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朝会风波1
“宣玛州刺史李大国入朝觐见……”,宫内大太监长长的嗓音传来。
此时大殿外,李大瘸子还在观望宫内景色,花花草草排布特有风格,正要感叹道家博大精深的阵法之时听到内官传唤(宫官皆为太监)。遂、拍拍身上新官服,带上官帽,一瘸一拐往庙堂走去。
刚入京城就去见了赵春三,虽说丐帮分舵遍天下,但内地归属内地丐帮统辖,大漠才归属他李大瘸子管理。初来乍到肯定是要先了解了解情况,但不能去丐帮分舵,毕竟他现在是官,免得暴露丐帮探点,所以去军情局就成了最明智的选择。
与赵春三畅谈一夜,京城目前局势他也大致了解,原来在燕军打进中原后,京城内部就成了太师府与国舅府斗法之地。据赵春三所说,京城内部现分为两大派别,也就是太师党与国舅党。为何要说是两大党派而不是三大党派呢?其实提起这问题,那就不得不提起目前朝廷官员站队情况。几年前确实分为三大党派,国舅党最强,太师党次之,丞相党垫底。之所以会从三大党派变成两大党派,主要起因就在月前。魏景民若不丢中原,那丞相党肯定还是丞相党,奈何晋军直接把中原送给魏景贤,这……可就让丞相党起了一丝叛变心咯!众所周知,东都是魏景民最后一道防线,地处中原、人口众多,粮钱皆不弱。就算蜀军打下阳平关又能如何?朝廷占据大半个汉中,任你关西大汉再牛逼,进了关中同样成为众所失之,不只朝廷不会放过你,太师、国舅两府同样不会放过你。到那时任你岳中仁如何蹦跶,也休想逃过三面夹击,扛不住压力除了退回阳平别无选择。
可现在啥情况?晋军把中州免费送给了燕军,那占据中州大地的燕王府还会允许魏景民惦记东都吗?没有东都做依靠那魏景民岂不是死定了?要说太师府这招玩的还真够绝,断掉魏景民后路,直接以京城作为五大势力角斗场。一旦皇城军战败,那田若举必死无疑,失去兵权的魏景民,只能在太师府和国舅府两大势力中选择一个,不然——同样死路一条。
这是太师府故意在逼魏景民做出选择,两大势力必须选一个,哪怕他选择的是国舅府,太师府也绝无怨言。所以嘛,这种局势下,魏景民手里那些原有的官员,可不就得提前给自己找条后路咯!谁都怕站队太晚会没好果子吃,三大执政党能在一个月内变成两大执政党也就不奇怪了。
李大瘸子不像杨开,若在安西可能名冠大漠,可在内地就不同了。因为前期没有官身,在帝国民间肯定不如杨开那么如雷贯耳,谁不知道安西第一执政大臣杨开杨院长?开官办书院,修安西水利,改革均田制政策,扶持内地小商队入大漠行商,更主要的是去漠北签订了那份全帝国商队最心仪的《漠北条约》。执政五六年,没有做过任何一件有损安西百姓利益的事情,在安西百姓心中,杨院长可比观音菩萨有用多了,菩萨都不能让安西老百姓人人有饭吃,但杨院长可以。
其实老百姓都是这样,实行政策的他们会牵挂、会崇拜、更会敬仰,真正策划政策的反而让人无法铭记。杨开能有现在这种名声和成就,全因为有刘毅在顶着他,若没有刘毅提前帮他把大方向规划好,又放给他那么大权利,想有现在这种成就压根不可能。战争是政治延续体,没有刘毅打通大漠肯定有没安西商路,没有刘毅开疆辟土也肯定没有大漠市场,没有刘毅武力上的强势,估计玉州早五六年就被西辽灭了。更何况安西所有大方向还都是刘毅提前规划好的,杨开只需要按照大方向前进就行。所以说拥有一个强势的政府和睿智的领导是多么重要,名声对于刘毅来说还不如泡臭狗屎。既然手下人都想要这种成就感,那很好,只要你有本事、有能力,并且真正做到了。呵呵!成就、名声肯定是你的,因为那是你应该得到的东西,没人敢去抢,只要他刘毅还活着。
不只杨开,安西高所有层都应该庆幸能遇到他这种领导。若是遇到个小肚鸡肠的,别说成就和名声,只怕能活着就算不错了。
李大瘸子这次能入京城不是不知道具体原因,说何成风不在安西,全是都护大人找的借口。来安西五六年,他做的并不比杨开少,奈何他没有官身,一直都在丐帮为安西默默付出。同样身为安西执政,都护大人只是想给他一个公平待遇,举人出身的他又怎么可能对那份成就和名声不渴望呢?正三品只有一个,从三品位置要留给年轻人竞争,目前只有刺史位置空缺很多。可他相信,都护大人迟早都会给他补偿回来,因为安西政府从来不会拖欠功臣的东西,都护大人更不会。而他现在要做的,也是即将要做的——绝不能给都护大人丢人。
……
———
朝堂上,魏景民身坐高位,文武百官各站两边,可在百官最前方却摆放三把太师椅。不用猜他也知道那坐在太师椅上的三位大人物是谁——太师、国舅、尚书令。
“臣玛州刺史李大国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魏景民赶忙从宝座起身,“哎呦!爱卿快快请起,御史那套礼节寡人早想废了,什么三跪九叩,这礼节对爱卿太不公平。来人,给李爱卿赐座。”
太师:嗯?
国舅:哼!
田若举:呵呵!
文武百官:这……??
