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身如昼烛
他一刀砍倒李楚林,一个是趁其不备,另外也是仗着身高,如果李楚林和他个头差不多,这一刀就不好说。主要是挥起来才感觉到有点飘。
轻了,不太顺手。
过了有半个多小时,四十分钟不到样子,三堂外才响起脚步声。
张军正坐在案几后面养神,恢复心态。到底还是吐了一会儿,幸好没人看到,要不形像全得毁了。
“郎君,仔细搜过了,都处理干净了。”
“回营传人,夜间拉到城外烧了。你二人带上本部人马去凤翔吧。”
“诺。”去凤翔干什么,张军没说,他们也没问。
李泚和李楚林的家眷都在凤翔。有些事张军可不会犯什么妇人之仁。
“我就在此候着,等你们的消息,为你们表功。”
“诺。”
……
太阳升起,又一个白天到来。
原本就没有多少人了的天兴城里恍如一切如旧,什么都没有变化。
“郎君。”李应右眼睛里全是血丝,疲惫的走进来。
“清点完了?”
“粮料械具还在清点,银钱布帛一应军械已全部在案……天兴尚未来得及,怕是需封库三日。”
张军点了点头,抻了个懒腰,这会儿他的精神才算是放松了下来,又禁不住的有些小激动。哥们这也算是有了地盘了。
“没事儿,也不着急。慢慢清点就是,一定要弄仔细,这可就是咱们的家底儿了。”
李应右笑着拱手应下来。
天兴城和凤翔城就挨在一起,中间大约有个三四公里的距离,因为朱泚的节府在凤翔,所以昨天晚上主要是清点那边的东西。
而天兴这边就有点麻烦,主要是还有一个少尹在。像金银粮帛有一部分是在他的控制之下,必竟人家是户政主官。朱泚自己是不管事的。
朱泚这边,另一个少尹管政,张军管兵。但事实上张军基本上干的是后勤这块,李楚林才是带兵的,练兵的是团练使。
主要就是张军是皇帝派下来的官儿,朱泚有点忌惮。不敢不用,也不敢全用。
关于张增,张军了解的并不多,历史上是个不见经传的人物,唯一留下来的东西就一样,就是是他替皇帝写的碑文。
其实还有一个升任凤翔少尹的敕命,不过张军不知道。
他在历史上就一句话,算是留了个名儿,就是:怀光骁将孟保偕惠孙三人,及盩厔逢诸军粮料使增,询圣驾去向,增讥曰:彼将欲护驾否?
所以张军那会儿才那么笃定架打不起来。
张军一夜未睡,这会儿大事已定,他也过了兴奋劲儿,突然就感觉身上疲惫不堪,说了声辛苦李二哥,就径去了后面。
也不管顾什么的,找了间屋子进去躺到就睡。这一觉睡的天昏地暗,再醒过来已经是第二日下午,约摸着三四点钟了。
起来只感觉肚中饥饿,草草的洗了把脸,随意把屋子里的裘衣拿过来裹在身上出了屋子。
“郎君。”守在门口的亲兵叫了一声。
“可有事?”
“无事。张将军来过两趟,仓曹来过五六趟了,看郎君沉睡就不让吵了郎君。”
外面是个大晴天,一改前几日阴晦的样子,瓦蓝瓦蓝的天空上还飘浮着几朵白云,这让张军想起来棉花。
在这样一个大雪覆盖了万物,寒风阴凉刺骨的天气里,要是有一床棉被,着一身棉衣,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啊。
想想后世,年轻人为了美丽把棉衣视为满水猛兽的样子,张军忍不住呸了一口。我也想那样啊。
“可觉寒冷?”张军问了军士一句。
“谢过郎君。有我家娘子新捣的冬衣,蔽寒无碍。”
听到这句话张军忍不住又是一阵脑仁疼。这个没有棉花的时代啊,可怎么熬哦。
其实也不是没有,大唐疆域辽阔,虽然一缩再缩,但到这会儿西域大部分还在,安西北庭两府还在坚持,几十年后才被吐蕃吞并。
而西域是有棉花的,也有棉布。虽然不是我们后世常见的陆地棉,不过总也好过这会儿的丝绵还有断麻什么的。
丝绵就是蚕丝,蚕蛹上抽出来那种,用来织布,也就是绫罗绸缎。然后剩下的边角废料就成了冬衣的填充物,秋末填入,开春再取出来,又是一件单衣。
这会儿富裕人家冬天的被子都是丝绵被,也就是蚕丝被。意外不?
