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我不管代价,我只要剧本(二合一)
《天下第一楼》首演的第二天起,观看过的记者纷纷在自家的报纸上大肆地宣传报导。
像《文艺报》,直接写着“《天下第一楼》邀中日‘顾客’齐聚老字号‘福聚德’,品‘京师美馔’,解‘苦辣酸甜’”,又像《燕京日报》,起的标题是《危楼一座知天下—观方言新戏有感》。
甚至于像《戏剧月》这样的戏剧界媒体,干脆拿《天下第一楼》跟《茶馆》做比较。
也有的,把对《天下第一楼》的导演、演员,以及当时的中日观众的采访统统地刊登出来,好评如潮,谷川俊太郎直接了当地说,“剧本的经典,能够让话剧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一时之间,以“全聚德”为故事原型的《天下第一楼》,在燕京城里打响了名头。
即便对话剧毫无兴趣的人,也对《天下第一楼》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还听说了动笔的赫然是大名鼎鼎的方言,立马就上人艺剧院售票处,打听《天下第一楼》话剧表演的时间安排表。
当得知往后仍有《天下第一楼》的演出,无不排队抢票,恨不得先睹为快。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地,人艺剧院售票处前排着长队,争先恐后地购买后三天的门票。
这一久违的场面,别说冯原征、吴钢这些刚来人艺的“新兵蛋子”没见过,就连濮村昕、吕茽、林连昆等老演员也很久没看到这一幕,自去年到现在,人艺剧院的上座率是一天不如一天。
但如今,《天下第一楼》横空出世,暂时解了人艺剧院的经营危机。
在后续的《天下第一楼》观演交流座谈会上,于师之、欧阳山尊等人再次好好地感谢方言一通。
同时,以俳优座剧团为首的访华团面对着《天下第一楼》带来的压力,自然是不甘示弱。
接下来的这些天里,双方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你表演你的日本新剧,我表演我的华夏话剧。
就在展开热烈交流之际,方言请了个假,前往八一厂,参加厂里举办的第一次创作小组碰头会。
才到大楼门口,浓眉大眼的朱时茅和贼眉鼠眼的陈佩厮便映入自己的眼帘之中。
“方老师!”
两人兴冲冲地跑了过来,似乎已经等候多时。
方言笑着看这哼哈二将,“你们俩站这儿干嘛?”
陈佩厮笑眯眯道:“嘿嘿,我和老茅这不是听说你要来厂里开会,这不专程在这里等您嘛!”
“等我?”方言挑了挑眉,“等我做什么啊?”
朱时茅如实交代,希望请方老师能帮帮忙,让他们俩能看一场《天下第一楼》。
“如果不是实在没辙,也不会求到您身上。”
陈佩厮说,《天下第一楼》真的是太火爆了,就算是排队也抢不到票,哪怕是咬咬牙去从票贩子手上买高价票,也出人意料地卖光了,简直比最近上映的《神鞭》、《古墓惊魂》还难买到票。
“所以把主意打到我这儿,想让我帮你们在人艺开个后门?”
方言一眼就看出了他们的心思。
陈佩厮挠了挠自己锃光瓦亮的光头,和朱时茅好言好语地央求了一阵。
方言念在他们诚心诚意地请求的份上,也就大发慈悲地帮这么一回,边写条子,边说道:
“只此一次,下不为例,而且这门票钱可别忘了掏,明白吗?”
“明白明白,谢谢方老师。”
两人感激不尽时,背后突然传来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
“方老师,你既然给佩厮和时茅写了,能不能也给我写上一张?”
“平分同志!”
方言定睛一瞧,大为意外,自己跟李平分可是在春晚创作组里打过数次交道。
八四、八五年的春晚,就是在他、姜坤、黄一鹤等人的协助下,贯彻执行了自己的春晚方案。
“哈哈,说来也巧,我和你一样,也有幸地成为《大决战》剧本创作小组的一员。”
李平分语气里透着几分激动。
方言乐了,李平分可是当过安南反击战的随行记者,在描写战争场面时可是一把好手,《大决战》剧本创作小组里有他,简直是如虎添翼,于是两人边走边聊,一路走进了指定的会议室里。
又见到了其他被选为《大决战》编剧的人,比如八一厂老资历的编剧,王军,曾经写过《激战前夜》的剧本,是八一厂五六十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战争片之一,有他把关的剧本都注定十分严谨。
“幸会,幸会。”
方言一一握手,然后从口袋里拿出华子,一根接一根地散起了烟。
烟逢知己千根少,众人在吞云吐雾之间,渐渐地熟络起来,开始聊起了《大决战》的基调。
“常凯申这个人,我们讨论它的小错,也不能忘记它的大错,它是过大于过,过过相加!”