魏景民这举动连李大瘸子自己都有些受宠若惊,进宫时那御史大夫还左交代右交代,什么走路只能走两边,什么入了大明宫必须三跪九叩,什么朝堂站位必须靠左啥的。第一次上朝,为了不出丑他还在心里默念好几遍礼仪,没想到完全是多余的,看魏景民这态度,貌似压根就没有在乎过啥礼仪。低头作揖“谢陛下赐座”
“哈哈哈……,爱卿不远千里回京述职,寡人今日很开心。来来来、椅子摆到前面来,就坐在老太师旁边,离近些寡人也方便与爱卿好好交流。”
李大瘸子不懂朝堂规矩,既然魏景民让他靠前坐,那他肯定是要上前咯。正欲动步……“李大人且慢,陛下臣有话说。”开口的是个左排三站文官,看官服貌似职位还不低,四五十岁、中等身材,胡须略白,不过长得倒是白白净净。李大瘸子刚入京两天,原本准备拜访拜访朝中各大官员在入宫的,哪知他进京消息提前被魏景民知晓,估计是领官服时被礼部某些人走漏了消息。正好两天后就是朝会,魏景民派人告诉他要提前入朝,所以眼前这人他肯定不知道是谁,停下脚步没有动,看魏景民如何处理。
其实透漏李大瘸子进京消息的根本不是礼部,而是朝廷那无孔不入的情报司,在京城还想瞒住孟无忌又怎么可能呢?安西私下所设数个州城从来没向朝廷汇报过,魏景民也从来不了解安西各州官员,因为在他眼里,除了那位安西府尹杨开能入他眼,剩下的还没有资格。之所以会对李大瘸子如此客气,那是孟无忌早就跟他汇报过,在得知此人是刘毅座下第三号人物后,他的想法就变了,安西那小子能把此人派来,想必是有事情要跟他谈。指望田相一人,真心斗不过下面两个老不死,若能有安西帮忙多少也能增加些底气。
看着下方那个让他很不开心的刑部尚书,“于爱卿有何话要说?”
于昊恩,现年五十二岁,祖籍泗洲西城,在京任职刑部尚书,太师党老人。李大瘸子心中回想起军情局给他的资料,原来此人就是刑部尚书。
“陛下,李大人不过区区四品官,朝堂赐座就已是天大恩惠,又怎能上前与太师大人等座?望陛下收回成命。”
啪……魏景民一拍龙椅站起来“哼!收回成命?你不知道君无戏言吗?谁告诉你李爱卿不能与太师等座?寡人说能那就能,太师都没有说话,哪轮得到你来指手画脚?立刻给寡人退下去。”
“臣知错”,说完退回站位上。
哪知这于昊恩刚退下去,立刻又有人蹦出来了,“陛下,臣也觉得此事不妥,三公受万民敬仰,乃帝国真正功臣也,岂能与小小刺史等座?还望陛下三思。”
“哦?怎么?汤大人(史部尚书)也认为寡人错了不成?”说完把目光瞄向太师“敢问老太公,难道寡人赐个座也要经过你的同意吗?”
正在闭目养神的陈乔远睁开眼睛,摇摇头道“陛下可错怪老臣了,赐座而已,老臣可没啥意见。只是众位同僚觉得不妥,想让陛下收回成命,老臣可没有说过半句不行。”
这时左边再次站出一人,“陛下,臣倒觉得太师所言甚是有理,赐座而已,反正都是在这大殿之中,坐在哪里全凭陛下心意。”
“言之有理,曹大人掌管礼部都未觉不妥,汤大人掌管刑部又有何理由认为不妥呢?”户部尚书袁桐道
魏景民重新坐回龙椅,“既然老太公不反对,那李爱卿上前来坐。”
“谢陛下”,瘸瘸拐拐走到太师旁边,对太师微微一笑“老太师明理。”
陈乔远摆摆手“李大人不必在意,坐下就好。”
李大瘸子毫无顾忌,都已到了这步,岂能胆怯给都护大人丢脸?一屁股坐在太师旁边,未觉半点不适。
中间的宋德礼转过脸看看太师,又看看他,“呵呵!李大人好强定力,这位置可是你家都护大人的,如今被你坐上不怕回去穿小鞋吗?”
李大瘸子轻声回复道“都护大人可从来不会在意这些,此次入京就是代表都护大人而来,既然国舅爷说这位置属于都护大人,那下官坐在这里也是理所应当。”
处在最左边的田若举朝他点点头,有些夸赞之意,李大瘸子同样点头回应。并补充道“我家都护大人会不会给我穿小鞋无所谓,只要国舅爷不觉得下官坐在这里会拉低您的身份就好。”
宋德礼干笑两声“呵呵!李大人多虑,既然是代表你家都护,那本官自然也就不会再把李大人当成刺史看待。”说完看向中间:“您说是不是这道理,老太公?”
