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凤龙庄 > 凤龙庄
错误举报

第九十二章 启蒙之天赋惊人

    水珠在地上尿尿时,牛先生凝神闭气地蹲着身子,唯恐发出点动静吓着孩子。听完水珠的话,牛先生一时大惊失色,慌乱地提起裤子,硬硬地把半截屎头子憋到了裤裆里。
    他心知小孩子童言无忌,一边紧着裤带,一边面容严肃地说:“水珠,这事不准给别人说。以后先生入厕,你不许进来。等先生出来后,你才能入厕,明白了吗?”
    水珠见牛先生一副严肃的样子,懵懵懂懂地点着头,说:“好的,先生。”
    自此以后,牛书谨尽量在早晚时间入厕了。早上孩子们没来,或者晚上孩子们去后,他才能舒舒服服畅畅快快地拉一通便便。
    对这个事情,牛先生当然是守口如瓶的。可是水珠年幼,她不甚明白大人们的事情。
    有一次,她在院中给莲花说:“娘娘,我看见过牛先生裆里有条黑蛇在爬呢,先生不让我给别人说。”
    莲花连忙把水珠叫屋里,和声细语地说:“水珠,这事只能给娘说知道,再不能给别人说了啊,否则牛先生会怪罪的。”
    莲花和牛先生对这件事的神秘态度,弄地水珠再也不敢将这事给别人说了。
    当天晚上,莲花把这事给天佑说了。天佑想了想说:“学坊里只修了一个茅房,牛先生、水珠和其他孩子们入厕确有不便之处。干脆在学坊外面再修两间茅房。”
    第二天,天佑就找来天成、天牧几个堂兄弟,着手在学坊院外西南角用土坯垒砌了两间茅房。连同院内的那间茅房一并用椽木搭了顶,摸了泥放了瓦片,以免遇到下雨的天气孩子们入厕受淋。
    院外其中一间茅房供牛先生专用,另一间供其他男孩子专用。院内的一间则成了水珠在学坊里的专用茅房。
    天佑这番举动,既解决了牛先生的不便,也让水珠从内心里感受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
    念了两年书,水珠便渐渐懂事了,她更加体会到了大大对她细心的关爱之情。
    每逢天佑从地里回来,水珠常常绕在天佑身后,用小手替他捶捶背或者捏捏肩膀,父女俩的感情显得十分亲密。
    凤龙庄大多户人家,对牛先生的要求不高,只求孩子日后能识些字、能记账、能写对联即可。
    但牛先生在凤龙庄学坊里教书属于“长学”。“长学”的含义,一是指牛先生有名望,教龄也长。二是指学生学习的时间长,学习的内容也多。每年农历正月二十左右开学,到冬月才散学。
    所以牛先生对自己所担任的职责,丝毫没有马虎。为了带好这些学童,他制定了一个细致的学规,用楷书在纸上写好挂在墙上,带领着学童们朗读背会,让他们记在心间并一一遵守。
    牛先生从牛家岔带回来的两个箱子里,装着蒙养教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以及《女儿经》、《教儿经》、《童蒙须知》、《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等,另有一些笔墨纸砚之类的东西。
    孩子们初入学坊时,牛先生的授课内容以识字习字为主,先教孩子们识方块字。
    他在一寸多见方的麻纸上,用毛笔书写好楷书字挂在屋子正墙,让孩子们识读。识至千字左右后,开始教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具体教法是,先让学童熟读背诵,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再由他逐句讲解。
    除识字读书背诵外,牛先生留出时间专门让孩童们习字。他带着每个孩子从“扶手润字”开始,再“描红”,再“写映本”,进而“临帖”。学童粗解字义后,则教以作对,为做诗做准备。
    《四书》读完后,即读《五经》,兼读古文如《龙文鞭影》、《古文观止》等,并开始学习作文,力求使学童们读书识理。
    牛先生觉得在蒙养教育阶段,要注重蒙童的教养教育,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
    他按传统学塾教育的方式,对蒙童的行为礼节如着衣、叉手、作揖、行路、视听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在教学方法上,牛先生完全采用注入式。讲课时,牛先生正襟危坐,学生依次把书放在在学堂正中牛先生的桌上,然后侍立一旁,恭听牛先生圈点口哼。讲毕,牛先生命学童复述,其后让学童回到自己座位上去朗读。
    凡牛先生规定朗读之书,学童须一律背诵。另外,遇上粗心或调皮的学童,牛先生也会揪他们的耳朵,或者用长长的戒尺打打手心等,促使其改正错误。
    水珠识字和背诵的天赋,不但令天佑惊讶,更令牛先生惊叹不已。
    牛先生将《三字经》逐字逐句地领读三遍后,便要求学童们一一开始朗读。
    别的孩童们还不能完全流畅地朗读,水珠已经能够闭起眼睛大段背诵了。牛先生再领读三遍后,水珠就已能够全部背诵了。
    牛先生以为正德或天佑给水珠教过《三字经》之类的启蒙书,初时便也没在意。后来在朗读《百家姓》、《千字文》时,牛先生渐渐发现水珠脑瓜子特别灵敏,记忆力超出平常的孩子,便有意加强对水珠的培养。
    在“扶手润格”、“描红”、“写映本”和“临帖”习字阶段,水珠按牛先生的要求,端端正正地在麻纸上用毛笔蘸墨练写正楷字,没多久就上手了。水珠写出的正楷字儿,笔力沉稳,形体苍劲,不像出自一个女孩子之手。
    牛先生见了心里暗叹,这女子是个可造之材呐。
    散学之后,乘着水珠替自己捶背的空儿,天佑也会随口问一问当天的学业,水珠便有模有样地背诵起课文来。
    天佑偶尔故意考考水珠,除了让她按顺序背诵之外,他还让水珠倒着背诵,水珠也能倒背如流。
    倒背课文的习惯,渐渐被水珠保留了下来,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记忆方式。对牛先生教的每篇课文,她不但能顺着背,也能倒着背。这样一来,篇篇课文都被她背地滚瓜烂熟了,理解力和领悟程度自然比别的孩子深了不少。
    天佑见水珠具有这样的学习能力,暗自庆幸自己送水珠入学念书的正确决定。
    他觉得,每一个孩子就如同田地里的幼苗,虽说幼苗在田地里发芽成长的时间不同,成长的粗细高矮程度不同,但只要它自己发芽了,便会顺应着季节的规律成长。
    若能够遇到好时节,再加上农人的辛勤培育,它自然更加茁壮成长,也会成长为一株有用的苗子。
    而水珠,也许正就是这样的一株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