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四面楚歌
周皇后为自己的失言吓了一跳。
然而朝廷高级官员十去七八,常人的第一感受肯定是国家将亡,这消息任谁听到都会吓一跳。
她偷偷的瞄了一下崇祯,发现崇祯并未有动怒的迹象,这才心里略显安稳。
“大明不会亡,有朕在呢,该死的是他们。”崇祯说完夹了一块萝卜放到嘴里,狠狠的嚼了几下。
这个消息用不了多久就会穿遍顺天府、传遍整个北方,但大明大部兵力都在北方崇祯并不担心,他担心的是江南,也就是东林党人的老巢。
江南之地自吴王孙权大力开发以后,逐渐成为了历朝历代的经济、农业、商业中心,纸醉金迷、西湖歌姬、扬州瘦马、风花雪月,几乎都是江南地区如今的代名词。
这些官僚士绅靠着盘根错节的政治网,将土地和商铺全部纳为己有,天高皇帝远,这些人又财力雄厚,一旦消息真传过去,读书人的口诛笔伐都是轻的。
但崇祯皇帝也是没办法,不拼一把只能慢性死亡,还是那句话,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了,大不了也就是被人搞死,说不定死了就能回到后世呢!
“对了,慈烺呢,朕也好些日子没见他了,可有好好学功课?”崇祯给周皇后夹了一块豆腐道。
按照前任的记忆,如今的他有两子一女,嫡长子朱慈烺为太子年仅六岁,次女朱淑婥为坤兴公主,今年五岁,皆为周皇后所生。
皇三子朱慈炯才两岁,如今还在田贵妃宫里蹒跚学步,长女和次子早夭。
“慈烺做功课很用功呢,陛下不用担心。”周皇后吃下崇祯夹给他的豆腐,感觉甜甜的。
正说着,偏殿突然跑出来个小不点,才五岁的坤兴公主一蹦一跳的跑过来,后边还跟着两三个女官。
“父皇、母后,有好吃的怎么不喊坤兴?”坤兴公主噘着嘴来到崇祯旁边道。
太子朱慈烺如今已经在端本宫独自居住了,按照礼制坤兴公主也差不多到了离开坤宁宫的时候,但周皇后一直不舍得。
“来,让父皇抱抱,又长高了呀!”崇祯难得的露出身为人父的微笑,把瓷娃娃般的小坤兴抱在怀里道。
从后世单身狗到如今为人夫、为人父,真真的如同一场梦一样,看到这天籁般的小公主,崇祯一时间对后世的些许留恋全部消失殆尽了。
这是他的时代,这天下也是他的天下,就算是为了自己的家小,那些国家的蛀虫也不可原谅。
他也没打算原谅这些孔圣人的徒子徒孙,原谅他们是阎王的事,而崇祯的目标是送他们去见阎王。
又过了一会儿,朱慈烺从端本宫过来,一家人总算是吃了个团圆饭,尽管菜肴很简单,但不论是周皇后还是坤兴公主都吃津津有味儿,唯独朱慈烺闷闷不乐。
“父皇,李师傅说明日起他就不能再当儿臣的师傅了。”在崇祯的询问下,朱慈烺低着头满脸的不开心。
崇祯闻言立即就知道了怎么回事,还能怎么回事,肯定也是辞职了呗。
朱慈烺才六岁,刚开始学习萌学,也就是后世的学前班,主要以识字、练字为主,授课的老师则是翰林院的侍讲学士。
而翰林院正是东林党人的摇篮和候选人。
“无妨,明日朕再给你找个新师傅,快吃饭吧,多吃点。”崇祯一边喂女儿吃饭,一边对朱慈烺道。
他并没打算让儒生来教育朱慈烺,萌学阶段还没所谓,待以后朱慈烺长大了,他定然是要亲自教的。
即便再给他找师傅肯定不会是东林党,但儒生总归是有局限性,哪有后世的思想来得先进。
晚饭结束后,先后有下人把朱慈烺和坤兴接走,崇祯当晚自然在坤宁宫留宿。
当天晚上,崇祯成长了很多,以至于第二天差点没起来。
然而同样是在当天晚上,对于刚被去职的东林官员来说,却是个十足的不眠之夜。
京城内一处不起眼的府宅钟,早已聚满了人,坐在左右正位的正是内阁大学士吴宗达与文震孟,除了此二人外,还有各部的尚书、侍郎足足有十几人。
酒菜早已摆满了桌子,山珍海味、鱼翅熊掌、燕窝鲍鱼,与崇祯一家子的萝卜白菜炖豆腐相比,丰盛了不知几何,然而却没人动筷子。
“吴大人,难道我等就这般离去吗?”酒桌上,前左都御史唐世济叹了口气道。
今日之事着实出乎了在座之人的预料,谁也没曾想到当今陛下竟然如此有胆气,竟然敢直面如此多朝臣的请辞。
不当官不知权力的美妙,说句实话,他们又何尝想离开呢?
