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史外桃源(初唐逍遥王) > 史外桃源(初唐逍遥王)
错误举报

205章:回岛,除夕

    登州水师将领,也不知道,韩猛是如何把那么多战船给弄走的。
    期间,韩猛屏退了所有人,一晚过去,三百艘战船就没了,韩猛等人也没了。
    这件事很诡异,将领就写了折子,递交朝堂。
    韩猛回到舟山岛的时候,已然临近除夕,一晃就是一年了。
    过了年就十八岁,也即将进入贞观八年。
    舟山岛人口变化不大,各府县都进行了控制,也没人能够上岛了。
    武媚娘一家四个人,都来到了岛上,住在巨大的韩府之内,使得气氛热闹了很多。
    不过韩猛还有很多事要忙,也没时间陪着一个小丫头玩。
    战船有了,现在就是缺少海军兵源。
    那就只能用老办法,花钱,反正钱多。
    沿海一带与内陆不一样,这里的人,招来稍加训练就是船上的好手。
    这一次韩猛亲自前往明州,同样带着陌刀队,直接点明,谁在故意拦住前来舟山岛的百姓,那就不客气了。
    接下来就是坐镇明州,安营扎寨,使得明州长史别将水师统领,都是胆战心惊。
    坐镇明州不仅仅是招募人手,还在招募小商小贩,组织自己的行销网络。
    不仅仅把舟山岛产的瓷器,厕纸,行销全国,还有纸张书籍,直接打上韩氏的招牌。
    在各州各县建立店铺,开始大量推出廉价的纸张,书籍。
    韩氏商号,也正式成立。
    本来他是打算,把纸张与书籍,交给李靖等人去弄,做一些弥补,但现在搞成这样,也就只能自己搞了。
    正好,这一趟长安之行,威势更上一层楼,相信没有那个世家大族会再找麻烦。
    白酒也终于产出,就是度数还是低,达不到后世的标准,估计是那个环节,还没有掌控好。
    发酵蒸馏与发酵过滤,所采用的技术也是各不相同,并不是用原来的发酵技术,一蒸馏就能够出白酒。
    发酵时间,发酵程度,都需要进行很多的调整。
    有了蒸馏白酒,制取酒精就容易了,技术也逐渐的成熟。
    韩猛准备行销白酒,同时编写了一本外伤伤口处理,缝合的书籍,都是他的一些常识性知识。
    酒精作为伤口处理的消毒剂,到时候也会对外大量的销售。
    那本外伤处理的书籍之中,他还加入了防治天花的技术,卫生健康的一些知识,进行全民普及。
    玻璃试制尺方,也已经成功,一尺见方的玻璃板,不过透光扭曲度没办法解决,还有就是气泡,这个需要进行技术调整。
    至于原材料,到了沿海反而很容易就找到了几处,储量很高。
    钢铁的炼制,也进入了最后的攻关,韩猛也是不得不佩服,劳动人民的智慧,才是无穷的。
    他只是提出了一些关键点,炼铁师傅们就逐渐的,把整个钢铁的炼制工艺,进行了完善,并且趋于成熟。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古人都不傻。
    服装厂也推出了新式的裤子与外套,不过这个一时之间,也只能在舟山岛港口区,弄个店铺进行销售。
    很多来到岛上的商贩,看到那样式,都不敢贩卖。
    这个暂时只能等韩氏商号运作起来,再由商号进行推广,关键的就是短裤之类的。
    兜裆布是该被淘汰了。
    不过美洲的棉花大丰收,已经开始进行脱籽剥棉,棉衣,棉被,马上就可以推出了。
    当然,还得找人做个弹棉花的弓,把弹棉花的技术也弄出来。
    坐镇几天,气势形成,韩猛就回了舟山岛。
    现在的港口区正在如火如荼的大搞建设,各地的商人都蜂拥而至,在此设立商号铺面。
    而被肥皂,蜡烛,瓷器这些产品,吸引而来的就更多了,特别是很多从南洋,西域来的胡商。
    明州港并没有因为舟山岛的港口,而使得生意不好,恰恰相反,形成群集效应,使得外来的商船更多。
    丝绸,茶叶,瓷器等等商品,从江南各地运来,明州与舟山岛两处的港口,都停满了大大小小的商船。
    繁荣其实很简单,关键就是商品,很多很多的商品,在利益的驱使下,自然而然就会云集各地的商贾。
    韩猛看着舟山岛港口区,变得越来越热闹,也是由衷的高兴。
    薛仁贵与席君买,各自带着一些人,奔赴各地,开始置办韩氏商号的一处处分店,并且就地招募掌柜。
    打出韩氏商号的牌子,而沈世平与李大牛,则是筹备运输队,也就是物流系统。
    在港口区的菜市场,转了一圈,韩猛很满意,一些菜品都很全,海鲜价格低廉,米面同样稳定,猪肉,牛肉稍贵。
    菜籽油产量不高,但价格还说得过去,老百姓能够接受。
    现在舟山岛上不用菜籽油点灯,韩猛普及的菜籽油食用,很快就被老百姓接受,牛油,猪油都贵太多。
    菜籽油食用,那就省了很多钱。
    舟山岛的农副产品,一半都是来自于大陆,很多沿海的百姓,吃不完的蔬菜,粮食,畜禽肉蛋,以及打的鱼虾蟹,都拿到舟山岛港口区进行售卖。
    使得舟山岛的菜市场很是繁荣,这也是韩猛鼓励的。
    一番巡视,如同巡山的老虎,韩猛心里喜滋滋的。
    还是这一步走的对,在长安城限制太大了。
    临近除夕还有三天,大批的沿海百姓,开始蜂拥而至,韩猛又忙碌了起来,甚至于把建功城的赵燕贵他们,都弄过来。
    帮忙安置这些人,房屋早已准备好,安家落户之后,就是分发一应生活物资,等过了除夕之后,再开始征兵。
    人口的迅速增加,推动了市场,也增加了就业,作坊区很多缺少人手的地方,也可以进行了补充。
    那样就会使得产量增大,产量大了,商户就多,最终港口区的各行各业,也就会自发的形成。
    这就是韩猛的打算,所以,汉子们可以当海军,他们的家人,可以种菜,可以去作坊工作,也可以做一些手工,或者小生意。
    除夕夜,韩府庭院之内,一大家子围坐一圈,韩母与杨氏并排,韩萍儿,与田泽余坐在一起,两个人怀里都抱着孩子。
    一个三岁,一个一岁,不过马上就都要增加一岁了。
    韩絮儿与韩玉儿,坐在韩母的一边,韩猛,武媚娘,武顺娘,还有武媚娘的小妹。
    宴席相当的丰盛,牛羊肉,鸡鸭鱼,各式蔬菜,各式海鲜,以及各种饮料酒水。
    武媚娘很喜欢果汁,韩猛依旧与大姐夫喝啤酒,席间很是轻松,特别是杨氏,看着韩猛与媚娘,很是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