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盗取房契
第二天上午,李英娘正在记账,柴令武来了。
李英娘抬头看了他一眼,说道:“你先坐,一会儿跟你说话。”说完,她继续拨打着算盘。
柴令武没有自己坐下,径直来到了李英娘的跟前。看了看后说道:“奶娘,您先停一下。我给您看样好东西。”
李英娘放下了笔,揉了揉有些酸痛的手腕儿,问道:“什么好东西?”
柴令武拿出了了一张表格,上面写着日期、项目、借方、贷方、类别、单价、数量、备注、合计等字样。
古人的记账方法,就是流水账,收入和支出标注得极为详细。
比如说采购了一斤葡萄,就写上“贞观二年二月十六,某某人购入葡萄一斤,支出壹仟玖佰捌拾柒文”的字样,十分繁复。到了月底或者年底统计,就更加令人头疼了。
公主府的各项收入、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等各项支出项目繁多,对于以李英娘来说,记账是一项艰巨的工程,要耗费她很大的精力。
李英娘是行家,她一看就明白了,惊喜地赞道:“这倒是记账的好方法。”
不过表格上有些奇怪的字符,她看不明白,问道:“这些是什么?”
柴令武另外取出了一张纸,把帐本儿上的那些字符写了下来。“1、2、3、……0”。
他说道:“用大写的汉字记账太过繁琐,可以用这样的数字相对应,这个就叫做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数字最早是印度人发明的,后来传到了阿拉伯,又传到了欧洲,被欧洲人称为阿拉伯数字。这种书写方法,是在唐朝后期才开始出现的。
李英娘很感兴趣,仔细地听着柴令武的讲解,很快就掌握了这种方法。她高兴地说道:“此法简单易学,一目了然,用来记账实在是太方便了。”
说完后,她望着柴令武,好奇的问道:“这个法子你是从哪里学来的?”
这几天,她觉得柴令武有些变化,虽然依旧胡闹,可是言谈举止比起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不由得十分欣慰。
柴令武说他最近研究做生意的事情,偶然从一个大食商人那里知道的,他心疼奶娘记账的辛苦,特地学来为她减轻负担。
听到柴令武说出如此暖心的话,李英娘的眼睛不由得湿润了起来。她摸了摸柴令武的脑袋,开心地说道:“大头,你真的进步了。”
柴令武为了哄她开心,说道:“奶娘,我说话算数,今后会努力学好,不会让您失望的。”
李英娘说道:“我相信你。不过,你的年纪还小,还是要多读些书。这次就算了,过一段时间,咱们再请一位私塾先生来。上次那个崔先生,对你评价很高,说你很聪明,如果肯用功的话,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
一听说又要给他请私塾先生,柴令武就开始头疼。他明白李英娘的一片苦心,为了让她开心,他想了想说道:“奶娘,念书也行,不过要过一段时间。其实,我也不是不肯学习,只是那些老夫子们教的那些东西没用。”
李英娘眉头微蹙,刚想继续劝说柴令武,就听他说道:“奶娘,我喜欢自学,这样更有效果。您若不信的话,我可以证明给您看。”
李英娘问道:“如何证明?”
