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八章 真的,假的!
又忙了半月有余,李承乾随即下令拔营返朝,大军用了两个半月的时间行至肃州,李承乾随即下令肃、甘、凉三州的府兵脱离行军序列的府军各还本乡,三州士卒仅立有卓越战功的可以留下。
其余各部在杜荷那里领取补给之后,都各自选择了驻地短暂的休整中,人的气力是有限的,又是作战,又是行军,消耗了大伙太多的精神头,不养一养的话,怎么有好的面貌进京献捷呢!
李承乾这边刚洗漱完,打算看一会儿书就休息,而正在这时,杜荷却在外面抵了牌子求见;哦,点了点头,就让侍卫赶紧把人引进来;杜荷这次主管几十万的大军的后勤没有出现一点纰漏,劳苦功高,确实应该奖赏。
“怎么,这还没回京呢?就等不急邀功请赏了!是不是听潞国公他们说这次的封赏优厚,所以打算在孤这打听一番!”,李承乾抱着膀子笑着看着自己的这位后勤大总管。
“殿下,这是哪儿的话,臣是那么市侩的人吗?臣这么晚打扰殿下,当然是有正事的要报的,否则岂不是跟自己屁股过不去!”,杜荷摊了摊手,一脸叫屈的神情浮现在脸上,不了解他还没准真以为他是什么善男信女了。
不过,待杜荷听过详情之后才明白,这小子还真是为了正事来的。此次远征路途何止数千里,大军飘忽不定。为了确保内卫上呈的本章绝对安全,长孙冲特意派人找了杜荷,在他这里建立了临时的周转点,以便太子在回转之时,可以第一时间来呈送本章。
这两天几十万大军进驻肃州,为了安顿好这么部队,杜荷忙的是脚打后脑勺,连觉都没怎么睡,更别说送东西了;这不,刚刚落实了最后一支进驻肃州的军队后,杜荷赶紧跑了过来,太子离朝的时间不短了,有了这些东西才能更好的掌握朝廷的情报。
恩,简单的看了看最近送来的几份本章后,李承乾提出了其中递给了杜荷,随即淡淡地说:“李勣前脚调回京师出任兵部尚书,后脚就请旨解除了张亮右卫大将军的兵权,这挺邪门啊!直接与青雀刺刀见红,他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而且,他还趁着扳倒张亮的时机,调整了京师的布防,明着看防止张亮的旧部作乱;暗着嘛,呵呵,他是个挺有胆量的人嘛!”,话毕,李承乾笑着摇了摇头,这家伙用心阴险,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制造一些故事和摩擦,然后坐收渔翁之利。
可李勣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呢?李承乾想不明白,这家伙不管是用兵,还是为官,从来都是谨小慎微,不肯冒险的,他就不怕同时恶了东宫和魏王府,这个兵部尚书连屁股都坐不热吗?
东宫不用说了,只要李承乾想,就可以随时把他拉下马!张亮虽然坐了很多年的冷板凳,这些年没立下什么战功,但却是李泰在军中的唯一支柱,砍掉了这一条臂膀,胖子还不疯狂报复他?
“太子爷,且不管李勣与魏王之间的事,但说李勣与房、杜二相一起统管河西军的后勤就知道了,没有三人共同署名,一粒粮食,一把横刀也别想得到!”
“这几个月的物资,李勣虽然不敢做手脚,但却摆出了一副挟制三军的架势,在陛下那里大谈什么从物资上管控出征部队的力度,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
“殿下,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我军从晋阳起兵到现在,几十年来征战不休,形成了一条高效、严密的军队管理制度,李勣这有点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意思。可胜在京中局势突变,陛下对张亮一系在军中多年的侵蚀又很忌惮,所以让他捡了个便宜。”
杜荷说的很有道理,李勣不亏是老油条,把张亮五百假子的事情做大,从而在整个南衙掀起一场清洗风暴,这不仅仅要是弄死张亮,更是要在军中树立绝对的权威,把兵书尚书的位置牢牢坐稳,杀鸡儆猴就是这个道理。
李勣的行为,不管从那个角度看都是想在大军回转前坐稳兵部尚书的位子,他不仅是要防一向看不上他的太子,更是不想被西征回朝的将领的再压上一头,所以绞尽脑汁的拍马屁,不惜拿张亮开刀,与魏王翻脸。
“不管李勣是挂羊头卖狗肉,还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咱们都得回京,原有的行军方式不变,你负责的供给依然要及时补充到位,尤其是交合道的兄弟,优先补给,从优补给。”,话毕,李承乾摆了摆手,示意杜荷可以下去了。
一边翻着内卫送来情报,一边仔细的考量这长安的局势,李勣是聪明人,李泰的身边也不全是傻子,为了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是,他们把长安搞的乌烟瘴气,是更有利于东宫,没必要太担心;这些本章中,提到的那些文官的弹劾,李承乾仅仅是嘿嘿一乐,一笑而过。
可有一点让他想不明白,皇帝对于李勣的戒心,丝毫不压于李靖,所以多年来是既用且防,这次怎么突然就把他调了回来,而且目的明确就是处理张亮和右卫军!
长孙冲在奏本中说两伙人起冲突的原因还在调查中,连内卫都差不出来的原因只有一个,那这源头就只能出在皇帝身上,张亮这混账到底是做了什么让父皇非要搞死他不可呢?
要知道,无论是他以及那五百假子的事都不是一年两年的事,父皇那么“耳聪目明”早就心知肚明了,要下手的话早就下手了好不好!
干亲进门果然没有好事,枉张亮自负聪明,一辈子都在算计别人,这次好了,亲儿子把他和假子都点了,连本带利都让李勣给兜底了。阴险小人对奸诈之徒,父皇这一手也够高的了,帝王心术如此也不得不让人佩服。
行了,还是抓紧时间回京吧,要不然赶不上魏王战李勣这场年底的大戏,那岂不是太可惜了!
