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战国千年之女帝天下 > 战国千年之女帝天下
错误举报

第205章 洛邑问罪

    秦都,咸阳宫内,缪乘等一路人等带领周室使节进入咸阳宫的正殿当中,请使节到秦王宝座之前手捧旨意在上,然后全体跪坐,行“三拜九叩”之礼。
    三拜九叩是进见帝王及祭拜祖先时才会行使的大礼。
    在神州传统的礼德文化里面,其中就有关于“三拜九叩”的庄严礼仪。实际上,古代的“三拜九叩”各有其修真含义。
    “拜”:就是自祭其身,把自己的身体祭献出来,这是古代的解释。现代,可以作其它的解释,就是把这个身向天地祭献,愿舍其身。“叩”:就是顶礼恭敬。
    《左传.僖公十五年》:“秦获晋侯以归……晋大夫三拜稽首。”
    “晋大夫三拜稽首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群臣敢在下风。’”
    《仪礼.乡射礼》载:“主人西南面三拜众宾,众宾皆答一拜。郑玄注:三拜,示徧也。贾公彦疏:三拜示徧也者,众宾无问多少,止为三拜而已,是示徧也。”
    现在,秦王身体抱恙,无法亲自出面接旨,自然只能是让他们这些臣子们代劳了。
    虽然这个世界里人诏书还称不上是“圣旨”,但是也已经足够代表周天子的威仪和意志了。
    圣旨是神州古代帝王权力的展示和象征,其轴柄质地按官员品级不同,严格区别:一品为玉轴,二品为黑犀牛角轴,三品为贴金轴,四品和五品为黑牛角轴。
    圣旨的材料十分考究,均为上好蚕丝制成的绫锦织品,图案多为祥云瑞鹤,富丽堂皇。圣旨两端则有翻飞的银色巨龙作为防伪标志。
    作为历代帝王下达的文书命令及封赠有功官员或赐给爵位名号颁发的诰命或敕命,圣旨颜色越丰富,说明接受封赠的官员官衔越高。
    根据明清的定制,给五品以上官员的圣旨颜色相对比较丰富,有三色、五色和七色的,五品以下的颜色一般为单一的纯白绫。
    圣旨的长度历代并没有硬性规定:长的可达500厘米,短的约为200厘米,宽度一般约33厘米。
    清代圣旨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内容,并印有皇帝的玺印。
    明清两代圣旨的诰命和敕命,都是由翰林院撰拟的。明清两代圣旨的书写者称为“庶吉士”,是在进士中择其最优秀者,由皇帝亲自评点,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就曾被录用为“庶吉士”。
    圣旨的文字书写端庄秀丽、圆润飘逸,圣旨的行文极为洗练,几乎达到无可增删的程度,其内容又具有极其珍贵的史料价值。
    有些圣旨还有另一个防伪绝招,圣旨的绢布上印满了祥云图案,就像今天的防伪水印一样,而且所有的圣旨开头的第一个字,必须是印在右上角第一朵祥云上。
    圣旨两端织成两条提花翻飞的银龙,“奉天诰命”四个篆字端庄古朴,望之令人顿生威严肃穆之感。清代圣旨均用汉文和满文合璧书写,汉文行款从右至左,满文行款从左至右,合于中幅书写日期,并钤盖“制诰之宝”。
    圣旨内容由翰林院撰拟,经内阁大学士奏定后,再按品级填发。
    书写则由皇帝从进士中亲自评点选拔出来的最优秀者“庶吉士”来承担。由于圣旨从拟稿到缮写均由顶尖文化高手来完成,因而这些圣旨在颇富史料价值的同时,更具有极大的艺术欣赏价值。
    其行文的精悍洗练,几乎达到了增一字嫌其累赘、减一字达意不确的程度。其汉文书法为端庄的小楷,气度雍容,圆润飘逸,布局奇正相参,跌宕有致,字迹笔画突兀,犹如浮雕一般,历经沧桑却风采不减。
    诏书(或作诏令、诏)是皇帝在登基、大婚、亲政、殡天、入继大统等宗室要务,与国家重大灾变、重大革新或隆重庆典时,诏告天下所用之文书,统称为“诏令文书”;由于拟旨承宣的机构与功能各有不同,功用、名称便不同,如诰命、敕命、敕谕、敕令、谕令、谕旨、圣旨、圣令、皇令、皇榜、金榜、公榜、册、书、符、檄文等。
    清朝时,诏书由内阁拟稿,经大学士定稿进呈,皇帝批阅後,以墨笔楷书,由右至左直写,写在大幅黄纸上,中间及纸张接缝处钤「皇帝之宝」玺。制作完成後的诏书称为「诏黄」,以极其隆重而繁复的礼仪,送至北京城楼上宣读,象徵著布告天下。
    宣诏礼成,由礼部接诏,立即誊写或雕板印刷多份,由驿道分送各地,再由地方官员接诏、宣诏。誊写的诏书,称为「誊黄」,雕板印刷的诏书,称为「搨黄」……
    这个时代该有的这些礼节自然也是有的,就算周王室已经空有其表,但明面上,他们还是得遵循周王室的意志的。
    万一因为这么一点小事情,惹到了洛邑学宫的那位,恐怕十个秦国都不够她打的……
    所以,秦国的文武百官们就是再不情愿,现在也得做个样子出来,拿出个严肃的态度来,虽然这会让他们倍感恶心。
    “奉天承运大周天威,诏曰,今有秦国侍郎凌虚者,朋比为奸,欺君枉法,贪赃受贿,误国害民,再三警醒,终然不改,罪无可赦,着即日革职,抄没家产,永不起用!”
