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这个大明太凶猛 > 这个大明太凶猛
错误举报

第1139章 华夏的“养蛊”模式(求支持,求订

    保守!
    有多少人曾仔细思考过,那种求稳、求不变的心态是如何产生的呢?
    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各国皆锐意进取,反而秦汉之后,华夏却日益保守?
    当欧洲人来到千年来魂牵梦萦的东方时,当他们直接观察到华夏时,最让他们震惊的无疑是这个国家独一无二的大一统传统——早在耶稣诞生之前很久,就出现了疆域接近整个欧洲的华夏帝国,而且这个华夏帝国在随后的两千年里的大多数时候都能维持这样规模的统一。与之相比,欧洲在罗马人的盛世崩溃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强权。
    实际上不仅仅是欧洲,世界其他各大文明中心也没有出现过类似古代中国一样久远的大一统案例。
    是什么促成了这样的“大一统”?
    除了民族构成相对单一,汉族人口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之外,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大一统”,常为近代中国的落后背黑锅的儒家思想,也是华夏持续大一统不可或缺的因素。
    实际上,儒家从来不是保守的,甚至他自身也是随着华夏帝国的历史进程,而不断演变的,从“独尊儒术”的那天起,儒家的核心是什么?
    是维持帝国的秩序与统一!
    在吸取历代的教训上,儒家不断的变化着,它变得保守内敛,它所倡导的遵循秩序、关注民生、崇尚上层权威、追求稳定和谐、慎战甚至不战等思路,其核心都在于维持帝国的稳定——毕竟,历史告诉世人,庞大的华夏帝国,往往都从内部被摧毁的。
    如何维持帝国内部的稳固,这是统治者最重要的课题。
    保守与不变。
    防守与不战。
    就成了维持帝国稳固的必须。
    这一切看似促成了华夏帝国的“大一统”,但却让华夏帝国失去了试错的能力,甚至失去了锐意进取的能力。
    一个大一统的世界帝国,其实就是把鸡蛋放在了一个篮子里。
    风险太大!
    历史同样证明了这一点,没有激烈的竞争下,这个大一统的帝国所追求的不过只是帝国的稳固,也就是所谓的“太平盛世”而已,为了所谓的“太平盛世”,这个帝国可以不惜一切代价,这本身就是统治者为维持统治的必然——为维持统治而不惜代价!
    满清为什么量中华之物力,结友邦之欢心?
    是为了维持一家一姓的统治!
    为什么又推行新政,甚至宣称立宪。
    也是为了维持一家一姓的统治!
    为什么又想要废除立宪。
    不还是为了一家一姓的统治!
    宋代皇帝,进岁贡,称儿皇帝,为的是什么?
    不还是为了一家一姓的统治!
    甚至就连汉唐的和亲,不也是为了所谓的“天下太平”,为了所谓的“安居乐业”。
    至于战争!
    战争的代价是什么?
    汉武的人口减半?
    隋炀的隋失其鹿?
    还是崇祯的流寇遍地?
    总之,对于中原帝国来说,战争从来都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一旦战争爆发,很有可能会动摇国本,无论是动员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大军所需的青壮,还是运送军粮的民夫。或者是为了战争进行下去的军饷。都有可能导致百姓负担加重,民不聊生,最终引发内乱。这种内乱甚至有可能摧毁整个帝国。
    战争如此。激进的变革同样也是如此,为什么那些士大夫们反对变革,并不是说他们死守着祖宗之法。而是因为他们害怕变革会毁掉帝国的稳定。毕竟,历史的教训同样也告诉他们,变法或许可以让国家强大,但同样也会导致国家发生动乱。甚至会导致国家的灭亡。所以他们宁愿无视问题,宁愿在那里用传统来维系着帝国的稳定,至少稳定可以让帝国继续运营下去。
    至于将来?
    将来也许有更好的选择,谁知道呢?
    所以,保守与稳健就成了帝国必然的选择。
    而这种保守与让华夏帝国陷入了一个怪圈之中——三百年周期律之中,总是大乱大治中循环。
    辉煌的盛世之后,总伴随着乱世的降临。
    人们在总结经验的时候,总是说什么土地兼并啦、贪污腐败啦、如此种种最后导致民不聊生,引爆社会矛盾,最终只能重新推倒重来。
    可是实际上呢?
    当一个王朝去锐意进取、励精图治的动力,而千方百计的维持帝国的稳固时,帝国的衰退也就无法避免了,所谓的“盛世危机”就是如此,因为身处盛世之时,人们才会千方百计的想要“维系盛世”,而维持“盛世”最好的选择就是——不变!
