卿监致仕,当得分司禄;然须自请,今置之。顷有赦令,赐致仕者粟、帛、羊、酒,郡中亦格不行。&会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及《三朝史》未就,诏起先生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免奉朝请。本传。入都开局,皆有诗。寻又兼秘书监。自言三作史官,皆新开局也。作《婺州稽古阁记》,系衔书&中大夫直华文阁提举佑神观&。盖起用後又畀祠禄。
有《自嘲》诗:予仕宦几五十年,历崇道、玉局、冲,今又忝佑神之命,以修国史兼秘书监,居六官宅。又有诗:&枉辱三华组。&自注:&国史、实录及策府也。&是岁,子ね赴金坛丞,子龙赴吉州掾,有诗寄二子云:&大儿新作鹤林游,仲子经年戍吉州。&
三年癸亥
先生年七十九。四月,修史成,进御。是夕,宿道山堂之东直舍。升宝谟阁待制,有《辞宝谟举曾黯自代疏》。即上章致仕,不允。又上章固辞,乃授太中大夫,仍前宝谟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遂以五月初东归。见文集。受外祠敕,有诗。自记云:&壬戌六月十四日入都,癸亥五月十四日去国,中间有闰月,盖相距正一年矣。&已致仕,奉都省子&致仕官得荐举&,乃举临安县巩丰、随州教授王田、监南岳庙赵蕃。按致仕後谢《丞相启》云:&致仕许归,已荷乾坤之造;异恩及幼,更г雨露之私。&盖致仕恩例,又荫一子也。
四年甲子 韩胄定议伐金。
先生年八十。以後皆家居。有《闻虏乱》、《送辛幼安入都》等诗。是岁,送子ね官吴门,送子坦官盐官市征,送子修官於闽,皆有诗。子亦将赴官,以兄弟皆出,遂辍行。周彦文遣画工来写先生像,先生自作赞。
开禧元年乙丑
先生年八十一。辟舍东隙地,插竹为篱,名曰东篱,自作记。时方用兵,而先生年已老,故有诗云:&不须强预国家忧,亦莫妄陈帷幄筹。&&昔如埋剑常思出,今作€不计程。&然尚有《出塞》四首,望王师之克捷也。是岁,子龙自江西归。
二年丙寅 吴曦反,以蜀地降金。郭倪复泗州,又攻宿州、唐州,皆败归。
金人入寇。
先生年八十二。有诗云:&五处暌离父子情。&自注:&子ね调官行在,子龙阻风西陵,子修在闽,子坦在海昌,予与子布、子家居。&又有《力耕》诗云:&残俸月无三万钱。&自注:&子编予诗四十八卷,卷有百篇。&盖即《剑南诗》四十卷後之四十五卷也。时已四十八卷,且开禧二年以後,尚有三年,又每卷有百篇,而今并为四十五卷,每卷皆不及百篇,盖子ね编刻时,又有删并耳。是岁,方用兵,故先生有《闻西师复华州》及《观邸报》诗&上蔡临淮奏捷频&等句。
三年丁卯 安丙诛吴曦,复所献金地。史弥远诛韩胄。
先生年八十三。恩封渭南伯,食邑八百户。子调官淮西,子龙官东阳丞,子坦调彭泽丞。是年,作《李ね部诗集序》,系衔书&太中大夫宝谟阁待制致仕、渭南县开国伯、食邑八百户、赐紫金鱼袋。&陈伯子遣画工来写先生像,先生自作赞。
嘉定元年戊辰 和议成。
先生年八十四。有诗&传家六儿子,其四今皓首&。自注:&大儿新年六十二,仲子六十,季亦近六十。&是年二月以後,半俸亦不复请。
二年己巳