“没错没错。”
李平分、王军等人深以为然,一想到为了写剧本,可能要看他的日记,就觉得像吃了个苍蝇。
方言撇撇嘴:“就是,正经人谁写日记啊!”
“是啊,你写日记吗?”李平分摇头反问:“你写日记吗?”
“我也不写,就算写我也不会公开出来。”方言嗤之以鼻道,“谁能把心里话写这上面?”
李平分深有同感道:“写出来的能叫心里话嘛!”
方言一脸嫌弃,he tui,下贱!
就在众人哈哈大笑地嘲笑光头时,胡厂长领着八一厂的其它领导走了进来,。
“既然你们已经都认识了,那再好不过了,让这次的会议可以节省一个环节。”
环顾着在场的所有人,开门见山地进入主题,强调《大决战》三部曲是八一厂接下来最重要的拍摄任务,不惜任何成本,都要把它圆满地完成,否则上对不起dang和人民,下对不起历史。
巴拉巴拉,说了一通,总之就是要把《大决战》拍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史诗级战争片!
“胡厂长刚才说要把《大决战》拍成史诗,这一点我很赞同。”
王军道:“但是到底要拍成什么样,不知道有什么具体的参考吗?”胡厂长笑了笑,他们八一厂的要求也不高,只要拍到老大哥的《解放》五部曲那种程度就好。
饶是众人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也仍然被震惊得难以复加,大眼瞪小眼,张大了嘴巴。
亏胡厂长说得出口,老大哥的《解放》五部曲的场面规模可是堪比《战争与和平》,由五部相互关联、各自独立的电影组成,分别是《解放1:炮火弧线》、《解放2:突破》、《解放3:主攻方向》、《解放4:柏林之战》、《解放5:最后一击》,用于纪念卫国战争以及东线战场上的胜利。
每一部都精心雕琢,堪称史诗级战争片。
得亏方言不下一次地看过《大决战》三部曲,要不然,真的会觉得胡厂长他们是不是异想天开!
“不瞒各位说,其实早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我们厂里的老一辈领导和艺术家就想在把三大战役推到大银幕上,奈何当时的条件不允许,而且如果要将电影拍摄出来,无疑是非常巨大的制作。”
胡厂长道:“不光是道具、材料一些问题无法解决,光是投入的成本,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接着话锋一转,“可如今却不一样,拍摄三大战役电影的条件已然具备,虽然有些地方可能还不成熟,但总归比五六十年代更有利,希望大家能够尽全力,把《大决战》拍成华夏版的《解放》!”
“《解放》这个系列可有着宏大的叙事、细腻的刻画和深刻的内涵。”
李平分倍感压力,“要让《大决战》比肩,甚至超越《解放》,绝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
剧本创作小组里所有编剧都感觉到肩上多了一副沉甸甸的担子,会议的气氛随之变得凝重沉闷。
方言拍了下手,“如果不是这么神圣而艰巨的任务,胡厂长又何必聚我们各位于此地呢?”
“哈哈,说的是啊!”
王军、史超等人笑了起来,果真能把《大决战》拍成史诗级战争片,他们毫无疑问将载入史册。
李平分道:“不过是这样的话,就必须要把当年的历史细节刨根问底的写在剧本当中。”
“不错,必须严格按军史材料来创作,所以在动笔写剧本之前,我们要扎进图书馆和党史研究档案馆,不能容许有任何重大的历史错误。”史超一脸严肃道,“这个工程量可是相当地巨大。”
方言点头说:“光是档案,恐怕就有上千万字,而且这还不够,最好是能直接采访当年参与过三大战役的当事人,得到第一手材料,不仅能利于塑造人物,也可以加深细节,但时间上就要……”
“这个我们自然是清楚。”
胡厂长说,八一厂会给剧本创作小组一个漫长的筹备时间,最多可以准备3年的时间。
就算是最终没完成三部曲的剧本,也至少能写好《辽沈战役》、《淮海战役》。
至于《平津战役》,只要能赶在拍摄完辽沈淮海战役这个最后的截止日期之前完成就好。
“那么采访当事人呢?”
王军问出了众人想问的问题,毕竟这些在世的当事人,级别可高得超乎他们的想象。
“各位放心。”
胡厂长说他们也考虑到这个问题,所以专门请来老一辈的当事人阿狸做电影顾问,而且会邀请军事科学院战史部的专家为全体创作和摄影人员授课,以深入理解当年战场的具体情况。
当方言听到一个个电影顾问的名头,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何止是满天星啊!
