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战端初起
秦王政一十六年,九月初一,白修带着军队出征了,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掌握着大将军绶印的他,只带着约摸二十万人的军队。要知道,当时白修可调动的兵力在一百万上下浮动,如果下令征兵的话,这个数字还可以在翻上半番。
出兵二十万,后勤的压力自是减轻了不少,嬴政宽慰之余,也不免对此次出征的胜负抱有忧虑。而白修很自信也无奈的告诉嬴政,以他的指挥能力,掌控二十万军士已是极限,但他只需十万军士,就足以取得辉煌的战果。
军事指挥就如同一座金字塔,指挥的人数和指挥官的指挥能力是成正比的,指挥的人数越多,对能力的要求就越高。从古至今,有能力站在塔顶的人是很少的。
多多益善是一种境界,它代表着指挥官的能力已经突破了人数的限制,突破了金字塔的塔顶,无论是十万、还是五十万、一百万,对于指挥官而言,都已经没有意义。
因为这种指挥官的麾下,他的士兵永远只有一个人,命令前进绝不后退,命令向东绝不向西。
同进同退,同生同死。这才是指挥艺术的最高境界。
所以,善带兵而多多益善者,是真正的军事天才。这样的人,被称之为军神。
军神?在白修的印象中,这个年代,有能力被冠以“军神”二字的,不过三人尔。将军府中的老将王翦,隐匿于魏国民间的老将廉颇,还有白修不久后将面对的敌人,赵将李牧(少羽这会儿还不到四岁,韩信的资历也没混够,不算)。
白修能统兵二十万,虽说这其中有着秦****制的原因,但以他现在的年龄而言,还是有着成长为军神的潜质。纵然拥有这般潜质,可白修不努力也是枉然,在奔赴边境的长途行军中,他只指挥着十万军士,而把可调动另外十万人的兵符分成三部分移交给了蒙恬、王贲、章邯三人手中,还美曰其名的要锻炼他们。
或许有人要问了,一山不容二虎,一军又岂容二帅,权力的均分不但会引起众将的猜疑,还会动摇士兵的军心,实属不智。本来这的确是个问题,可白修在行军的第二天就兵分三路,那这个问题,又将从何谈起呢?
大军自咸阳出发,于渭水河道口,趁着雨幕与夜色,在白修的指示下,蒙恬、王贲、章邯带着十万大军向渭水南部而行,直取函谷关。白修率着另十外万大军来到渭水北部,一路沿着渭水,往秦魏两国边境处前行,丝毫不加以掩饰自己的行军路线。
如今天下正值动荡之际,除偏安一隅的齐国不闻世事外,其余六国都在收集他国情报上付出了相当程度的努力,如秦国的罗网,韩国的夜幕组织等。是以在嬴政口谕下达的那一刻起,不到一日的时间,与秦国接壤且距咸阳城较近的韩、魏、楚三国,都派出了大量的眼线来时刻监视着白修所统率的这支大军。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二十万大军骤然减少一半,统军的蒙恬、蒙毅、王贲、章邯四位将领随之消失,这么重要的情报,居然直到函谷关被蒙恬等人率军攻下,才传到了镇守各国边境的将领耳边。
五国派出的众多眼线,自然不瞎也不傻,可他们毕竟是人欸!想要对付人,还有比罗网在出征前,白修特意请示嬴政,让他帮忙从罗网那里调出了所有魑级以上,天级以下的所有杀手。有这些专门针对人性弱点的杀手,又有白修任命公输仇制作,可收集空中数万飞鸟扫描的景象制成全息地图的精巧机关,这十万大军就如同幽灵一般,消失在了所有人的视线中。
至于白修那边,只是随便的调整了行军阵型,造成人数未变的视觉假象,又令幽莲和墨灵二人不时变幻成蒙恬几人的相貌出来走动。这可谓完美的瞒天过海之计,能够完成还有着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七国的大多数势力,其注意力都集中在了白修一人身上。
血少白修,年仅五岁便声名鹊起,当时就关注他的只有燕国的姬丹,韩国的韩非等少数人。随着蒙恬、王贲、章邯三位青年将领的出现,站在他们背后的白修,终于引起了各方势力共同的高度重视。
在此之前,白修凭着他逐渐展现出的才识、谋略、巧变等能力就被认为是不世之英才,可领军作战并非儿戏,就如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一般,唯有打过方能知晓。是以当白修的大军兵临安邑城下时,同样统率着二十万大军的魏将朱源(朱亥之子)、魏霄海(信陵君魏无忌之侄)二人,眼中并无敬畏,只有跃跃欲试之心。
是时魏国无才,是指其锅内既无英才,也无庸才,朱源、魏霄海二将的才能虽说比不上他们长辈,可也算是熟读兵书,排兵布阵并无难度。白修到来之前,两人便在安邑城外严阵以待,只等对方一声号响,己方的二十万就会冲杀而出。
朱、魏二将心中作何想,白修通过飞鸟的观察,自然是了如指掌。安邑城外一片空旷,在兵力不如对方的情况下,白修知道这里并非决战的场所,于是他令十万大军于城外二十五里处安营扎寨,而他自己则带着一队不足二十人的轻骑,借下战书之名,亲眼去探探对方的虚实。
这一探,白修的心中便有了把握。朱、魏二将都是务实的将领,他们甚至都没想着这次战争会大获全胜,他们只想两军都在付出沉重的代价下,白修会放弃对魏国的攻略。两人的这般想法,决定了他们的作战策略,以安邑城为基,能战则战,不战则守。
两人所谓的能战,是指当白修的大军出现在安邑城外十五里以内一览无余的空旷地带时,双方摆好阵势,在天下良好的情况下公平对决。若以上任意一个条件不满足,他们就会死守在安邑城中,以城内的百姓在撤退时留下的粮食,他们能够撑上半年多。
《孙子兵法》有云:阙城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朱、魏二将深信,以安邑城为守,除非秦军再增派数倍以上的援手,否则若无意外的话,他们一定可以坚守到底。
两人的计策是算不上有多高明,可对于惜时如金的秦军,倒也是另类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只可惜,他们所期待的没有意外,那是不可能的,因为白修的出现,本来就是个意外。
此战白修若想取胜,有一个最简单不过的方法,以弱胜强的最佳方案,火攻!