先生年八十五,终於家。是年有《自笑》一首。自注:&腊月五日,汤沐按摩几半日,是早,第一牙脱去。&此後尚有诗七首。则先生之卒,在腊底也。然不详何日。
《放翁集》向无年谱。然身阅六朝,历官中外,仕而已,已而仕,出处之迹既屡更;且所值之时,当宋南渡,战与和局亦数变,使非有谱以标岁月,则读者於先生之身与世,将茫无端绪。幸先生诗自入蜀以後四十卷,系手自编订;四十卷之後,至八十五卷,则其子子ね当先生在时即随年记录,故岁序差可考。而文集中碑记之类,亦多书明年月官位,可以稽其时也。昔王宗稷作《苏文忠年谱》,悉本《东坡大全集》诠次之。今余亦仿此例,就《剑南诗集》、《渭南文集》及《家世旧闻》、《老学庵笔记》等书,次其先後,盖已十得八九。惟入蜀以前少年之作,所存无几,难於悬揣。然事迹亦往往散见於诗文,因亦就其可知者系於某年之下,并略载时事,以相印证,庶读者可以一览了如云。
○陆放翁年谱
宋徽宗宣和七年已巳
先生生於是年十月十七日,在淮上舟中。是日平旦,大风雨。及先生生而雨止。见先生庆元元年诗题。又有诗云:&少傅奉诏朝京师,舣舟生我淮之湄。&按先生先世自嘉兴徙钱塘,吴越时又徙山阴之鲁墟,世业农。宋祥符中,陆轸始以进士起家,仕至吏部郎中,直昭文馆,赠太傅,是为先生高祖。轸生,官国子博士,赠太尉,是为先生曾祖。生佃,仕至尚书左丞,赠太师、楚国公,是为先生之祖。《宋史》有传。佃生宰,字元钧,则先生父也。见先生文集及《家世旧闻》。其官位不可考。按先生《跋向芗林帖》云:&先少师使淮南,实与芗林为代。&《跋周侍郎奏稿》云:&余生於宣和末年,先少师以畿辅转输饷军泽潞,寓家於荥阳。&又云:&先君以御史徐秉哲论罢,南来寿春。&则先生父盖尝官提举、转运等职。《跋楚公奏稿》云:&此先少师绍兴中命笔吏传录者。&又作《陈彦声墓志》云:&建炎四年,先君会稽公奉祠洞霄宫。&则南渡後曾有祠禄。又《跋朝制要览》及《持老语录》,皆云&先君会稽公。&则其官阶及勋封可见也。惟文集称&先少师&,诗集称&先少傅&,微有不同。然&师&、&傅&同一阶,盖皆应得之封耳。
钦宗靖康元年丙午
二年丁未二帝北行。
高宗建炎元年 即靖康二年五月,即位,改元。
二年戊申
三年己酉 金兵南下,帝航海。
四年庚戌 帝归临安,金立刘豫为子皇帝。
先生年七岁。按《陈彦声墓志》云:&建炎四年,金兵南来,先君欲避无所。
闻东阳陈彦声以侠称,乃挈家依之。居三年,乃归。&《跋周侍郎奏稿》云:&先君自徐秉哲论罢後,南来寿春。又自淮徂江,间关兵间。及归山阴旧庐,则某年已稍长矣。&开禧中有诗追记云:&家本徙寿春,遭乱建炎初。南来避狂寇,乃复遇强胡。乱定不敢归,三载东阳居。&盖先生生而遭乱,其父挈之避兵,由寿州过江,又侨居东阳者三年。至绍兴二三年,始归山阴。
绍兴元年辛
二年壬子
三年癸丑
四年甲寅
先生年十岁。按《跋周侍郎奏稿》云:&先君归山阴,一时贤公卿与先君游者,言及靖康北狩,无不流涕哀恸。&又《跋傅给事帖》云:&绍兴中,某甫成童,见当时士大夫言及国事,无不痛哭,人人思杀贼。&盖皆此数年中事。先生生平,以复仇为念,盖自幼习闻先正之言,至老不变也。又嘉泰元年有诗,谓某十许岁,即往来€门诸山。&
五年乙卯 金太宗崩,熙宗立。徽宗殂於金。
六年丙辰
先生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本传。按先生父南渡後,不见有仕宦之迹,盖以祠禄致仕,所得恩荫也。
