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刘邦势危
一纸调令从甘泉宫发出,两骑出咸阳一骑向北疆而去,一骑直趋南方。
扶苏与赵基和蒙毅两人商议之后,觉得不可以寄希望于燕赵齐魏等地的不发援兵,兵者,国之大事,万一自己失算,岂不是要让秦国的将士陷入危险之中。
所以赵基认为要用兵势威胁这几国不敢动兵,所以扶苏发出调令,命李晋为主将,郑统为副将,带如今的三万阴山铁骑南下,赶赴函谷关外。
大势力之间的斗争,从来都不是限于军事上面,军事只是政治的延伸,政治的失败,即便打仗打赢了也可能捞不到好处,反而会不败而败。
所以扶苏便让陈平负责暗中使计,不看过程,只看结果。
扶苏说不问陈平如何行事,便真的不问,今日几乎与扶苏发出调令时间一致,而吴芮派来的使者也被陈平送出驿站,之间两人在咸阳道上面依依不舍,大有一副相见恨晚的遗憾。
“陈侍,你我当今是相见恨晚呐,本为秦国和我们将军的事来,能交到陈侍此等贤能之士,当真是意外收获,也让我真正看清了秦国如今的强盛,人才济济呐,陈侍放心,我回去定会将情况与我家将军讲明,希望我们将军能够与大秦的皇帝能有更深的合作,如今的秦国皇帝陛下雄才大略,一定可以平复各地叛乱,我们将军定然也会站在得道的这一方,正所谓得道者多助,你我下次再见想必便是我们觐见大秦皇帝的时候了。”
陈平也一副惺惺相惜的样子,对着吴芮派来的使者拜道:
“使者所言正是陈平想说,如今天下虽然叛乱四起,但是那皆是胡亥篡逆所致,如今皇帝治下,秦国安平,有志之士皆来投秦国,区区一些叛军,使者可看我大秦军队一力扫平,这次回去,还望使者能将此间之事多于吴将军细述,待到事成,必然少不了吴将军的好处!”
又是一番你来我往的说辞之后,两人在依依惜别,陈平望着吴芮使者的车架慢慢远去,吴芮使者也不时掀开车架的帘子,对陈平挥手,嘴中还念念有词。
等到看不见吴芮使者的车架,陈平轻轻一笑,踏步走入驿站之内,而吴芮的使者也轻轻拍了怕座位下面的硬生生的东西,竟然是一大包金子。
陈平最后给出了更重的条件:若是吴芮不支援刘邦,那么将来扶苏会封吴芮为候,若是秦国再次统一天下之后,会封吴芮或其弟与吴国都城旧地,而另一人可封与番邑。
这也是扶苏的底线,这次仅仅是要求吴芮不发兵,而并不要求吴芮能站在自己这边,所以扶苏给出的条件不可谓不重。
若是吴芮这样还不答应,那么扶苏会以秦国皇帝的身份封吴芮为王,将来只能将其杀掉!
但是不到万不得已,扶苏不想轻易封王,一旦封王那么失态会极其严重,比如蒙恬、王贲这些人封不封王?
一旦封王将来杀不杀掉?
所以陈平自然知道皇帝的心理,在将重砝码说与吴芮的使者之后,吴芮的使者已然十分动心,虽然想要再争取一下,但是随着陈平给出的重利,让这名使者爽快答应了这件事。
————
蒙恬和韩信各自保证好粮道的安全之后,便挺兵向南阳进发。
刘邦则积极备战,随着韩信和蒙恬的节节胜利,刘邦本来就只是为了阻拦蒙恬和韩信到达南阳的速度,所以一些城邑和关隘并未死战便向南阳慢慢收拢。
韩信驻扎在南阳西,蒙恬驻扎于南阳北,两军呈守望之势,将刘邦和两万士卒困在南阳城中,而灌婴则统领八万军卒屯扎在南阳城南。
两军开始在南阳城对峙,大战似乎等待两军拟好作战计划之后,便会一触即发。
“将军,我们在此屯兵而不攻,是不是会让刘邦的援军来了之后,更难攻打?”