    最好的选择就是不去冒险,毕竟冒险有可能会输掉那点家当。
    但不变的同时,社会环境却在日益发生着变化——皇室和权贵日益庞大,土地和权力越来越集中,社会阶层日益固化,社会活力日益丧失,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制度无法自我调整革新,内外问题累积……
    最后等待它的是什么?
    自然就是民不聊生,自然就是内忧外患,自然就是民众接竿而起。
    是又一次循环!
    又一次推倒重来!
    这就是华夏王朝的周期!
    为了打破这个周期,从登极为帝的那天起,朱国强在推行殖民路线,缓解财富压力(土地)的同时,也开始走另一条路线,不断分封诸侯国,让那些诸侯王自行掌握朝政,最终他们也会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
    那怕是现在蒸汽船,蒸汽机车,把他们联系在一起,也无法改变那些诸侯王们的喜好——“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总会“怀才不遇”的商鞅、孙膑、苏秦、张仪、乐毅,他们在本国吃不开,在另一国受到重用,推行变法,实现了国家的强大。
    当然这也就缓解了阶级固化的可能,毕竟,对于那些有学知识来说,他们的选择是多样的。而且,为了自己的强大,那些诸侯国们同样也会不拘一格降人才。而不是任由权力集中在旧贵族之手,任由财富集中在少数人之手。
    那怕就是现在,这些诸侯们一致对外向“非我族类”进行扩张时,为了实现“千里大国”的目标,诸侯们都在竭尽所能的招揽人才,这甚至让大明朝感受到了压力,早在十几年前,就有朝臣因为国内纷纷远赴诸侯国,称“过洋名士多于鲫”,希望朝廷限制人才外流。
    当然,朱皇帝是不会同意的,这正是他所希望看到的——华夏文明的多样性得到了保证!路线多了,选择多了,也就有了试错和容错的本钱。对一个文明而言成功的道路仅仅只有一条吗?
    朱国强的心里没有答案,但他相信,比起一条事先计划好的“成功道路”,多一种选择总是没错的。毕竟历史长河中偶然因素实在太多了,稍有不慎,既有可能陷入万劫不复。国家走岔了道,对于这个文明而言,其结果恐怕是灾难性。
    多一个备份,总是没错的。
    即便是大号完了,还有小号继续修炼!
    大明朝,就是那个华夏文明的大号。至于从东南亚到西亚,直至北美,上百个朱姓诸侯国,甚至就连同波斯李、巴比伦李,也都是华夏文明的小号。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片广阔的土地就是“养蛊场”。华夏文明像春秋战国一样,在那里开创一个新的“养蛊”模式,他们相互学习,相互竞争,最终又会诞生出什么样的“蛊王”呢?
    “这敢不就是优胜劣汰?”
    朱国强自言自语道。
    但旋即他明白了,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华夏文明的传统思想,会让大明朝以及诸侯国们在经历了“非我族类”的“筑基期”后,会再次走向统一,但这个“筑基期”至少需要两三百年,在此之后,他们会相互爆发战争,这些战争会旷日持久,最后只有强者能够生存。
    春秋战国,养出了秦国那个“蛊王”。
    两三百年的华夏又会养出什么样的“蛊王”呢?
    在好奇之余,朱国强突然觉得这似乎是不可的,想要把那些诸侯全部统一起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那怕就是大明,也没有那个能力,毕竟,他面对的是一群猛虎、恶狼,那些诸侯们必定会千方百计的维持他们的“独立”。
    “好吧,就由着你们互相竞争,互相学习吧……”
    已经起身到了车窗边的朱国强,自言自语道。
    他知道,华夏文明再次进入“春秋之世”,想要成为“蛊王”需要面对的挑战将是前所未有——工业革命!
    现在蒸汽机已经普及了几十年。国内的工厂发展极为迅速,以蒸汽机为核心的工业革命,最就已经开始,不仅仅在大明,在诸侯国同样也是如此,甚至诸侯国的发展正在一点点的赶超着大明——因为诸侯国的人口不足,劳动力不足,使得工厂主热衷于采购各种机械。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诸侯国的冶金和机械制造业正在迅速追赶着大明。
    当然了,大明也不落后,毕竟,大明的劳动力也不见得多么充足——大明的人口一直在外流,毕竟无论是殖民地,还是诸侯国都在大量吸引移民。因此对机械的需求自然也就更高了。有了市场的需求,企业主们自然愿意投资鼓励学者以及工匠们研究机械。
    在华夏文明再次开启“养蛊”模式的时候,有了工业革命刺激,对于华夏文明来说,又将是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
    在这一瞬间,朱国强不由的期待起来:
    ““养蛊”模式啊……工业革命……可惜朕已老矣……将来,那个将来会是什么模样啊……”
    要是能到那个时代去看看,多好……
    可惜,也就是想想而已,别说是那个时代了,甚至就连同带着朱国强来到这个时代的“时空门”,也在最初几年的多次往返穿越后,失去了效果,或许是因为能量的原因,它自然消失了。
    哎……真的太可惜了!
