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颁奖
下午,会议室。
如大家所料的,工作人员发完最佳导演的表之后,很快就收了上去,宣布全票通过《再见伊朗》。然后评审团奖,这个可以不填,也可以写,于是收上去又直接《伊莲娜》全票获奖。
接着,就是最佳影片了。
刚才两个要是按照约定的话,机械作业,这个就有的争了。
第一轮投票结果收上去,不出意料的3票《停站间》,3票《阿里郎》,这样的情况下大家应该是先经过讨论,然后再投下一轮。
只是讨论的时候大家都很坚持。
林浩很明白他们所想,因为毕竟有非电影专业的人在,而电影人们自身也不完全审美一致——但林浩对于《阿里郎》还是觉得满有点意思的,哪怕整个一种关注单元电影下来他最喜欢的还是《黄海》。
但这个单元需要的类型是创新,小众。
“《停站间》无疑是最有新意的吧,这是很少见的内容。”
“不,《阿里郎》相对起来导演的这种表达,我觉得更能代表一类群体,给人新鲜感。”
“我觉得不太新鲜,我看过《阿里郎》这种电影。”
“我也看过《停站间》一类的电影,只不过关注的是另一种疾病的边缘人群。”
争论似乎已经到了最后阶段,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题材这种方面不能互相否认,那就从创意上来讲:你这个我之前就看过,你这个我之前也看过...
气氛有些凝固,拉斯和马嘉对峙着。
然后他们就听见林浩又开口:“我明白你们的意思了。”
转过头,林浩终于也是从“主持大局”的人设中跳出来,说了句实话:“无非就是这俩电影都算不上那么地创新,也算不上那么地好呗。”
“...”众人一时语塞,竟然觉得很有道理。
他也就不废话:“行了,再投一次吧,如果还是平票,我就来做决定了。”
...
最后结果依旧是3比3.
这时候主席就要出来干事了——当然了,哪怕你头出来结果是5比1,只要主席愿意他是可以有这种权利支持那个1的,哪怕一般没人这么做。
而现在这种3比3,也不是都很好,也都不算差的情况下...
他已经想好怎么处理了。
填好表,交给工作人员。
众人眼看他这个动作完成之后,就好像一个项目提交结束,无论结果如何,都多多少少松了口气:大家都是来了差不多20天了,工作这么久,也是属实有点疲倦。
以及,有那么一点不舍的意思。
“好了,工作结束了。”
林浩也起身,他虽然不爱管闲事但也觉得这时候要做个老好人,就走下去道:“拉斯,马嘉,谢谢你们认真地辩论。因为电影行业有你们这样认真的人,我们才能把一件事情更仔细地探究到底。这对于每个行业来说,都是很难得的。”
“当然还有你,劳拉,你给我们很多很周全的角度进行参考,并努力保持公正。”
“也要谢谢我的朋友,前妻,玛丽昂。哈哈,谢谢你在自己影片和评委会这边两头跑,很辛苦。”
“还有紫衣...”
章紫衣这边,林浩有些蛋疼。因为老同学确实是这一次竞赛里面参与度比较低的,大概和她晚上积极社交,白天有些困倦有关,就笑道:“我不得不说,这么多年过去了,咱俩一起工作的感觉还是很愉快的。”
yes!肯定不能多夸,毕竟大家都看在眼里,但说这种话也差不多。
众人各自也心知肚明,也就纷纷回道:“我们也要谢谢你,主席,按理来说你是我们中间最忙的,但你仍然花了最多的时间在电影上。”
“林,我从你身上学到了许多,不只是这些电影。”
“谢谢了,辛苦林先生了。”
林浩也不客气,他确实这一段挺辛苦的:“话不多说,今天晚上,我请客吃个饭吧。”
...
中国人要一起做事,喜欢以请吃饭邀请帮忙为开头,然后请吃饭感谢帮忙为结尾,差不多都是这种程序。
林浩保留着这种习惯。
不像之前的时候,那些外国人大家各自做完工作之后,顶多关系好的约着聊几句吃个饭,这种大家整个一起出去吃饭的事情还是不多见的。
可面子还是要给的。
很快,时间到了21号晚上,一种关注单元颁奖典礼。
这个颁奖礼的红毯相对来说就比较寒酸,然后获奖的剧组也是比较少的,所以要不是评委中有三个颇有名气的演员,记者们可能都不一定来这拍摄。
等晚上差不多八点,颁奖礼开始。
很简单的一个舞台,就布置在salle debussy也就是德彪西厅。
林浩参加电影节,平时就是有些紧张的在下面等着发奖,最多作为评审在旁边坐着,等着自己给别人颁奖。但是这一次,他是主席,得上来就讲话。
“谢谢,谢谢大家今晚来到第64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颁奖礼。”
“啪啪啪啪!”