这几日见蒙恬和韩信皆不发兵,仅有几次试探性的进攻之后,韩信的副将董翳有些不明白的问了一句。
在董翳看来,此时趁着刘邦求救的援兵没来之际,应当两军发动猛烈攻势,歼灭刘邦城外驻军,使刘邦的南阳城成为孤城,然后攻破刘邦最后的老窝。
听到董翳的疑问,韩信也不是藏私不肯教导手下将领的人,跟董翳说道:
“我与蒙恬将军皆在等消息。”
董翳不明白韩信的意思,又问道:
“等消息?右将军,你与左将军在等什么消息?”
“等让刘邦等人失望,担忧的消息。”
董翳作为一名战将,自然不是蠢笨之人,听到韩信的话,眼睛一亮说道;
“右将军是说我们要歼灭来援刘邦的人?”
韩信知道董翳误会自己的意思了,解释了一番:
“不是要围城打援,项羽发兵必然是不输于我军总数的,这样我们很难实现歼灭援军的想法,而且很容易陷入前后夹击的状态,我们等的是,没有人会来救援刘邦,一旦军心动摇,纵然南阳城坚固难攻,那么也挡不住我军了。”
“没有人来救刘邦?怎么可能,项羽此时为天下叛军的实际领导者,若是他号召皆来此救援,其他各国安敢不来?”
董翳不相信没有人来救刘邦,而且只要项羽来救,那么必然是一场难以分出胜负的争斗。
“发兵之前,陛下已经着手准备利用六国之人的矛盾了,此时刘邦全军抵抗士气正盛,我们只需再等一段时间。“
听到韩信的话,董翳才点了点头,既然皇帝有安排,那么自己等人只要服从主帅的安排便是。
此时着急的正是刘邦,自己发出求救之信之后,还未听闻任何人来救援自己,气得刘邦对着六国的人各自骂了一通。
没想到这群人如此短视,竟然不懂各个击破的道理,今日若是不来救援自己,那么日后必然会被秦国再次各个击破。
但是刘邦干着急也没啥用,自己着急也不能将这些人唤来。
扶苏与赵基和蒙毅两人商议之后,觉得不可以寄希望于燕赵齐魏等地的不发援兵,兵者,国之大事,万一自己失算,岂不是要让秦国的将士陷入危险之中。
所以赵基认为要用兵势威胁这几国不敢动兵,所以扶苏发出调令,命李晋为主将,郑统为副将,带如今的三万阴山铁骑南下,赶赴函谷关外。
大势力之间的斗争,从来都不是限于军事上面,军事只是政治的延伸,政治的失败,即便打仗打赢了也可能捞不到好处,反而会不败而败。
所以扶苏便让陈平负责暗中使计,不看过程,只看结果。
扶苏说不问陈平如何行事,便真的不问,今日几乎与扶苏发出调令时间一致,而吴芮派来的使者也被陈平送出驿站,之间两人在咸阳道上面依依不舍,大有一副相见恨晚的遗憾。
“陈侍,你我当今是相见恨晚呐,本为秦国和我们将军的事来,能交到陈侍此等贤能之士,当真是意外收获,也让我真正看清了秦国如今的强盛,人才济济呐,陈侍放心,我回去定会将情况与我家将军讲明,希望我们将军能够与大秦的皇帝能有更深的合作,如今的秦国皇帝陛下雄才大略,一定可以平复各地叛乱,我们将军定然也会站在得道的这一方,正所谓得道者多助,你我下次再见想必便是我们觐见大秦皇帝的时候了。”
陈平也一副惺惺相惜的样子,对着吴芮派来的使者拜道:
“使者所言正是陈平想说,如今天下虽然叛乱四起,但是那皆是胡亥篡逆所致,如今皇帝治下,秦国安平,有志之士皆来投秦国,区区一些叛军,使者可看我大秦军队一力扫平,这次回去,还望使者能将此间之事多于吴将军细述,待到事成,必然少不了吴将军的好处!”