“这次碰头会,我们暂且不先讨论剧本的具体细节,如果各位对《大决战》有什么想法或者问题,现在可以当面提出来,也可以写书面材料,到时候拿到电影局召开的研讨会上来讨论。”
胡厂长严肃道:“当然,最好是在创作小组内部先通气,达成统一意见以后再提交。”
然后扫视了一圈,“创作小组的哪位同志如果有意见的话,现在就可以举手。”
方言第一时间地举起手,立刻招来在场其他人一道道目光。
“既然我作为《大决战》的总编剧,有一件事我不能不问,否则这个创作工作不好开展。”
此话一出,一片哗然,包括胡厂长在内,都无不震惊,迫切地想要知道到底是什么。
“方老师请讲。”
“不管是剧本创作,还是电影拍摄,《大决战》都要务必考虑还原历史对吗?”
方言得到胡厂长的肯定后,一本正经地追问道:“既如此,我们可能就不得不面临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比如101这个角色到底该不该演?到底该怎么演?如果没定调的话,这电影可就难拍了。”
面对着这个复杂而棘手的难题,在场鸦雀无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可谁也拿不定主意。
忽然间,角落里有人暗戳戳地建议,既然101这个角色有些复杂,又有很大争议,干脆别演了。
“不演?”
方言霍地站起身,“那平津战役怎么写?辽沈战役怎么写?塔山保卫战怎么写?”
然后“砰”地猛拍了下桌子,“那么该由谁来说,‘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
一下子,在座的所有人热议了起来,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分歧极大。
毕竟,之前在《四渡赤水》电影里, 101短暂正面地出现过一次,当时是由李雪建担任。
“大家静一静,静一静。”
胡厂长清了清嗓子,把众人的注意力引了过来,“方老师提的这个问题的确非常重要,不过我们可做不了主,所以我打算反映到上级,看看领导是什么意见,到时候我们再决定要不要有101。”
“我赞成。”
“我也没有意见。”
“………”
“就这么办吧,不过我个人的建议是,还是要有101为好,要不然当年的仗是谁打的呢?”
方言扫视一圈,眼神坚定。
“方老师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剧本创作上就会束手束脚。”
胡厂长承诺在会后第一时间就把情况汇报给上级,而他对剧本创作小组也只有一个要求。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我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我只要《大决战》剧本!(本章完)
像《文艺报》,直接写着“《天下第一楼》邀中日‘顾客’齐聚老字号‘福聚德’,品‘京师美馔’,解‘苦辣酸甜’”,又像《燕京日报》,起的标题是《危楼一座知天下—观方言新戏有感》。
甚至于像《戏剧月》这样的戏剧界媒体,干脆拿《天下第一楼》跟《茶馆》做比较。
也有的,把对《天下第一楼》的导演、演员,以及当时的中日观众的采访统统地刊登出来,好评如潮,谷川俊太郎直接了当地说,“剧本的经典,能够让话剧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一时之间,以“全聚德”为故事原型的《天下第一楼》,在燕京城里打响了名头。
即便对话剧毫无兴趣的人,也对《天下第一楼》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还听说了动笔的赫然是大名鼎鼎的方言,立马就上人艺剧院售票处,打听《天下第一楼》话剧表演的时间安排表。
当得知往后仍有《天下第一楼》的演出,无不排队抢票,恨不得先睹为快。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地,人艺剧院售票处前排着长队,争先恐后地购买后三天的门票。
这一久违的场面,别说冯原征、吴钢这些刚来人艺的“新兵蛋子”没见过,就连濮村昕、吕茽、林连昆等老演员也很久没看到这一幕,自去年到现在,人艺剧院的上座率是一天不如一天。
但如今,《天下第一楼》横空出世,暂时解了人艺剧院的经营危机。
在后续的《天下第一楼》观演交流座谈会上,于师之、欧阳山尊等人再次好好地感谢方言一通。
同时,以俳优座剧团为首的访华团面对着《天下第一楼》带来的压力,自然是不甘示弱。
接下来的这些天里,双方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你表演你的日本新剧,我表演我的华夏话剧。
就在展开热烈交流之际,方言请了个假,前往八一厂,参加厂里举办的第一次创作小组碰头会。
才到大楼门口,浓眉大眼的朱时茅和贼眉鼠眼的陈佩厮便映入自己的眼帘之中。
“方老师!”
两人兴冲冲地跑了过来,似乎已经等候多时。
方言笑着看这哼哈二将,“你们俩站这儿干嘛?”