台下都是获奖者和记者们,所以人数虽然不多,但掌声很响亮。
“这是我首次作为一个电影节竞赛单元的主席出现在这里,所以我很惊讶地就看见今年的一种关注单元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让我们沉醉,让我们折服,也让我们为了它们争论不已。”
“很难,真的。但我很感谢我的评审团成员们,他们做到了,谢谢他们。”
“对,也谢谢你们自己,你们今晚来到了这里就说明你们已经是今晚的赢家了。给自己鼓掌吧!”
“啪啪啪!”
台下掌声于是更热烈了,不少人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台上西装革履的林老板。其实对他们来说,林浩肯定是传说中的人物了,这样的近距离接触可能很难再有机会。
不过接下来,林浩不太喜欢打太多鸡血,就按照戛纳官方的台本念起来。
之后,就是颁奖环节。
...
和主竞赛单元一样,一种关注单元也有一些安慰奖。
也有一些时有时无,比较重量的。
比如,评审团特别奖,最佳表演奖之类,但今年因为保证含金量这个事情大家一致决定尽量不要有——也没有说好到要来这么多奖的程度。
本身一种关注含金量就没那么高呢。
至于别的,还有媒体评的费比西奖,但该奖项并不隶属于任何影展单位,而是由国际影评人协会颁发。
所以流程很简单:
先是最佳导演奖给了《再见伊朗》的穆哈默德·拉素罗夫。
这位导演的妻子代为领奖,拉素罗夫女士说:“感谢全体剧组成员、感谢戛纳电影节与评审团以及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没有你们就没有这部影片的成功”,
“哗哗哗!”
这种鼓掌,是必须的。
然后是评审团奖给了《伊莲娜》,由制片人亚历山大·罗德尼亚斯基代领。
而最后的最佳影片,林浩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获得最佳影片的是——金基德《阿里郎》和安德里亚斯·德里森《停站间》。”
没错,都给了。
并非他愿意下双黄蛋,而是既然作品质量又没到那么好,戛纳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把其他奖项给占了:你要说平时,林浩还可以权衡一下,比如吧《阿里郎》给个最佳影片,《停站间》给个评审团,都行。
可这次就没了这种条件...
权衡之下,那就还不如做个这样的决定,也算是无奈之举吧。
如大家所料的,工作人员发完最佳导演的表之后,很快就收了上去,宣布全票通过《再见伊朗》。然后评审团奖,这个可以不填,也可以写,于是收上去又直接《伊莲娜》全票获奖。
接着,就是最佳影片了。
刚才两个要是按照约定的话,机械作业,这个就有的争了。
第一轮投票结果收上去,不出意料的3票《停站间》,3票《阿里郎》,这样的情况下大家应该是先经过讨论,然后再投下一轮。
只是讨论的时候大家都很坚持。
林浩很明白他们所想,因为毕竟有非电影专业的人在,而电影人们自身也不完全审美一致——但林浩对于《阿里郎》还是觉得满有点意思的,哪怕整个一种关注单元电影下来他最喜欢的还是《黄海》。
但这个单元需要的类型是创新,小众。
“《停站间》无疑是最有新意的吧,这是很少见的内容。”
“不,《阿里郎》相对起来导演的这种表达,我觉得更能代表一类群体,给人新鲜感。”
“我觉得不太新鲜,我看过《阿里郎》这种电影。”
“我也看过《停站间》一类的电影,只不过关注的是另一种疾病的边缘人群。”
争论似乎已经到了最后阶段,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题材这种方面不能互相否认,那就从创意上来讲:你这个我之前就看过,你这个我之前也看过...
气氛有些凝固,拉斯和马嘉对峙着。
然后他们就听见林浩又开口:“我明白你们的意思了。”
转过头,林浩终于也是从“主持大局”的人设中跳出来,说了句实话:“无非就是这俩电影都算不上那么地创新,也算不上那么地好呗。”
“...”众人一时语塞,竟然觉得很有道理。
他也就不废话:“行了,再投一次吧,如果还是平票,我就来做决定了。”
...
最后结果依旧是3比3.
这时候主席就要出来干事了——当然了,哪怕你头出来结果是5比1,只要主席愿意他是可以有这种权利支持那个1的,哪怕一般没人这么做。
而现在这种3比3,也不是都很好,也都不算差的情况下...
