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我再问你一次,你要跟谁混?
?郑熙抬头看天,数着天上为数不多的星星。今晚的星空忒没劲,嫦娥姐姐也不给脸,郑熙结交三国英豪的大好日子也不来个月朗星明。
徐米还是不说话,这小家伙内敛,不像陈涉外放,在他看来小熙、周瑜、司马兄弟之间的谈话实在太朦胧了,对于这个早慧的孩子而言依然属于“高大上”的内容,需要告诉爷爷之后再让爷爷用显浅的道理给他讲解。没错,性情憨厚的徐米一直都只带着眼睛和耳朵跟郑熙混的。
陈涉跟他爹一个性子,只是还没学会他老子那种五湖四海皆兄弟的能耐。可他娘那种得理不饶人的嘴巴功夫却从基因方面获得完整的遗传。他老早就知道郑熙给他们评价同龄人或说是同辈人,那些个是拔尖儿。他没所谓谁比谁聪明,因为他爹老早告诉他的,对于这些聪明人除非真心实意为郑氏集团打工,否则都是敌人。
如果是敌人,犯不着嫉妒。如果在同一个老板底下打工,那就是兄弟,更犯不着,竞争力再强的汉代人才也盖不过元从们与老郑的特殊羁绊。
嫉妒这种具有强烈谋算策动力的东西,三宝是没有的。为什么?郑熙就算刻意隐藏自己用土著的目光看待古人,亲近如徐米和陈涉如何不会受到影响?何况郑氏内部确实存在这用犀利眼看待乡下穷亲戚的目光看待汉朝人。
理由说出来也简单。虽说汉季与明季经济基础差不多,但物质生活是决然不同的。经历过繁华的老郑一伙,如何会看得起汉代的贵族。汉末的贵族除了顶级的,也不一定餐餐吃得起肉,这不是编出来。哪怕物质财富增长的速度很缓慢,但相差的一千四百年的差距就是这么巨大。
周瑜就无法理解郑熙这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从何如来。他对司马兄弟说:“据说是一个叫诸葛亮的小孩,小熙他们家的说书先生说这个诸葛亮的智力高达102。”
司马懿听到这个诸葛亮居然比他这个智力满点的人评价还要高,心中很不满:“不是说满点是100吗?怎么还有102的,这不是作弊么?”八岁的司马懿能有这个城府就很不错了。
周瑜笑道:“不是作弊,是妖孽。”想到郑熙预言这诸葛亮会一直压着自己和司马懿的风头,他心中自然哂笑。
司马朗看见弟弟不高兴,便出言安慰,鼓励司马懿继续用功读书。这是个好兄长。
司马懿的鹰眼锐利地盯着郑熙道:“小熙,你们家能人辈出,连精通相人之术的名士高人也为客卿,果然是数百年的大族。懿已经明白郑氏的家风学品,行事但凡有疑问,总是离不开一个仁字。我是很佩服的。”
按你史上记载的狠辣手段,信你才怪。
郑熙道:“司马二哥谬赞。”徐米和陈涉眼白翻出来,黑仁往天顶转。反正谁也没义务告诉别人这说书先生是小熙瞎编的。徐米和陈涉也只是单纯地认为郑熙的故事讲得特么好听,就是编得有点慢,而同类的故事郑氏其他人也多多少少会一点,甚至是不通文墨、年纪较大的老仆也懂一点,没人认为小熙靠自己能编完整。
郑氏集团的人对外人的疑惑和惊叹,一般都推托到先代贤臣,现代家主,海外之君之类的说辞上,说书先生是最新的一个。
“所以说,为何郑楼船要袖手旁观?明明可以迅速剿灭二张,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郑楼船以往的所为,出发点都是救人二字,难道幽冀两州的百姓有所不同吗?”
郑熙暗自嘟囔:又把话头兜过来煎逼了。
“陈师傅教过我,咱郑氏能力有限,救不了那么多人,而且天下是皇帝与天下人的天下,用不着咱家以天下为己任,这是要谋大逆的人才会想的。何况,咱家的节鉞是督山越事,山越闹不到幽冀两州。禁止越境作战不是朝廷法度所禁止么?”
