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九节 笼罩欧洲的恐怖
接到欧洲的消息后,大明洋务司感觉到非常诡异,他们实在是不明白德国为什么突然又要打击法国了。
从欧洲正面反馈回来的消息,德国遭到了欧洲国家一致的反对,他们不应该在这种不利状态下针对法国啊。
但皇太子的回复称,这是德皇的态度,需要中国政府表态。
跟德国结盟,这势必影响到中英同盟,在太平洋的利益,就是靠跟英国的协定保证的。
如果没有英国的协定,很难说能让美国妥协,让华人在加州自治。
结果摆在了朱敬伦桌上,洋务司需要皇帝决定。
“德国的态度可靠吗?”
朱敬伦担心这是德皇犯二的结果,他随口一说,中国认真起来,然后他不动手了,却影响了中英关系。
“不确定,是德皇当面保证的。”
已经取代了徐荣村的洋务司主事苏杰生说道。
朱敬伦点点头:“让太子跟德皇密谈,一份针对俄国的中德同盟对我们是有利的,但记住必须保密。我们可以给德国保证,一旦俄国攻击德国,中国将向俄国发起攻击。”
“签订密约吗?”
苏杰生问道。
朱敬伦道:“先密谈,谁知道能不能达成协议呢,谁知道德国人会不会提出什么其他的要求。”
明明是合则两利的事情,德国却始终要让中国以利益做保证,这说明德国人始终认为自己占优势地位,跟中国的同盟是德国付出的多,收获的少,所以要得到额外补偿。鬼知道德国人现在是不是还这样认为。
那边谈的很顺利,一个皇帝,一个皇太子,谈判的效率出奇的高。
中国答应德国在遭遇俄国攻击的时候,用全部海陆军事力量进攻俄国,在德国遭到俄国威胁的时候,将陈兵边境威慑俄国;德国承诺,在俄国攻击中国的时候,将用全部海陆军事力量进攻俄国,在俄国威胁中国的时候,将陈兵边境威慑俄国。
德国还建议中国跟奥匈帝国也签订类似的针对俄国的条约,被中国皇太子礼貌的拒绝,认为有德奥同盟的存在,中国不需要跟奥匈结盟。
三天内,这份纯粹的外交密约就签订了,这时候中国政府才确信,德国是真的打算打击法国了。
皇太子的行程立刻就发生改变,让他回国期间,安排他顺道访问奥斯曼帝国。一旦跟俄国开战,奥斯曼帝国这个苦主是一个很好的助力。被俄国打击了十次之后,奥斯曼帝国垂垂老矣,可以说,如果没有崛起的俄国的打击,奥斯曼帝国现在的国际地位要高很多。
中国古人说,“我衰则彼盛,我盛则彼衰,盛则侵我郊圻,衰则服我声教”,这种关系放在俄国和奥斯曼帝国身上真是太合适了,俄国的一步步强大,就是踩在奥斯曼帝国身上站起来的,当然还踩了波兰,不过波兰已经给踩死了,就不值得提了。
朱凝华访问奥斯曼帝国,这才是真的强弱协议,中国希望在跟俄国的战争中,得到奥斯曼帝国的支持。而俄国一旦攻击奥斯曼帝国,中国也会施以援手,向奥斯曼帝国进行军事保证,显然中国是吃亏的,所以一些经济补偿是必须的。
奥斯曼帝国授予中国企业在奥斯曼开发矿产的特权。并给与了一些贸易优惠,大幅度降低了来自中国的茶叶、纺织品的关税。后来因为这些特权,中国开发了奥斯曼境内的石油,造就了一个石油帝国,那就是后话了。
皇太子还没有跟奥斯曼帝国达成任何协议的时候,欧洲那边就出事了。
德国宣布退出马德里会议,表示不承认马德里会议做出的任何决议,此举瞬间就引起了担心政府丢人的德国民众的欢呼,同时也得到了法国、俄国甚至一部分英国舆论的不满。
德国表示,绝不承认法国任何干涉摩洛哥王国内政的行为,摩洛哥必须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德国此举没有得到任何国家的支持,包括最担心法国在北非扩张的西班牙,法国跟西班牙刚刚达成了协议,保证了西班牙在摩洛哥北方的特权,瓜分了摩洛哥的利益,西班牙不想真的跟法国开战。
可是西班牙向德国做过保证,一旦德法开战,西班牙将用十万人向法国发起进攻。
意大利因为突尼斯问题,跟法国矛盾很大,但法国这些年的外交明显比德国成功。
1896年,法、意就居住在突尼斯的意大利人的地位问题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意大利遂正式承认法国对突尼斯的保护权,从而消除了两国久已存在的一个障碍。1898年,法、意签订商约,结束了两国间已持续了7年的“关税战”,两国关系进一步趋好。从1899年开始,法、意又对在地中海划分势力范围问题进行磋商,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这几年意大利经济开始高速增长,严重依赖来自法国的资本,也不想跟法国开战。
