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
诬以通敌叛国,落的含恨而终。”
李濂幼年丧父,是由长兄李沅一手带大的。他每次提到自己的兄长,总是满满的敬仰孺慕之情。
李沅十五岁袭成国公爵位,次年领兵,以五千人胜甸服三万人,一战成名,加封镇军大将军,后累功迁至辅国大将军。他守北境十余年,寸土未失,且上马可迎战,下马可赋文。
曾有一次,李沅在校场观比武时,有人向他求一篇诗赋。他挥毫而就,写完时校场上的军士不过只射出去三支箭。自此李沅便获“三箭诗”的名号。有人尝言,李成公沅为开国百余年来第一等人物。
可这样风光霁月的人物,却连尸骸都未留下半副。甸服和朝中重臣刘据勾结,构陷李沅通敌叛国、有谋逆之心,连以前他的战绩都可以被说成是与甸服商议好的,甸服助他称帝、他将北境割让于甸服。
先帝初时并不相信,可挡不住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证物一件件的被搜了出来,再加上心底一直隐隐存在的猜忌。先帝信了李沅有叛国谋反之心,却忌惮李沅的军权,不敢将其下狱。
甸服见朝中迟迟无动作,还以为离间失败了,又一次大举南下。先帝让李沅迎战,暗地里却敕令周围军队皆不准援助,也不得私自供给粮草给李沅。
那时先帝想,若是这样李沅还能胜,那便坐实了通敌,也就有了实证可以将其问罪了。若是败了,正好削弱李沅的军权。
最终,无粮无援的两万兵马在甸服五万铁蹄下几乎是全军覆没,活下来的仅不足千人。不过甸服最终也只剩了万余人。李沅以这样惨烈的方式自证清白。
他听闻后,只得私下感叹一句自毁长城。
没了李沅这个威胁,甸服便像是出笼的野兽,北境就如同被其盯上的猎物,还是毫无还手之力的羸弱的猎物。只一年多的时间,甸服便将大半个北境划归其版图。或许是忌惮成国公生前的威名,即便李沅身故,甸服在踏过启江、对陵州三面合围之后,才敢陈兵陵州。若是陵州一破,整个北境便都成了甸服的囊中之物。
到这时先帝也意识到了自己曾经做下何等错事。
彼时在北境战死之人中,可称将军的就有十几位——大周几乎再无可领兵之人。
此时李濂站了出来,以成国公胞弟的身份,言自己愿在陵州对抗甸服。先帝没有任何犹豫便准了他接掌陵州军队,还将本不该由李濂承袭的国公之位也给了他,以示恩宠。李濂也确实不堕陵州李家的声名,不仅将陵州守住了,还把邻近的一些州县也收复,甸服被迫撤回启江以北。
之前和甸服勾结的刘据也趁此时开始下手了。先是清除异己,待朝堂上立着的几乎都是惟他马首是瞻的人之后,他便不掩饰自己的野心。先是将先帝鸩杀,之后扶立先帝幼子,可谁料先帝之子不过三个月便暴毙,此时刘据还未完成禅让的戏码,不得不再找傀儡。于是便找到了他。他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才最终将刘据诛杀。
李濂摇了摇头,说道:“不全是为此。我也有自己的抱负,虽不敢妄谈济世安民,但是我确实是想做些事情的……家兄身为公爵,食邑万户,实封千户,想要平北境还上受猜忌下遭掣肘。若是朝廷早些按照阿兄说的去做,又何至于此!自阿兄出事后,我便知道,我想做的事只能身处高位才能完成。”
他整了整手边的被子,看着陈昭说道:“既然你早就知道,那还放任我一步步的走下去?若你早些下手,也不会是今天这样。”
陈昭登基五年,他手握兵权五年不曾入京朝拜,也没有家人在京中为质。与甸服和谈后,朝中就已有不少人谏言他狼子野心。原本他也在朝堂上准备了为他说话的人,可还没有用上他们,陈昭便允了他接着对藩镇、流民用兵。
“呵,你倒是坦诚。”陈昭嘴角上弯,不知是在笑还是在叹息,“知道又有何用?我无可用之兵,亦无可用之将。如何下手?你早就给自己找好了路,甸服的盟约甚至只是与你而非朝廷签订的。我若对你做什么,甸服便可能立时南下!纵使知道你的野心,我也不能冒着北境全失的风险去除你兵权……只能一步步作茧自缚!”
