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心意
从淮南楼出来,宋宁仍旧感觉到很庆幸。
要不是临时想出了那首脍炙人口的《临江仙》,当日的文会还不知道该怎么收场,不过即便如此也是让他感觉到头疼。
宋承孝与宋宁一起往家的方向走,宋承孝问道:“宋宁,且问你之前的那首《临江仙》是怎么回事?是出自你的手笔?”
宋宁道:“好像是在哪本书上见过,随手拿来用。”
“怪不得。”宋承孝本来就不觉得儿子有什么水平,听这话他反倒好像是释然了,宋承孝道,“做人要脚踏实地,不能剽窃他人的诗词作为自己的,这种事下不为例……不过如此的诗词,为何为父以前就没听说过?”
宋承孝也感觉到奇怪。
宋宁所写的那首临江仙,无论是意境还是文墨都已经有了名师大家的水准,宋承孝多少还是有鉴赏能力的,当他察觉到这首词他没听说过,他便感觉到惊讶。
但听他在嘀咕道:“难道是前朝不出名的人物所写?”
宋宁也不想多去解释,他拎着食盒走的速度也就更快了一些,在他心目中这个老爹之前没惹什么大的事端便已经是好的。
……
……
回到家,宋宁把食盒打开。
里面除了酒水之后,还有精致的几样食物,都是用碗碟所盛,而且分了上下两层。
一家三个女人看到这食盒惊愕无比,老太太宋徐氏问道:“瓜娃儿,你这是从何带回来的?这可……不是偷来的吧?”
宋宁先看了宋承孝一眼,这会宋承孝的目光盯在那壶好酒上,显然这壶酒是为他所准备,家里除了宋承孝之外旁人也不喝酒。
宋宁道:“是跟父亲参加文会之后,由文会的何公子送给咱家的,祖母和娘放心用便是,这食盒得来绝对干净,不会有什么问题。”
“娘,这壶酒我先拿去了。”宋承孝伸手便要把酒壶拿走。
老太太一巴掌打在儿子的手背上,她冷声道:“这么好的东西,当然要先祭祖,祭祖之后再吃也不迟……”
按照祖辈的规矩,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要先给“祖宗”们品尝一下,当然祖宗们都已经故去,是不可能用膳的,意思就是在祖宗牌位面前显摆一下,然后下面的人再吃,这也成为了宋家人的规矩。
宋承孝虽然不情愿,但还是按照老太太的要求,先去把祖宗的牌位,包括家谱等挂起来,经过简短的祭拜之后,这才将酒食重新拿出来。
宋宁之前也没吃什么,他这边用小盘子盛了一点点心回来。
正要吃,宋涵秀从柴房那边过来,宋涵秀手上也拿着分食而来的盘子,她道:“哥,你是怎么得来这么好的东西?”
“是爹有本事,我只是跟着沾光而已。”宋宁一边吃一边说道,“有问题去问爹,别问我。”
宋涵秀道:“当我不知道?好像最近你在外面很风光啊,爹以前可从来没拿回这么好的东西。”
说完,宋涵秀也开始吃东西。
……
……
因为参加了文会,宋宁下午也就没去摆摊,就在家里读书。
看书的时候,也没人打扰,反正家里的女人也不会让他去做什么家务,他就好像少爷一样,除了读书也无别的事情可做。
因为之后几天下雨,宋宁也没出去。
一直等放晴之后,宋宁才开始重新摆摊,这天也没什么生意,他一直等到日落黄昏时,正准备把家伙事都收回去,但见何公子带着一名小厮往这边而来。
“宋家兄弟?呵,为兄又来了。”
这次何崇源见到宋宁,态度明显比之之前要好许多,甚至有种把宋宁当作自己人看待的意思。
宋宁起身行礼,何崇源一摆手道:“坐下来说话便是……说起来是我唐突和冒失,没打扰你做生意吧?”
