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好狗
“而若以高将军为将,韩炳业可会服从?他把手里的军权视若性命,怎会轻易交出?若强行逼迫,必然会引发内乱,让匈奴有了可趁之机!”
徐岩沉声道:“所以趁着匈奴还未行动,应当速速了结韩炳业,攘外必先安内!”
“这……委实有些急促!”
沈伯盛神色踌躇,突然又问:“你们可曾问过左相?他是如何说的?”
徐岩看向高洪年,高洪年叹道:“左相的意思是求稳,再缓缓!”
“都在怕,都在拖,可是拖的了吗?早晚要打一仗,晚打不如早打!”徐岩怒声道。
王端阳的初衷其实是好的,他希望沈柠使用权谋的手段,缓缓削弱韩炳业,而不是动用军队,增加内耗。
但他显然低估了双方的冲突,那是皇权与军权的对立,本就是你死我活,再加上有匈奴在侧,他的想法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且容我好好想想,再给两位回复!”沈伯盛如此说道。
事情谈到这里,徐岩的目的其实已经达成了,那就是把消息透露给两人,让他们明确态度,如此便可让太后早下决定。
下楼送两人离开,徐岩看了看天色,也不着急回去,便在街上闲逛起来。
冬日里瓜果蔬菜明显少了,倒是油炸小吃多了起来、道路两边摆满了摊贩,诸如旋煎羊、鲊脯、抹脏、夏月麻腐、细粉素签等,各有风味,配着五味肉粥、四软羹、杂菜羹、莲子头羹等,甜咸自取,足以暖身饱腹。
徐岩见到有卖肉丸的,记得伢崽喜欢吃,便让董梁过去买一些,准备带回小院。
“前面有人打架!”
“花花太岁出来了!”
……
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原本井然有序的街道顿时变得混乱起来,百姓们纷纷向前拥挤,以至于都堵塞了道路。
徐岩神色讶异,若他没记错的话,‘花花太岁’说的应该是韩元庆。
他也跟了过去,往前走不到百米,便听到了惨叫声,夹杂着一阵阵怒骂。
分开拥挤的人群,前方突兀出现一片空地,韩元庆正领着一群恶奴在殴打一个粗布老汉,任凭他的家人如何苦苦哀求,也没有停下。
“给我往死里打,把他的摊子给我砸了!”韩元庆脸色苍白,神经质一般的大骂。
恶奴们很听话,上去就是一阵狂砸,周围百姓指指点点,神色畏惧。
巡防营的人早就来了,其中还有一个将官模样的男人,面对此事,却也只是看着,没有上前阻拦。
韩元庆犹不解气,拎起一把凳子,恶狠狠的朝着老者砸去。
天知道他此时心中有多恼火,好不容易从府中跑出来撒欢,还没找到姑娘欢喜一番,迎面就撞上了这个枣糕摊,大锅里熬煮的黄米,黄橙橙黏糊糊,立即让他想到了某个不可描述的画面,他脸色一白,直接就吐了。
那次绑架,已然成为他此生最大的耻辱,并且给他留下了浓重的心理阴影,让他的性格变得更加残暴。
然而此时凳子刚刚举起,他便一个踉跄,被人一脚揣在背后,摔了个狗吃屎。
“少爷!”
恶奴们急忙赶来护主,手忙脚乱的把韩元庆扶起来,其中贴身小厮耿三神情最为紧张,直接护在了韩元庆身前。
“是谁踹的我?”
韩元庆整个人快要气炸了,他用力推开身边的人,涨红着脸站起来,发誓要把踹他的家伙大卸八块。
徐岩好整无暇的站在那里,冲他笑道:“呦,韩少爷,好兴致啊!”
“好你大爷!”
韩元庆怒骂一声,就要冲上去把他的笑脸给砸的稀巴烂,却被耿三死死拦住:“少爷,不行啊!不要冲动!”
“给我滚开!”