七年丁巳
先生年十三,《跋陶渊明集》云:&吾年十三四时,侍先少傅居城南小隐。&
八年戊午 相秦桧,先已罢相,至是再相。与金议和。
九年己未 金人归河南、陕西地。
十年庚申金复取河南、陕西。
先生年十六,初赴举场。按先生《灯笼诗》云:&我年十六游名场,灵芝借榻栖僧廊。&又《跋范元卿书後》云:&绍兴庚申、辛酉间,予年十六七,与陈公实及予从兄伯山、仲高、叶晦叔、范元卿皆同场屋。&
十一年辛酉 和议成。
先生年十七,尚从师受业。与许子威辈同从鲍季和先生,晨兴,必具帽带而出。见嘉泰元年诗自注。
十二年壬戌 金人归徽宗、郑后、邢后之丧及韦太后。
十三年癸亥
先生年十九,以举进士试南省,至临安。见嘉泰三年诗自注。
十四年甲子
先生年二十,作《司马温公布被铭》。自注:&予年二十岁所作,今传以为秦少游作者,非也。&又作《菊枕》诗。见丁未岁诗注。是年上元,在都城从舅光州通判唐仲俊观灯。见嘉泰二年诗自注。
十五年乙丑
十六年丙寅
十七年丁卯
先生年二十三。按先生《跋韩非子》云:&绍兴丁卯,先君年六十时,所得吴或才老本。&先生是年父尚在,而入仕後未见有丁父艰之事,盖其父殁於此数年中。
十八年戊辰
十九年己巳 金宗颜亮弑熙宗而自立。
二十年庚午
二十一年辛未
二十二年壬申
二十三年癸酉 金迁都於燕。
先生年二十九。两浙转运使陈阜卿考试官,秦桧孙埙以右文殿修撰就试,直欲首送。阜卿得先生文,擢置第一,埙次之。桧大怒。
二十四年甲戌
先生年三十,试礼部被黜。时陈阜卿亦几得祸。
二十五年乙亥 秦奉死。
二十六年丙子 钦宗殂於金。
二十七年丁丑
先生年三十三。作《€门寿圣院记》,尚无官位,但书&吴郡陆某记。&
二十八年戊寅
先生年三十四。官福建宁德县主簿。先生有《谢内翰》启云:&仕由资荫。&盖先生十二岁所得恩荫,至是始选主簿也。是岁作《宁德县城隍记》,系衔书&迪功郎主簿。&见文集。按先生赴任,由温州入闽,有《题江心寺》、《泛瑞安江》及《平阳驿观梅》等诗。
二十九年己卯
先生年三十五,在宁德。按先生《跋盘涧图》云:&绍兴己卯、庚辰之间,予为福州决曹掾,与闽县大夫张仲钦甚相得。&
三十年庚辰
先生年三十六。以荐者除敕令所删定官,迁大理司直,兼宗正簿。本传。
《盘涧图跋》云:&绍兴己卯、庚辰,予为福州决曹。&是是年春间,尚在宁德也。《祭周益公文》云:&绍兴庚辰,予始至行在,与益公相遇,遂定交。&则以除敕令所入都也。先生自闽归途,亦从温、处经行,有诗记其事。云:&自来福州,诗酒殆废;今北归,至永嘉括苍,无日不醉。&又有诗记绍兴庚辰游谢康乐石门,王仲信为作《石门瀑布图》。皆自闽归杭之游迹也。
三十一年辛巳 金主亮南侵,被弑於瓜洲。金世宗立,入都於燕。
先生年三十七,在敕令所,迁枢密院编修官。按本传谓&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而先生子子ね跋语云:&绍兴辛巳,及事高宗,累迁枢密使编修。&是枢院乃高宗所授。先生《挽汪茂南》诗云:&往者绍兴末,江淮闻战鼙。&自注:&先相公汪澈督师荆、襄,招予幕府;会留枢属,不克行。&又《跋陈鲁公所草亲征诏》云:&辛巳、壬午之间,予为西府掾。&西府,即枢院也。是枢院之迁,在绍兴无疑。又《史馆书事》诗云绍兴辛巳,尝蒙恩赐封,先生奏:杨存中不宜掌禁旅,非宗室外家,不宜封王。皆在是年。又《上执政书》,论文章开於道术。见文集。
