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怒江城破
陆涣带着受伤的儿子陆渊回到怒江,也是下令原地征召民兵协助守城,修筑城防,设置陷阱,拼死抵挡华国军队。
陆渊对于目前形势相当清楚,也知道父亲身上压力之大。
尤其为了保护自己,甘愿顶着骂名放弃图门郡,很想以自己的力量协助父亲,可惜下不了床,这种状况更难回到战场领兵杀敌。
国内各处军情共享,知道华国军队步步紧逼,后面就是皇城,已经退无可退。
这次若是放弃怒江,就算逃回皇城,肯定被军法处置。
就好像许宴一样,只能在这里坚守到最后一刻。
唯一期望便是司马法尽快击退唐牛大军,迅速增援,扭转局势。
陆涣也知道现在情势,自己不能后退,考虑到儿子的安全,便与他商量:“渊儿,如今大敌当前,怒江郡兵凶战危。为父退无可退,只能命人将你送回皇城。待会便安排马车,你尽快离开。”
陆渊却道:“孩儿身为统兵大将,如今敌军压境,岂能撤回皇城?”
陆涣急道:“你身负重伤,无力再战。留在此处过于危险,为父需要领兵作战,不能时刻守在身边,若是出了意外,叫为父如何是好?又不是惧敌逃脱,只是回去养伤,你已经奋力作战,太后也会谅解!”
陆渊拼死作战才会受伤至此,这个时候回去,太后、小皇帝当然t恤,不会有任何问题。只要陆涣留在这里抵挡华国军队,其他不是问题。
陆渊却道:“孩儿受命拒敌,即便不能上战场,也不远狼狈逃回朝廷之中。何况父亲在此死战,孩儿岂能独自离开?愿留城内陪同父亲,生死与共!”
陆涣没有办法说服陆渊,这个孩子脾气犟得很,认定的事情很难改变。
既然陆渊不肯走,陆涣说服不了,干脆同意将他留下。毕竟陆渊留在后方上不了战场,危险性不大。就算城破被俘,以华国对待俘虏的方式,处死他的可能性较低。像陆渊这种顶尖级武将,绝对是对方拉拢的首要目标。
怒江城破,密梁将会面临华国军队三面包围之势,再无反转可能。到那时候,陆渊投降对方也是情有可原。
想到这儿,不再坚持送他离开,稍微嘱咐几句,让他静心修养,不必担心战事。
怒江城内备战完毕,华国军队终于攻来。
东、南两处边境关卡分别遭到宓元生、梁腾军队和周亚军队的进攻。
关卡守军得到命令,拼尽全力进行反抗,通过陷阱、守城器械作战,拖延几日之后终于战败,被华国军队杀入关内。
关卡被破,当地守军抵挡不住,陆续投降。
华国军队攻占关卡,长驱直入。
沿途县城守军得到命令,奋力抵抗。
由于实力悬殊,终归挡不住强大的华国军队,沿途不断被攻破,不少县城闻风而降。
怒江郡内看不到任何好消息,传过来的尽是哪处县城又被攻破,哪处县城官员主动向华国军队投降。
陆涣压力巨大,着手布置怒江郡几个交通要道,派重兵守卫。
宓元生、梁腾军队在怒江郡内与周亚军队顺利会师,两路大军合二为一实力更强,继续向怒江郡城推进。
怒江都尉梁枣奉命守卫熊岭关,得知宓元生、周亚部队合流,大军杀向自己这边,顿时慌乱。
虽然陆涣给他五万大军,看起来很多,其实都是最近紧急征召的新兵,无一例外尽是老弱,而且没有受过任何军事训练,做苦力都嫌没有力气,完完全全的乌合之众。
自己得到的命令是死守熊岭关,不得后退一步,死死拖住华国军队脚步。
梁枣根本不觉得自己有那能耐,可以将宓元生、梁腾以及周亚军队拖住。
对方都是名将,麾下全是精锐,士气惊人,军粮充足。自己不过一个小小郡城都尉,手下五万乌合之众,粮草还紧巴巴的,没办法喂饱他们。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借着关卡防御怕也抵挡不住。
因此召集身边亲信商议,对他们说道:“如今华国统一之势无可阻挡,我等何必为了梁国拼命?我欲开关投降,尔等以为如何?”
身边亲信纷纷回答:“我等以都尉马首是瞻!”