“朝廷困顿,郑氏有余力,为何不思自请报国?”
又来了,这是强词夺理的节奏么?
“有余力什么的,不知道司马二哥是听谁说的。我族族人稀少,好不容易过得两年安生日子,山越还时常作乱害我族人,我还听说安平那边还有生番时常袭击我族遗留的族人,令我族叔头痛不已。满朝公卿那个大家大族的胳膊不比咱郑氏的大腿粗。”
郑熙见司马懿还要分辨,继续道:“被皇帝煎逼急了,就随便捐点钱粮兵甲,可是精兵悍将都留在家里看家护院。你不知道啊,我爹出征的时候,大军没有书佐,想要在大学征辟几个游士,也没有人愿意迁就。这理,咱家到那都能说。慢!你敢说不是。我就跟你约好了,如果皇帝真让我爹出征,你们司马家派兵出钱粮襄助?哦,忘了你们家是文官,那就出书佐和计吏。到时别后悔就是了。”
司马朗有点急了,自己的二弟不知不觉间被人用话套死了。
周瑜笑着给司马朗斟茶,道:“我说小熙,你一个四岁的娃娃敢替郑楼船做主?你们就算约定了也不作数。咱还是换个轻松一点的话题吧,朝廷平叛跟咱们现在是没关系的,瞎操心。”小周爷给你们老司马家的安梯子了,感谢小爷吧。
“你说得对。”郑熙道。
“呃,你刚才给咱大汉的青年才俊排了号,我一直都想问你,你们三个机灵鬼的智力多少点啊?”周瑜狡黠地问。
不曾想陈涉“跳出来”道:“咱们是跳出三界外,笑看你们江湖斗,乐得逍遥与自在的主。没功夫费那劲跟你们比心眼。好玩的事情忒多了。”
众人一阵大笑。其后的交谈,众人都把握到尺寸,没有小孩子吵架的架势。周瑜和司马朗都是调剂的好手,两人辩才本就高人一等,看几个小孩斗嘴,也就一笑。
三宝和司马孚、卢毓这些特么小的小鬼很快就睏了。司马兄弟因为天色已夜没有返回太学的寮舍,就向三合居借宿一宿。
史阿例行与郑熙和周瑜吐纳练功再睡觉。
黑暗之中,躺在床上的司马懿正在反思和检讨自己今天与郑熙等人“交锋”的得失。
“哥,我是不是太浮躁了?”
“你知道就好,忍功还需再练。”
“哥,你真觉得郑氏是可以结交的?”
“爹怎么想,我看不透,哥的天资没你聪颖。只是先贤曾言‘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郑氏或许有诸多行为不可理喻,也或许有违汉制,但郑氏活人无数,这是确实的。说道对朝廷的尊重,就是咱家也比不上,这也是事实。”
“可是王莽也有谦恭和礼贤下士之时。”
“哎,二弟你说王莽还有个当太后的姑母,郑氏的族人全加起来也不够南匈奴一个左贤王的人马多,你说他们图的是什么?当然,你需要有自己的想法,你认为爹说得没错那就是你的主意。刚才跟你说了,爹他老人家深谋远虑,他怎么想,我是不知道的。也许你以后问问爹吧。天色晚了,睡吧。”
“哥,那诸葛亮你怎么想的?”
司马朗叹了一口气,这个弟弟还是有点争强好胜。
“我听说过,徐州琅琊郡诸葛氏也是那边的大族,泰山郡丞诸葛珪,不知道是不是有关系。睡吧,我真的累了。”
在练功房里,刚练完基本功的史阿、郑熙和周瑜,正在拿布巾擦汗。
“小熙,你今天锋芒毕露是为了什么?示威么?”
“嗯,有这层意思。他们的爹司马防老讨厌了,老说咱家的坏话。我其实想告诉他们家,咱家也不是好欺负的。谁比谁聪明。”
“你觉得以后他真会跟我斗?”