柴令武说道:“我刚刚做了一首诗,想念给您听听。”
“哦!你作诗了?快点吟来听听。”李英娘好奇的说道。她知道柴令武不喜欢作诗,最多也就能胡掐个狗屁不通的打油诗,不过,她依旧喜欢。
柴令武摸了摸着自己的内衣,说道:“奶娘,这件衣服是您亲手为我缝制的,看到这件衣衫,触发了我的灵感。”
他满怀深情地轻轻吟道: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这,娘子啊,您听到了吗?大头真的出息了。呜呜呜。”李英娘惊喜万分,激动得哭了起来。
在唐代文化中,唐诗是最高的艺术形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科举考试、饮宴应酬、婚丧嫁娶都要作诗。几乎所有的人都喜欢欣赏唐诗,也喜欢作诗,无论达官勋贵、才子佳人,就连田间老农也能做打油诗。
唐朝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也包括这首《游子吟》的作者孟郊等,地位比起后世的明星还要受到追捧。
柴令武能够做出如此水准的诗来,李英娘自然是欣喜万分。
过了一会儿,李英娘的情绪平复了下来,她擦了擦眼泪,欣慰地说道:“嗯,你真的长大了,你要是能够自学,我就不再勉强你去念书了。”
趁着李瑛娘高兴,柴令武说道:“我真的开始学好了,您要处理的事情太多,我希望能够帮您的忙。上次您给我讲了府里的基本情况,我想能够再多了解一些。”
“好好,你跟我来吧。”李英娘高兴的说道。
柴令武跟着李英娘进了后面的屋子,打开了一扇铁门,后面是一间大约40㎡左右的库房,里面有很多架子,上面摆放着金银器皿、陶罐字画等物品,地上码着不少一尺多宽、两尺多长装钱的箱子。
李英娘走到墙角的一个柜子跟前,往旁边一推,后面又露出了一道暗门,她掏出钥匙打开了门,里面黑洞洞的,什么也看不清。
李英娘从房门旁边的架子上,取过了一个烛台,点亮了上面的蜡烛。借助着烛光,可以看到里面是一个十平米左右的、没有窗户的房间。
房间的里面,同样有陶罐,金银器皿,比起外面的要精致许多。还有一些金漆描画的小箱子,里面放着金银首饰和波斯银币。靠墙的地方还立一个架子,上面挂着一副黄金锁子甲,是当年平阳公主所穿戴的。
李英娘走到了墙角,掀起了一块儿木地板,从里面取出了一个盒子。她抱着那个盒子,放在了一个柜子上,掏出钥匙打开来,里面是一些房契、地契和其它的单据。
李英娘看到房间里面实在是太暗了,仅仅靠着烛光,看不清那些单据上面的字迹,于是就将盒子抱着到了外面的库房。
她取出盒子里的房契和那些单据,逐一为柴令武进行讲解。
忽然,外面传来了急促的敲门声,李英娘的贴身丫环翠珠叫道:“娘子,不好了,护院们打起来了。”
李英娘将房契等文件收进了盒子里面,随手上了锁,说道:“你先看一下货架上的那些字画,我出去看一下。”说完,她走了出去。
柴令武等了片刻,确定李英娘离开了,就从衣袋里取出了一根一头带沟的粗铁丝,捅进了锁眼儿里面,很快就打开了锁头。他取出了长公主府和柴家长安老宅的房契,揣进了了怀里,又将锁子原样锁好。
李英娘来到了院子里,看到赵猛和李武滚倒在地上扭打在一起,脸上都是青紫,身上的衣服满是尘土。旁边围着不少的家丁和侍女,看到二人打得凶狠,没有人敢上去拉开他们。
李英娘来到他们的面前,喝道:“还不赶紧起来。”
李英娘在柴府的地位很高,相当于大管家,赵猛和李武看到她过来了,就停止了打斗,爬了起来。
李英娘还有事情要做,没时间处理他们俩的事情,她也不问他们斗殴的缘由,皱着眉说道:“不像话,赶紧去洗洗,回头再找你们。”
赵猛和李武互相瞪了一眼,各自离开了。
李英娘回到了库房,看到柴令武正在翻看那些字画,她抱起了那个盒子,走进里间放回了原处。
柴令武问道:“外面出什么事儿了?”
李英娘不悦地说道:“赵猛和李武在院子里打架,太不像话了。”
柴令武瞪起眼睛,怒道:“这两个夯货吃饱了撑的,看我不收拾他们。奶娘,这件事情就交给我处理吧。”
李英娘点了点头,赞赏道:“好吧,驸马爷不在家,府里的事情你多帮衬一些。”
“那我就先回去了。”柴令武告辞离开了。
柴令武来到了院子里,大声喝道:“去把打架的两个混账叫到我那里去,看我不抽死他们。”
在东跨院的客厅里,赵猛和李武脸上带着青紫,站在柴令武的面前。
柴令武笑道:“不错,演的挺逼真的,疼不疼啊?”
赵猛不善言谈,李武却是个马屁精,他拍着胸脯,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他说道:“二少爷交代的事情,小的不敢怠慢,别说受点儿小伤,就是断胳膊断腿儿,小的也是心甘情愿。”
柴令武满意里点点头,说道:“干的不错,看赏。”
贾六递给赵猛和李武每人一贯钱,两人都很高兴,谢过后离开了。
柴令武取出了房契,又仔细的看了看,说道:“贾六,你去一趟河间郡王府,把我已经拿到房契消息告诉二胖,让他抓紧时间。”
李英娘抬头看了他一眼,说道:“你先坐,一会儿跟你说话。”说完,她继续拨打着算盘。
柴令武没有自己坐下,径直来到了李英娘的跟前。看了看后说道:“奶娘,您先停一下。我给您看样好东西。”
李英娘放下了笔,揉了揉有些酸痛的手腕儿,问道:“什么好东西?”