陈佩厮笑眯眯道:“嘿嘿,我和老茅这不是听说你要来厂里开会,这不专程在这里等您嘛!”
“等我?”方言挑了挑眉,“等我做什么啊?”
朱时茅如实交代,希望请方老师能帮帮忙,让他们俩能看一场《天下第一楼》。
“如果不是实在没辙,也不会求到您身上。”
陈佩厮说,《天下第一楼》真的是太火爆了,就算是排队也抢不到票,哪怕是咬咬牙去从票贩子手上买高价票,也出人意料地卖光了,简直比最近上映的《神鞭》、《古墓惊魂》还难买到票。
“所以把主意打到我这儿,想让我帮你们在人艺开个后门?”
方言一眼就看出了他们的心思。
陈佩厮挠了挠自己锃光瓦亮的光头,和朱时茅好言好语地央求了一阵。
方言念在他们诚心诚意地请求的份上,也就大发慈悲地帮这么一回,边写条子,边说道:
“只此一次,下不为例,而且这门票钱可别忘了掏,明白吗?”
“明白明白,谢谢方老师。”
两人感激不尽时,背后突然传来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
“方老师,你既然给佩厮和时茅写了,能不能也给我写上一张?”
“平分同志!”
方言定睛一瞧,大为意外,自己跟李平分可是在春晚创作组里打过数次交道。
八四、八五年的春晚,就是在他、姜坤、黄一鹤等人的协助下,贯彻执行了自己的春晚方案。
“哈哈,说来也巧,我和你一样,也有幸地成为《大决战》剧本创作小组的一员。”
李平分语气里透着几分激动。
方言乐了,李平分可是当过安南反击战的随行记者,在描写战争场面时可是一把好手,《大决战》剧本创作小组里有他,简直是如虎添翼,于是两人边走边聊,一路走进了指定的会议室里。
又见到了其他被选为《大决战》编剧的人,比如八一厂老资历的编剧,王军,曾经写过《激战前夜》的剧本,是八一厂五六十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战争片之一,有他把关的剧本都注定十分严谨。
“幸会,幸会。”
方言一一握手,然后从口袋里拿出华子,一根接一根地散起了烟。
烟逢知己千根少,众人在吞云吐雾之间,渐渐地熟络起来,开始聊起了《大决战》的基调。
“常凯申这个人,我们讨论它的小错,也不能忘记它的大错,它是过大于过,过过相加!”
“没错没错。”
李平分、王军等人深以为然,一想到为了写剧本,可能要看他的日记,就觉得像吃了个苍蝇。
方言撇撇嘴:“就是,正经人谁写日记啊!”
“是啊,你写日记吗?”李平分摇头反问:“你写日记吗?”
“我也不写,就算写我也不会公开出来。”方言嗤之以鼻道,“谁能把心里话写这上面?”
李平分深有同感道:“写出来的能叫心里话嘛!”
方言一脸嫌弃,he tui,下贱!
就在众人哈哈大笑地嘲笑光头时,胡厂长领着八一厂的其它领导走了进来,。
“既然你们已经都认识了,那再好不过了,让这次的会议可以节省一个环节。”
环顾着在场的所有人,开门见山地进入主题,强调《大决战》三部曲是八一厂接下来最重要的拍摄任务,不惜任何成本,都要把它圆满地完成,否则上对不起dang和人民,下对不起历史。
巴拉巴拉,说了一通,总之就是要把《大决战》拍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史诗级战争片!
“胡厂长刚才说要把《大决战》拍成史诗,这一点我很赞同。”
王军道:“但是到底要拍成什么样,不知道有什么具体的参考吗?”胡厂长笑了笑,他们八一厂的要求也不高,只要拍到老大哥的《解放》五部曲那种程度就好。
饶是众人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也仍然被震惊得难以复加,大眼瞪小眼,张大了嘴巴。
亏胡厂长说得出口,老大哥的《解放》五部曲的场面规模可是堪比《战争与和平》,由五部相互关联、各自独立的电影组成,分别是《解放1:炮火弧线》、《解放2:突破》、《解放3:主攻方向》、《解放4:柏林之战》、《解放5:最后一击》,用于纪念卫国战争以及东线战场上的胜利。
每一部都精心雕琢,堪称史诗级战争片。
得亏方言不下一次地看过《大决战》三部曲,要不然,真的会觉得胡厂长他们是不是异想天开!
