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3章 太学震荡
不只是李彦,白时中也安排人给耿延禧送了一封信,内容大致和李彦的相似,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让钱恒在太学的考试中出丑,如果能直接开除太学才好。
不论是白时中的吩咐,还是李彦的嘱托,耿延禧都没法拒绝,也没有能力反对。
另外,宋齐愈也是一脸的兴奋,手里也收了来自领枢密院事郑居中大人的好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那个自己看着很不爽的钱恒。
从最初互相针对,再到一起联手,也不过一天的功夫。
连续两天的时间,宋齐愈和耿延禧,都在琢磨着给钱恒出一张什么样的卷子,才能够让钱恒出丑。
只是没等宋齐愈把卷子安排好,便有旨意下达到太学,直接免去了宋齐愈和耿延禧的太学学录官职。
虽说没有把两人的功名革除,但清掉一切官职,已经是极大的惩罚了。
当太学中的师生听到这个消息时,一时间群情震荡。
有人欢喜,这两个碌碌无为的家伙,终于可以滚出太学了。
而有些依靠两人关系混天的家伙,则迅速在有心人的鼓动下,掀起来一阵抗议的风潮。
只是这股风潮起来的快,消退的也快。
身为太学学正的秦桧,第一时间站出来,发布了一个规矩,凡是参与抗议的太学生,直接从太学中除名,三年内不得参加省试科考。
就这一个政令下来,所有人都老实了。
就算是那些官宦子弟,心里也很明白,他们这点文采,根本就没多少真才实学,也没想过在省试和殿试中进士及第,只求能够得到官家钦点的一个同进士出身,就已经很知足了。
所以这些家伙,根本不敢舍弃这个太学生的身份。
太学因为耿延禧和宋齐愈的被革职消停下来,可朝堂上却正讨论的热火朝天。
这一切,都只是因为王仍的一句话。
头一天的午后,赵佶午休之后,刚好赶上王仍伺候在跟前,赵佶随口问了句,“王仍,你说钱恒这个家伙,我把他丢到太学里去,会不会遇到麻烦?”
王仍低眉回答,“回官家,李中官和白大人,都曾和太学中的学官私下接触,想来这钱恒的处境不会太舒服的!”
王仍回答的中规中矩,可听在赵佶耳朵里,却又是一种反应。
对于王仍能知道这些消息,赵佶一点都不意外,很多时候,赵佶还特意吩咐手底下的几个内侍,可以各自安排人手,打探朝中官员的任何动向。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要更多的掌控自己手下这些人的一举一动。
赵佶没少听李彦说别人的闲话,同样,对于王仍提供的信息准确度,也没有任何怀疑。
而且赵佶手上,还有一份关于李彦悄悄离开皇宫后苑的记录,正是因为如此,赵佶才会第一时间认同王仍的这个消息。
此时的赵佶心里很不爽,当初就曾经因为钱恒的事情,惩罚过李彦一次。尤其是李彦指使手下对付外省官员的事儿。
虽说赵佶没少借助手下的太监盯梢那些官员,也没少让这些大太监去帮自己清理那些不合自己心意的官员,但听命行事和私自行事,绝对是两个概念。
对于这种背着自己行动的私下行为,赵佶是极其反感的。
不仅如此,对于白时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也很不爽。
所以在第二天一早的朝堂上,赵佶就先把这道圣旨颁布了下去,甚至没有经过任何当朝相公的审阅。
严格来说,赵佶颁布旨意,是要经过中书省的印鉴才能下发的。
可这一次,赵佶直接让梁师成安排了这次的旨意,避开了中书省这道流程,其目的很简单,就是不想在中书门下侍郎白时中把这道圣旨给拦下来。
当听到圣旨已经传到太学,耿延禧和宋齐愈的结果已成定局之后,朝中所有人都议论起来。
当朝太师蔡京,并没有来上朝,而一直对钱恒满是敌意的蔡攸和白时中,并没有第一时间出声。
反倒是郑居中,提出质疑,“官家,这旨意未经中书省的印鉴确认,似有不妥吧?”