寒窗苦读十几年,多少个日夜苦读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般考中了进士,而后又经历多少年的官场沉浮,才坐上了如今的位置。
他们只是想不通,陛下为什么非要与他们过不去呢?
这些年来他们同样是为了朝廷鞠躬尽瘁,没有他们朝廷可早就跨了,陛下不念他们的辛劳,反而却要把他们全部赶走,就这么灰溜溜的离去,让他们心间更加愤懑,甚至对崇祯起了恨意。
身为既得利益者,他们自然看不穿,即便看穿了也不会去割自己的肉,但倘若崇祯在此定然嗤之以鼻,然后对他们说一句,寒窗十年怎么没把你冻死?
“哼!自然不能如此坐以待毙,陛下不准我等即刻离去,想来就是想让我等看看他的能耐,好嘲笑我等不自量力。
此番回去,老夫便给那些贪恋官位的家伙传话,敦促他们请辞。”吴宗达抿了一口酒道。
“对,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这些人简直是鼠目寸光,如今正是需要我等团结一心的时候,这些人却掉链子!”前刑部尚书冯英义愤填膺道。
崇祯同意他们去职顾然让他们吃惊,但更令他们难堪的是,一起请辞的同僚至少有三四百位,然而真正如他们一样当天就请辞的,却只有不到一半。
“依老夫之见,只联络京中官员还不够,老夫回去便去夜访国子监祭酒孙大人,让他申明大义,号召举子们一起反对陛下所为。
除此之外,吴大人,我等还需写一封联明信,让复社之张溥代我等向江南士子表明决心,并知会南京城六部官员,让他们与我等并肩作战。
老夫就不信,陛下难道敢反对天下所有的读书人吗?”
……
然而朝廷高级官员十去七八,常人的第一感受肯定是国家将亡,这消息任谁听到都会吓一跳。
她偷偷的瞄了一下崇祯,发现崇祯并未有动怒的迹象,这才心里略显安稳。
“大明不会亡,有朕在呢,该死的是他们。”崇祯说完夹了一块萝卜放到嘴里,狠狠的嚼了几下。
这个消息用不了多久就会穿遍顺天府、传遍整个北方,但大明大部兵力都在北方崇祯并不担心,他担心的是江南,也就是东林党人的老巢。
江南之地自吴王孙权大力开发以后,逐渐成为了历朝历代的经济、农业、商业中心,纸醉金迷、西湖歌姬、扬州瘦马、风花雪月,几乎都是江南地区如今的代名词。
这些官僚士绅靠着盘根错节的政治网,将土地和商铺全部纳为己有,天高皇帝远,这些人又财力雄厚,一旦消息真传过去,读书人的口诛笔伐都是轻的。
但崇祯皇帝也是没办法,不拼一把只能慢性死亡,还是那句话,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了,大不了也就是被人搞死,说不定死了就能回到后世呢!