“不瞒各位说,其实早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我们厂里的老一辈领导和艺术家就想在把三大战役推到大银幕上,奈何当时的条件不允许,而且如果要将电影拍摄出来,无疑是非常巨大的制作。”
胡厂长道:“不光是道具、材料一些问题无法解决,光是投入的成本,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接着话锋一转,“可如今却不一样,拍摄三大战役电影的条件已然具备,虽然有些地方可能还不成熟,但总归比五六十年代更有利,希望大家能够尽全力,把《大决战》拍成华夏版的《解放》!”
“《解放》这个系列可有着宏大的叙事、细腻的刻画和深刻的内涵。”
李平分倍感压力,“要让《大决战》比肩,甚至超越《解放》,绝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
剧本创作小组里所有编剧都感觉到肩上多了一副沉甸甸的担子,会议的气氛随之变得凝重沉闷。
方言拍了下手,“如果不是这么神圣而艰巨的任务,胡厂长又何必聚我们各位于此地呢?”
“哈哈,说的是啊!”
王军、史超等人笑了起来,果真能把《大决战》拍成史诗级战争片,他们毫无疑问将载入史册。
李平分道:“不过是这样的话,就必须要把当年的历史细节刨根问底的写在剧本当中。”
“不错,必须严格按军史材料来创作,所以在动笔写剧本之前,我们要扎进图书馆和党史研究档案馆,不能容许有任何重大的历史错误。”史超一脸严肃道,“这个工程量可是相当地巨大。”
方言点头说:“光是档案,恐怕就有上千万字,而且这还不够,最好是能直接采访当年参与过三大战役的当事人,得到第一手材料,不仅能利于塑造人物,也可以加深细节,但时间上就要……”
“这个我们自然是清楚。”
胡厂长说,八一厂会给剧本创作小组一个漫长的筹备时间,最多可以准备3年的时间。
就算是最终没完成三部曲的剧本,也至少能写好《辽沈战役》、《淮海战役》。
至于《平津战役》,只要能赶在拍摄完辽沈淮海战役这个最后的截止日期之前完成就好。
“那么采访当事人呢?”
王军问出了众人想问的问题,毕竟这些在世的当事人,级别可高得超乎他们的想象。
“各位放心。”
胡厂长说他们也考虑到这个问题,所以专门请来老一辈的当事人阿狸做电影顾问,而且会邀请军事科学院战史部的专家为全体创作和摄影人员授课,以深入理解当年战场的具体情况。
当方言听到一个个电影顾问的名头,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何止是满天星啊!
“这次碰头会,我们暂且不先讨论剧本的具体细节,如果各位对《大决战》有什么想法或者问题,现在可以当面提出来,也可以写书面材料,到时候拿到电影局召开的研讨会上来讨论。”
胡厂长严肃道:“当然,最好是在创作小组内部先通气,达成统一意见以后再提交。”
然后扫视了一圈,“创作小组的哪位同志如果有意见的话,现在就可以举手。”
方言第一时间地举起手,立刻招来在场其他人一道道目光。
“既然我作为《大决战》的总编剧,有一件事我不能不问,否则这个创作工作不好开展。”
此话一出,一片哗然,包括胡厂长在内,都无不震惊,迫切地想要知道到底是什么。
“方老师请讲。”
“不管是剧本创作,还是电影拍摄,《大决战》都要务必考虑还原历史对吗?”
方言得到胡厂长的肯定后,一本正经地追问道:“既如此,我们可能就不得不面临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比如101这个角色到底该不该演?到底该怎么演?如果没定调的话,这电影可就难拍了。”
面对着这个复杂而棘手的难题,在场鸦雀无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可谁也拿不定主意。
忽然间,角落里有人暗戳戳地建议,既然101这个角色有些复杂,又有很大争议,干脆别演了。
“不演?”
方言霍地站起身,“那平津战役怎么写?辽沈战役怎么写?塔山保卫战怎么写?”
然后“砰”地猛拍了下桌子,“那么该由谁来说,‘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
一下子,在座的所有人热议了起来,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分歧极大。
毕竟,之前在《四渡赤水》电影里, 101短暂正面地出现过一次,当时是由李雪建担任。
“大家静一静,静一静。”
胡厂长清了清嗓子,把众人的注意力引了过来,“方老师提的这个问题的确非常重要,不过我们可做不了主,所以我打算反映到上级,看看领导是什么意见,到时候我们再决定要不要有101。”
“我赞成。”
“我也没有意见。”
“………”
“就这么办吧,不过我个人的建议是,还是要有101为好,要不然当年的仗是谁打的呢?”
方言扫视一圈,眼神坚定。
“方老师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剧本创作上就会束手束脚。”
胡厂长承诺在会后第一时间就把情况汇报给上级,而他对剧本创作小组也只有一个要求。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我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我只要《大决战》剧本!(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