绫一般做衬里或者手绢什么的,织的比较紧密。罗就是纱,织的比较稀疏。绸一般用来做衣裤的面子,会染色,缎织的比绸更密,一般是用来做被褥。
绫罗绸缎都是高官贵富才能用到的东西,低职官员都用不起。一般就是麻。
麻做衣做被做冬衣的填充物,也有填芦絮和羽毛的,所以要捣,就是用木头捶软捶松摊平。不捣太硬了这一块那一块的没法穿。
但是麻衣夏天比较舒服,通风透气,高官显贵也喜欢。也就是说,唐朝这会儿,夏天不管穷富穿的都一样。
李白子夜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一到秋末天寒,整个大唐都在咣咣咣的捣制冬衣。
高官显贵的家里当然不用穿捣衣,但下走仆人要穿,也要捣。皇宫里没人穿,但皇帝会召集宫女给禁军们捣制冬衣。可以想像那种热闹。
唐代军队衣物的补给比较复杂,政府也准备,地方上也会准备,军士的家人也会送。府兵主要是自带,就是要家里送。禁军边军是国家发,募兵是地方政府发。
白居易的闻夜砧写的就是军妇捣衣:谁家思妇秋捣帛,月苦风凄杵声悲。八月九月正长夜,千声万声无了时。应到天明头尽白,一声添得一茎丝。
不管是哪个时代,军人的家属都是伟大的。
女诗人陈玉兰有诗:夫在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封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王健有诗:去秋送衣渡黄河,今秋送衣上陇坂。妇人不知道径处,但问新移军近远。半年著道经雨湿,开笼见风衣领急。
旧来十月初点衣,与郎著向营中集。絮时厚厚绵纂纂,贵欲征人身上暖。愿身莫著裹尸归,愿妾不死长送衣。
愿身莫著裹尸归,愿妾不死长送衣。但愿这件冬衣不要裹着你的尸体回来,但愿我能活着年年给你送冬衣。泪目。
一个军嫂,去年渡过黄河,今年爬上高原,到处询问新的军营在哪里,就为了征战的丈夫能适时穿上冬衣,心里的愿望就是都活着。
‘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大唐的强大是建立在无数战死的军士和他们的亲人身上的。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永远只有别离和生不如死的凄凉。
轻了,不太顺手。
过了有半个多小时,四十分钟不到样子,三堂外才响起脚步声。
张军正坐在案几后面养神,恢复心态。到底还是吐了一会儿,幸好没人看到,要不形像全得毁了。
“郎君,仔细搜过了,都处理干净了。”
“回营传人,夜间拉到城外烧了。你二人带上本部人马去凤翔吧。”
“诺。”去凤翔干什么,张军没说,他们也没问。
李泚和李楚林的家眷都在凤翔。有些事张军可不会犯什么妇人之仁。
“我就在此候着,等你们的消息,为你们表功。”
“诺。”
……
太阳升起,又一个白天到来。
原本就没有多少人了的天兴城里恍如一切如旧,什么都没有变化。
“郎君。”李应右眼睛里全是血丝,疲惫的走进来。
“清点完了?”
“粮料械具还在清点,银钱布帛一应军械已全部在案……天兴尚未来得及,怕是需封库三日。”
张军点了点头,抻了个懒腰,这会儿他的精神才算是放松了下来,又禁不住的有些小激动。哥们这也算是有了地盘了。
“没事儿,也不着急。慢慢清点就是,一定要弄仔细,这可就是咱们的家底儿了。”
李应右笑着拱手应下来。
天兴城和凤翔城就挨在一起,中间大约有个三四公里的距离,因为朱泚的节府在凤翔,所以昨天晚上主要是清点那边的东西。
而天兴这边就有点麻烦,主要是还有一个少尹在。像金银粮帛有一部分是在他的控制之下,必竟人家是户政主官。朱泚自己是不管事的。
朱泚这边,另一个少尹管政,张军管兵。但事实上张军基本上干的是后勤这块,李楚林才是带兵的,练兵的是团练使。
主要就是张军是皇帝派下来的官儿,朱泚有点忌惮。不敢不用,也不敢全用。
关于张增,张军了解的并不多,历史上是个不见经传的人物,唯一留下来的东西就一样,就是是他替皇帝写的碑文。
其实还有一个升任凤翔少尹的敕命,不过张军不知道。
他在历史上就一句话,算是留了个名儿,就是:怀光骁将孟保偕惠孙三人,及盩厔逢诸军粮料使增,询圣驾去向,增讥曰:彼将欲护驾否?