“你是作茧自缚。”李濂向后仰靠在床柱上,眼神正好和陈昭平齐。两人就这样对视着,片刻后他感叹道:“你说咱们俩怎么就成今天这样了?不是说好了么,待你成年便早早的要一块封地,就藩之后,就安心做个闲人,每日读书写字,闲时饮酒赏花。我就靠着荫封求个官职,找个富庶的地方外放,混吃混喝,也不用指望升迁。”
“是啊,说好了。若离得近,还可以一年见上两三次。”陈昭也附和着他,“天道无常,世事难料。我当初还笑你胸无大志,如今你可算是有了大志了。”
李濂闭上了眼睛,像是在回忆什么,“若是家兄还在……”若是长兄还在,他还是成国公府的小公子,可以安心的在兄长的羽翼下做一个膏粱纨袴,承荫入仕,才不用管什么远志。或许一生都不会入军营。
陈昭也低声说:“若令兄还在……”若李沅还在,甸服慑于其声名便不会南侵。若无刘据之祸,皇室子嗣不会被屠戮殆尽。他也还是一个不受待见、毫不起眼的齐王,不会被推上帝座。
李濂的手一直隔着锦被搭在陈昭的小腿旁,突然间他像是意识到了什么,猛地掀开被子,伸手探去。
刚一触到陈昭的裤腿就颜色大变,“还带着冰碴子就敢把被子盖上!你这是还嫌不够冷?”
陈昭像是被训斥的心虚了,他微微垂下头,低声解释道:“子靖也是不知道。”
“你少往旁人身上推。他不知道你还能不知道?”李濂小心翼翼的将陈昭的裤腿向上挽起,看见陈昭红通通的膝盖上凹凸不平,一道道的印子像是将御街的砖纹都印上去了一般,“把自己折腾成这个样子,就外面的积雪都比你的膝盖暖上几分。我看你这双腿是不想要了。”
陈昭为自己辩驳道:“出降本来不就是折腾自己表示臣服,以求得新君仁慈的吗?我给你备足了全套的礼,你倒得了便宜还卖乖,反而说起我来了。”
“连个舆榇的人都没有,还敢说全套?”李濂稍稍缓和了一下口气,“你做个样子也就够了。还要肉袒,还要膝行。你不知道刚过了冬至,外面还下着大雪么!一点儿都不在意自己的身子。别人出降是求生,你是求死!”
“我本就……”陈昭想对李濂说自己出降,并不是求生的。却正逢黄谅端着半盆水进来了,他只好适时的闭口。
、却道故人心易变
李濂示意黄谅将铜盆放到床边,转身正对着黄谅问道:“黄谅子靖,元懿元年进士科一甲
李濂幼年丧父,是由长兄李沅一手带大的。他每次提到自己的兄长,总是满满的敬仰孺慕之情。
李沅十五岁袭成国公爵位,次年领兵,以五千人胜甸服三万人,一战成名,加封镇军大将军,后累功迁至辅国大将军。他守北境十余年,寸土未失,且上马可迎战,下马可赋文。
曾有一次,李沅在校场观比武时,有人向他求一篇诗赋。他挥毫而就,写完时校场上的军士不过只射出去三支箭。自此李沅便获“三箭诗”的名号。有人尝言,李成公沅为开国百余年来第一等人物。
可这样风光霁月的人物,却连尸骸都未留下半副。甸服和朝中重臣刘据勾结,构陷李沅通敌叛国、有谋逆之心,连以前他的战绩都可以被说成是与甸服商议好的,甸服助他称帝、他将北境割让于甸服。
先帝初时并不相信,可挡不住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证物一件件的被搜了出来,再加上心底一直隐隐存在的猜忌。先帝信了李沅有叛国谋反之心,却忌惮李沅的军权,不敢将其下狱。
甸服见朝中迟迟无动作,还以为离间失败了,又一次大举南下。先帝让李沅迎战,暗地里却敕令周围军队皆不准援助,也不得私自供给粮草给李沅。
那时先帝想,若是这样李沅还能胜,那便坐实了通敌,也就有了实证可以将其问罪了。若是败了,正好削弱李沅的军权。
最终,无粮无援的两万兵马在甸服五万铁蹄下几乎是全军覆没,活下来的仅不足千人。不过甸服最终也只剩了万余人。李沅以这样惨烈的方式自证清白。
他听闻后,只得私下感叹一句自毁长城。
没了李沅这个威胁,甸服便像是出笼的野兽,北境就如同被其盯上的猎物,还是毫无还手之力的羸弱的猎物。只一年多的时间,甸服便将大半个北境划归其版图。或许是忌惮成国公生前的威名,即便李沅身故,甸服在踏过启江、对陵州三面合围之后,才敢陈兵陵州。若是陵州一破,整个北境便都成了甸服的囊中之物。
到这时先帝也意识到了自己曾经做下何等错事。
彼时在北境战死之人中,可称将军的就有十几位——大周几乎再无可领兵之人。