首先,安邑城厚实挺拔的城墙,对能够飞翔的鸟类来说自然能够视作无物。白修能够驭使百鸟,所以他完全可以借着夜色,让诸多鸟儿将燃油尽数洒于安邑城四处,然后令一队精通骑射的士兵,同他一行乘坐勉强可载人的雕类飞禽,用火箭点燃这座城池。
安邑城东、西、南三面皆是空旷的平原,唯有北面靠着渭水,火势一起,城内的士兵们第一时间都会向北门逃蹿。届时只需在另外三门布些疑兵,在北门外设下天罗地网,再有重兵埋伏在侧,不用一日夜的光阴,这二十万大军就会被消灭个干净。
此计简单易行,成功率极高且己方的伤损可忽略不计,是以白修于营账内提出后,随行的所有将领都一致赞同。可白修却摇了摇头,一边说着此事容后再谈,一边挥斥着这些将领先行回到各自的职位,各司其职,以防不可能出现的魏军突袭。
营帐内顿时便只剩下了四人,跟随着这支大军的小军医端木蓉,嬴政赐给白修的幽莲、墨灵两位阴阳家弟子,还有他自己。享受着端木蓉的按摩,白修把幽莲、墨灵叫到了身旁,令她们恢复自己的本来相貌,而他则是从怀里掏出了一把短小的匕首,细细放在手中端详起来。
杀生一出,浮尸百万!想要最快成长起来,白修需要的不是干尸,是血啊!
;
出兵二十万,后勤的压力自是减轻了不少,嬴政宽慰之余,也不免对此次出征的胜负抱有忧虑。而白修很自信也无奈的告诉嬴政,以他的指挥能力,掌控二十万军士已是极限,但他只需十万军士,就足以取得辉煌的战果。
军事指挥就如同一座金字塔,指挥的人数和指挥官的指挥能力是成正比的,指挥的人数越多,对能力的要求就越高。从古至今,有能力站在塔顶的人是很少的。
多多益善是一种境界,它代表着指挥官的能力已经突破了人数的限制,突破了金字塔的塔顶,无论是十万、还是五十万、一百万,对于指挥官而言,都已经没有意义。
因为这种指挥官的麾下,他的士兵永远只有一个人,命令前进绝不后退,命令向东绝不向西。
同进同退,同生同死。这才是指挥艺术的最高境界。
所以,善带兵而多多益善者,是真正的军事天才。这样的人,被称之为军神。
军神?在白修的印象中,这个年代,有能力被冠以“军神”二字的,不过三人尔。将军府中的老将王翦,隐匿于魏国民间的老将廉颇,还有白修不久后将面对的敌人,赵将李牧(少羽这会儿还不到四岁,韩信的资历也没混够,不算)。
白修能统兵二十万,虽说这其中有着秦****制的原因,但以他现在的年龄而言,还是有着成长为军神的潜质。纵然拥有这般潜质,可白修不努力也是枉然,在奔赴边境的长途行军中,他只指挥着十万军士,而把可调动另外十万人的兵符分成三部分移交给了蒙恬、王贲、章邯三人手中,还美曰其名的要锻炼他们。
或许有人要问了,一山不容二虎,一军又岂容二帅,权力的均分不但会引起众将的猜疑,还会动摇士兵的军心,实属不智。本来这的确是个问题,可白修在行军的第二天就兵分三路,那这个问题,又将从何谈起呢?
