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干文 >一点春皱——东坡暖阳 > 一点春皱——东坡暖阳
错误举报

第五章 分离 4

    一点春皱——东坡暖阳 作者:依禾

    第五章 分离 4

    一点春皱——东坡暖阳 作者:依禾

    第五章 分离 4

    母丧

    又是一年一度的春节来临了,这是我来到宋代后经历的第三个春节,嘉祐二年开始了。宋代的春节叫元旦,“元”者,“初”也,“始”也;“旦”者,“日子”,合起来即“初始的日子”,为农历岁首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不同于现代的元旦(即公历初始的第一天)。

    这一天,皇帝要虔诚地燃香祭天,为苍生祈求百谷丰收;这一天,官宦百姓要拜年贺节,拜尊长、拜亲友、拜同僚;这一天,每家每户还要辟邪求吉,贴春联、放爆竹、贴画**、镜听、饮椒酒柏酒屠苏酒、食五辛盘(葱姜等五种辛辣食品置于盘中称之为五辛盘)。民间的娱乐活动更是琳琅满目、数不胜数,从勾栏到大街,从专业艺人到普通百姓,有说书的、口技的、跳毽的、幻技的、料虎的、驯猴的、跑旱船的、抖空竹的,歌声舞影,杂耍诸戏,香车宝马,日日喧阗,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息。

    站在大街上,放眼望去,满眼是红红的春联,皑皑的白雪,满耳是繁响的鞭声浪,喧闹的孩童笑语,处处洋溢着热烈喜庆的节日气氛。而我如同这满篇红纸中的一点白,怎么也融不入这喜庆当中去。老夫人病情日益加重,在苟延残喘。我知道,她是撑着一口气在等待,在等待苏洵父子三人的喜讯,可是,最终她没有等到。我真不知道,这接下来的日子,该如何度过?这等待死亡的日子该多么让人悲观与绝望?

    日子在艰难的缝隙中一天天煎熬着。四月八日,一切似乎有了转机,苏家大院终于在沉寂了一年之后有了声息,上上下下的人们奔走相告,苏老夫人的病情有所转好,还能下地走动了!

    老夫人的房中,也有了几个月以来的欢声笑语。苏轼兄弟的保姆任氏和杨氏、史氏、子安、程氏侄子、贴身婢女小梅等,大家眉眼之间都掩饰不住的喜悦。我总有一种不祥的感觉,感觉这像是病人回光返照的迹象,却不愿扫了大家的兴致。久病卧床的老夫人斜靠在软榻的梁柱上,神情兴奋而激动,浑浊的眸底洋溢着欣慰。

    “妈妈,这春暖花开之时,该是子瞻、子由他们高中之时,也是您老大病初愈之时,这个春天真是双喜临门呐。”子安一脸的开心,在逗老夫人高兴。

    “是啊,是啊,老夫人,今天真该庆贺一下,我去准备。”小梅急急附和了两句,转身出了门。

    史氏侧坐于榻边,小心翼翼地为老夫人掖着被角,也开心得像个小孩。

    老夫人微笑着逐一看过各位,满眼的慈爱与安详,以平静的语调缓缓开口:“家里就是缺少个小孩儿。”说完,微微地摇了摇头,眸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脸上挂起解嘲的笑意。我瞬间的失神,脸不由一红,老人想在有生之年见见孙子,看来是要抱憾了。我满怀愧疚之情,竟痛恨起自己的肚子不争气来。

    也许觉察到了我的不安,她朝我歉意地抱之一笑,“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轼儿和辙儿了,他们回家来了,穿着大红的官服,兴高采烈地在向我报喜。”她欣慰地笑笑,有些费力地喘了喘气,就着我端的瓷碗呷了口温水,惨白的面颊上竟透出些不正常的红晕。

    “娘,歇会儿吧,少说点话。”我不由柔声劝慰,生怕不小心会……唉,不忍心说出来。她微笑着缓缓看我一眼,又缓缓摇摇头,“我还梦见我好像到了仙界,到处是美丽的花儿呀,洁白的花儿一眼望不到边,满地都是。我的病好像好了,身体轻巧得好像能飞起来一般。”突然,她连连咳嗽起来,怎么也止不住。

    “啊,血——,快请大夫!”我惊呼出声。一时间,房内房外乱作一团。

    这天夜里,即嘉祐二年四月八日夜,苏轼母亲程老夫人在四川眉山与世长辞了。同一天,远在汴梁京都的苏轼弟兄二人同登进士科。四月十四日,发榜公布于天下,在三百八十又八人之中几乎名列榜首,从此,他们以全国第一流的学者知名于天下。他们的父亲苏洵也以二十二篇文章,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和执政者们的赏识,父子三人名噪京师,一时传为美谈。

    第五章 分离 4在线阅读

    第五章 分离 4

    第五章 分离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