此时李濂站了出来,以成国公胞弟的身份,言自己愿在陵州对抗甸服。先帝没有任何犹豫便准了他接掌陵州军队,还将本不该由李濂承袭的国公之位也给了他,以示恩宠。李濂也确实不堕陵州李家的声名,不仅将陵州守住了,还把邻近的一些州县也收复,甸服被迫撤回启江以北。
之前和甸服勾结的刘据也趁此时开始下手了。先是清除异己,待朝堂上立着的几乎都是惟他马首是瞻的人之后,他便不掩饰自己的野心。先是将先帝鸩杀,之后扶立先帝幼子,可谁料先帝之子不过三个月便暴毙,此时刘据还未完成禅让的戏码,不得不再找傀儡。于是便找到了他。他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才最终将刘据诛杀。
李濂摇了摇头,说道:“不全是为此。我也有自己的抱负,虽不敢妄谈济世安民,但是我确实是想做些事情的……家兄身为公爵,食邑万户,实封千户,想要平北境还上受猜忌下遭掣肘。若是朝廷早些按照阿兄说的去做,又何至于此!自阿兄出事后,我便知道,我想做的事只能身处高位才能完成。”
他整了整手边的被子,看着陈昭说道:“既然你早就知道,那还放任我一步步的走下去?若你早些下手,也不会是今天这样。”
陈昭登基五年,他手握兵权五年不曾入京朝拜,也没有家人在京中为质。与甸服和谈后,朝中就已有不少人谏言他狼子野心。原本他也在朝堂上准备了为他说话的人,可还没有用上他们,陈昭便允了他接着对藩镇、流民用兵。
“呵,你倒是坦诚。”陈昭嘴角上弯,不知是在笑还是在叹息,“知道又有何用?我无可用之兵,亦无可用之将。如何下手?你早就给自己找好了路,甸服的盟约甚至只是与你而非朝廷签订的。我若对你做什么,甸服便可能立时南下!纵使知道你的野心,我也不能冒着北境全失的风险去除你兵权……只能一步步作茧自缚!”
“你是作茧自缚。”李濂向后仰靠在床柱上,眼神正好和陈昭平齐。两人就这样对视着,片刻后他感叹道:“你说咱们俩怎么就成今天这样了?不是说好了么,待你成年便早早的要一块封地,就藩之后,就安心做个闲人,每日读书写字,闲时饮酒赏花。我就靠着荫封求个官职,找个富庶的地方外放,混吃混喝,也不用指望升迁。”
“是啊,说好了。若离得近,还可以一年见上两三次。”陈昭也附和着他,“天道无常,世事难料。我当初还笑你胸无大志,如今你可算是有了大志了。”
李濂闭上了眼睛,像是在回忆什么,“若是家兄还在……”若是长兄还在,他还是成国公府的小公子,可以安心的在兄长的羽翼下做一个膏粱纨袴,承荫入仕,才不用管什么远志。或许一生都不会入军营。
陈昭也低声说:“若令兄还在……”若李沅还在,甸服慑于其声名便不会南侵。若无刘据之祸,皇室子嗣不会被屠戮殆尽。他也还是一个不受待见、毫不起眼的齐王,不会被推上帝座。
李濂的手一直隔着锦被搭在陈昭的小腿旁,突然间他像是意识到了什么,猛地掀开被子,伸手探去。
刚一触到陈昭的裤腿就颜色大变,“还带着冰碴子就敢把被子盖上!你这是还嫌不够冷?”
陈昭像是被训斥的心虚了,他微微垂下头,低声解释道:“子靖也是不知道。”
“你少往旁人身上推。他不知道你还能不知道?”李濂小心翼翼的将陈昭的裤腿向上挽起,看见陈昭红通通的膝盖上凹凸不平,一道道的印子像是将御街的砖纹都印上去了一般,“把自己折腾成这个样子,就外面的积雪都比你的膝盖暖上几分。我看你这双腿是不想要了。”
陈昭为自己辩驳道:“出降本来不就是折腾自己表示臣服,以求得新君仁慈的吗?我给你备足了全套的礼,你倒得了便宜还卖乖,反而说起我来了。”
“连个舆榇的人都没有,还敢说全套?”李濂稍稍缓和了一下口气,“你做个样子也就够了。还要肉袒,还要膝行。你不知道刚过了冬至,外面还下着大雪么!一点儿都不在意自己的身子。别人出降是求生,你是求死!”
“我本就……”陈昭想对李濂说自己出降,并不是求生的。却正逢黄谅端着半盆水进来了,他只好适时的闭口。
、却道故人心易变
李濂示意黄谅将铜盆放到床边,转身正对着黄谅问道:“黄谅子靖,元懿元年进士科一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