三十二年壬午 高宗传位於孝宗。
先生年三十八,自敕令所罢归。孝宗即位。在六月。以史浩、黄祖舜荐,召见,赐进士出身,擢太上皇帝圣政所检讨官。本传。按先生《跋曾文清奏稿》云:&绍兴末,文清居会稽,予自敕局罢归,无三日不见。&又作《复斋记》,亦称是年自都下还里。盖是春夏间事。其因荐召用,虽不载月日,然是年十一月,上疏请信诏令,治其尤阻格者,记已在检讨任可知。皆孝宗初即位未改元之岁也。
又丙午《岁晚书怀》诗,自注:&绍兴末,予官玉牒所。&盖因修《圣政记》,故兼是官。有《玉牒所迎驾》诗。
孝宗隆兴元年癸未
先生年三十年,在检讨任。正月二十一日,二府请先生撰《致夏国主书》。
二月二日,又请作省,招谕中原士民。见文集。金蒙城邢侵边,杀我义民,既而被擒,朝议将置大辟。先生上书,谓彼能为其国尽力,宜免诛,以示中国礼义。阆州奏庆€见,先生上书宰执,勿受其图。和议将成,又上书二府,当与金人约:建康、临安皆建都地。俱见文集。按先生《复斋记》又谓&隆兴元年,某自都还里,始与仲高遇。&又《王彦光见访并送茶》诗云:&迩英帷幄旧儒臣,肯顾荒山野水滨。遥想解酲须底物,隆兴第一壑源春。&则是年似又曾归里。按先生方任检讨,何以又返山阴?岂乞假暂归耶?
二年甲申
先生年四十。时曾觌、龙大渊用事,先生为枢密张焘言,焘遽以闻。上诘语所自来,以先生对。上怒,出先生通判建康,寻易隆兴府。本传。按本传先通判建康,今集中并无建康诗,岂不久即调京口耶?先生《跋张敬夫书》,谓&甲申佐郡京口,张忠献浚以督军过焉,故常与其子敬夫游&。按浚殁於是年八月,则先生通判京口,必在春夏矣。又序《京口倡和诗》,谓&隆兴二年闰十一月,韩无咎来省亲於润,予时通判郡事,故与倡和&云。
乾道元年乙酉
先生年四十一。在镇江。有《镇江府城隍忠庙碑记》。
二年丙戌
先生年四十二。自镇江移官,通判豫章。即本传所云隆兴府。《上陈安抚启》云:&佐州北固,麦甫及於再尝;易地南昌,瓜未期而先代。&七月,舟行星子县,半日至吴城。见诗集。本传谓&言者论先生交结党人,力说张浚用兵,遂免归&。先生在蜀,有诗云:&少年论兵实狂妄,谏官劾奏当窜殛。&正指此事也。
先生《幽栖》诗自注:&乾道丙戌,始止居镜湖之三山。&而庆元三年《春尽遣怀》诗自注,则云&予以乾道乙酉,卜筑湖上。&盖乙酉买宅,丙戌罢官归,始入居之。嘉泰甲子有诗云:&曩得京口俸,始卜湖边居。&乙酉正在京口。以京口俸买宅,正是年也。入居则丙戌耳。《开东园之路》诗云:&忆自南昌返故乡,移家来就镜湖凉。&是自南昌归始居之证。
三年丁亥
先生年四十三。正月十四日作《崇恩禅院记》,系衔但书&通直郎&,而无职任,已罢官故也。
四年戊子
五年己丑
先生年四十五。是年十二月,差通判夔州。见《入蜀记》。
六年庚寅
先生年四十六。以闰五月起行,十二月二十七日到夔州。《将赴夔府书怀》云:&自从南昌免,五岁嗟不调。&盖自丙戌至庚寅,凡五阅岁矣。
七年辛卯
先生年四十七。春间监夔州试,有《试院呈同舍》诗,有《将出院》及《拆号前一日作》等诗。作《王侍郎生祠记》,系衔书&左奉议郎通判军州主管学事、兼管内劝农事。&