柴令武拿出了了一张表格,上面写着日期、项目、借方、贷方、类别、单价、数量、备注、合计等字样。
古人的记账方法,就是流水账,收入和支出标注得极为详细。
比如说采购了一斤葡萄,就写上“贞观二年二月十六,某某人购入葡萄一斤,支出壹仟玖佰捌拾柒文”的字样,十分繁复。到了月底或者年底统计,就更加令人头疼了。
公主府的各项收入、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等各项支出项目繁多,对于以李英娘来说,记账是一项艰巨的工程,要耗费她很大的精力。
李英娘是行家,她一看就明白了,惊喜地赞道:“这倒是记账的好方法。”
不过表格上有些奇怪的字符,她看不明白,问道:“这些是什么?”
柴令武另外取出了一张纸,把帐本儿上的那些字符写了下来。“1、2、3、……0”。
他说道:“用大写的汉字记账太过繁琐,可以用这样的数字相对应,这个就叫做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数字最早是印度人发明的,后来传到了阿拉伯,又传到了欧洲,被欧洲人称为阿拉伯数字。这种书写方法,是在唐朝后期才开始出现的。
李英娘很感兴趣,仔细地听着柴令武的讲解,很快就掌握了这种方法。她高兴地说道:“此法简单易学,一目了然,用来记账实在是太方便了。”
说完后,她望着柴令武,好奇的问道:“这个法子你是从哪里学来的?”
这几天,她觉得柴令武有些变化,虽然依旧胡闹,可是言谈举止比起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不由得十分欣慰。
柴令武说他最近研究做生意的事情,偶然从一个大食商人那里知道的,他心疼奶娘记账的辛苦,特地学来为她减轻负担。
听到柴令武说出如此暖心的话,李英娘的眼睛不由得湿润了起来。她摸了摸柴令武的脑袋,开心地说道:“大头,你真的进步了。”
柴令武为了哄她开心,说道:“奶娘,我说话算数,今后会努力学好,不会让您失望的。”
李英娘说道:“我相信你。不过,你的年纪还小,还是要多读些书。这次就算了,过一段时间,咱们再请一位私塾先生来。上次那个崔先生,对你评价很高,说你很聪明,如果肯用功的话,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
一听说又要给他请私塾先生,柴令武就开始头疼。他明白李英娘的一片苦心,为了让她开心,他想了想说道:“奶娘,念书也行,不过要过一段时间。其实,我也不是不肯学习,只是那些老夫子们教的那些东西没用。”
李英娘眉头微蹙,刚想继续劝说柴令武,就听他说道:“奶娘,我喜欢自学,这样更有效果。您若不信的话,我可以证明给您看。”
李英娘问道:“如何证明?”