郑居中也没有把这个质疑说得那么理直气壮,只是简单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态度。
这时王黼却大声赞同道,“官家,下官倒是觉得,官家此次旨意,对涤清太学乱象有极大的好处,也让那些宵小不敢张扬!”
王黼这么一出声,一直没有说话的白时中,这会儿也站出来,“王大人此言差矣,太学乃我大宋栋梁集聚之地,怎能说有乱象发生?”
面对白时中的质疑,王黼嗤声笑了下,“白大人,难道你就不想想,官家为何要革除耿延禧和宋齐愈的官职么?”
白时中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会儿,白时中还有点忐忑,自己让人送给耿延禧的信笺有没有销毁,都是个问题,若是这事情爆出来,岂不坏了大事。
白时中也有点后悔,当初鼓动蔡攸去暗杀钱恒,之后就不该再动阻挠钱恒的念头,可一听到钱恒被官家许诺进了太学,白时中就没忍住。
一是为了替自己的侄子白世刚报仇,而来也是蔡京在背后指使。
老蔡京在见识到钱恒的手段之后,就想着趁着钱恒还没有在朝堂上站住脚之前,彻底打压钱恒一把。当然,若是把钱恒打压到服气之后,若是能够投靠自己,蔡京也不会拒绝。
老蔡京打的主意不错,可是没有想到,赵佶的动作如此之快。
针对钱恒的动作还没有展开,就被赵佶的一道圣旨彻底摧毁。
朝堂上,端坐于龙书案后的赵佶,朝案边下方的王仍招了招手,王仍递上来一个锦盒。
所有人都把目光,停留在这个锦盒上。
这个锦盒,是刚才有小太监悄悄送进来的,也是刚刚送到王仍手里的。
王仍上前,把锦盒送到龙书案前,轻轻将锦盒摆在赵佶跟前。
赵佶目光扫过堂下诸人,这才伸手打开锦盒,从里面取出几张纸来。
赵佶从中抽出一张,仔细端详了一番,脸色越发阴沉,忽然猛地,一把将纸片丢下去。
纸张飘飘,落在朝堂地上。
当看到这张纸的时候,白时中的脸色就已经变了,急忙赶步上前,一把将那张纸片抄起来,捧在手上。
赵佶一声冷哼,“蒙亨,你可有话说?”
不论是白时中的吩咐,还是李彦的嘱托,耿延禧都没法拒绝,也没有能力反对。
另外,宋齐愈也是一脸的兴奋,手里也收了来自领枢密院事郑居中大人的好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那个自己看着很不爽的钱恒。
从最初互相针对,再到一起联手,也不过一天的功夫。
连续两天的时间,宋齐愈和耿延禧,都在琢磨着给钱恒出一张什么样的卷子,才能够让钱恒出丑。
只是没等宋齐愈把卷子安排好,便有旨意下达到太学,直接免去了宋齐愈和耿延禧的太学学录官职。
虽说没有把两人的功名革除,但清掉一切官职,已经是极大的惩罚了。
当太学中的师生听到这个消息时,一时间群情震荡。
有人欢喜,这两个碌碌无为的家伙,终于可以滚出太学了。
而有些依靠两人关系混天的家伙,则迅速在有心人的鼓动下,掀起来一阵抗议的风潮。
只是这股风潮起来的快,消退的也快。
身为太学学正的秦桧,第一时间站出来,发布了一个规矩,凡是参与抗议的太学生,直接从太学中除名,三年内不得参加省试科考。
就这一个政令下来,所有人都老实了。
就算是那些官宦子弟,心里也很明白,他们这点文采,根本就没多少真才实学,也没想过在省试和殿试中进士及第,只求能够得到官家钦点的一个同进士出身,就已经很知足了。
所以这些家伙,根本不敢舍弃这个太学生的身份。
太学因为耿延禧和宋齐愈的被革职消停下来,可朝堂上却正讨论的热火朝天。
这一切,都只是因为王仍的一句话。
头一天的午后,赵佶午休之后,刚好赶上王仍伺候在跟前,赵佶随口问了句,“王仍,你说钱恒这个家伙,我把他丢到太学里去,会不会遇到麻烦?”
王仍低眉回答,“回官家,李中官和白大人,都曾和太学中的学官私下接触,想来这钱恒的处境不会太舒服的!”