八年壬辰
先生年四十八。以夔州通判将满任,上书虞丞相,预乞一官,得就禄。见文集。会王炎宣抚川、陕,辟为办公事。本传。按先生是年作《静镇堂记》,系衔书&左承议郎权四川宣抚使办公事、兼检法官。&盖已作幕僚、去夔州任矣。
《送范西叔序》云:&乾道壬辰,予至益昌,始识范东叔,後月馀,与其兄西叔为僚於宣威幕府。&是年,北游南山,望、万年县,皆以幕僚出使。见《静镇堂记》及《东楼集序》。
九年癸巳
先生年四十九。自成都、唐安至汉嘉,四十日复还成都。寻摄蜀州,有《初到蜀州寄成都诸友》诗。入夏,又摄嘉州。先生《跋岑嘉州集》云:&乾道癸巳,予自唐安别驾来摄嘉州。&八月,作《汉嘉郡藏丹洞记》。官舍多奇石,取作假山,名西斋曰小山堂。见诗集。
淳熙元年甲午
先生年五十。秋间摄蜀州事,有《蜀州大阅》诗。按是年《秋夜读书》诗云:&别驾生涯似蠹鱼。&又《与吕周辅教授游大邑诸山》云:&广文别乘官俱冷。&盖皆以通判摄州事也。冬又往荣州摄事。盖幕僚系辟用,而本品仍是通判。
二年乙水
先生年五十一,在荣州。得制置司檄,催赴参议官任。正月十日离荣州,有诗。范成大来帅蜀,又辟为参议官。以文字交,不拘礼法,人讥其颓放,因自号放翁。本传。
三年丙申
先生年五十二。作《范待制集》序及《筹边楼记》,系衔书&朝奉郎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兼四川制置使司参议官&。是年,有《饭保福院》诗云:&饱饭即知吾事了,免官初觉此身。&又《中偶题》诗:&七千里外新客,十五年前旧史官。&《病中戏书》云:&免从官乞假,且喜是身。&又有《蒙恩奉祠桐柏》诗云:&罪大初闻收郡印,恩宽俄许领家山。&盖缘事不复摄州,别领桐柏祠禄。
四年丁酉
先生年五十三。由桐柏祠禄换授主管台州崇道观。见铜壶阁记及彭州贡院记。
是岁,范成大还朝,先生有诗送行。秋间得都下八月报书,牧叙州,有诗。然以後无叙州诗,但有《东归有日书怀》诗及《遣兴》诗,自注:&予将赴道,被命东归。&盖吏部选叙州,而朝旨令赴行在也。後有《上书乞祠》诗,述此云:&圣君终省记,万里忽乘驿。&
五年戊戌
先生年五十四。离蜀东归。有《赏海棠》诗云:&吉日不留春已老,归舟已具客将行。&又明年《忆蜀中》诗云:&去年忝号召,五月触瞿塘。&盖以春暮出蜀,仲夏过峡也。子ね跋语,谓&戊戌春,孝宗念其久外,趣召东下。&盖是去年选叙州之後。又先生《乞祠》诗:&远客游穷塞,亭障秋萧瑟。圣君终省记,万里忽乘驿。&是东归实出於内召。先生有《谢王枢密启》云:&斐然妄作,本以自娱;流传偶至於中都,鉴赏遂尘於乙览。&盖先生在蜀,有诗传入都,孝宗闻之,故特召还也。《谢钱参政启》云:&一麾在巴、蜀之间,万里促宣、温之对。清光咫尺,睿赏再三。略有司资格之常,备奉使询谋之选。方忧官谤,又辱诏追。半道遣行,虽叹栖迟之薄命;频年省记,要为比数於诸公。&据此,则召还後曾赐对便殿,即膺出使之命。未几有诏别用,寻遣往闽中。按先生此次入闽,官阶无考。子ね跋语云:&先君凡五佐郡。&则此乃通判建安也。以诗集考之,秋间便道归里,作一月留。见明年己亥在建安《忆家》诗。《归€门》诗云:徵官行矣闽山去,又寄千岩梦想中。&此行从衢州入闽,有《仙霞岭》、《渔梁驿》诸诗。其官舍在建安。见诗集。