韩元庆迁怒于他,直接拳打脚踢,耿三也是忠心,死死抱着他不松手。
耿三是见过徐岩的,那次韩炳业带兵围堵兵部客舍,便是他站出来认人,虽然最后一无所获,但足以让耿三记住他。
面对这种凶人,他怎么可能让韩元庆靠近,天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徐岩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一幕,直到韩元庆打累了才停下,他到底不是傻子,很快意识到眼前这个年轻人身份不凡,否则耿三不会这么阻拦。
“你是什么人?”韩元庆黑着脸问。
“官小,与令尊信国公相比,不值一提!”徐岩神色讥讽。
被打的鼻青脸肿的耿三,害怕韩元庆再次犯浑,赶忙爬起来,凑到他耳边嘀嘀咕咕说了起来。
韩元庆脸色先是一白,然后化作狰狞,整个人怒气爆发,死死盯着徐岩,恨不得把他生撕活剥。
“怎么,小公爷想跟我练练手?”徐岩挑眉。
韩炳业看向站在他身后的四名亲卫,咬牙道:“你别嚣张!总有一天我会让你后悔的!”
放完狠话,他领着一群恶奴转身离开,只留下一片狼藉。
老汉的家人慌忙走来,哭着扶起老汉,徐岩粗粗检查一遍,发现没有致命伤,便让他们尽快去医馆看伤,又给了一锭银子。
“卑职巡防营副都使吴孚,参见徐将军!”
那个巡防营将官走了过来,拱手施礼,神情讨好:“将军仁厚,救了这一家三口,功德无量!”
徐岩神色变冷:“好狗不挡路……滚!”
吴孚站在原地,脸色青白不定,最终还是微微侧身,让开了道路。
时间进入十一月,今年的第一场大雪终于落下,铺天盖地,纷纷洒洒。
然而再大的雪,也掩盖不住长安城内暗流涌动。
在徐岩三人的努力下,太后终于下了决心,准备对付韩柄业,只是提出一个要求,那就是必须要有实证,才能捉拿韩炳业,或者让他先反,抓住大义的名分。
徐岩早已思虑百遍,立即献策,开始了一系列的试探。
于是乎,在大雪落下的第二天,太后便发下圣旨,以整训为由,调换长安各军驻地,其中自然包括禁军十二卫。
对于这种命令,韩炳业虽感觉到了不安,却没有理由反驳。
在一番混乱调整后,禁军重新安营扎寨,却是分散开来,远离长安城,而神策、龙武、神武三支亲卫军,如同一道绵延的城墙,相互联结,牢牢挡在了他们身前,
徐岩沉声道:“所以趁着匈奴还未行动,应当速速了结韩炳业,攘外必先安内!”
“这……委实有些急促!”
沈伯盛神色踌躇,突然又问:“你们可曾问过左相?他是如何说的?”
徐岩看向高洪年,高洪年叹道:“左相的意思是求稳,再缓缓!”
“都在怕,都在拖,可是拖的了吗?早晚要打一仗,晚打不如早打!”徐岩怒声道。
王端阳的初衷其实是好的,他希望沈柠使用权谋的手段,缓缓削弱韩炳业,而不是动用军队,增加内耗。
但他显然低估了双方的冲突,那是皇权与军权的对立,本就是你死我活,再加上有匈奴在侧,他的想法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且容我好好想想,再给两位回复!”沈伯盛如此说道。
事情谈到这里,徐岩的目的其实已经达成了,那就是把消息透露给两人,让他们明确态度,如此便可让太后早下决定。
下楼送两人离开,徐岩看了看天色,也不着急回去,便在街上闲逛起来。
冬日里瓜果蔬菜明显少了,倒是油炸小吃多了起来、道路两边摆满了摊贩,诸如旋煎羊、鲊脯、抹脏、夏月麻腐、细粉素签等,各有风味,配着五味肉粥、四软羹、杂菜羹、莲子头羹等,甜咸自取,足以暖身饱腹。
徐岩见到有卖肉丸的,记得伢崽喜欢吃,便让董梁过去买一些,准备带回小院。
“前面有人打架!”
“花花太岁出来了!”