王仍回答的中规中矩,可听在赵佶耳朵里,却又是一种反应。
对于王仍能知道这些消息,赵佶一点都不意外,很多时候,赵佶还特意吩咐手底下的几个内侍,可以各自安排人手,打探朝中官员的任何动向。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要更多的掌控自己手下这些人的一举一动。
赵佶没少听李彦说别人的闲话,同样,对于王仍提供的信息准确度,也没有任何怀疑。
而且赵佶手上,还有一份关于李彦悄悄离开皇宫后苑的记录,正是因为如此,赵佶才会第一时间认同王仍的这个消息。
此时的赵佶心里很不爽,当初就曾经因为钱恒的事情,惩罚过李彦一次。尤其是李彦指使手下对付外省官员的事儿。
虽说赵佶没少借助手下的太监盯梢那些官员,也没少让这些大太监去帮自己清理那些不合自己心意的官员,但听命行事和私自行事,绝对是两个概念。
对于这种背着自己行动的私下行为,赵佶是极其反感的。
不仅如此,对于白时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也很不爽。
所以在第二天一早的朝堂上,赵佶就先把这道圣旨颁布了下去,甚至没有经过任何当朝相公的审阅。
严格来说,赵佶颁布旨意,是要经过中书省的印鉴才能下发的。
可这一次,赵佶直接让梁师成安排了这次的旨意,避开了中书省这道流程,其目的很简单,就是不想在中书门下侍郎白时中把这道圣旨给拦下来。
当听到圣旨已经传到太学,耿延禧和宋齐愈的结果已成定局之后,朝中所有人都议论起来。
当朝太师蔡京,并没有来上朝,而一直对钱恒满是敌意的蔡攸和白时中,并没有第一时间出声。
反倒是郑居中,提出质疑,“官家,这旨意未经中书省的印鉴确认,似有不妥吧?”
郑居中也没有把这个质疑说得那么理直气壮,只是简单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态度。
这时王黼却大声赞同道,“官家,下官倒是觉得,官家此次旨意,对涤清太学乱象有极大的好处,也让那些宵小不敢张扬!”
王黼这么一出声,一直没有说话的白时中,这会儿也站出来,“王大人此言差矣,太学乃我大宋栋梁集聚之地,怎能说有乱象发生?”
面对白时中的质疑,王黼嗤声笑了下,“白大人,难道你就不想想,官家为何要革除耿延禧和宋齐愈的官职么?”
白时中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会儿,白时中还有点忐忑,自己让人送给耿延禧的信笺有没有销毁,都是个问题,若是这事情爆出来,岂不坏了大事。
白时中也有点后悔,当初鼓动蔡攸去暗杀钱恒,之后就不该再动阻挠钱恒的念头,可一听到钱恒被官家许诺进了太学,白时中就没忍住。
一是为了替自己的侄子白世刚报仇,而来也是蔡京在背后指使。
老蔡京在见识到钱恒的手段之后,就想着趁着钱恒还没有在朝堂上站住脚之前,彻底打压钱恒一把。当然,若是把钱恒打压到服气之后,若是能够投靠自己,蔡京也不会拒绝。
老蔡京打的主意不错,可是没有想到,赵佶的动作如此之快。
针对钱恒的动作还没有展开,就被赵佶的一道圣旨彻底摧毁。
朝堂上,端坐于龙书案后的赵佶,朝案边下方的王仍招了招手,王仍递上来一个锦盒。
所有人都把目光,停留在这个锦盒上。
这个锦盒,是刚才有小太监悄悄送进来的,也是刚刚送到王仍手里的。
王仍上前,把锦盒送到龙书案前,轻轻将锦盒摆在赵佶跟前。
赵佶目光扫过堂下诸人,这才伸手打开锦盒,从里面取出几张纸来。
赵佶从中抽出一张,仔细端详了一番,脸色越发阴沉,忽然猛地,一把将纸片丢下去。
纸张飘飘,落在朝堂地上。
当看到这张纸的时候,白时中的脸色就已经变了,急忙赶步上前,一把将那张纸片抄起来,捧在手上。
赵佶一声冷哼,“蒙亨,你可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