“少保大人无需问我,你怎么看待李大人座位那是你的事,我老人家还是不说话比较妥当。”
李大瘸子也明白自己身份跟三人不等,但他敢应魏景民坐到这位置上,完全是因为怀中还揣着另一件东西,只要这东西还在他身上,就算与三人平起坐又能如何?可惜他却不知道,就因为第一天上朝与这三人等座,待离开京城后,他却得到个响彻大魏南北的新称号——安西李大胆。
……
魏景民也觉得这李大瘸子心态不错、定力更强,若是换成其他人怕连走到前面都困难。李大国,安西玛州刺史,就凭这份定力,怕是六部尚书都不赶不上,这名字他魏景民也记下了。
“李爱卿既然是来京述职,那么就给寡人说说近期安西情况吧。”
魏景民这话问的很可恶,他真是来述职的?来谈判的好不?再说他是玛州刺史,就算述职那也是说说玛州情况,何来扯上整个安西?可魏景民就是这么问,他若不适当说说,估计身后文武百官又得找麻烦,毕竟他不是都护大人,只是代表而已。
适当说说就适当说说,有情报司在,若想细查也是瞒不住。“起禀陛下,安西现状不太好,都护大人因在大漠为陛下开疆拓土,搞得漠西数个帝国皆向我安西开战。此次之所以是微臣代都护大人来京述职,就是因为大漠战事吃紧,都护大人抽不开身。”
这回答不错,魏景民还就吃这一套,看表情貌似心情好了不少。“哦?大都护在大漠为寡人开疆拓土?那目前为寡人打下多少地盘了?与那漠西数个帝国交战都有哪些困难?需要些什么帮助否?快快与寡人说说。”
李大瘸子从腰间取出一张地图,站起身来摊开,“陛下请看,这是我安西最新绘制的帝国版图,绿色代表我大魏帝国,橙色代表西蒙国,黄色代表北辽,蓝色代表东夏,其余白色跟帝国无交集。从沙州向西延伸的所有绿色,皆属都护大人为陛下所开辟。”
这张大魏版图拿出来可不只魏景民,连太师、国舅和文武百官都惊讶了。只见地图从青州开始,向西延伸好大一片皆属绿色,看大小都快赶上目前大魏三分之一领土了。原来在帝国内战之时,安西却为帝国打下如此大的领土,太师、国舅未说话,田若举站起来走向李大瘸子,接过这张大魏版图仔细端详“敢问李大人,这张版图确定为真?”
“陛下面前,臣又怎敢拿张假地图欺君罔上?丞相大人若是不信,可派人前往安西调查。”
得到李大瘸子肯定回答,田若举内心非常激动,没想到,真是没想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失去中原陛下也就失去了后路,如今安西却拥有如此辽阔的地盘,太师?国舅?哈哈哈哈哈,你们如意算盘该落空了。“陛下,大都护在大漠为帝国打下如此辽阔疆域,如今对阵西方,我朝廷理应全力支持。”
魏景民点点头“嗯!寡人正有此意。李爱卿,大都护在西方都有何困难,你慢慢道来。”
李大瘸子嘴角掠起丝丝弧度,来京目的已达成一半,田若举和陛下看到安西版图想必也看到了新的战略后路,如此甚好,果然不出大人所料。“陛下,安西确实有困难,而且此困难若要解决非朝廷出面不可。”
“哦?有何困难尽管道来。”
“启奏陛下,安西目前有三大难题需要朝廷帮助,一:都护大人因对外扩张,在大漠得罪数大强敌,对于外族任用不太放心,现安西需要庞大人口及兵源。二:安西地处大漠,耕地不足,向外购粮价格太高,现急需内地对安西供粮。三:近几年因都护大人扩张太快,导致安西极缺行政人才,陛下通过这张地图也能看出来,安西如今地域实在太大,仅凭玉州那点行政官员连十分之一都不够用,而且大漠地域皆属外族,没有大魏行政官去管理很难安稳统治他们。”
听完他所提的几个问题,不只魏景民,就连田若举都有些发愁。第一、第二个问题若是元帝时期可能很好解决,但如今乃武帝时代,想搞定这些问题可谓非常困难。先说第一个问题“人口”,门阀战争时期,汉中大族“王氏”以及燕国慕容氏、姜氏等,皆比北魏强大,能够打败他们离不开关拢贵族支持。从扩张到平定天下,关拢地带就是北魏最主要兵源基地,可征战上百年,关拢地带人口也是下降最离谱的,从当初上千万人口下降到两三百万人,近三百年过去人口量都没有恢复过来。李大瘸子说安西需要人口,可就关拢这仅剩的几百万人口又如何能往安西迁移?而且现在的拢西和凉州地带皆被太师府占据,陈乔远还想让百姓往关拢移民呢,又怎么可能会把人口大批量往安西转移?所以这第一个问题他魏景民解决不了。
在看看第二个“粮食”,世人皆说得中原者得天下,其实此言差矣,在大魏来说应该是得关中者得天下才对。为何?中原人口众多,粮产富足不假,唯独有个最大缺点,实力强大时自然可以四处征伐,可要是实力不强呢?比如现在燕王府已得大半个中州,表面感觉实力非常强劲,实则很虚。因为太师府压根没想好好跟他玩,真想弄死魏景贤,就凭那五十万燕军压根不是太师府对手。陈文烈废物一个,玩不过魏景贤很正常,可别忘了太师府还有三十万西北军和二十万东北军呢,陈川跟秦钟二人可不是陈文烈,更何况还有个皖军慕天涯。或许有人会说皖军战斗力不行,那东北军跟西北军呢?这两大军团哪一个不能把燕军打残?当初后燕二十万人马攻“秦氏”,就这都能被秦家八万人打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虽然老门阀“秦家”早已不复存在,但秦钟能力并不比魏景贤差,想要夺回中州应该问题不大吧?