六年己亥
先生年五十五。春夏在建安,多不得意,屡见於诗。仲夏,先发书画还故山,有诗。寻去官,有《初发建安诗》云:&吾行迨及晚秋时。&归途由武夷山过信州铅山县,至衢州,奏乞祠,留衢待命,除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赐绯鱼袋。即在衢起行,十二月,至江西,有《弋阳县》、《饶抚道中》等诗。治在抚州。见《抚州广寿禅院记》。是冬,奏《筠州反坐百姓陈彦通诉人吏冒役状》。
见文集。
七年庚子
先生年五十六。秋冬自临川至高安,十一月被命诣行在。见《广寿禅院记》。
按本传:&以发粟赈民,为给事中赵汝愚所驳,遂与祠。&过严州得请,免入奏,仍除外官。遂便道归山阴。俱见诗集。是年,在临川时自作《放翁赞》。见文集。
以後皆家居。
八年辛丑
先生年五十七。自庚寅至辛丑,始见九日於故山。见诗集。是年,有《寄朱元晦提举》诗,以年荒,望其来赈粜也。
九年壬寅
先生年五十八。筑堂曰书巢,自作记。又追作《成都古楠记》,自注:&时已去蜀。&其系衔书&朝奉大夫主管成都府玉局观&。有诗云:&放翁白发已萧然,黄纸新除玉局仙。&
十年癸卯
先生年五十九。有《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诗。
十一年甲辰
先生年六十。有《闻虏酋遁归漠北》诗。按是岁金世宗如会宁,命太子守国;明年,始回燕京。曰&遁归&者,传闻之讹也。
十二年乙巳
先生年六十一。是岁有《秋怀》诗,自注:&闻虏酋行帐为壮士所致,几不免。&又《感秋》诗自注:&闻虏酋自香草淀入秋山,盖远遁矣。&按金世宗最为贤君,国中称&小尧舜&;而传闻於宋如此,可见邻国讹传之不可信。此开禧轻率用兵所以致败也。
十三年丙午
先生年六十二。差知严州府,赴行在入见。《天封寺记》云:&予以新定牧入奏行在。&是因除授後始入都。有《延和殿退朝口号》。自注:&庭奏姓名,上自东厢出御坐。&七月三日,到严州任。
十四年丁未 高宗崩
先生年六十三,在严州。是岁始刻诗。见子ね跋语。
十五年戊申
先生年六十四,在严州。四月,以任将满,奏乞仍就玉局祠禄,未报。七月十日归家。见诗集。寻除军器少监,入都。本传。有《宿监中作》及《致斋监中》诗。
十六年己酉 孝宗传位於光宗。金世宗崩,章宗即位。
先生年六十五。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按本传以此官系於绍熙元年;然先生诗集,是年有《仪曹直庐》、《南省宿直》及《中院书事》诗,十一月,作《明州阿育王碑记》,系衔己书&朝议大夫尚书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则淳熙末,已为是官。其冬,以口语被斥归,作《风月轩自记》。十年间两坐罢斥,皆以诗,谓之嘲咏风月,故以名其轩。
光宗绍熙元年庚戌
先生年六十六。以後皆家居。是年,又删订诗稿,自跋云:&此予丙戌以前诗十之一也。在严州再编,又去十之九。&然则丙戌以前诗,存者百之一耳。又子ね跋云:&戊申己酉以後诗,公自大蓬谢事归,命子ね编为四十卷,亲加校定後,复题其签曰《剑南诗续稿》。&子ね跋云:&先君在新定所编前稿,於旧诗多所去取。其所遗诗,存者尚有七卷。前稿行已久,不敢复杂之卷中,故别其名曰《遗稿》&云。又云:&自此以後至捐馆,通前为八十五卷。&是岁,先生自号九曲老樵。见《跋郑侠谢昌国书後》。