又是一番你来我往的说辞之后,两人在依依惜别,陈平望着吴芮使者的车架慢慢远去,吴芮使者也不时掀开车架的帘子,对陈平挥手,嘴中还念念有词。
等到看不见吴芮使者的车架,陈平轻轻一笑,踏步走入驿站之内,而吴芮的使者也轻轻拍了怕座位下面的硬生生的东西,竟然是一大包金子。
陈平最后给出了更重的条件:若是吴芮不支援刘邦,那么将来扶苏会封吴芮为候,若是秦国再次统一天下之后,会封吴芮或其弟与吴国都城旧地,而另一人可封与番邑。
这也是扶苏的底线,这次仅仅是要求吴芮不发兵,而并不要求吴芮能站在自己这边,所以扶苏给出的条件不可谓不重。
若是吴芮这样还不答应,那么扶苏会以秦国皇帝的身份封吴芮为王,将来只能将其杀掉!
但是不到万不得已,扶苏不想轻易封王,一旦封王那么失态会极其严重,比如蒙恬、王贲这些人封不封王?
一旦封王将来杀不杀掉?
所以陈平自然知道皇帝的心理,在将重砝码说与吴芮的使者之后,吴芮的使者已然十分动心,虽然想要再争取一下,但是随着陈平给出的重利,让这名使者爽快答应了这件事。
————
蒙恬和韩信各自保证好粮道的安全之后,便挺兵向南阳进发。
刘邦则积极备战,随着韩信和蒙恬的节节胜利,刘邦本来就只是为了阻拦蒙恬和韩信到达南阳的速度,所以一些城邑和关隘并未死战便向南阳慢慢收拢。
韩信驻扎在南阳西,蒙恬驻扎于南阳北,两军呈守望之势,将刘邦和两万士卒困在南阳城中,而灌婴则统领八万军卒屯扎在南阳城南。
两军开始在南阳城对峙,大战似乎等待两军拟好作战计划之后,便会一触即发。
“将军,我们在此屯兵而不攻,是不是会让刘邦的援军来了之后,更难攻打?”
这几日见蒙恬和韩信皆不发兵,仅有几次试探性的进攻之后,韩信的副将董翳有些不明白的问了一句。
在董翳看来,此时趁着刘邦求救的援兵没来之际,应当两军发动猛烈攻势,歼灭刘邦城外驻军,使刘邦的南阳城成为孤城,然后攻破刘邦最后的老窝。
听到董翳的疑问,韩信也不是藏私不肯教导手下将领的人,跟董翳说道:
“我与蒙恬将军皆在等消息。”
董翳不明白韩信的意思,又问道:
“等消息?右将军,你与左将军在等什么消息?”
“等让刘邦等人失望,担忧的消息。”
董翳作为一名战将,自然不是蠢笨之人,听到韩信的话,眼睛一亮说道;
“右将军是说我们要歼灭来援刘邦的人?”
韩信知道董翳误会自己的意思了,解释了一番:
“不是要围城打援,项羽发兵必然是不输于我军总数的,这样我们很难实现歼灭援军的想法,而且很容易陷入前后夹击的状态,我们等的是,没有人会来救援刘邦,一旦军心动摇,纵然南阳城坚固难攻,那么也挡不住我军了。”
“没有人来救刘邦?怎么可能,项羽此时为天下叛军的实际领导者,若是他号召皆来此救援,其他各国安敢不来?”
董翳不相信没有人来救刘邦,而且只要项羽来救,那么必然是一场难以分出胜负的争斗。
“发兵之前,陛下已经着手准备利用六国之人的矛盾了,此时刘邦全军抵抗士气正盛,我们只需再等一段时间。“
听到韩信的话,董翳才点了点头,既然皇帝有安排,那么自己等人只要服从主帅的安排便是。
此时着急的正是刘邦,自己发出求救之信之后,还未听闻任何人来救援自己,气得刘邦对着六国的人各自骂了一通。
没想到这群人如此短视,竟然不懂各个击破的道理,今日若是不来救援自己,那么日后必然会被秦国再次各个击破。
但是刘邦干着急也没啥用,自己着急也不能将这些人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