“不会,你命相没他好,他会比你长寿。”
“你不损我会死啊?”
“我说真的。”
“你!”
郑熙很认真地看着周瑜,让周瑜有点不自然的感觉。
“还有两年,你在太学肄业。我再问你一次,你要跟谁混?”
“父母在不远游,我要回老家替父亲去给长辈尽孝的。”
“那之后呢?”
“没想好。”
“你不愿意给刘协当国相,也瞧不上大将军,我是不知道你想跟谁混了。”
“小熙,我告诉过你了,咱们这些家业大的,跟别家都是盘根错节的,好多事情是由不得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
“所以呢?你就想回老家弹琴,快快乐乐地过完这辈子?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这是没门的。你老家那里是是非之地。你逃不脱因果的业力。”
“你怎都给我打起佛语来了。这世上的隐士多了去,还不能多我周瑜一个。我倒是要问你,你们家真的要跟何进那个杀猪的混?他可不是什么念旧感恩的人,现在门客多了,你是见他怎么对待你爹的啦?”
郑熙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他隐约知道郑氏并非要投靠何进,这些事情老郑和陈大侠还没跟他们这些小屁孩说过。臣不密失其身的道理谁都懂,小孩子是守不住秘密的。
周瑜见郑熙不愿回答,以为郑熙是默认的。他很早以前就知道这个四岁的小孩其实是个明白人,根本及不是小孩子,他的态度很多时候就是郑氏的态度。
“我爹是袁氏门生。”
“那你呢?你可不是袁氏门生,你也要投靠袁氏吗?”郑熙侧头仰望周瑜道。
周瑜苦笑道:“谁愿意呢?”
“你又不愿跟刘协好,又不愿意投靠袁氏。那些残疾人就更不用说了,你想咋样?要自己当老板么?”
周瑜已经开始习惯郑熙的说话方式,道:“我都不操心自己的事情,你操什么心?”
“我不就是担心你的毕业分配问题嘛?太学考核之后就要分派官职了,你要到什么地方去?”
“我真是想回老家伺候老祖宗。”
“胸无大志!”
“你胸很大是吧?来,让哥摸摸。”
;
徐米还是不说话,这小家伙内敛,不像陈涉外放,在他看来小熙、周瑜、司马兄弟之间的谈话实在太朦胧了,对于这个早慧的孩子而言依然属于“高大上”的内容,需要告诉爷爷之后再让爷爷用显浅的道理给他讲解。没错,性情憨厚的徐米一直都只带着眼睛和耳朵跟郑熙混的。
陈涉跟他爹一个性子,只是还没学会他老子那种五湖四海皆兄弟的能耐。可他娘那种得理不饶人的嘴巴功夫却从基因方面获得完整的遗传。他老早就知道郑熙给他们评价同龄人或说是同辈人,那些个是拔尖儿。他没所谓谁比谁聪明,因为他爹老早告诉他的,对于这些聪明人除非真心实意为郑氏集团打工,否则都是敌人。
如果是敌人,犯不着嫉妒。如果在同一个老板底下打工,那就是兄弟,更犯不着,竞争力再强的汉代人才也盖不过元从们与老郑的特殊羁绊。
嫉妒这种具有强烈谋算策动力的东西,三宝是没有的。为什么?郑熙就算刻意隐藏自己用土著的目光看待古人,亲近如徐米和陈涉如何不会受到影响?何况郑氏内部确实存在这用犀利眼看待乡下穷亲戚的目光看待汉朝人。
理由说出来也简单。虽说汉季与明季经济基础差不多,但物质生活是决然不同的。经历过繁华的老郑一伙,如何会看得起汉代的贵族。汉末的贵族除了顶级的,也不一定餐餐吃得起肉,这不是编出来。哪怕物质财富增长的速度很缓慢,但相差的一千四百年的差距就是这么巨大。
周瑜就无法理解郑熙这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从何如来。他对司马兄弟说:“据说是一个叫诸葛亮的小孩,小熙他们家的说书先生说这个诸葛亮的智力高达102。”