所以张军那会儿才那么笃定架打不起来。
张军一夜未睡,这会儿大事已定,他也过了兴奋劲儿,突然就感觉身上疲惫不堪,说了声辛苦李二哥,就径去了后面。
也不管顾什么的,找了间屋子进去躺到就睡。这一觉睡的天昏地暗,再醒过来已经是第二日下午,约摸着三四点钟了。
起来只感觉肚中饥饿,草草的洗了把脸,随意把屋子里的裘衣拿过来裹在身上出了屋子。
“郎君。”守在门口的亲兵叫了一声。
“可有事?”
“无事。张将军来过两趟,仓曹来过五六趟了,看郎君沉睡就不让吵了郎君。”
外面是个大晴天,一改前几日阴晦的样子,瓦蓝瓦蓝的天空上还飘浮着几朵白云,这让张军想起来棉花。
在这样一个大雪覆盖了万物,寒风阴凉刺骨的天气里,要是有一床棉被,着一身棉衣,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啊。
想想后世,年轻人为了美丽把棉衣视为满水猛兽的样子,张军忍不住呸了一口。我也想那样啊。
“可觉寒冷?”张军问了军士一句。
“谢过郎君。有我家娘子新捣的冬衣,蔽寒无碍。”
听到这句话张军忍不住又是一阵脑仁疼。这个没有棉花的时代啊,可怎么熬哦。
其实也不是没有,大唐疆域辽阔,虽然一缩再缩,但到这会儿西域大部分还在,安西北庭两府还在坚持,几十年后才被吐蕃吞并。
而西域是有棉花的,也有棉布。虽然不是我们后世常见的陆地棉,不过总也好过这会儿的丝绵还有断麻什么的。
丝绵就是蚕丝,蚕蛹上抽出来那种,用来织布,也就是绫罗绸缎。然后剩下的边角废料就成了冬衣的填充物,秋末填入,开春再取出来,又是一件单衣。
这会儿富裕人家冬天的被子都是丝绵被,也就是蚕丝被。意外不?
绫一般做衬里或者手绢什么的,织的比较紧密。罗就是纱,织的比较稀疏。绸一般用来做衣裤的面子,会染色,缎织的比绸更密,一般是用来做被褥。
绫罗绸缎都是高官贵富才能用到的东西,低职官员都用不起。一般就是麻。
麻做衣做被做冬衣的填充物,也有填芦絮和羽毛的,所以要捣,就是用木头捶软捶松摊平。不捣太硬了这一块那一块的没法穿。
但是麻衣夏天比较舒服,通风透气,高官显贵也喜欢。也就是说,唐朝这会儿,夏天不管穷富穿的都一样。
李白子夜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一到秋末天寒,整个大唐都在咣咣咣的捣制冬衣。
高官显贵的家里当然不用穿捣衣,但下走仆人要穿,也要捣。皇宫里没人穿,但皇帝会召集宫女给禁军们捣制冬衣。可以想像那种热闹。
唐代军队衣物的补给比较复杂,政府也准备,地方上也会准备,军士的家人也会送。府兵主要是自带,就是要家里送。禁军边军是国家发,募兵是地方政府发。
白居易的闻夜砧写的就是军妇捣衣:谁家思妇秋捣帛,月苦风凄杵声悲。八月九月正长夜,千声万声无了时。应到天明头尽白,一声添得一茎丝。
不管是哪个时代,军人的家属都是伟大的。
女诗人陈玉兰有诗:夫在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封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王健有诗:去秋送衣渡黄河,今秋送衣上陇坂。妇人不知道径处,但问新移军近远。半年著道经雨湿,开笼见风衣领急。
旧来十月初点衣,与郎著向营中集。絮时厚厚绵纂纂,贵欲征人身上暖。愿身莫著裹尸归,愿妾不死长送衣。
愿身莫著裹尸归,愿妾不死长送衣。但愿这件冬衣不要裹着你的尸体回来,但愿我能活着年年给你送冬衣。泪目。
一个军嫂,去年渡过黄河,今年爬上高原,到处询问新的军营在哪里,就为了征战的丈夫能适时穿上冬衣,心里的愿望就是都活着。
‘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大唐的强大是建立在无数战死的军士和他们的亲人身上的。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永远只有别离和生不如死的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