宋宁摇摇头道:“一目了然,哪里有什么生意?其实只是混口饭吃,不求能做什么生意,找个地方能安心读书便可。”
何崇源笑道:“真是没想到这么小的书桌之前,能培养出宋兄弟这么能干的人才,以你的年岁不去考科举可惜了,不过你也说了,明年要考县试,看来一次过县试和府试,甚至一次考中秀才都并非难事啊。”
“何公子言笑了。”宋宁显得很尴尬,他知道何崇源做出如此判断的依据是他的那两首词,但可惜这两首词都不是他的原著,他对于科举的认识还处于启蒙阶段,这段时间内他自己读书也算是很用功,但有时候还是很难进益,就在于他没有先生来教导。
何崇源道:“宋兄弟尚且不知那日你走之后,那些文会的文友是如何评价你的诗词,都说如此的诗词,足以可以让世人所动容,唉!真是想不到你小小年岁,便可以在诗词上有如此的造诣……”
听到这些话,宋宁心里还是很惭愧。
何崇源好像感觉出宋宁对当日的事情并不想多提,这时候的人多讲究中庸,就算做出很风光的事情,也要保持低调,这才能体现出为人君子的气度。
就好像你有才,旁人知道就行了,也不必拿来在嘴上说。
何崇源道:“哈哈,这不城内有很多文会都想邀请宋兄弟你去,但都被为兄给拒绝了,也知道你明年要考科举,必然学业紧张……”
宋宁点头道:“多谢何公子帮在下拒绝。”
宋宁知道,何崇源帮他拒绝的主要原因,是怕被人所责难,就算一个人在诗词上再有造诣,也不能说天天作出让世人动容的诗词,一个人能有两次表现的机会已经不错了,再多出面,就可能适得其反。
何崇源如此做,也是在保护宋宁这个天才,尤其怕宋宁被陆公子等人所责难。
“宋兄弟最近在读书之上,可有什么为难之处?”何崇源显得很关切道,“恕为兄说句不太中听的话,你是普通民户出身,就算读书再有造诣,也难以买到更多的书籍,为兄家中平时的藏书也不少,若你缺书的话,不妨由为兄借你几本,让你可以在学术上有更多的涉猎,如此也乃是为兄的一片心意。”
要不是临时想出了那首脍炙人口的《临江仙》,当日的文会还不知道该怎么收场,不过即便如此也是让他感觉到头疼。
宋承孝与宋宁一起往家的方向走,宋承孝问道:“宋宁,且问你之前的那首《临江仙》是怎么回事?是出自你的手笔?”
宋宁道:“好像是在哪本书上见过,随手拿来用。”
“怪不得。”宋承孝本来就不觉得儿子有什么水平,听这话他反倒好像是释然了,宋承孝道,“做人要脚踏实地,不能剽窃他人的诗词作为自己的,这种事下不为例……不过如此的诗词,为何为父以前就没听说过?”
宋承孝也感觉到奇怪。
宋宁所写的那首临江仙,无论是意境还是文墨都已经有了名师大家的水准,宋承孝多少还是有鉴赏能力的,当他察觉到这首词他没听说过,他便感觉到惊讶。
但听他在嘀咕道:“难道是前朝不出名的人物所写?”
宋宁也不想多去解释,他拎着食盒走的速度也就更快了一些,在他心目中这个老爹之前没惹什么大的事端便已经是好的。
……
……
回到家,宋宁把食盒打开。
里面除了酒水之后,还有精致的几样食物,都是用碗碟所盛,而且分了上下两层。
一家三个女人看到这食盒惊愕无比,老太太宋徐氏问道:“瓜娃儿,你这是从何带回来的?这可……不是偷来的吧?”