司马懿听到这个诸葛亮居然比他这个智力满点的人评价还要高,心中很不满:“不是说满点是100吗?怎么还有102的,这不是作弊么?”八岁的司马懿能有这个城府就很不错了。
周瑜笑道:“不是作弊,是妖孽。”想到郑熙预言这诸葛亮会一直压着自己和司马懿的风头,他心中自然哂笑。
司马朗看见弟弟不高兴,便出言安慰,鼓励司马懿继续用功读书。这是个好兄长。
司马懿的鹰眼锐利地盯着郑熙道:“小熙,你们家能人辈出,连精通相人之术的名士高人也为客卿,果然是数百年的大族。懿已经明白郑氏的家风学品,行事但凡有疑问,总是离不开一个仁字。我是很佩服的。”
按你史上记载的狠辣手段,信你才怪。
郑熙道:“司马二哥谬赞。”徐米和陈涉眼白翻出来,黑仁往天顶转。反正谁也没义务告诉别人这说书先生是小熙瞎编的。徐米和陈涉也只是单纯地认为郑熙的故事讲得特么好听,就是编得有点慢,而同类的故事郑氏其他人也多多少少会一点,甚至是不通文墨、年纪较大的老仆也懂一点,没人认为小熙靠自己能编完整。
郑氏集团的人对外人的疑惑和惊叹,一般都推托到先代贤臣,现代家主,海外之君之类的说辞上,说书先生是最新的一个。
“所以说,为何郑楼船要袖手旁观?明明可以迅速剿灭二张,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郑楼船以往的所为,出发点都是救人二字,难道幽冀两州的百姓有所不同吗?”
郑熙暗自嘟囔:又把话头兜过来煎逼了。
“陈师傅教过我,咱郑氏能力有限,救不了那么多人,而且天下是皇帝与天下人的天下,用不着咱家以天下为己任,这是要谋大逆的人才会想的。何况,咱家的节鉞是督山越事,山越闹不到幽冀两州。禁止越境作战不是朝廷法度所禁止么?”
“朝廷困顿,郑氏有余力,为何不思自请报国?”
又来了,这是强词夺理的节奏么?
“有余力什么的,不知道司马二哥是听谁说的。我族族人稀少,好不容易过得两年安生日子,山越还时常作乱害我族人,我还听说安平那边还有生番时常袭击我族遗留的族人,令我族叔头痛不已。满朝公卿那个大家大族的胳膊不比咱郑氏的大腿粗。”
郑熙见司马懿还要分辨,继续道:“被皇帝煎逼急了,就随便捐点钱粮兵甲,可是精兵悍将都留在家里看家护院。你不知道啊,我爹出征的时候,大军没有书佐,想要在大学征辟几个游士,也没有人愿意迁就。这理,咱家到那都能说。慢!你敢说不是。我就跟你约好了,如果皇帝真让我爹出征,你们司马家派兵出钱粮襄助?哦,忘了你们家是文官,那就出书佐和计吏。到时别后悔就是了。”
司马朗有点急了,自己的二弟不知不觉间被人用话套死了。
周瑜笑着给司马朗斟茶,道:“我说小熙,你一个四岁的娃娃敢替郑楼船做主?你们就算约定了也不作数。咱还是换个轻松一点的话题吧,朝廷平叛跟咱们现在是没关系的,瞎操心。”小周爷给你们老司马家的安梯子了,感谢小爷吧。
“你说得对。”郑熙道。
“呃,你刚才给咱大汉的青年才俊排了号,我一直都想问你,你们三个机灵鬼的智力多少点啊?”周瑜狡黠地问。
不曾想陈涉“跳出来”道:“咱们是跳出三界外,笑看你们江湖斗,乐得逍遥与自在的主。没功夫费那劲跟你们比心眼。好玩的事情忒多了。”
众人一阵大笑。其后的交谈,众人都把握到尺寸,没有小孩子吵架的架势。周瑜和司马朗都是调剂的好手,两人辩才本就高人一等,看几个小孩斗嘴,也就一笑。
三宝和司马孚、卢毓这些特么小的小鬼很快就睏了。司马兄弟因为天色已夜没有返回太学的寮舍,就向三合居借宿一宿。
史阿例行与郑熙和周瑜吐纳练功再睡觉。
黑暗之中,躺在床上的司马懿正在反思和检讨自己今天与郑熙等人“交锋”的得失。
“哥,我是不是太浮躁了?”