见众人同意,梁枣松一口气。
当宓元生、梁腾及周亚大军抵达,赶紧打开关卡大门,亲自带领麾下将士出迎,当面表示投降之意。
宓元生大喜,接受梁枣投降,将他留在身边听用,顺势接管熊岭关。
东方疏找到梁枣,打听阮姝兄弟之事。
这一路,只要攻克一处关卡,他便主动向该处将领打探。
一路上没有得到任何有用消息,毕竟阮姝的兄弟只是低阶士卒,人海茫茫,想找到他很不容易。甚至对方可能早就战死沙场,被当作无名尸体埋葬也未可知。
幸运的是梁枣确实认识阮姝兄弟,也知道对方正在东边双羊关,在怒江长吏蒋贵手下当差。
原来蒋贵跟梁枣关系不错,平日里称兄道弟,经常来往。
陆涣安排各处关卡守卫,双羊关那边人手不足,所以陆涣将自己和儿子陆渊手下一部分人分过去,协助防御。
正好有个名叫阮彪,来自武清郡的被调到蒋贵手下,除了名字和来历,样貌什么的也跟阮姝描述的亲兄弟相似。
东方疏立刻将此事告知阮姝,得知亲兄弟可能还活着,阮姝大喜,央求东方疏替她带回阮彪。
东方疏便让梁枣帮忙,既然他跟双羊关守将蒋贵关系不错,希望全力协助。
梁枣既然投降华国,自然不会拒绝。
当下写信,飞鸽传书劝说双羊关守将蒋贵投降。
蒋贵接到飞鸽传书,得知熊岭关已经被华国军队占领,可以直达怒江郡城。一方面梁枣跟他确实关系很好,他来信劝降,蒋贵很难拒绝;另一方面,既然华国军队占据熊岭关,自己这边无足轻重,也没必要坚持。
因此回信同意投降。
宓元生便让东方疏带着梁枣,赶往双羊关接收降兵,自己这边继续前进,向怒江城展开攻势。
东方疏来到双羊关,蒋贵果然出城献降。得知东方疏在找阮彪,便将人带来与阮姝相见。
姐弟二人见面之后认出对方,都很喜悦。
阮姝将最近发生的事情详细说了,让阮彪尽快回家,并让他告知父亲,从此没有阮家老六,只有东方家的阮姝。
阮彪对于家中发生这样的事情很是感慨,一方面对父亲的做法很是生气,另一方面,看到六姐跟东方疏俊男美女很是相配,也很尊重她的决定。
陆涣在怒江城内,本以为熊岭关或者双羊关能够抵挡华国军队一些时间,拖上几日。
谁料军情告急,熊岭关守将、怒江郡都尉梁枣面对华国大军直接开城献降,甚至劝说双羊关守将蒋贵一起开关。如今华国军队占据两个重要关卡,已经毫无阻挡,正面进军。
没有办法,陆涣赶紧备战,等待华国军队到来。
宓元生军队如期而至,先向城内喊话劝降,要求陆涣开启城门,迎接华国军队接管。
陆涣自然不应,直接下令乱箭逼退喊话的华国将领。
见对方做出回应,宓元生当即下令强攻城池。
华国军队向怒江城展开猛烈攻势,与陆涣激战数日。
陆涣使出浑身解数,领导当地民兵拼死抵抗,初时还能勉强挡住华国军队,可是随着对方猛攻不断,梁国守军伤亡数量不断攀升,军心士气一降再降。
在这种状况下,民兵又没办法吃饱,如此高强度的战争之下,自然心生怨言。
经过数日攻防,怒江城内生乱。
一些不愿继续为陆涣卖命的民兵将领,还有部分怒江郡官员见梁枣、蒋贵投降之后得到重用,于是合计之后,由内部发起叛乱,趁着大战结束,陆涣回营休息之际突然闯入主帅营帐,将陆涣五花大绑,到城门喊话投降。
事发突然,陆涣根本反应不及,他手下那些将领也没反应过来,等到陆涣被抓,想要救援却被无数民兵围住。
宓元生带兵上前,接受投降。
城内民兵开启大门,迎接华国军队入驻,将陆涣亲手交到宓元生手中。
陆涣部下将领见大势已去,也都放弃抵抗,向华国军队投降。
陆渊得到消息,听说城内叛乱,父亲被擒,慌张之下拖着重伤身躯,想要过去救人。
在这种状况下,别说打败华国将领,遇到一群小兵都扛不住,稍微动作大一点就扯动伤口,无法用力。结果被华国士兵擒获,同样送到宓元生面前。
陆涣见儿子带伤来救自己,也被对方擒获。虽然本身无意投降,担心他们对陆渊不利,只能以投降为前提,要求对方放过陆渊,并且给予陆渊最好的医疗待遇。
宓元生大喜,要求陆涣劝降陆渊,他便请来宁泽大弟子,曾经的南成国师辛铁山为陆渊治疗伤势。
在父亲劝说下,陆渊也知道三面大军围攻,司马法再厉害也守不住密梁,于是同意投降,以保全陆家。
陆渊对于目前形势相当清楚,也知道父亲身上压力之大。
尤其为了保护自己,甘愿顶着骂名放弃图门郡,很想以自己的力量协助父亲,可惜下不了床,这种状况更难回到战场领兵杀敌。
国内各处军情共享,知道华国军队步步紧逼,后面就是皇城,已经退无可退。
这次若是放弃怒江,就算逃回皇城,肯定被军法处置。
就好像许宴一样,只能在这里坚守到最后一刻。
唯一期望便是司马法尽快击退唐牛大军,迅速增援,扭转局势。
陆涣也知道现在情势,自己不能后退,考虑到儿子的安全,便与他商量:“渊儿,如今大敌当前,怒江郡兵凶战危。为父退无可退,只能命人将你送回皇城。待会便安排马车,你尽快离开。”
陆渊却道:“孩儿身为统兵大将,如今敌军压境,岂能撤回皇城?”