宋宁先看了宋承孝一眼,这会宋承孝的目光盯在那壶好酒上,显然这壶酒是为他所准备,家里除了宋承孝之外旁人也不喝酒。
宋宁道:“是跟父亲参加文会之后,由文会的何公子送给咱家的,祖母和娘放心用便是,这食盒得来绝对干净,不会有什么问题。”
“娘,这壶酒我先拿去了。”宋承孝伸手便要把酒壶拿走。
老太太一巴掌打在儿子的手背上,她冷声道:“这么好的东西,当然要先祭祖,祭祖之后再吃也不迟……”
按照祖辈的规矩,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要先给“祖宗”们品尝一下,当然祖宗们都已经故去,是不可能用膳的,意思就是在祖宗牌位面前显摆一下,然后下面的人再吃,这也成为了宋家人的规矩。
宋承孝虽然不情愿,但还是按照老太太的要求,先去把祖宗的牌位,包括家谱等挂起来,经过简短的祭拜之后,这才将酒食重新拿出来。
宋宁之前也没吃什么,他这边用小盘子盛了一点点心回来。
正要吃,宋涵秀从柴房那边过来,宋涵秀手上也拿着分食而来的盘子,她道:“哥,你是怎么得来这么好的东西?”
“是爹有本事,我只是跟着沾光而已。”宋宁一边吃一边说道,“有问题去问爹,别问我。”
宋涵秀道:“当我不知道?好像最近你在外面很风光啊,爹以前可从来没拿回这么好的东西。”
说完,宋涵秀也开始吃东西。
……
……
因为参加了文会,宋宁下午也就没去摆摊,就在家里读书。
看书的时候,也没人打扰,反正家里的女人也不会让他去做什么家务,他就好像少爷一样,除了读书也无别的事情可做。
因为之后几天下雨,宋宁也没出去。
一直等放晴之后,宋宁才开始重新摆摊,这天也没什么生意,他一直等到日落黄昏时,正准备把家伙事都收回去,但见何公子带着一名小厮往这边而来。
“宋家兄弟?呵,为兄又来了。”
这次何崇源见到宋宁,态度明显比之之前要好许多,甚至有种把宋宁当作自己人看待的意思。
宋宁起身行礼,何崇源一摆手道:“坐下来说话便是……说起来是我唐突和冒失,没打扰你做生意吧?”
宋宁摇摇头道:“一目了然,哪里有什么生意?其实只是混口饭吃,不求能做什么生意,找个地方能安心读书便可。”
何崇源笑道:“真是没想到这么小的书桌之前,能培养出宋兄弟这么能干的人才,以你的年岁不去考科举可惜了,不过你也说了,明年要考县试,看来一次过县试和府试,甚至一次考中秀才都并非难事啊。”
“何公子言笑了。”宋宁显得很尴尬,他知道何崇源做出如此判断的依据是他的那两首词,但可惜这两首词都不是他的原著,他对于科举的认识还处于启蒙阶段,这段时间内他自己读书也算是很用功,但有时候还是很难进益,就在于他没有先生来教导。
何崇源道:“宋兄弟尚且不知那日你走之后,那些文会的文友是如何评价你的诗词,都说如此的诗词,足以可以让世人所动容,唉!真是想不到你小小年岁,便可以在诗词上有如此的造诣……”
听到这些话,宋宁心里还是很惭愧。
何崇源好像感觉出宋宁对当日的事情并不想多提,这时候的人多讲究中庸,就算做出很风光的事情,也要保持低调,这才能体现出为人君子的气度。
就好像你有才,旁人知道就行了,也不必拿来在嘴上说。
何崇源道:“哈哈,这不城内有很多文会都想邀请宋兄弟你去,但都被为兄给拒绝了,也知道你明年要考科举,必然学业紧张……”
宋宁点头道:“多谢何公子帮在下拒绝。”
宋宁知道,何崇源帮他拒绝的主要原因,是怕被人所责难,就算一个人在诗词上再有造诣,也不能说天天作出让世人动容的诗词,一个人能有两次表现的机会已经不错了,再多出面,就可能适得其反。
何崇源如此做,也是在保护宋宁这个天才,尤其怕宋宁被陆公子等人所责难。
“宋兄弟最近在读书之上,可有什么为难之处?”何崇源显得很关切道,“恕为兄说句不太中听的话,你是普通民户出身,就算读书再有造诣,也难以买到更多的书籍,为兄家中平时的藏书也不少,若你缺书的话,不妨由为兄借你几本,让你可以在学术上有更多的涉猎,如此也乃是为兄的一片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