他已经想好怎么处理了。
填好表,交给工作人员。
众人眼看他这个动作完成之后,就好像一个项目提交结束,无论结果如何,都多多少少松了口气:大家都是来了差不多20天了,工作这么久,也是属实有点疲倦。
以及,有那么一点不舍的意思。
“好了,工作结束了。”
林浩也起身,他虽然不爱管闲事但也觉得这时候要做个老好人,就走下去道:“拉斯,马嘉,谢谢你们认真地辩论。因为电影行业有你们这样认真的人,我们才能把一件事情更仔细地探究到底。这对于每个行业来说,都是很难得的。”
“当然还有你,劳拉,你给我们很多很周全的角度进行参考,并努力保持公正。”
“也要谢谢我的朋友,前妻,玛丽昂。哈哈,谢谢你在自己影片和评委会这边两头跑,很辛苦。”
“还有紫衣...”
章紫衣这边,林浩有些蛋疼。因为老同学确实是这一次竞赛里面参与度比较低的,大概和她晚上积极社交,白天有些困倦有关,就笑道:“我不得不说,这么多年过去了,咱俩一起工作的感觉还是很愉快的。”
yes!肯定不能多夸,毕竟大家都看在眼里,但说这种话也差不多。
众人各自也心知肚明,也就纷纷回道:“我们也要谢谢你,主席,按理来说你是我们中间最忙的,但你仍然花了最多的时间在电影上。”
“林,我从你身上学到了许多,不只是这些电影。”
“谢谢了,辛苦林先生了。”
林浩也不客气,他确实这一段挺辛苦的:“话不多说,今天晚上,我请客吃个饭吧。”
...
中国人要一起做事,喜欢以请吃饭邀请帮忙为开头,然后请吃饭感谢帮忙为结尾,差不多都是这种程序。
林浩保留着这种习惯。
不像之前的时候,那些外国人大家各自做完工作之后,顶多关系好的约着聊几句吃个饭,这种大家整个一起出去吃饭的事情还是不多见的。
可面子还是要给的。
很快,时间到了21号晚上,一种关注单元颁奖典礼。
这个颁奖礼的红毯相对来说就比较寒酸,然后获奖的剧组也是比较少的,所以要不是评委中有三个颇有名气的演员,记者们可能都不一定来这拍摄。
等晚上差不多八点,颁奖礼开始。
很简单的一个舞台,就布置在salle debussy也就是德彪西厅。
林浩参加电影节,平时就是有些紧张的在下面等着发奖,最多作为评审在旁边坐着,等着自己给别人颁奖。但是这一次,他是主席,得上来就讲话。
“谢谢,谢谢大家今晚来到第64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颁奖礼。”
“啪啪啪啪!”
台下都是获奖者和记者们,所以人数虽然不多,但掌声很响亮。
“这是我首次作为一个电影节竞赛单元的主席出现在这里,所以我很惊讶地就看见今年的一种关注单元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让我们沉醉,让我们折服,也让我们为了它们争论不已。”
“很难,真的。但我很感谢我的评审团成员们,他们做到了,谢谢他们。”
“对,也谢谢你们自己,你们今晚来到了这里就说明你们已经是今晚的赢家了。给自己鼓掌吧!”
“啪啪啪!”
台下掌声于是更热烈了,不少人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台上西装革履的林老板。其实对他们来说,林浩肯定是传说中的人物了,这样的近距离接触可能很难再有机会。
不过接下来,林浩不太喜欢打太多鸡血,就按照戛纳官方的台本念起来。
之后,就是颁奖环节。
...
和主竞赛单元一样,一种关注单元也有一些安慰奖。
也有一些时有时无,比较重量的。
比如,评审团特别奖,最佳表演奖之类,但今年因为保证含金量这个事情大家一致决定尽量不要有——也没有说好到要来这么多奖的程度。
本身一种关注含金量就没那么高呢。
至于别的,还有媒体评的费比西奖,但该奖项并不隶属于任何影展单位,而是由国际影评人协会颁发。
所以流程很简单:
先是最佳导演奖给了《再见伊朗》的穆哈默德·拉素罗夫。
这位导演的妻子代为领奖,拉素罗夫女士说:“感谢全体剧组成员、感谢戛纳电影节与评审团以及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没有你们就没有这部影片的成功”,
“哗哗哗!”
这种鼓掌,是必须的。
然后是评审团奖给了《伊莲娜》,由制片人亚历山大·罗德尼亚斯基代领。
而最后的最佳影片,林浩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获得最佳影片的是——金基德《阿里郎》和安德里亚斯·德里森《停站间》。”
没错,都给了。
并非他愿意下双黄蛋,而是既然作品质量又没到那么好,戛纳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把其他奖项给占了:你要说平时,林浩还可以权衡一下,比如吧《阿里郎》给个最佳影片,《停站间》给个评审团,都行。
可这次就没了这种条件...
权衡之下,那就还不如做个这样的决定,也算是无奈之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