德奥意三国同盟很可能只有德奥能够一起行动,意大利很可能不会参战,反而是意大利跟奥匈帝国的矛盾更大,奥匈帝国境内的意大利人聚居地刚好位于富庶的亚得里亚海港口地区,意大利对这里始终有领土要求。
即便没有得到任何国家的支持,但德国退出马德里会议的举动,还是让欧洲的空气变得紧张起来,因为德国一国的分量就足够引起欧洲的对立了。
法国在看到绝大多数国家都支持法国的情况下,将摩洛哥问题交给国际仲裁,已经是最大的让步,法国不可能继续让步,而且法国的民族情绪始终要向德国复仇,一再的对德国让步,会让政府倒台的。
法国不但不退让,反而召回了之前罢免的外交部长德尔卡塞,德尔卡塞是强硬人物,而且外交政策一向就围绕着包围俄国而进行,法俄同盟就是他一手促成的,跟意大利的和解,也是他做到的,可以说俾斯麦之后,欧洲最有能力的外交家就是德尔卡塞。
召回德尔卡塞也向外释放了法国不打算继续妥协的态度。
朱敬伦尚在睡梦中被德国的这一消息打扰,苏杰生拿着电报,敲开了皇宫的大门。
在他看来,这是有可能爆发战争的事件,必须第一时间让皇帝知晓。
朱敬伦只沉默了片刻,马上做出一系列决定。
“让太子尽快跟奥斯曼帝国达成协议。派人,不,你亲自去一趟日本。不,让黄遵宪去,他在日本的人脉广。跟日本协调对俄关系,一旦我们跟俄国爆发战争,希望日本能一起参战,至少要争取到日本的中立。”
之前日本是一个变数,不过通过跟英国的共同协定,中国可以拉住日本,至少在对俄问题上,可以以英国为纽带,大家步调一致。但现在一旦德国跟法国开战,英国的地位就尴尬了,他们肯定是要支持法国的。可在对俄问题上,他们是要支持中国的。俄国同样是支持法国,法对德国的,在这个问题上,英国和俄国又保持一致。
所以朱敬伦担心,一旦德法开战,英国也加入战争的话,他们必然要跟俄国合作,那样就不可能在俄国问题上拉着日本跟中国站在一起了。
日本则对俄国是主要矛盾,但仇视中国。这时候中国需要直接拉住日本,在对俄时期保持一致。不然一旦中国跟俄国开战,日本的力量虽然小,可日本海军还是对中国有一定威胁的。另外美国也可能不安分,美国又是极力支持日本的。到时候日本给中国来个偷袭,这谁也受不了。
皇太子那边收到了要求后,马上跟奥斯曼帝国加快了谈判进度。
奥斯曼帝国其实也想找一个靠山,这么多年来,他们就是靠着欧洲国家的平衡,来防止俄国打击他们的。所以一直都想找一些强大的国家来保护自己,德国崛起之前,一直跟英法友好。但英法借此在奥斯曼帝国瓜分太多的特权,所以德国统一之后,很快奥斯曼帝国又跟德国友好。
给予了德国大量的特权,最重要的就是修建巴格达铁路的权力,让德国将铁路一路从欧洲腹地修到了奥斯曼腹地。德国在奥斯曼的出口额也高达三千多万英镑,奥斯曼成了德国不能放弃的巨大市场。
但德国并没有给奥斯曼任何军事保障,仅仅是俾斯麦时代在国际会议上支持奥斯曼帝国而已。现在中国愿意提供这个军事保证,他们求之不得呢。历史上,一战前,奥斯曼帝国就是寻求跟英国结盟,被英国拒绝后,才下定了决心跟德国站在一起的。
皇太子很快就跟奥斯曼帝国达成了协议。
日本那边,黄遵宪的进展也比较顺利。
显然日本早就不能忍受俄国一步步在朝鲜扩张了,黄遵宪对日本在朝鲜的利益进行了保证,允许一旦日本跟中国一起击败俄国,中国将承认日本在朝鲜的特权,承认在保持朝鲜独立的情况下,日本有权指导朝鲜改革。
但是日本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他们希望能够邀请中国皇室成员访日。
此时皇太子身在奥斯曼帝国,朱敬伦倒是有几个孙子,可都还没成年呢,长孙朱定国也才十岁。
现在欧洲的局势已经很紧张,随时都有爆发战争的可能,朱敬伦认为访日刻不容缓。
于是他决定,亲自去一趟日本。
从欧洲正面反馈回来的消息,德国遭到了欧洲国家一致的反对,他们不应该在这种不利状态下针对法国啊。
但皇太子的回复称,这是德皇的态度,需要中国政府表态。
跟德国结盟,这势必影响到中英同盟,在太平洋的利益,就是靠跟英国的协定保证的。
如果没有英国的协定,很难说能让美国妥协,让华人在加州自治。
结果摆在了朱敬伦桌上,洋务司需要皇帝决定。
“德国的态度可靠吗?”