二年辛亥
先生年六十七。作《建宁府尊胜院记》及《绍兴府修学记》,系衔书&中奉大夫提举建宁府武夷山冲观&。见文集。
三年壬子
先生年六十八。作《天封寺记》,系衔&提举冲&之下,增&山阴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九月,上书乞再任冲。十一月得请,有《拜敕口号》。自注:&祠禄钱帛粟絮,共岁计千缗有奇;予以官视大卿,故俸给皆增於旧。&又云:&往时使闽者,例得茶三斤,予未尝沾及也。&又《夜赋》一首:&穷赖三升酒。&自注:&郡中月给酒九斗,日恰得三升。&又《寄张季长书》:&近岁裁损滥恩,所谓十色锦者,所存无几。&观此,可见宋时祠禄之厚矣。
四年癸丑
五年甲寅 孝宗崩,光宗病不能执丧;皇子嘉王扩即位,是为宁宗。
先生年七十。取舍东地一亩,种花数十株,名曰小园。被命再领冲,有诗。
又有《孝宗皇帝挽诗》。
宁宗庆元元年乙卯
二年丙辰
先生年七十二。又拜再领祠官之命,有诗云:&忄吴恩四领馒亭秋。&九月,作《吕居仁集序》,系衔书&中大夫提举冲观&,盖中奉大夫进中大夫。自注:&张季贤书来,以大蓬见称,以予寄禄官视昔秘书监也。&
三年丁巳
先生年七十三。夫人王氏殁,年七十一。有子子ね,乌程丞;子龙,武康尉;馀子忄炎、子坦、子布、子聿。孙元敏、元礼、元简、元用、元雅。曾孙阿喜。
按《说郛》记先生初娶某氏,情好甚笃,以不得於姑,出去。後遇於沈氏园,殆不胜情。作诗有云:&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後年老,再过沈园,犹有&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之句。今夫人王氏,则前妻出後所再娶也。是年,有《谢朱元晦寄纸被》诗。
四年戊午
先生年七十四。祠禄满,不敢复请。是年有诗:《闻金虏乱淮以北皆望王师之至》。是时金北方多警,传闻於宋,开禧用兵之谋所由起也。
五年己未
先生年七十五。乞致仕,有《五月七日拜致仕敕口号》。又《述怀》诗:四叨优老禄,十送故乡春。&按致仕後,尚有半俸之给。先生诗:&坐糜半俸犹多愧,月费公朝二万钱。&以後系衔,但书&中大夫致仕山阴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而无&提举冲&之称,缘已罢祠禄也。是岁朱子卒,先生有祭文,甚哀。
六年庚申 光宗崩。
先生年七十六。作《居室记》云:&旧食祠禄,秩满,不敢请。又二年,遂请老。法当得祠禄,亦不敢言。&寻赐龟紫,有诗纪恩。作《赵秘阁文集序》,系衔书&中大夫直华文阁致仕、赐紫金鱼袋&。
嘉泰元年辛酉
先生年七十七。子布自蜀中归。
二年壬戌