其余各部在杜荷那里领取补给之后,都各自选择了驻地短暂的休整中,人的气力是有限的,又是作战,又是行军,消耗了大伙太多的精神头,不养一养的话,怎么有好的面貌进京献捷呢!
李承乾这边刚洗漱完,打算看一会儿书就休息,而正在这时,杜荷却在外面抵了牌子求见;哦,点了点头,就让侍卫赶紧把人引进来;杜荷这次主管几十万的大军的后勤没有出现一点纰漏,劳苦功高,确实应该奖赏。
“怎么,这还没回京呢?就等不急邀功请赏了!是不是听潞国公他们说这次的封赏优厚,所以打算在孤这打听一番!”,李承乾抱着膀子笑着看着自己的这位后勤大总管。
“殿下,这是哪儿的话,臣是那么市侩的人吗?臣这么晚打扰殿下,当然是有正事的要报的,否则岂不是跟自己屁股过不去!”,杜荷摊了摊手,一脸叫屈的神情浮现在脸上,不了解他还没准真以为他是什么善男信女了。
不过,待杜荷听过详情之后才明白,这小子还真是为了正事来的。此次远征路途何止数千里,大军飘忽不定。为了确保内卫上呈的本章绝对安全,长孙冲特意派人找了杜荷,在他这里建立了临时的周转点,以便太子在回转之时,可以第一时间来呈送本章。
这两天几十万大军进驻肃州,为了安顿好这么部队,杜荷忙的是脚打后脑勺,连觉都没怎么睡,更别说送东西了;这不,刚刚落实了最后一支进驻肃州的军队后,杜荷赶紧跑了过来,太子离朝的时间不短了,有了这些东西才能更好的掌握朝廷的情报。
恩,简单的看了看最近送来的几份本章后,李承乾提出了其中递给了杜荷,随即淡淡地说:“李勣前脚调回京师出任兵部尚书,后脚就请旨解除了张亮右卫大将军的兵权,这挺邪门啊!直接与青雀刺刀见红,他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而且,他还趁着扳倒张亮的时机,调整了京师的布防,明着看防止张亮的旧部作乱;暗着嘛,呵呵,他是个挺有胆量的人嘛!”,话毕,李承乾笑着摇了摇头,这家伙用心阴险,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制造一些故事和摩擦,然后坐收渔翁之利。
可李勣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呢?李承乾想不明白,这家伙不管是用兵,还是为官,从来都是谨小慎微,不肯冒险的,他就不怕同时恶了东宫和魏王府,这个兵部尚书连屁股都坐不热吗?
东宫不用说了,只要李承乾想,就可以随时把他拉下马!张亮虽然坐了很多年的冷板凳,这些年没立下什么战功,但却是李泰在军中的唯一支柱,砍掉了这一条臂膀,胖子还不疯狂报复他?
“太子爷,且不管李勣与魏王之间的事,但说李勣与房、杜二相一起统管河西军的后勤就知道了,没有三人共同署名,一粒粮食,一把横刀也别想得到!”
“这几个月的物资,李勣虽然不敢做手脚,但却摆出了一副挟制三军的架势,在陛下那里大谈什么从物资上管控出征部队的力度,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
“殿下,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我军从晋阳起兵到现在,几十年来征战不休,形成了一条高效、严密的军队管理制度,李勣这有点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意思。可胜在京中局势突变,陛下对张亮一系在军中多年的侵蚀又很忌惮,所以让他捡了个便宜。”
杜荷说的很有道理,李勣不亏是老油条,把张亮五百假子的事情做大,从而在整个南衙掀起一场清洗风暴,这不仅仅要是弄死张亮,更是要在军中树立绝对的权威,把兵书尚书的位置牢牢坐稳,杀鸡儆猴就是这个道理。
李勣的行为,不管从那个角度看都是想在大军回转前坐稳兵部尚书的位子,他不仅是要防一向看不上他的太子,更是不想被西征回朝的将领的再压上一头,所以绞尽脑汁的拍马屁,不惜拿张亮开刀,与魏王翻脸。
“不管李勣是挂羊头卖狗肉,还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咱们都得回京,原有的行军方式不变,你负责的供给依然要及时补充到位,尤其是交合道的兄弟,优先补给,从优补给。”,话毕,李承乾摆了摆手,示意杜荷可以下去了。
一边翻着内卫送来情报,一边仔细的考量这长安的局势,李勣是聪明人,李泰的身边也不全是傻子,为了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是,他们把长安搞的乌烟瘴气,是更有利于东宫,没必要太担心;这些本章中,提到的那些文官的弹劾,李承乾仅仅是嘿嘿一乐,一笑而过。
可有一点让他想不明白,皇帝对于李勣的戒心,丝毫不压于李靖,所以多年来是既用且防,这次怎么突然就把他调了回来,而且目的明确就是处理张亮和右卫军!
长孙冲在奏本中说两伙人起冲突的原因还在调查中,连内卫都差不出来的原因只有一个,那这源头就只能出在皇帝身上,张亮这混账到底是做了什么让父皇非要搞死他不可呢?
要知道,无论是他以及那五百假子的事都不是一年两年的事,父皇那么“耳聪目明”早就心知肚明了,要下手的话早就下手了好不好!
干亲进门果然没有好事,枉张亮自负聪明,一辈子都在算计别人,这次好了,亲儿子把他和假子都点了,连本带利都让李勣给兜底了。阴险小人对奸诈之徒,父皇这一手也够高的了,帝王心术如此也不得不让人佩服。
行了,还是抓紧时间回京吧,要不然赶不上魏王战李勣这场年底的大戏,那岂不是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