这就是为何太师府敢把中州让给燕王府的底气所在,因为太师府实力比燕王府强,所以陈老头不怕夺不回来,只是政治需要才会让出去。
得关中者得天下可是有很多实例的,秦得关中而得以平天下,北汉得关中而得以平天下,晋王崛起于太原是个例外。晋末八王之乱开启门阀战争,宇文家族的北周同样是先得关中才能与北魏对抗,虽然最后战败,但例子还在。门阀战争中期,北魏也是先得到关中才能有实力横扫整个北方。这一切实例都可证明关中才是真正兴起之地,四面皆被山川包围,实力弱时可固守关中,实力强时又可出关战天下,唯一劣势就是关中缺粮。
大魏统合天下后为何要设两京?还不是因为大魏历代皇帝都想迁都洛阳嘛。随着帝国政局逐渐稳固,关中早就不在适合作为帝国都城,但又不想丢弃关中,只得改为两京制,也算是东西二京互为朝廷退路吧。若中原不丢,这粮食问题或许还没啥问题,可如今中原却被太师府拱手让给魏景贤。所以这第二个问题,他同样还是帮不了。
至于第三个问题“人才”,从内战开启时,大考就被搁置。不是他想中断,主要还是没时间,更没那么多心力,阳平都快要丢了,哪里还能顾得上大考?现在安西需要行政官,这也是他唯一能帮得上忙的地方。关键是京城目前哪有时间去操办大考?除非把大考交给安西代为操办。可若如此,他又得出现两个问题,一:若操办大考那就得在安西设置陪都,两京制改为三京制。二:赏赐爵位,封王或者封侯。目前光两王一侯都快把帝国逼的摇摇欲坠了,他又哪敢在封赏一个?到时候搬起石头却砸了自己脚,那哭都没眼泪。
一时间朝堂内安静如斯,太师、国舅都在闭目沉思,其他人又有谁敢乱说话?
魏景民把目光看向田若举,这老头手拿地图对他摇摇头,意思应该是先别做决定,退朝后商量商量再说。魏景民点点头,目光转向李大瘸子,“李爱卿,关于安西所遇难题,寡人现在也不好决断,容寡人考虑些时日吧。”
“是,陛下,但臣还有另一件事要启奏。”
“爱卿直说。”
李大瘸子往旁边撇撇,见太师、国舅二人任未睁眼,继续道“镇西侯枉顾圣恩,挑起内战名为除逆、实为造反。皇城军与西蜀叛军战于阳平,现都护大人得知局势对皇城军不利,在臣来京之时数次交代,让微臣告诉陛下,安西有批数目庞大的军备物资正在运往京城,望陛下解除沿路关卡盘查,便于军备物资快速到达京城,给与皇城军最大支持。”
“啥?真的?”魏景民激动问道
这时可不止魏景民吃惊,连太师跟国舅都猛然睁开眼睛,文武百官更是惊得在下面交头接耳,都在私下议论此事是否为真。田若举也在等待李大瘸子接下来的回答,说实话他也很激动,眼下皇城军最缺啥?粮食库存还有很多,唯独军备不足。据柳絮军报所提,士兵战刀都缺了数道口任在继续使用,主要就是军备消耗量太大,能省则省。京城军备产量太低,跟不上阳平战事消耗量,从内地运输军备又有太师、国舅搞小动作,各大军械库大多都被两府把持,能提供给皇城军的量真可谓是少之又少。若安西真有一批数目庞大的军备运往京城,那可真是解了当下皇城军的燃眉之急啊!
“敢问李大人,这批军备具体数目有多少?”田若举问这话时那是相当客气,和刚才完全判若两人。
“对,李爱卿快说说,这批军备具体有多少,若是数目太过庞大,那寡人立即派人前去接应。”
李大瘸子伸出两根手指“共二十万件,其中成套的五万、散兵器五万件、轻重盾五万件、轻重弩一万件、长短弓三万件、安西床弩两千架、连弩三千台、轻重型投石机两千架、安西轰天雷、震天雷共三千箱,足够皇城军坚持一段时间的。”
二十万件,乖乖真不得了,要知道这二十万件可不是单纯的二十万件。士兵成套装备包括战刀、铠甲、弓弩或者盾牌,虽然质量上各不相同,但一套下来最少也得三十两以上,若是顶级配置那估计得五十两开外。散兵器还好,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的五万件要不了多少钱,唯独后面那些东西和前面五万成套装备,全算下来可是非常值钱。
废话,这可相当于安西近一年的产量哎,能不值钱吗?尤其是那床弩,一年产量估计都没一千架,像投石机、重弩、连弩之类哪样都不是散兵器能比的,也就安西目前用的少,给他也就给他了。
太师、国舅两人脸色很不好看,想着还真是大手笔,连床弩跟轰天雷、震天雷都舍得送人,看来安西那小子是铁了心要支持魏景民啊。大魏谁不知道岳中仁在这两件装备上吃过大亏?为研究这两件装备,各大势力可都没少花过钱,但产量却是低到让人无语,别说送人,给他们再多钱估计都不卖。
魏景民和田若举心情肯定是非常爽,太师、国舅就不太高兴了,看着李大瘸子不知该说什么好,索性双双闭眼继续睡觉。
“数目确实庞大,田相,接收事宜退朝后要立刻派人操办。李爱卿就暂留京城,数日后的朝会寡人自会给与答复。众爱卿还有何事启奏?若无事就退朝。”等待良久也无人启奏,看看下方闭目养神的两人皆无开口之意,遂宣布退朝。
……
———
