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贺兰山大捷
“太子,唉……”
“太子如此不知变通,将来……唉……”
“太子怎会……唉……”
朱厚照不出意外地翻车了,弘治皇帝的意思分明是要他发出“大明江山永固”这六个字,结果,朱厚照把“就给那边传大明江山江山永固这句话吧”这一整句话给传了过去。
虽然,这证明了无线电发报机的传讯能力,但是,朱厚照不知变通,却引得群臣不断叹息。
至于弘治皇帝,则是听着群臣的叹息,脸色越来越黑,而且,已经到了暴怒的边缘。
“陛下,太子还是一个孩子,不知变通也是情有可原。臣建议陛下应当要求太子安稳地待在东宫内好好读书,不然,将来是真的要闹笑话的。”
朱厚照的老师,左春坊左中允杨廷和第一时间站了出来。
朱厚照跑去天津,不好好学习,这对东宫的属官来说,伤害最大,对杨廷和这个做梦都想位极人臣的人来说,尤为巨大。
毕竟,如果他连朱厚照人都看不到,这就使得他根本没办法与朱厚照亲近,待到将来,朱厚照荣登大宝,届时哪有他杨廷和入阁的机会?
只有师徒之名,没有师徒之实,两人之间不存在情分,朱厚照怎么会选他入阁?
所以,杨廷和是满朝文武当中,最希望朱厚照老老实实待在东宫内好好读书的人。
杨廷和很懂说话的艺术,他这话一出来,既给了弘治皇帝和朱厚照台阶下,以朱厚照年幼为由,解释了他不懂变通的失误;又没有给朱厚照反驳的机会,如果朱厚照依然不愿意读书,那就是真的不学无术,要闹笑话了。
这就像一把软刀子,插得朱厚照直哆嗦,却又不好反驳。
“最近好好待在东宫读书,战事未平息之前,哪都不准去!萧敬,给朕看好他!若太子跑了,朕拿你是问!”
朱厚照回来,弘治皇帝也不希望朱厚照乱跑,以免发生危险,现在杨廷和的这个建议,正好如了弘治皇帝的愿,他自然很快接受了杨廷和的建议。
弘治皇帝的思想虽然转变了许多,但是他依然希望朱厚照好好读书,不要乱跑。
……
朱厚照被下了禁足令,跑不了了。
因为他每时每刻,都被萧敬派来的四名亲信死死地跟在身后,他去上个厕所,都不得自由。
但是这种情况,很快就发生了改变。
王越真不愧是大明军神,大明皇家军卫运送物资还在途中,贺兰山大捷的消息,就传入了京城。
整个京城,就陷入了一阵欢腾当中。
朱厚照自然而然,就从东宫走了出来,因为当初弘治皇帝说的是战事未平息之前,他哪都不准去。
现在战事平息了,他就以此借口从东宫走了出来。
只是,还没等到他去天津找李兆同算账,李兆同,却是得知贺兰山大捷的消息之后,进京了。
……
紫禁城,武英殿。
李兆同在李东阳的带领下,来到了这里。
“见过陛下,见过刘公、谢公、英国公。”
“贤侄,你找朕有何要事,还把刘师傅几人也喊过来了。”
李兆同突然进京,而且还提出要一起见这么多人,弘治皇帝也有些意外。
因为在弘治皇帝的印象中,李兆同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之人,而一旦他有事了,那便是大事了。
甚至说不定,还是圣人老子派他来传言的。
“爹,您来解释一下吧。”
李兆同没有自己说,而是让李东阳来说,因为来之前,他跟李东阳已经商量好了。
李东阳也不迟疑,直接道:
“陛下,您还记得前段时间,老臣为什么去甘州吗?”
“不是去安抚王越吗?”
弘治皇帝愣了愣,对于这其中的内情,他还真不知道。
他只记得,当时李东阳要死保王越这个人。他那时候只是想着王越对大明确实很重要,便答应了李东阳的请求。
现在看来,还有内情。
弘治皇帝看向了李兆同,他此刻已经猜到了,此事与李兆同有关。
“陛下,老臣当时确实是去安抚王越的,不过,当时提出让老臣去安抚王越的,便是犬子,另外,犬子还让老臣给王越带去了一直锦囊,锦囊里面写着七月份,鞑靼人会来侵犯我大明的边境。”
李东阳这么一说,弘治皇帝和刘健几人面面相觑,难不成,这李家父子,是来请功的?