“对了,慈烺呢,朕也好些日子没见他了,可有好好学功课?”崇祯给周皇后夹了一块豆腐道。
按照前任的记忆,如今的他有两子一女,嫡长子朱慈烺为太子年仅六岁,次女朱淑婥为坤兴公主,今年五岁,皆为周皇后所生。
皇三子朱慈炯才两岁,如今还在田贵妃宫里蹒跚学步,长女和次子早夭。
“慈烺做功课很用功呢,陛下不用担心。”周皇后吃下崇祯夹给他的豆腐,感觉甜甜的。
正说着,偏殿突然跑出来个小不点,才五岁的坤兴公主一蹦一跳的跑过来,后边还跟着两三个女官。
“父皇、母后,有好吃的怎么不喊坤兴?”坤兴公主噘着嘴来到崇祯旁边道。
太子朱慈烺如今已经在端本宫独自居住了,按照礼制坤兴公主也差不多到了离开坤宁宫的时候,但周皇后一直不舍得。
“来,让父皇抱抱,又长高了呀!”崇祯难得的露出身为人父的微笑,把瓷娃娃般的小坤兴抱在怀里道。
从后世单身狗到如今为人夫、为人父,真真的如同一场梦一样,看到这天籁般的小公主,崇祯一时间对后世的些许留恋全部消失殆尽了。
这是他的时代,这天下也是他的天下,就算是为了自己的家小,那些国家的蛀虫也不可原谅。
他也没打算原谅这些孔圣人的徒子徒孙,原谅他们是阎王的事,而崇祯的目标是送他们去见阎王。
又过了一会儿,朱慈烺从端本宫过来,一家人总算是吃了个团圆饭,尽管菜肴很简单,但不论是周皇后还是坤兴公主都吃津津有味儿,唯独朱慈烺闷闷不乐。
“父皇,李师傅说明日起他就不能再当儿臣的师傅了。”在崇祯的询问下,朱慈烺低着头满脸的不开心。
崇祯闻言立即就知道了怎么回事,还能怎么回事,肯定也是辞职了呗。
朱慈烺才六岁,刚开始学习萌学,也就是后世的学前班,主要以识字、练字为主,授课的老师则是翰林院的侍讲学士。
而翰林院正是东林党人的摇篮和候选人。
“无妨,明日朕再给你找个新师傅,快吃饭吧,多吃点。”崇祯一边喂女儿吃饭,一边对朱慈烺道。
他并没打算让儒生来教育朱慈烺,萌学阶段还没所谓,待以后朱慈烺长大了,他定然是要亲自教的。
即便再给他找师傅肯定不会是东林党,但儒生总归是有局限性,哪有后世的思想来得先进。
晚饭结束后,先后有下人把朱慈烺和坤兴接走,崇祯当晚自然在坤宁宫留宿。
当天晚上,崇祯成长了很多,以至于第二天差点没起来。
然而同样是在当天晚上,对于刚被去职的东林官员来说,却是个十足的不眠之夜。
京城内一处不起眼的府宅钟,早已聚满了人,坐在左右正位的正是内阁大学士吴宗达与文震孟,除了此二人外,还有各部的尚书、侍郎足足有十几人。
酒菜早已摆满了桌子,山珍海味、鱼翅熊掌、燕窝鲍鱼,与崇祯一家子的萝卜白菜炖豆腐相比,丰盛了不知几何,然而却没人动筷子。
“吴大人,难道我等就这般离去吗?”酒桌上,前左都御史唐世济叹了口气道。
今日之事着实出乎了在座之人的预料,谁也没曾想到当今陛下竟然如此有胆气,竟然敢直面如此多朝臣的请辞。
不当官不知权力的美妙,说句实话,他们又何尝想离开呢?
寒窗苦读十几年,多少个日夜苦读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般考中了进士,而后又经历多少年的官场沉浮,才坐上了如今的位置。
他们只是想不通,陛下为什么非要与他们过不去呢?
这些年来他们同样是为了朝廷鞠躬尽瘁,没有他们朝廷可早就跨了,陛下不念他们的辛劳,反而却要把他们全部赶走,就这么灰溜溜的离去,让他们心间更加愤懑,甚至对崇祯起了恨意。
身为既得利益者,他们自然看不穿,即便看穿了也不会去割自己的肉,但倘若崇祯在此定然嗤之以鼻,然后对他们说一句,寒窗十年怎么没把你冻死?
“哼!自然不能如此坐以待毙,陛下不准我等即刻离去,想来就是想让我等看看他的能耐,好嘲笑我等不自量力。
此番回去,老夫便给那些贪恋官位的家伙传话,敦促他们请辞。”吴宗达抿了一口酒道。
“对,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这些人简直是鼠目寸光,如今正是需要我等团结一心的时候,这些人却掉链子!”前刑部尚书冯英义愤填膺道。
崇祯同意他们去职顾然让他们吃惊,但更令他们难堪的是,一起请辞的同僚至少有三四百位,然而真正如他们一样当天就请辞的,却只有不到一半。
“依老夫之见,只联络京中官员还不够,老夫回去便去夜访国子监祭酒孙大人,让他申明大义,号召举子们一起反对陛下所为。
除此之外,吴大人,我等还需写一封联明信,让复社之张溥代我等向江南士子表明决心,并知会南京城六部官员,让他们与我等并肩作战。
老夫就不信,陛下难道敢反对天下所有的读书人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