    “敕曰,然,上苍有好生之德,大周自会秉公处置,遂即刻捉拿其人,押往洛邑问罪,不得有误,至此!”
    等到所有人听完诏书以后,大家都有些懵逼了,你大老远的来一趟,就是为了带一个人走?带走的还是个侍郎,这是要闹哪样啊?
    侍郎,属于郎官当中的一种,本为宫廷的近侍。
    东汉以后,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官位渐高。相当于现在的部长、副部长级别。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载:“郎中令,秦官,掌官殿掖门户,有丞。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禄勋。属官有大夫、郎、谒者……郎掌守门户,出充车骑、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皆无员,多至千人。”
    《后汉书·百官志二》载:“五官侍郎,比四百石。本注曰:无员……凡郎官皆主更直执戟,宿卫诸殿门,出充车骑。”
    清赵翼《馀丛考·侍郎郎中》载:“葢本执兵侍卫者。侍郎之官,至汉始有。”
    “雍城侯,接旨吧!”使节合上诏书,郑重地说道。
    “臣,领旨!”雍城侯这才躬身上前,接下了那诏书。
    “大周天威浩荡,万岁无疆!”其他的众臣也很配合地跟着喊了一句。
    “既已接旨,便请即刻交出此人,否则,我等将会亲自前往抓捕此人。”
    “怎敢劳烦天使亲为?天使这一路舟车劳顿,想必早已疲累,不若在此歇息一晚,臣即刻备好酒宴,歌舞,岂不乐哉?”
    “不可,天子有令,捉拿此人后须即刻返回,不得有误。”
    “既如此,臣便即刻去往凌侍郎家中,追捕此人。”
    “不必了,罪臣凌虚在此,天使,请……请即刻押解罪人去往洛邑问罪吧!”此时,大秦侍郎凌虚主动站了出来,痛哭流涕地说道。
    虽然他此刻在哭,但心里早就已经乐开了花。
    太好了,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了,自己这把老骨头总算是保住了啊!
    “既是如此,即刻拿下。”缪乘下令道。
    “不必了,罪人自己会走!”凌虚说着便起身,在天使及其随从等人眼中带上了沉重的枷锁和镣铐,并且被剃掉了头发,这就表示,他现在是一个罪犯,而不是一个秦国的官吏了。
    随着诏书的宣读完毕,凌虚已经变成了庶人,现在,谁也不可能再找他的麻烦。
    “罪犯届已拿下,即刻启程,回往洛邑!”天使宣布道。
    “臣等,恭送天使!”这边,文武百官再次同步开口了。
    等到天使离开之后,缪乘压制已久的怒气终于爆发了,一巴掌拍碎了秦王宝座前的那张案几。
    而他之所以在暴怒之下都没有去撕毁诏书,是因为这张诏书,在经过各类对比之后,发现它并没有任何经过伪造的痕迹,它的确就是一张真的诏书。
    这上面不仅盖着周天子的大印,还有学宫山长的名号,这效果和性质可就不一样了。
    据说,有山长亲笔题名的诏书,就代表了山长的意见,七国纷乱之时,也无人敢对此有异议,因为,如果山长题名了,那就说明她盯上了某个人……
    所以,盛怒之后,又多了几分恐慌和忌惮,如果是山长本人要保凌虚这个自己先前已经扔在锅里煮好的替罪羊的话,那秦国还真的就没什么办法阻止她。
    谁让人家是天下第一宗师呢,真把人家惹毛了,那估计就不是缪家一家遭难,而是整个秦国都会被血洗了。
    到底是谁,把自己先前准备好的鸭子也抱走了?
    缪乘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