先生年七十八。有《食不足》诗,自注:&卿监致仕,当得分司禄;然须自请,今置之。顷有赦令,赐致仕者粟、帛、羊、酒,郡中亦格不行。&会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及《三朝史》未就,诏起先生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免奉朝请。本传。入都开局,皆有诗。寻又兼秘书监。自言三作史官,皆新开局也。作《婺州稽古阁记》,系衔书&中大夫直华文阁提举佑神观&。盖起用後又畀祠禄。
有《自嘲》诗:予仕宦几五十年,历崇道、玉局、冲,今又忝佑神之命,以修国史兼秘书监,居六官宅。又有诗:&枉辱三华组。&自注:&国史、实录及策府也。&是岁,子ね赴金坛丞,子龙赴吉州掾,有诗寄二子云:&大儿新作鹤林游,仲子经年戍吉州。&
三年癸亥
先生年七十九。四月,修史成,进御。是夕,宿道山堂之东直舍。升宝谟阁待制,有《辞宝谟举曾黯自代疏》。即上章致仕,不允。又上章固辞,乃授太中大夫,仍前宝谟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遂以五月初东归。见文集。受外祠敕,有诗。自记云:&壬戌六月十四日入都,癸亥五月十四日去国,中间有闰月,盖相距正一年矣。&已致仕,奉都省子&致仕官得荐举&,乃举临安县巩丰、随州教授王田、监南岳庙赵蕃。按致仕後谢《丞相启》云:&致仕许归,已荷乾坤之造;异恩及幼,更г雨露之私。&盖致仕恩例,又荫一子也。
四年甲子 韩胄定议伐金。
先生年八十。以後皆家居。有《闻虏乱》、《送辛幼安入都》等诗。是岁,送子ね官吴门,送子坦官盐官市征,送子修官於闽,皆有诗。子亦将赴官,以兄弟皆出,遂辍行。周彦文遣画工来写先生像,先生自作赞。
开禧元年乙丑
先生年八十一。辟舍东隙地,插竹为篱,名曰东篱,自作记。时方用兵,而先生年已老,故有诗云:&不须强预国家忧,亦莫妄陈帷幄筹。&&昔如埋剑常思出,今作€不计程。&然尚有《出塞》四首,望王师之克捷也。是岁,子龙自江西归。
二年丙寅 吴曦反,以蜀地降金。郭倪复泗州,又攻宿州、唐州,皆败归。
金人入寇。
先生年八十二。有诗云:&五处暌离父子情。&自注:&子ね调官行在,子龙阻风西陵,子修在闽,子坦在海昌,予与子布、子家居。&又有《力耕》诗云:&残俸月无三万钱。&自注:&子编予诗四十八卷,卷有百篇。&盖即《剑南诗》四十卷後之四十五卷也。时已四十八卷,且开禧二年以後,尚有三年,又每卷有百篇,而今并为四十五卷,每卷皆不及百篇,盖子ね编刻时,又有删并耳。是岁,方用兵,故先生有《闻西师复华州》及《观邸报》诗&上蔡临淮奏捷频&等句。
三年丁卯 安丙诛吴曦,复所献金地。史弥远诛韩胄。
先生年八十三。恩封渭南伯,食邑八百户。子调官淮西,子龙官东阳丞,子坦调彭泽丞。是年,作《李ね部诗集序》,系衔书&太中大夫宝谟阁待制致仕、渭南县开国伯、食邑八百户、赐紫金鱼袋。&陈伯子遣画工来写先生像,先生自作赞。
嘉定元年戊辰 和议成。
先生年八十四。有诗&传家六儿子,其四今皓首&。自注:&大儿新年六十二,仲子六十,季亦近六十。&是年二月以後,半俸亦不复请。
二年己巳
先生年八十五,终於家。是年有《自笑》一首。自注:&腊月五日,汤沐按摩几半日,是早,第一牙脱去。&此後尚有诗七首。则先生之卒,在腊底也。然不详何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