太师跟国舅并不是不想开口,主要不知该说些什么,难道对陛下说这批军备不准入关?安西那小子明摆着在故意拖延时间,给皇城军支持军备,那蜀军要打进关中得多久?这下可算合陛下心意了,东边燕王府能入中州已算到头,想更进一步入关中根本不可能,太师、国舅是不会允许的。只能看岳中仁那小子本事如何,若打不下阳平的话,估计得考虑考虑给安西那小子施加点压力才行,能在关外当你的王那就好好待在关外,不要妄想插手内地,不然没有好果子吃。
此时大殿外,李大瘸子还在观望宫内景色,花花草草排布特有风格,正要感叹道家博大精深的阵法之时听到内官传唤(宫官皆为太监)。遂、拍拍身上新官服,带上官帽,一瘸一拐往庙堂走去。
刚入京城就去见了赵春三,虽说丐帮分舵遍天下,但内地归属内地丐帮统辖,大漠才归属他李大瘸子管理。初来乍到肯定是要先了解了解情况,但不能去丐帮分舵,毕竟他现在是官,免得暴露丐帮探点,所以去军情局就成了最明智的选择。
与赵春三畅谈一夜,京城目前局势他也大致了解,原来在燕军打进中原后,京城内部就成了太师府与国舅府斗法之地。据赵春三所说,京城内部现分为两大派别,也就是太师党与国舅党。为何要说是两大党派而不是三大党派呢?其实提起这问题,那就不得不提起目前朝廷官员站队情况。几年前确实分为三大党派,国舅党最强,太师党次之,丞相党垫底。之所以会从三大党派变成两大党派,主要起因就在月前。魏景民若不丢中原,那丞相党肯定还是丞相党,奈何晋军直接把中原送给魏景贤,这……可就让丞相党起了一丝叛变心咯!众所周知,东都是魏景民最后一道防线,地处中原、人口众多,粮钱皆不弱。就算蜀军打下阳平关又能如何?朝廷占据大半个汉中,任你关西大汉再牛逼,进了关中同样成为众所失之,不只朝廷不会放过你,太师、国舅两府同样不会放过你。到那时任你岳中仁如何蹦跶,也休想逃过三面夹击,扛不住压力除了退回阳平别无选择。
可现在啥情况?晋军把中州免费送给了燕军,那占据中州大地的燕王府还会允许魏景民惦记东都吗?没有东都做依靠那魏景民岂不是死定了?要说太师府这招玩的还真够绝,断掉魏景民后路,直接以京城作为五大势力角斗场。一旦皇城军战败,那田若举必死无疑,失去兵权的魏景民,只能在太师府和国舅府两大势力中选择一个,不然——同样死路一条。
这是太师府故意在逼魏景民做出选择,两大势力必须选一个,哪怕他选择的是国舅府,太师府也绝无怨言。所以嘛,这种局势下,魏景民手里那些原有的官员,可不就得提前给自己找条后路咯!谁都怕站队太晚会没好果子吃,三大执政党能在一个月内变成两大执政党也就不奇怪了。
李大瘸子不像杨开,若在安西可能名冠大漠,可在内地就不同了。因为前期没有官身,在帝国民间肯定不如杨开那么如雷贯耳,谁不知道安西第一执政大臣杨开杨院长?开官办书院,修安西水利,改革均田制政策,扶持内地小商队入大漠行商,更主要的是去漠北签订了那份全帝国商队最心仪的《漠北条约》。执政五六年,没有做过任何一件有损安西百姓利益的事情,在安西百姓心中,杨院长可比观音菩萨有用多了,菩萨都不能让安西老百姓人人有饭吃,但杨院长可以。
其实老百姓都是这样,实行政策的他们会牵挂、会崇拜、更会敬仰,真正策划政策的反而让人无法铭记。杨开能有现在这种名声和成就,全因为有刘毅在顶着他,若没有刘毅提前帮他把大方向规划好,又放给他那么大权利,想有现在这种成就压根不可能。战争是政治延续体,没有刘毅打通大漠肯定有没安西商路,没有刘毅开疆辟土也肯定没有大漠市场,没有刘毅武力上的强势,估计玉州早五六年就被西辽灭了。更何况安西所有大方向还都是刘毅提前规划好的,杨开只需要按照大方向前进就行。所以说拥有一个强势的政府和睿智的领导是多么重要,名声对于刘毅来说还不如泡臭狗屎。既然手下人都想要这种成就感,那很好,只要你有本事、有能力,并且真正做到了。呵呵!成就、名声肯定是你的,因为那是你应该得到的东西,没人敢去抢,只要他刘毅还活着。
不只杨开,安西高所有层都应该庆幸能遇到他这种领导。若是遇到个小肚鸡肠的,别说成就和名声,只怕能活着就算不错了。
李大瘸子这次能入京城不是不知道具体原因,说何成风不在安西,全是都护大人找的借口。来安西五六年,他做的并不比杨开少,奈何他没有官身,一直都在丐帮为安西默默付出。同样身为安西执政,都护大人只是想给他一个公平待遇,举人出身的他又怎么可能对那份成就和名声不渴望呢?正三品只有一个,从三品位置要留给年轻人竞争,目前只有刺史位置空缺很多。可他相信,都护大人迟早都会给他补偿回来,因为安西政府从来不会拖欠功臣的东西,都护大人更不会。而他现在要做的,也是即将要做的——绝不能给都护大人丢人。
……
———
朝堂上,魏景民身坐高位,文武百官各站两边,可在百官最前方却摆放三把太师椅。不用猜他也知道那坐在太师椅上的三位大人物是谁——太师、国舅、尚书令。
“臣玛州刺史李大国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魏景民赶忙从宝座起身,“哎呦!爱卿快快请起,御史那套礼节寡人早想废了,什么三跪九叩,这礼节对爱卿太不公平。来人,给李爱卿赐座。”
太师:嗯?
国舅:哼!
田若举:呵呵!
文武百官:这……??