殿内的几人都陷入了这样的怀疑。
“咳咳,宾之,你如果想给兆同请功,朕不反对的,只是,没必要如此兴师动众吧!”
弘治皇帝有些尴尬地说道,他是觉得,李家父子此举,有些夸张了,不符合君子之道。
“陛下,您误会了,老臣不是来给犬子请功的,而且犬子也没这个未卜先知的本领,这一切,都是圣人老子告诉犬子的。老臣来这里,是想说明,这件事情,还没结束呢!”
“还没结束?!”
弘治皇帝和刘健几人瞪大了眼睛,他们纷纷开始怀疑,后面是不是会有更大的战争?!
因为,既然李兆同已经知道了现如今的结果,那他为什么还要劳师动众,让大明皇家军卫的官兵们去往甘州,还美其名曰:练兵!
很明显,李兆同另有目的!
现在得知此事还没结束,这不由得不让弘治皇帝几人多想。
“我来说吧!”
见弘治皇帝和刘健几人都看向了自己,李兆同便不再犹豫了,他已经让李东阳证明了自己的“未卜先知”是来自圣人老子的传讯,那么,李东阳的任务,便完成了。
接下来,该由他亲自表演。
“陛下、刘公、谢公、英国公,战争已经结束,至少,今年之内,边疆应该没有太大的战事了,这一次,鞑靼人已经被王老将军打痛了,鞑靼人丢失了贺兰山,死了一名敌酋不说,还被王老将军俘获马、骆驼两百四十一只、牛羊及器仗数千,可以说是损失惨重。
因此,短时间内,鞑靼人是不敢来的。
小侄想说的此事还未结束,是指这一场大胜仗的影响,还未结束,甚至可以说,才刚刚开始。”
ps:实在不怎么会写战争场面,删删改改搞了几个小时,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战争场面,就略过吧!反正,这也不是主要情节。更重要的情节,是战后的收获。
“太子如此不知变通,将来……唉……”
“太子怎会……唉……”
朱厚照不出意外地翻车了,弘治皇帝的意思分明是要他发出“大明江山永固”这六个字,结果,朱厚照把“就给那边传大明江山江山永固这句话吧”这一整句话给传了过去。
虽然,这证明了无线电发报机的传讯能力,但是,朱厚照不知变通,却引得群臣不断叹息。
至于弘治皇帝,则是听着群臣的叹息,脸色越来越黑,而且,已经到了暴怒的边缘。
“陛下,太子还是一个孩子,不知变通也是情有可原。臣建议陛下应当要求太子安稳地待在东宫内好好读书,不然,将来是真的要闹笑话的。”
朱厚照的老师,左春坊左中允杨廷和第一时间站了出来。
朱厚照跑去天津,不好好学习,这对东宫的属官来说,伤害最大,对杨廷和这个做梦都想位极人臣的人来说,尤为巨大。
毕竟,如果他连朱厚照人都看不到,这就使得他根本没办法与朱厚照亲近,待到将来,朱厚照荣登大宝,届时哪有他杨廷和入阁的机会?
只有师徒之名,没有师徒之实,两人之间不存在情分,朱厚照怎么会选他入阁?
所以,杨廷和是满朝文武当中,最希望朱厚照老老实实待在东宫内好好读书的人。
杨廷和很懂说话的艺术,他这话一出来,既给了弘治皇帝和朱厚照台阶下,以朱厚照年幼为由,解释了他不懂变通的失误;又没有给朱厚照反驳的机会,如果朱厚照依然不愿意读书,那就是真的不学无术,要闹笑话了。
这就像一把软刀子,插得朱厚照直哆嗦,却又不好反驳。
“最近好好待在东宫读书,战事未平息之前,哪都不准去!萧敬,给朕看好他!若太子跑了,朕拿你是问!”