“你知道就好,忍功还需再练。”
“哥,你真觉得郑氏是可以结交的?”
“爹怎么想,我看不透,哥的天资没你聪颖。只是先贤曾言‘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郑氏或许有诸多行为不可理喻,也或许有违汉制,但郑氏活人无数,这是确实的。说道对朝廷的尊重,就是咱家也比不上,这也是事实。”
“可是王莽也有谦恭和礼贤下士之时。”
“哎,二弟你说王莽还有个当太后的姑母,郑氏的族人全加起来也不够南匈奴一个左贤王的人马多,你说他们图的是什么?当然,你需要有自己的想法,你认为爹说得没错那就是你的主意。刚才跟你说了,爹他老人家深谋远虑,他怎么想,我是不知道的。也许你以后问问爹吧。天色晚了,睡吧。”
“哥,那诸葛亮你怎么想的?”
司马朗叹了一口气,这个弟弟还是有点争强好胜。
“我听说过,徐州琅琊郡诸葛氏也是那边的大族,泰山郡丞诸葛珪,不知道是不是有关系。睡吧,我真的累了。”
在练功房里,刚练完基本功的史阿、郑熙和周瑜,正在拿布巾擦汗。
“小熙,你今天锋芒毕露是为了什么?示威么?”
“嗯,有这层意思。他们的爹司马防老讨厌了,老说咱家的坏话。我其实想告诉他们家,咱家也不是好欺负的。谁比谁聪明。”
“你觉得以后他真会跟我斗?”
“不会,你命相没他好,他会比你长寿。”
“你不损我会死啊?”
“我说真的。”
“你!”
郑熙很认真地看着周瑜,让周瑜有点不自然的感觉。
“还有两年,你在太学肄业。我再问你一次,你要跟谁混?”
“父母在不远游,我要回老家替父亲去给长辈尽孝的。”
“那之后呢?”
“没想好。”
“你不愿意给刘协当国相,也瞧不上大将军,我是不知道你想跟谁混了。”
“小熙,我告诉过你了,咱们这些家业大的,跟别家都是盘根错节的,好多事情是由不得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
“所以呢?你就想回老家弹琴,快快乐乐地过完这辈子?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这是没门的。你老家那里是是非之地。你逃不脱因果的业力。”
“你怎都给我打起佛语来了。这世上的隐士多了去,还不能多我周瑜一个。我倒是要问你,你们家真的要跟何进那个杀猪的混?他可不是什么念旧感恩的人,现在门客多了,你是见他怎么对待你爹的啦?”
郑熙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他隐约知道郑氏并非要投靠何进,这些事情老郑和陈大侠还没跟他们这些小屁孩说过。臣不密失其身的道理谁都懂,小孩子是守不住秘密的。
周瑜见郑熙不愿回答,以为郑熙是默认的。他很早以前就知道这个四岁的小孩其实是个明白人,根本及不是小孩子,他的态度很多时候就是郑氏的态度。
“我爹是袁氏门生。”
“那你呢?你可不是袁氏门生,你也要投靠袁氏吗?”郑熙侧头仰望周瑜道。
周瑜苦笑道:“谁愿意呢?”
“你又不愿跟刘协好,又不愿意投靠袁氏。那些残疾人就更不用说了,你想咋样?要自己当老板么?”
周瑜已经开始习惯郑熙的说话方式,道:“我都不操心自己的事情,你操什么心?”
“我不就是担心你的毕业分配问题嘛?太学考核之后就要分派官职了,你要到什么地方去?”
“我真是想回老家伺候老祖宗。”
“胸无大志!”
“你胸很大是吧?来,让哥摸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