陆涣急道:“你身负重伤,无力再战。留在此处过于危险,为父需要领兵作战,不能时刻守在身边,若是出了意外,叫为父如何是好?又不是惧敌逃脱,只是回去养伤,你已经奋力作战,太后也会谅解!”
陆渊拼死作战才会受伤至此,这个时候回去,太后、小皇帝当然t恤,不会有任何问题。只要陆涣留在这里抵挡华国军队,其他不是问题。
陆渊却道:“孩儿受命拒敌,即便不能上战场,也不远狼狈逃回朝廷之中。何况父亲在此死战,孩儿岂能独自离开?愿留城内陪同父亲,生死与共!”
陆涣没有办法说服陆渊,这个孩子脾气犟得很,认定的事情很难改变。
既然陆渊不肯走,陆涣说服不了,干脆同意将他留下。毕竟陆渊留在后方上不了战场,危险性不大。就算城破被俘,以华国对待俘虏的方式,处死他的可能性较低。像陆渊这种顶尖级武将,绝对是对方拉拢的首要目标。
怒江城破,密梁将会面临华国军队三面包围之势,再无反转可能。到那时候,陆渊投降对方也是情有可原。
想到这儿,不再坚持送他离开,稍微嘱咐几句,让他静心修养,不必担心战事。
怒江城内备战完毕,华国军队终于攻来。
东、南两处边境关卡分别遭到宓元生、梁腾军队和周亚军队的进攻。
关卡守军得到命令,拼尽全力进行反抗,通过陷阱、守城器械作战,拖延几日之后终于战败,被华国军队杀入关内。
关卡被破,当地守军抵挡不住,陆续投降。
华国军队攻占关卡,长驱直入。
沿途县城守军得到命令,奋力抵抗。
由于实力悬殊,终归挡不住强大的华国军队,沿途不断被攻破,不少县城闻风而降。
怒江郡内看不到任何好消息,传过来的尽是哪处县城又被攻破,哪处县城官员主动向华国军队投降。
陆涣压力巨大,着手布置怒江郡几个交通要道,派重兵守卫。
宓元生、梁腾军队在怒江郡内与周亚军队顺利会师,两路大军合二为一实力更强,继续向怒江郡城推进。
怒江都尉梁枣奉命守卫熊岭关,得知宓元生、周亚部队合流,大军杀向自己这边,顿时慌乱。
虽然陆涣给他五万大军,看起来很多,其实都是最近紧急征召的新兵,无一例外尽是老弱,而且没有受过任何军事训练,做苦力都嫌没有力气,完完全全的乌合之众。
自己得到的命令是死守熊岭关,不得后退一步,死死拖住华国军队脚步。
梁枣根本不觉得自己有那能耐,可以将宓元生、梁腾以及周亚军队拖住。
对方都是名将,麾下全是精锐,士气惊人,军粮充足。自己不过一个小小郡城都尉,手下五万乌合之众,粮草还紧巴巴的,没办法喂饱他们。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借着关卡防御怕也抵挡不住。
因此召集身边亲信商议,对他们说道:“如今华国统一之势无可阻挡,我等何必为了梁国拼命?我欲开关投降,尔等以为如何?”
身边亲信纷纷回答:“我等以都尉马首是瞻!”