朱敬伦担心这是德皇犯二的结果,他随口一说,中国认真起来,然后他不动手了,却影响了中英关系。
“不确定,是德皇当面保证的。”
已经取代了徐荣村的洋务司主事苏杰生说道。
朱敬伦点点头:“让太子跟德皇密谈,一份针对俄国的中德同盟对我们是有利的,但记住必须保密。我们可以给德国保证,一旦俄国攻击德国,中国将向俄国发起攻击。”
“签订密约吗?”
苏杰生问道。
朱敬伦道:“先密谈,谁知道能不能达成协议呢,谁知道德国人会不会提出什么其他的要求。”
明明是合则两利的事情,德国却始终要让中国以利益做保证,这说明德国人始终认为自己占优势地位,跟中国的同盟是德国付出的多,收获的少,所以要得到额外补偿。鬼知道德国人现在是不是还这样认为。
那边谈的很顺利,一个皇帝,一个皇太子,谈判的效率出奇的高。
中国答应德国在遭遇俄国攻击的时候,用全部海陆军事力量进攻俄国,在德国遭到俄国威胁的时候,将陈兵边境威慑俄国;德国承诺,在俄国攻击中国的时候,将用全部海陆军事力量进攻俄国,在俄国威胁中国的时候,将陈兵边境威慑俄国。
德国还建议中国跟奥匈帝国也签订类似的针对俄国的条约,被中国皇太子礼貌的拒绝,认为有德奥同盟的存在,中国不需要跟奥匈结盟。
三天内,这份纯粹的外交密约就签订了,这时候中国政府才确信,德国是真的打算打击法国了。
皇太子的行程立刻就发生改变,让他回国期间,安排他顺道访问奥斯曼帝国。一旦跟俄国开战,奥斯曼帝国这个苦主是一个很好的助力。被俄国打击了十次之后,奥斯曼帝国垂垂老矣,可以说,如果没有崛起的俄国的打击,奥斯曼帝国现在的国际地位要高很多。
中国古人说,“我衰则彼盛,我盛则彼衰,盛则侵我郊圻,衰则服我声教”,这种关系放在俄国和奥斯曼帝国身上真是太合适了,俄国的一步步强大,就是踩在奥斯曼帝国身上站起来的,当然还踩了波兰,不过波兰已经给踩死了,就不值得提了。
朱凝华访问奥斯曼帝国,这才是真的强弱协议,中国希望在跟俄国的战争中,得到奥斯曼帝国的支持。而俄国一旦攻击奥斯曼帝国,中国也会施以援手,向奥斯曼帝国进行军事保证,显然中国是吃亏的,所以一些经济补偿是必须的。
奥斯曼帝国授予中国企业在奥斯曼开发矿产的特权。并给与了一些贸易优惠,大幅度降低了来自中国的茶叶、纺织品的关税。后来因为这些特权,中国开发了奥斯曼境内的石油,造就了一个石油帝国,那就是后话了。
皇太子还没有跟奥斯曼帝国达成任何协议的时候,欧洲那边就出事了。
德国宣布退出马德里会议,表示不承认马德里会议做出的任何决议,此举瞬间就引起了担心政府丢人的德国民众的欢呼,同时也得到了法国、俄国甚至一部分英国舆论的不满。
德国表示,绝不承认法国任何干涉摩洛哥王国内政的行为,摩洛哥必须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德国此举没有得到任何国家的支持,包括最担心法国在北非扩张的西班牙,法国跟西班牙刚刚达成了协议,保证了西班牙在摩洛哥北方的特权,瓜分了摩洛哥的利益,西班牙不想真的跟法国开战。
可是西班牙向德国做过保证,一旦德法开战,西班牙将用十万人向法国发起进攻。
意大利因为突尼斯问题,跟法国矛盾很大,但法国这些年的外交明显比德国成功。
1896年,法、意就居住在突尼斯的意大利人的地位问题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意大利遂正式承认法国对突尼斯的保护权,从而消除了两国久已存在的一个障碍。1898年,法、意签订商约,结束了两国间已持续了7年的“关税战”,两国关系进一步趋好。从1899年开始,法、意又对在地中海划分势力范围问题进行磋商,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这几年意大利经济开始高速增长,严重依赖来自法国的资本,也不想跟法国开战。