柴令武说道:“我刚刚做了一首诗,想念给您听听。”
“哦!你作诗了?快点吟来听听。”李英娘好奇的说道。她知道柴令武不喜欢作诗,最多也就能胡掐个狗屁不通的打油诗,不过,她依旧喜欢。
柴令武摸了摸着自己的内衣,说道:“奶娘,这件衣服是您亲手为我缝制的,看到这件衣衫,触发了我的灵感。”
他满怀深情地轻轻吟道: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这,娘子啊,您听到了吗?大头真的出息了。呜呜呜。”李英娘惊喜万分,激动得哭了起来。
在唐代文化中,唐诗是最高的艺术形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科举考试、饮宴应酬、婚丧嫁娶都要作诗。几乎所有的人都喜欢欣赏唐诗,也喜欢作诗,无论达官勋贵、才子佳人,就连田间老农也能做打油诗。
唐朝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也包括这首《游子吟》的作者孟郊等,地位比起后世的明星还要受到追捧。
柴令武能够做出如此水准的诗来,李英娘自然是欣喜万分。
过了一会儿,李英娘的情绪平复了下来,她擦了擦眼泪,欣慰地说道:“嗯,你真的长大了,你要是能够自学,我就不再勉强你去念书了。”
趁着李瑛娘高兴,柴令武说道:“我真的开始学好了,您要处理的事情太多,我希望能够帮您的忙。上次您给我讲了府里的基本情况,我想能够再多了解一些。”
“好好,你跟我来吧。”李英娘高兴的说道。
柴令武跟着李英娘进了后面的屋子,打开了一扇铁门,后面是一间大约40㎡左右的库房,里面有很多架子,上面摆放着金银器皿、陶罐字画等物品,地上码着不少一尺多宽、两尺多长装钱的箱子。
李英娘走到墙角的一个柜子跟前,往旁边一推,后面又露出了一道暗门,她掏出钥匙打开了门,里面黑洞洞的,什么也看不清。
李英娘从房门旁边的架子上,取过了一个烛台,点亮了上面的蜡烛。借助着烛光,可以看到里面是一个十平米左右的、没有窗户的房间。
房间的里面,同样有陶罐,金银器皿,比起外面的要精致许多。还有一些金漆描画的小箱子,里面放着金银首饰和波斯银币。靠墙的地方还立一个架子,上面挂着一副黄金锁子甲,是当年平阳公主所穿戴的。
李英娘走到了墙角,掀起了一块儿木地板,从里面取出了一个盒子。她抱着那个盒子,放在了一个柜子上,掏出钥匙打开来,里面是一些房契、地契和其它的单据。
李英娘看到房间里面实在是太暗了,仅仅靠着烛光,看不清那些单据上面的字迹,于是就将盒子抱着到了外面的库房。
她取出盒子里的房契和那些单据,逐一为柴令武进行讲解。
忽然,外面传来了急促的敲门声,李英娘的贴身丫环翠珠叫道:“娘子,不好了,护院们打起来了。”
李英娘将房契等文件收进了盒子里面,随手上了锁,说道:“你先看一下货架上的那些字画,我出去看一下。”说完,她走了出去。
柴令武等了片刻,确定李英娘离开了,就从衣袋里取出了一根一头带沟的粗铁丝,捅进了锁眼儿里面,很快就打开了锁头。他取出了长公主府和柴家长安老宅的房契,揣进了了怀里,又将锁子原样锁好。
李英娘来到了院子里,看到赵猛和李武滚倒在地上扭打在一起,脸上都是青紫,身上的衣服满是尘土。旁边围着不少的家丁和侍女,看到二人打得凶狠,没有人敢上去拉开他们。
李英娘来到他们的面前,喝道:“还不赶紧起来。”
李英娘在柴府的地位很高,相当于大管家,赵猛和李武看到她过来了,就停止了打斗,爬了起来。
李英娘还有事情要做,没时间处理他们俩的事情,她也不问他们斗殴的缘由,皱着眉说道:“不像话,赶紧去洗洗,回头再找你们。”
赵猛和李武互相瞪了一眼,各自离开了。
李英娘回到了库房,看到柴令武正在翻看那些字画,她抱起了那个盒子,走进里间放回了原处。
柴令武问道:“外面出什么事儿了?”
李英娘不悦地说道:“赵猛和李武在院子里打架,太不像话了。”
柴令武瞪起眼睛,怒道:“这两个夯货吃饱了撑的,看我不收拾他们。奶娘,这件事情就交给我处理吧。”
李英娘点了点头,赞赏道:“好吧,驸马爷不在家,府里的事情你多帮衬一些。”
“那我就先回去了。”柴令武告辞离开了。
柴令武来到了院子里,大声喝道:“去把打架的两个混账叫到我那里去,看我不抽死他们。”
在东跨院的客厅里,赵猛和李武脸上带着青紫,站在柴令武的面前。
柴令武笑道:“不错,演的挺逼真的,疼不疼啊?”
赵猛不善言谈,李武却是个马屁精,他拍着胸脯,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他说道:“二少爷交代的事情,小的不敢怠慢,别说受点儿小伤,就是断胳膊断腿儿,小的也是心甘情愿。”
柴令武满意里点点头,说道:“干的不错,看赏。”
贾六递给赵猛和李武每人一贯钱,两人都很高兴,谢过后离开了。
柴令武取出了房契,又仔细的看了看,说道:“贾六,你去一趟河间郡王府,把我已经拿到房契消息告诉二胖,让他抓紧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