魏景民这举动连李大瘸子自己都有些受宠若惊,进宫时那御史大夫还左交代右交代,什么走路只能走两边,什么入了大明宫必须三跪九叩,什么朝堂站位必须靠左啥的。第一次上朝,为了不出丑他还在心里默念好几遍礼仪,没想到完全是多余的,看魏景民这态度,貌似压根就没有在乎过啥礼仪。低头作揖“谢陛下赐座”
“哈哈哈……,爱卿不远千里回京述职,寡人今日很开心。来来来、椅子摆到前面来,就坐在老太师旁边,离近些寡人也方便与爱卿好好交流。”
李大瘸子不懂朝堂规矩,既然魏景民让他靠前坐,那他肯定是要上前咯。正欲动步……“李大人且慢,陛下臣有话说。”开口的是个左排三站文官,看官服貌似职位还不低,四五十岁、中等身材,胡须略白,不过长得倒是白白净净。李大瘸子刚入京两天,原本准备拜访拜访朝中各大官员在入宫的,哪知他进京消息提前被魏景民知晓,估计是领官服时被礼部某些人走漏了消息。正好两天后就是朝会,魏景民派人告诉他要提前入朝,所以眼前这人他肯定不知道是谁,停下脚步没有动,看魏景民如何处理。
其实透漏李大瘸子进京消息的根本不是礼部,而是朝廷那无孔不入的情报司,在京城还想瞒住孟无忌又怎么可能呢?安西私下所设数个州城从来没向朝廷汇报过,魏景民也从来不了解安西各州官员,因为在他眼里,除了那位安西府尹杨开能入他眼,剩下的还没有资格。之所以会对李大瘸子如此客气,那是孟无忌早就跟他汇报过,在得知此人是刘毅座下第三号人物后,他的想法就变了,安西那小子能把此人派来,想必是有事情要跟他谈。指望田相一人,真心斗不过下面两个老不死,若能有安西帮忙多少也能增加些底气。
看着下方那个让他很不开心的刑部尚书,“于爱卿有何话要说?”
于昊恩,现年五十二岁,祖籍泗洲西城,在京任职刑部尚书,太师党老人。李大瘸子心中回想起军情局给他的资料,原来此人就是刑部尚书。
“陛下,李大人不过区区四品官,朝堂赐座就已是天大恩惠,又怎能上前与太师大人等座?望陛下收回成命。”
啪……魏景民一拍龙椅站起来“哼!收回成命?你不知道君无戏言吗?谁告诉你李爱卿不能与太师等座?寡人说能那就能,太师都没有说话,哪轮得到你来指手画脚?立刻给寡人退下去。”
“臣知错”,说完退回站位上。
哪知这于昊恩刚退下去,立刻又有人蹦出来了,“陛下,臣也觉得此事不妥,三公受万民敬仰,乃帝国真正功臣也,岂能与小小刺史等座?还望陛下三思。”
“哦?怎么?汤大人(史部尚书)也认为寡人错了不成?”说完把目光瞄向太师“敢问老太公,难道寡人赐个座也要经过你的同意吗?”
正在闭目养神的陈乔远睁开眼睛,摇摇头道“陛下可错怪老臣了,赐座而已,老臣可没啥意见。只是众位同僚觉得不妥,想让陛下收回成命,老臣可没有说过半句不行。”
这时左边再次站出一人,“陛下,臣倒觉得太师所言甚是有理,赐座而已,反正都是在这大殿之中,坐在哪里全凭陛下心意。”
“言之有理,曹大人掌管礼部都未觉不妥,汤大人掌管刑部又有何理由认为不妥呢?”户部尚书袁桐道
魏景民重新坐回龙椅,“既然老太公不反对,那李爱卿上前来坐。”
“谢陛下”,瘸瘸拐拐走到太师旁边,对太师微微一笑“老太师明理。”
陈乔远摆摆手“李大人不必在意,坐下就好。”
李大瘸子毫无顾忌,都已到了这步,岂能胆怯给都护大人丢脸?一屁股坐在太师旁边,未觉半点不适。
中间的宋德礼转过脸看看太师,又看看他,“呵呵!李大人好强定力,这位置可是你家都护大人的,如今被你坐上不怕回去穿小鞋吗?”
李大瘸子轻声回复道“都护大人可从来不会在意这些,此次入京就是代表都护大人而来,既然国舅爷说这位置属于都护大人,那下官坐在这里也是理所应当。”
处在最左边的田若举朝他点点头,有些夸赞之意,李大瘸子同样点头回应。并补充道“我家都护大人会不会给我穿小鞋无所谓,只要国舅爷不觉得下官坐在这里会拉低您的身份就好。”
宋德礼干笑两声“呵呵!李大人多虑,既然是代表你家都护,那本官自然也就不会再把李大人当成刺史看待。”说完看向中间:“您说是不是这道理,老太公?”