德奥意三国同盟很可能只有德奥能够一起行动,意大利很可能不会参战,反而是意大利跟奥匈帝国的矛盾更大,奥匈帝国境内的意大利人聚居地刚好位于富庶的亚得里亚海港口地区,意大利对这里始终有领土要求。
即便没有得到任何国家的支持,但德国退出马德里会议的举动,还是让欧洲的空气变得紧张起来,因为德国一国的分量就足够引起欧洲的对立了。
法国在看到绝大多数国家都支持法国的情况下,将摩洛哥问题交给国际仲裁,已经是最大的让步,法国不可能继续让步,而且法国的民族情绪始终要向德国复仇,一再的对德国让步,会让政府倒台的。
法国不但不退让,反而召回了之前罢免的外交部长德尔卡塞,德尔卡塞是强硬人物,而且外交政策一向就围绕着包围俄国而进行,法俄同盟就是他一手促成的,跟意大利的和解,也是他做到的,可以说俾斯麦之后,欧洲最有能力的外交家就是德尔卡塞。
召回德尔卡塞也向外释放了法国不打算继续妥协的态度。
朱敬伦尚在睡梦中被德国的这一消息打扰,苏杰生拿着电报,敲开了皇宫的大门。
在他看来,这是有可能爆发战争的事件,必须第一时间让皇帝知晓。
朱敬伦只沉默了片刻,马上做出一系列决定。
“让太子尽快跟奥斯曼帝国达成协议。派人,不,你亲自去一趟日本。不,让黄遵宪去,他在日本的人脉广。跟日本协调对俄关系,一旦我们跟俄国爆发战争,希望日本能一起参战,至少要争取到日本的中立。”
之前日本是一个变数,不过通过跟英国的共同协定,中国可以拉住日本,至少在对俄问题上,可以以英国为纽带,大家步调一致。但现在一旦德国跟法国开战,英国的地位就尴尬了,他们肯定是要支持法国的。可在对俄问题上,他们是要支持中国的。俄国同样是支持法国,法对德国的,在这个问题上,英国和俄国又保持一致。
所以朱敬伦担心,一旦德法开战,英国也加入战争的话,他们必然要跟俄国合作,那样就不可能在俄国问题上拉着日本跟中国站在一起了。
日本则对俄国是主要矛盾,但仇视中国。这时候中国需要直接拉住日本,在对俄时期保持一致。不然一旦中国跟俄国开战,日本的力量虽然小,可日本海军还是对中国有一定威胁的。另外美国也可能不安分,美国又是极力支持日本的。到时候日本给中国来个偷袭,这谁也受不了。
皇太子那边收到了要求后,马上跟奥斯曼帝国加快了谈判进度。
奥斯曼帝国其实也想找一个靠山,这么多年来,他们就是靠着欧洲国家的平衡,来防止俄国打击他们的。所以一直都想找一些强大的国家来保护自己,德国崛起之前,一直跟英法友好。但英法借此在奥斯曼帝国瓜分太多的特权,所以德国统一之后,很快奥斯曼帝国又跟德国友好。
给予了德国大量的特权,最重要的就是修建巴格达铁路的权力,让德国将铁路一路从欧洲腹地修到了奥斯曼腹地。德国在奥斯曼的出口额也高达三千多万英镑,奥斯曼成了德国不能放弃的巨大市场。
但德国并没有给奥斯曼任何军事保障,仅仅是俾斯麦时代在国际会议上支持奥斯曼帝国而已。现在中国愿意提供这个军事保证,他们求之不得呢。历史上,一战前,奥斯曼帝国就是寻求跟英国结盟,被英国拒绝后,才下定了决心跟德国站在一起的。
皇太子很快就跟奥斯曼帝国达成了协议。
日本那边,黄遵宪的进展也比较顺利。
显然日本早就不能忍受俄国一步步在朝鲜扩张了,黄遵宪对日本在朝鲜的利益进行了保证,允许一旦日本跟中国一起击败俄国,中国将承认日本在朝鲜的特权,承认在保持朝鲜独立的情况下,日本有权指导朝鲜改革。
但是日本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他们希望能够邀请中国皇室成员访日。
此时皇太子身在奥斯曼帝国,朱敬伦倒是有几个孙子,可都还没成年呢,长孙朱定国也才十岁。
现在欧洲的局势已经很紧张,随时都有爆发战争的可能,朱敬伦认为访日刻不容缓。
于是他决定,亲自去一趟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