……
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原本井然有序的街道顿时变得混乱起来,百姓们纷纷向前拥挤,以至于都堵塞了道路。
徐岩神色讶异,若他没记错的话,‘花花太岁’说的应该是韩元庆。
他也跟了过去,往前走不到百米,便听到了惨叫声,夹杂着一阵阵怒骂。
分开拥挤的人群,前方突兀出现一片空地,韩元庆正领着一群恶奴在殴打一个粗布老汉,任凭他的家人如何苦苦哀求,也没有停下。
“给我往死里打,把他的摊子给我砸了!”韩元庆脸色苍白,神经质一般的大骂。
恶奴们很听话,上去就是一阵狂砸,周围百姓指指点点,神色畏惧。
巡防营的人早就来了,其中还有一个将官模样的男人,面对此事,却也只是看着,没有上前阻拦。
韩元庆犹不解气,拎起一把凳子,恶狠狠的朝着老者砸去。
天知道他此时心中有多恼火,好不容易从府中跑出来撒欢,还没找到姑娘欢喜一番,迎面就撞上了这个枣糕摊,大锅里熬煮的黄米,黄橙橙黏糊糊,立即让他想到了某个不可描述的画面,他脸色一白,直接就吐了。
那次绑架,已然成为他此生最大的耻辱,并且给他留下了浓重的心理阴影,让他的性格变得更加残暴。
然而此时凳子刚刚举起,他便一个踉跄,被人一脚揣在背后,摔了个狗吃屎。
“少爷!”
恶奴们急忙赶来护主,手忙脚乱的把韩元庆扶起来,其中贴身小厮耿三神情最为紧张,直接护在了韩元庆身前。
“是谁踹的我?”
韩元庆整个人快要气炸了,他用力推开身边的人,涨红着脸站起来,发誓要把踹他的家伙大卸八块。
徐岩好整无暇的站在那里,冲他笑道:“呦,韩少爷,好兴致啊!”
“好你大爷!”
韩元庆怒骂一声,就要冲上去把他的笑脸给砸的稀巴烂,却被耿三死死拦住:“少爷,不行啊!不要冲动!”
“给我滚开!”
韩元庆迁怒于他,直接拳打脚踢,耿三也是忠心,死死抱着他不松手。
耿三是见过徐岩的,那次韩炳业带兵围堵兵部客舍,便是他站出来认人,虽然最后一无所获,但足以让耿三记住他。
面对这种凶人,他怎么可能让韩元庆靠近,天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徐岩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一幕,直到韩元庆打累了才停下,他到底不是傻子,很快意识到眼前这个年轻人身份不凡,否则耿三不会这么阻拦。
“你是什么人?”韩元庆黑着脸问。
“官小,与令尊信国公相比,不值一提!”徐岩神色讥讽。
被打的鼻青脸肿的耿三,害怕韩元庆再次犯浑,赶忙爬起来,凑到他耳边嘀嘀咕咕说了起来。
韩元庆脸色先是一白,然后化作狰狞,整个人怒气爆发,死死盯着徐岩,恨不得把他生撕活剥。
“怎么,小公爷想跟我练练手?”徐岩挑眉。
韩炳业看向站在他身后的四名亲卫,咬牙道:“你别嚣张!总有一天我会让你后悔的!”
放完狠话,他领着一群恶奴转身离开,只留下一片狼藉。
老汉的家人慌忙走来,哭着扶起老汉,徐岩粗粗检查一遍,发现没有致命伤,便让他们尽快去医馆看伤,又给了一锭银子。
“卑职巡防营副都使吴孚,参见徐将军!”
那个巡防营将官走了过来,拱手施礼,神情讨好:“将军仁厚,救了这一家三口,功德无量!”
徐岩神色变冷:“好狗不挡路……滚!”
吴孚站在原地,脸色青白不定,最终还是微微侧身,让开了道路。
时间进入十一月,今年的第一场大雪终于落下,铺天盖地,纷纷洒洒。
然而再大的雪,也掩盖不住长安城内暗流涌动。
在徐岩三人的努力下,太后终于下了决心,准备对付韩柄业,只是提出一个要求,那就是必须要有实证,才能捉拿韩炳业,或者让他先反,抓住大义的名分。
徐岩早已思虑百遍,立即献策,开始了一系列的试探。
于是乎,在大雪落下的第二天,太后便发下圣旨,以整训为由,调换长安各军驻地,其中自然包括禁军十二卫。
对于这种命令,韩炳业虽感觉到了不安,却没有理由反驳。
在一番混乱调整后,禁军重新安营扎寨,却是分散开来,远离长安城,而神策、龙武、神武三支亲卫军,如同一道绵延的城墙,相互联结,牢牢挡在了他们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