“少保大人无需问我,你怎么看待李大人座位那是你的事,我老人家还是不说话比较妥当。”
李大瘸子也明白自己身份跟三人不等,但他敢应魏景民坐到这位置上,完全是因为怀中还揣着另一件东西,只要这东西还在他身上,就算与三人平起坐又能如何?可惜他却不知道,就因为第一天上朝与这三人等座,待离开京城后,他却得到个响彻大魏南北的新称号——安西李大胆。
……
魏景民也觉得这李大瘸子心态不错、定力更强,若是换成其他人怕连走到前面都困难。李大国,安西玛州刺史,就凭这份定力,怕是六部尚书都不赶不上,这名字他魏景民也记下了。
“李爱卿既然是来京述职,那么就给寡人说说近期安西情况吧。”
魏景民这话问的很可恶,他真是来述职的?来谈判的好不?再说他是玛州刺史,就算述职那也是说说玛州情况,何来扯上整个安西?可魏景民就是这么问,他若不适当说说,估计身后文武百官又得找麻烦,毕竟他不是都护大人,只是代表而已。
适当说说就适当说说,有情报司在,若想细查也是瞒不住。“起禀陛下,安西现状不太好,都护大人因在大漠为陛下开疆拓土,搞得漠西数个帝国皆向我安西开战。此次之所以是微臣代都护大人来京述职,就是因为大漠战事吃紧,都护大人抽不开身。”
这回答不错,魏景民还就吃这一套,看表情貌似心情好了不少。“哦?大都护在大漠为寡人开疆拓土?那目前为寡人打下多少地盘了?与那漠西数个帝国交战都有哪些困难?需要些什么帮助否?快快与寡人说说。”
李大瘸子从腰间取出一张地图,站起身来摊开,“陛下请看,这是我安西最新绘制的帝国版图,绿色代表我大魏帝国,橙色代表西蒙国,黄色代表北辽,蓝色代表东夏,其余白色跟帝国无交集。从沙州向西延伸的所有绿色,皆属都护大人为陛下所开辟。”
这张大魏版图拿出来可不只魏景民,连太师、国舅和文武百官都惊讶了。只见地图从青州开始,向西延伸好大一片皆属绿色,看大小都快赶上目前大魏三分之一领土了。原来在帝国内战之时,安西却为帝国打下如此大的领土,太师、国舅未说话,田若举站起来走向李大瘸子,接过这张大魏版图仔细端详“敢问李大人,这张版图确定为真?”
“陛下面前,臣又怎敢拿张假地图欺君罔上?丞相大人若是不信,可派人前往安西调查。”
得到李大瘸子肯定回答,田若举内心非常激动,没想到,真是没想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失去中原陛下也就失去了后路,如今安西却拥有如此辽阔的地盘,太师?国舅?哈哈哈哈哈,你们如意算盘该落空了。“陛下,大都护在大漠为帝国打下如此辽阔疆域,如今对阵西方,我朝廷理应全力支持。”
魏景民点点头“嗯!寡人正有此意。李爱卿,大都护在西方都有何困难,你慢慢道来。”
李大瘸子嘴角掠起丝丝弧度,来京目的已达成一半,田若举和陛下看到安西版图想必也看到了新的战略后路,如此甚好,果然不出大人所料。“陛下,安西确实有困难,而且此困难若要解决非朝廷出面不可。”
“哦?有何困难尽管道来。”
“启奏陛下,安西目前有三大难题需要朝廷帮助,一:都护大人因对外扩张,在大漠得罪数大强敌,对于外族任用不太放心,现安西需要庞大人口及兵源。二:安西地处大漠,耕地不足,向外购粮价格太高,现急需内地对安西供粮。三:近几年因都护大人扩张太快,导致安西极缺行政人才,陛下通过这张地图也能看出来,安西如今地域实在太大,仅凭玉州那点行政官员连十分之一都不够用,而且大漠地域皆属外族,没有大魏行政官去管理很难安稳统治他们。”
听完他所提的几个问题,不只魏景民,就连田若举都有些发愁。第一、第二个问题若是元帝时期可能很好解决,但如今乃武帝时代,想搞定这些问题可谓非常困难。先说第一个问题“人口”,门阀战争时期,汉中大族“王氏”以及燕国慕容氏、姜氏等,皆比北魏强大,能够打败他们离不开关拢贵族支持。从扩张到平定天下,关拢地带就是北魏最主要兵源基地,可征战上百年,关拢地带人口也是下降最离谱的,从当初上千万人口下降到两三百万人,近三百年过去人口量都没有恢复过来。李大瘸子说安西需要人口,可就关拢这仅剩的几百万人口又如何能往安西迁移?而且现在的拢西和凉州地带皆被太师府占据,陈乔远还想让百姓往关拢移民呢,又怎么可能会把人口大批量往安西转移?所以这第一个问题他魏景民解决不了。
在看看第二个“粮食”,世人皆说得中原者得天下,其实此言差矣,在大魏来说应该是得关中者得天下才对。为何?中原人口众多,粮产富足不假,唯独有个最大缺点,实力强大时自然可以四处征伐,可要是实力不强呢?比如现在燕王府已得大半个中州,表面感觉实力非常强劲,实则很虚。因为太师府压根没想好好跟他玩,真想弄死魏景贤,就凭那五十万燕军压根不是太师府对手。陈文烈废物一个,玩不过魏景贤很正常,可别忘了太师府还有三十万西北军和二十万东北军呢,陈川跟秦钟二人可不是陈文烈,更何况还有个皖军慕天涯。或许有人会说皖军战斗力不行,那东北军跟西北军呢?这两大军团哪一个不能把燕军打残?当初后燕二十万人马攻“秦氏”,就这都能被秦家八万人打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虽然老门阀“秦家”早已不复存在,但秦钟能力并不比魏景贤差,想要夺回中州应该问题不大吧?