大军自咸阳出发,于渭水河道口,趁着雨幕与夜色,在白修的指示下,蒙恬、王贲、章邯带着十万大军向渭水南部而行,直取函谷关。白修率着另十外万大军来到渭水北部,一路沿着渭水,往秦魏两国边境处前行,丝毫不加以掩饰自己的行军路线。
如今天下正值动荡之际,除偏安一隅的齐国不闻世事外,其余六国都在收集他国情报上付出了相当程度的努力,如秦国的罗网,韩国的夜幕组织等。是以在嬴政口谕下达的那一刻起,不到一日的时间,与秦国接壤且距咸阳城较近的韩、魏、楚三国,都派出了大量的眼线来时刻监视着白修所统率的这支大军。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二十万大军骤然减少一半,统军的蒙恬、蒙毅、王贲、章邯四位将领随之消失,这么重要的情报,居然直到函谷关被蒙恬等人率军攻下,才传到了镇守各国边境的将领耳边。
五国派出的众多眼线,自然不瞎也不傻,可他们毕竟是人欸!想要对付人,还有比罗网在出征前,白修特意请示嬴政,让他帮忙从罗网那里调出了所有魑级以上,天级以下的所有杀手。有这些专门针对人性弱点的杀手,又有白修任命公输仇制作,可收集空中数万飞鸟扫描的景象制成全息地图的精巧机关,这十万大军就如同幽灵一般,消失在了所有人的视线中。
至于白修那边,只是随便的调整了行军阵型,造成人数未变的视觉假象,又令幽莲和墨灵二人不时变幻成蒙恬几人的相貌出来走动。这可谓完美的瞒天过海之计,能够完成还有着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七国的大多数势力,其注意力都集中在了白修一人身上。
血少白修,年仅五岁便声名鹊起,当时就关注他的只有燕国的姬丹,韩国的韩非等少数人。随着蒙恬、王贲、章邯三位青年将领的出现,站在他们背后的白修,终于引起了各方势力共同的高度重视。
在此之前,白修凭着他逐渐展现出的才识、谋略、巧变等能力就被认为是不世之英才,可领军作战并非儿戏,就如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一般,唯有打过方能知晓。是以当白修的大军兵临安邑城下时,同样统率着二十万大军的魏将朱源(朱亥之子)、魏霄海(信陵君魏无忌之侄)二人,眼中并无敬畏,只有跃跃欲试之心。
是时魏国无才,是指其锅内既无英才,也无庸才,朱源、魏霄海二将的才能虽说比不上他们长辈,可也算是熟读兵书,排兵布阵并无难度。白修到来之前,两人便在安邑城外严阵以待,只等对方一声号响,己方的二十万就会冲杀而出。
朱、魏二将心中作何想,白修通过飞鸟的观察,自然是了如指掌。安邑城外一片空旷,在兵力不如对方的情况下,白修知道这里并非决战的场所,于是他令十万大军于城外二十五里处安营扎寨,而他自己则带着一队不足二十人的轻骑,借下战书之名,亲眼去探探对方的虚实。
这一探,白修的心中便有了把握。朱、魏二将都是务实的将领,他们甚至都没想着这次战争会大获全胜,他们只想两军都在付出沉重的代价下,白修会放弃对魏国的攻略。两人的这般想法,决定了他们的作战策略,以安邑城为基,能战则战,不战则守。
两人所谓的能战,是指当白修的大军出现在安邑城外十五里以内一览无余的空旷地带时,双方摆好阵势,在天下良好的情况下公平对决。若以上任意一个条件不满足,他们就会死守在安邑城中,以城内的百姓在撤退时留下的粮食,他们能够撑上半年多。
《孙子兵法》有云:阙城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朱、魏二将深信,以安邑城为守,除非秦军再增派数倍以上的援手,否则若无意外的话,他们一定可以坚守到底。
两人的计策是算不上有多高明,可对于惜时如金的秦军,倒也是另类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只可惜,他们所期待的没有意外,那是不可能的,因为白修的出现,本来就是个意外。
此战白修若想取胜,有一个最简单不过的方法,以弱胜强的最佳方案,火攻!
首先,安邑城厚实挺拔的城墙,对能够飞翔的鸟类来说自然能够视作无物。白修能够驭使百鸟,所以他完全可以借着夜色,让诸多鸟儿将燃油尽数洒于安邑城四处,然后令一队精通骑射的士兵,同他一行乘坐勉强可载人的雕类飞禽,用火箭点燃这座城池。
安邑城东、西、南三面皆是空旷的平原,唯有北面靠着渭水,火势一起,城内的士兵们第一时间都会向北门逃蹿。届时只需在另外三门布些疑兵,在北门外设下天罗地网,再有重兵埋伏在侧,不用一日夜的光阴,这二十万大军就会被消灭个干净。
此计简单易行,成功率极高且己方的伤损可忽略不计,是以白修于营账内提出后,随行的所有将领都一致赞同。可白修却摇了摇头,一边说着此事容后再谈,一边挥斥着这些将领先行回到各自的职位,各司其职,以防不可能出现的魏军突袭。
营帐内顿时便只剩下了四人,跟随着这支大军的小军医端木蓉,嬴政赐给白修的幽莲、墨灵两位阴阳家弟子,还有他自己。享受着端木蓉的按摩,白修把幽莲、墨灵叫到了身旁,令她们恢复自己的本来相貌,而他则是从怀里掏出了一把短小的匕首,细细放在手中端详起来。
杀生一出,浮尸百万!想要最快成长起来,白修需要的不是干尸,是血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