朱厚照回来,弘治皇帝也不希望朱厚照乱跑,以免发生危险,现在杨廷和的这个建议,正好如了弘治皇帝的愿,他自然很快接受了杨廷和的建议。
弘治皇帝的思想虽然转变了许多,但是他依然希望朱厚照好好读书,不要乱跑。
……
朱厚照被下了禁足令,跑不了了。
因为他每时每刻,都被萧敬派来的四名亲信死死地跟在身后,他去上个厕所,都不得自由。
但是这种情况,很快就发生了改变。
王越真不愧是大明军神,大明皇家军卫运送物资还在途中,贺兰山大捷的消息,就传入了京城。
整个京城,就陷入了一阵欢腾当中。
朱厚照自然而然,就从东宫走了出来,因为当初弘治皇帝说的是战事未平息之前,他哪都不准去。
现在战事平息了,他就以此借口从东宫走了出来。
只是,还没等到他去天津找李兆同算账,李兆同,却是得知贺兰山大捷的消息之后,进京了。
……
紫禁城,武英殿。
李兆同在李东阳的带领下,来到了这里。
“见过陛下,见过刘公、谢公、英国公。”
“贤侄,你找朕有何要事,还把刘师傅几人也喊过来了。”
李兆同突然进京,而且还提出要一起见这么多人,弘治皇帝也有些意外。
因为在弘治皇帝的印象中,李兆同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之人,而一旦他有事了,那便是大事了。
甚至说不定,还是圣人老子派他来传言的。
“爹,您来解释一下吧。”
李兆同没有自己说,而是让李东阳来说,因为来之前,他跟李东阳已经商量好了。
李东阳也不迟疑,直接道:
“陛下,您还记得前段时间,老臣为什么去甘州吗?”
“不是去安抚王越吗?”
弘治皇帝愣了愣,对于这其中的内情,他还真不知道。
他只记得,当时李东阳要死保王越这个人。他那时候只是想着王越对大明确实很重要,便答应了李东阳的请求。
现在看来,还有内情。
弘治皇帝看向了李兆同,他此刻已经猜到了,此事与李兆同有关。
“陛下,老臣当时确实是去安抚王越的,不过,当时提出让老臣去安抚王越的,便是犬子,另外,犬子还让老臣给王越带去了一直锦囊,锦囊里面写着七月份,鞑靼人会来侵犯我大明的边境。”
李东阳这么一说,弘治皇帝和刘健几人面面相觑,难不成,这李家父子,是来请功的?
殿内的几人都陷入了这样的怀疑。
“咳咳,宾之,你如果想给兆同请功,朕不反对的,只是,没必要如此兴师动众吧!”
弘治皇帝有些尴尬地说道,他是觉得,李家父子此举,有些夸张了,不符合君子之道。
“陛下,您误会了,老臣不是来给犬子请功的,而且犬子也没这个未卜先知的本领,这一切,都是圣人老子告诉犬子的。老臣来这里,是想说明,这件事情,还没结束呢!”
“还没结束?!”
弘治皇帝和刘健几人瞪大了眼睛,他们纷纷开始怀疑,后面是不是会有更大的战争?!
因为,既然李兆同已经知道了现如今的结果,那他为什么还要劳师动众,让大明皇家军卫的官兵们去往甘州,还美其名曰:练兵!
很明显,李兆同另有目的!
现在得知此事还没结束,这不由得不让弘治皇帝几人多想。
“我来说吧!”
见弘治皇帝和刘健几人都看向了自己,李兆同便不再犹豫了,他已经让李东阳证明了自己的“未卜先知”是来自圣人老子的传讯,那么,李东阳的任务,便完成了。
接下来,该由他亲自表演。
“陛下、刘公、谢公、英国公,战争已经结束,至少,今年之内,边疆应该没有太大的战事了,这一次,鞑靼人已经被王老将军打痛了,鞑靼人丢失了贺兰山,死了一名敌酋不说,还被王老将军俘获马、骆驼两百四十一只、牛羊及器仗数千,可以说是损失惨重。
因此,短时间内,鞑靼人是不敢来的。
小侄想说的此事还未结束,是指这一场大胜仗的影响,还未结束,甚至可以说,才刚刚开始。”
ps:实在不怎么会写战争场面,删删改改搞了几个小时,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战争场面,就略过吧!反正,这也不是主要情节。更重要的情节,是战后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