    突然,也就是在这一瞬间,朱国强听到火车急刹车的声响,在身体剧烈前倾时,他急忙扶住了沙发,钢制的车轮与钢轨摩擦时发出刺耳的响声,摩擦时的火花就像是礼花似的点亮了黑夜。
    这是怎么回事?
    还不等他反应过来,就感觉车厢似乎在倾斜,然后,倒了下来。他也跟着摔倒下去。
    从床上摔下来的玉儿,惊恐的尖叫着。
    “爷,爷,这,这是怎么了……”
    还不等朱国强弄清楚是怎么回事,黑夜中传来了一阵枪声。
    “有土匪!”
    被摔的七晕八素的杜明威大声喊道。
    “一班长,把机枪取下来,二班,随我出去……”
    在他下达命令时,那边他就听到了马蹄声,还有那些天方人的叫嚷声,他们一边骑马,一边鸣枪。
    “快,机枪……”
    在杜明威呼喊着架设机枪时,从床上摔下来的李来亨,只是愣住了不到半秒,就抓起手枪,对着闯进来的侍卫喊道。
    “快,快随我一起护驾。”
    枪声、马蹄声,在车厢外回荡着,车厢里乱成一团,从四面八方袭来的土匪不断的对着车厢射击,子弹击穿车厢钢板后,又打在乘客的身上,一时间,车厢里到处都是惨叫声。那些非富即贵的乘客们,完全慌了神,他们只是瑟缩身体在那里颤抖着。
    左右手提着手枪的李来亨,领着几个侍卫好不容易才来到陛下的车厢,一见到陛下,就连忙问道。
    “陛下,您,您没事吧!”
    “我没事!”
    手持短枪的朱国强,朝车外看了一眼。
    “车外是什么人?”
    他压根就没有怀疑李来亨,因为他压根就没有可能刺杀自己,李家在这里和土皇帝有什么区别?他只要没疯,就绝对不会干出这样的蠢事。
    “沙漠里的天方人。”
    李来亨如实的回答道。
    “那些人冥顽不灵,一味对抗官府,拒绝教化,他们经常袭击铁路,现在想想,咱们的手段还是不够狠,等这次臣回去,非杀光这些混账东西,一个不留……”
    李来亨的心里是那个恨啊!
    他甚至恨起了自己,为什么自己年岁大了,手就软了,不像过去那么杀伐果断了,早知道如此,早就应该把那些沙漠里家伙统统杀死,男人杀了,女人抢了,一个不留,也省得留什么后患了,现在到好,万一要是陛下有个三长两短的,李家可就完了!
    “现在不是说狠话的时候,操起家伙,先把他们打退了再说……”
    朱国强冷静的说道。
    在他话声落下时,突然外面传来一声巨响!
    是手榴弹!
    在爆炸声传时,另一个方向传来一阵急促的枪声,是机枪!
    然后枪声变得更加激烈了,在激烈的枪声中,还能听到那些天方人的嚷嚷声,甚至听起来还有那么点熟悉,什么阿胡巴之类。
    “他么的,点可真够背的……”
    朱国强自言自语道。
    就在这时,他听到了一声炮响!
    是炮响!
    震耳欲聋的炮声传来时,那怕就是李来亨也愣住了。
    他们有大炮?
    下一瞬间,伴随着一声撞钟似闷响,又过了一会,轰的一声,一节车厢发生了爆炸。
    “快,陛下,臣护着你到装甲车厢里……”
    李来亨惊恐的叫喊道,与此同时,他又对正在开枪还击的侍卫喊道。
    “你们几个快来护驾!”
    在李来亨看来,目前最安全的地方就是加挂的那节装甲车厢了。
    “现在出去,就是送死,赶紧把他们击退了再说,通知护送队,他们有机枪,尽量杀伤那些土匪,他们撑不住机枪打……”
    就在朱国强话声落下的瞬间,又是一声炮响传了过来,在炮声响起时,朱国强甚至有看到一个黑点径直朝着这边飞了过来。
    在炮弹击穿车厢的瞬间,也许是求生的本能,朱国强又一次就感到那一阵久违的轻微的麻痹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