见众人同意,梁枣松一口气。
当宓元生、梁腾及周亚大军抵达,赶紧打开关卡大门,亲自带领麾下将士出迎,当面表示投降之意。
宓元生大喜,接受梁枣投降,将他留在身边听用,顺势接管熊岭关。
东方疏找到梁枣,打听阮姝兄弟之事。
这一路,只要攻克一处关卡,他便主动向该处将领打探。
一路上没有得到任何有用消息,毕竟阮姝的兄弟只是低阶士卒,人海茫茫,想找到他很不容易。甚至对方可能早就战死沙场,被当作无名尸体埋葬也未可知。
幸运的是梁枣确实认识阮姝兄弟,也知道对方正在东边双羊关,在怒江长吏蒋贵手下当差。
原来蒋贵跟梁枣关系不错,平日里称兄道弟,经常来往。
陆涣安排各处关卡守卫,双羊关那边人手不足,所以陆涣将自己和儿子陆渊手下一部分人分过去,协助防御。
正好有个名叫阮彪,来自武清郡的被调到蒋贵手下,除了名字和来历,样貌什么的也跟阮姝描述的亲兄弟相似。
东方疏立刻将此事告知阮姝,得知亲兄弟可能还活着,阮姝大喜,央求东方疏替她带回阮彪。
东方疏便让梁枣帮忙,既然他跟双羊关守将蒋贵关系不错,希望全力协助。
梁枣既然投降华国,自然不会拒绝。
当下写信,飞鸽传书劝说双羊关守将蒋贵投降。
蒋贵接到飞鸽传书,得知熊岭关已经被华国军队占领,可以直达怒江郡城。一方面梁枣跟他确实关系很好,他来信劝降,蒋贵很难拒绝;另一方面,既然华国军队占据熊岭关,自己这边无足轻重,也没必要坚持。
因此回信同意投降。
宓元生便让东方疏带着梁枣,赶往双羊关接收降兵,自己这边继续前进,向怒江城展开攻势。
东方疏来到双羊关,蒋贵果然出城献降。得知东方疏在找阮彪,便将人带来与阮姝相见。
姐弟二人见面之后认出对方,都很喜悦。
阮姝将最近发生的事情详细说了,让阮彪尽快回家,并让他告知父亲,从此没有阮家老六,只有东方家的阮姝。
阮彪对于家中发生这样的事情很是感慨,一方面对父亲的做法很是生气,另一方面,看到六姐跟东方疏俊男美女很是相配,也很尊重她的决定。
陆涣在怒江城内,本以为熊岭关或者双羊关能够抵挡华国军队一些时间,拖上几日。
谁料军情告急,熊岭关守将、怒江郡都尉梁枣面对华国大军直接开城献降,甚至劝说双羊关守将蒋贵一起开关。如今华国军队占据两个重要关卡,已经毫无阻挡,正面进军。
没有办法,陆涣赶紧备战,等待华国军队到来。
宓元生军队如期而至,先向城内喊话劝降,要求陆涣开启城门,迎接华国军队接管。
陆涣自然不应,直接下令乱箭逼退喊话的华国将领。
见对方做出回应,宓元生当即下令强攻城池。
华国军队向怒江城展开猛烈攻势,与陆涣激战数日。
陆涣使出浑身解数,领导当地民兵拼死抵抗,初时还能勉强挡住华国军队,可是随着对方猛攻不断,梁国守军伤亡数量不断攀升,军心士气一降再降。
在这种状况下,民兵又没办法吃饱,如此高强度的战争之下,自然心生怨言。
经过数日攻防,怒江城内生乱。
一些不愿继续为陆涣卖命的民兵将领,还有部分怒江郡官员见梁枣、蒋贵投降之后得到重用,于是合计之后,由内部发起叛乱,趁着大战结束,陆涣回营休息之际突然闯入主帅营帐,将陆涣五花大绑,到城门喊话投降。
事发突然,陆涣根本反应不及,他手下那些将领也没反应过来,等到陆涣被抓,想要救援却被无数民兵围住。
宓元生带兵上前,接受投降。
城内民兵开启大门,迎接华国军队入驻,将陆涣亲手交到宓元生手中。
陆涣部下将领见大势已去,也都放弃抵抗,向华国军队投降。
陆渊得到消息,听说城内叛乱,父亲被擒,慌张之下拖着重伤身躯,想要过去救人。
在这种状况下,别说打败华国将领,遇到一群小兵都扛不住,稍微动作大一点就扯动伤口,无法用力。结果被华国士兵擒获,同样送到宓元生面前。
陆涣见儿子带伤来救自己,也被对方擒获。虽然本身无意投降,担心他们对陆渊不利,只能以投降为前提,要求对方放过陆渊,并且给予陆渊最好的医疗待遇。
宓元生大喜,要求陆涣劝降陆渊,他便请来宁泽大弟子,曾经的南成国师辛铁山为陆渊治疗伤势。
在父亲劝说下,陆渊也知道三面大军围攻,司马法再厉害也守不住密梁,于是同意投降,以保全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