这就是为何太师府敢把中州让给燕王府的底气所在,因为太师府实力比燕王府强,所以陈老头不怕夺不回来,只是政治需要才会让出去。
得关中者得天下可是有很多实例的,秦得关中而得以平天下,北汉得关中而得以平天下,晋王崛起于太原是个例外。晋末八王之乱开启门阀战争,宇文家族的北周同样是先得关中才能与北魏对抗,虽然最后战败,但例子还在。门阀战争中期,北魏也是先得到关中才能有实力横扫整个北方。这一切实例都可证明关中才是真正兴起之地,四面皆被山川包围,实力弱时可固守关中,实力强时又可出关战天下,唯一劣势就是关中缺粮。
大魏统合天下后为何要设两京?还不是因为大魏历代皇帝都想迁都洛阳嘛。随着帝国政局逐渐稳固,关中早就不在适合作为帝国都城,但又不想丢弃关中,只得改为两京制,也算是东西二京互为朝廷退路吧。若中原不丢,这粮食问题或许还没啥问题,可如今中原却被太师府拱手让给魏景贤。所以这第二个问题,他同样还是帮不了。
至于第三个问题“人才”,从内战开启时,大考就被搁置。不是他想中断,主要还是没时间,更没那么多心力,阳平都快要丢了,哪里还能顾得上大考?现在安西需要行政官,这也是他唯一能帮得上忙的地方。关键是京城目前哪有时间去操办大考?除非把大考交给安西代为操办。可若如此,他又得出现两个问题,一:若操办大考那就得在安西设置陪都,两京制改为三京制。二:赏赐爵位,封王或者封侯。目前光两王一侯都快把帝国逼的摇摇欲坠了,他又哪敢在封赏一个?到时候搬起石头却砸了自己脚,那哭都没眼泪。
一时间朝堂内安静如斯,太师、国舅都在闭目沉思,其他人又有谁敢乱说话?
魏景民把目光看向田若举,这老头手拿地图对他摇摇头,意思应该是先别做决定,退朝后商量商量再说。魏景民点点头,目光转向李大瘸子,“李爱卿,关于安西所遇难题,寡人现在也不好决断,容寡人考虑些时日吧。”
“是,陛下,但臣还有另一件事要启奏。”
“爱卿直说。”
李大瘸子往旁边撇撇,见太师、国舅二人任未睁眼,继续道“镇西侯枉顾圣恩,挑起内战名为除逆、实为造反。皇城军与西蜀叛军战于阳平,现都护大人得知局势对皇城军不利,在臣来京之时数次交代,让微臣告诉陛下,安西有批数目庞大的军备物资正在运往京城,望陛下解除沿路关卡盘查,便于军备物资快速到达京城,给与皇城军最大支持。”
“啥?真的?”魏景民激动问道
这时可不止魏景民吃惊,连太师跟国舅都猛然睁开眼睛,文武百官更是惊得在下面交头接耳,都在私下议论此事是否为真。田若举也在等待李大瘸子接下来的回答,说实话他也很激动,眼下皇城军最缺啥?粮食库存还有很多,唯独军备不足。据柳絮军报所提,士兵战刀都缺了数道口任在继续使用,主要就是军备消耗量太大,能省则省。京城军备产量太低,跟不上阳平战事消耗量,从内地运输军备又有太师、国舅搞小动作,各大军械库大多都被两府把持,能提供给皇城军的量真可谓是少之又少。若安西真有一批数目庞大的军备运往京城,那可真是解了当下皇城军的燃眉之急啊!
“敢问李大人,这批军备具体数目有多少?”田若举问这话时那是相当客气,和刚才完全判若两人。
“对,李爱卿快说说,这批军备具体有多少,若是数目太过庞大,那寡人立即派人前去接应。”
李大瘸子伸出两根手指“共二十万件,其中成套的五万、散兵器五万件、轻重盾五万件、轻重弩一万件、长短弓三万件、安西床弩两千架、连弩三千台、轻重型投石机两千架、安西轰天雷、震天雷共三千箱,足够皇城军坚持一段时间的。”
二十万件,乖乖真不得了,要知道这二十万件可不是单纯的二十万件。士兵成套装备包括战刀、铠甲、弓弩或者盾牌,虽然质量上各不相同,但一套下来最少也得三十两以上,若是顶级配置那估计得五十两开外。散兵器还好,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的五万件要不了多少钱,唯独后面那些东西和前面五万成套装备,全算下来可是非常值钱。
废话,这可相当于安西近一年的产量哎,能不值钱吗?尤其是那床弩,一年产量估计都没一千架,像投石机、重弩、连弩之类哪样都不是散兵器能比的,也就安西目前用的少,给他也就给他了。
太师、国舅两人脸色很不好看,想着还真是大手笔,连床弩跟轰天雷、震天雷都舍得送人,看来安西那小子是铁了心要支持魏景民啊。大魏谁不知道岳中仁在这两件装备上吃过大亏?为研究这两件装备,各大势力可都没少花过钱,但产量却是低到让人无语,别说送人,给他们再多钱估计都不卖。
魏景民和田若举心情肯定是非常爽,太师、国舅就不太高兴了,看着李大瘸子不知该说什么好,索性双双闭眼继续睡觉。
“数目确实庞大,田相,接收事宜退朝后要立刻派人操办。李爱卿就暂留京城,数日后的朝会寡人自会给与答复。众爱卿还有何事启奏?若无事就退朝。”等待良久也无人启奏,看看下方闭目养神的两人皆无开口之意,遂宣布退朝。
……
———
太师跟国舅并不是不想开口,主要不知该说些什么,难道对陛下说这批军备不准入关?安西那小子明摆着在故意拖延时间,给皇城军支持军备,那蜀军要打进关中得多久?这下可算合陛下心意了,东边燕王府能入中州已算到头,想更进一步入关中根本不可能,太师、国舅是不会允许的。只能看岳中仁那小子本事如何,若打不下阳平的话,估计得考虑考虑给安西那小子施加点压力才行,能在关外当你的王那就好好待在关外,不要妄想插手内地,不然没有好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