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兰陵禁书 > 兰陵禁书
错误举报

第三十九节

    “罗总喜欢喝咖啡,家里的器具也一定很讲究。”

    “我家里有一套spode的骨瓷咖啡杯,去英国的时候捎回来的。”

    “就一套?”

    “两套一模一样的,其中一套送给了宵夜。有什么事你就直接问吧。死者长已矣,存者且偷生。人活一辈子不易,我也希望宵夜走的明明白白的。”罗永和正色道。

    汤彬彬惊异罗永和的观察力,“我对宵夜家里丢失的一枚咖啡杯的下落很感兴趣。”

    “这我帮不了你。不过,钥匙在我这,你随时可以回去。”

    “据我所知,宵夜从不喝咖啡,她收下您这套瓷具,不只是为了玩赏吧?”

    “你在怀疑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我怀疑一切。昨天我去了现场,有些疑问需要证实。”

    罗永和坐正了身子,“能说来听听吗?”

    汤彬彬放下刀叉,在餐巾上抹了一把手,清空了嘴里的食物,“宵夜自杀的当天中午,她显然在等一个人。她下厨做了两道菜,夫妻肺片和红烧肘子,还做了手擀面。宵夜留在电脑里的文件我看过,我相信这个人跟宵夜的死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这个人当天有没有出现在现场,我不确定,但是客厅的茶几上放着一枚咖啡杯,厨房里还剩四枚,也就是说一套咖啡杯丢失了一枚。宵夜是不喝咖啡的,她没有理由去厨房取一枚咖啡杯用来喝感冒冲剂,合理的解释是她去厨房取了两枚咖啡杯,一枚给来访者倒咖啡,一枚自己倒了水,服食感冒冲剂。那么,丢失的这枚咖啡杯我是否可以推断为当天去宵夜家的那个人为了不留指纹或其他痕迹,带走了呢?如果是,那他为什么不想别人知道他曾出现在现场?”

    “好,我们暂时排除宵夜曾失手打碎一枚的可能。那么,宵夜自杀当天,必定有人进入过宵夜的房间,并带走了咖啡杯。这种行为确实异常,说明宵夜稍后的自杀行为一定跟这个人有关系。你现在就是要找出这个人,对吧?我配合你,你问吧。”

    汤彬彬点了点头,“多有冒犯!”说罢,从背包里取出一个笔记本,一支笔,“请写一句话:暮山近晚,溪冰而上,得雪之纷飞。”

    罗永和在纸上写下了这句话。汤彬彬看了,不置可否。

    “你是否跟宵夜有过暧昧关系,哪怕是心领神会的眼神交流?”汤彬彬问出这句话时,心里有种隐隐的担心。

    “我试图有过,未果。”

    这个答案是汤彬彬期望的。他继续问,“你有没有去过1701?”

    “从没去过。”

    “宵夜有没有给你做过饭?”

    “这怎么可能!”

    “你有什么爱好?”

    “柔道、高尔夫。”

    “宵夜跟你打过高尔夫吗?”

    “打过。她对高尔夫热心过一段时间,还专门买了honma的装备。打高尔夫不是她的爱好,更像是社交手段,为了靠近采访对象。”

    “宵夜最近有没有交男朋友?”

    “我一无所知,就像几天前我甚至不知道她有一个十年的老友,现在居然就坐在我面前。”

    “我可以相信你吗?”

    “你可以不信。”

    “我能信任你吗?”

    “我觉得能。”

    “你看过警方的调查报告吗?”

    “没看过。但是分局曾跟台里通报过基本案情。”

    汤彬彬看到罗永和的笔迹时,已经几乎断定宵夜在遗书中提到的那个人并不是罗永和。从这两天跟罗永和的接触中,汤彬彬的直觉告诉自己,罗永和不是那种敢做不敢当的人。除此之外,罗永和在侦察连的服役经历,增添了汤彬彬对他的印象分。汤彬彬决定放弃对罗永和的怀疑。

    “我问完了。”

    “好的。那么,该我了。”罗永和不像在开玩笑。

    汤彬彬看着罗永和,罗永和也坚定的盯着汤彬彬。汤彬彬从新兵连进入侦察连的第一天,连长教给他的就是这招。一个人的怯懦首先是从眼神开始败退的。一分钟后,罗永和眨了眨眼。

    “我不是你的敌人,你不该这么瞪着我,你的连长没教你怎么区分敌我吗?”

    “你问吧。“

    “我不是问你,是两个侦察连老兵分析情势。公安分局刑侦副队长张青岱曾经跟我通报过警方的调查情况。首先,现场勘查未发现任何第三者进入的痕迹,脚印、指纹、毛发,均证实宵夜当时是一个人在家;其次,宵夜纸面和电子版的遗书,也排除了他杀的可能;另外,宵夜的自杀动因,我觉得很复杂,跟她从小的成长环境和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当然最直接的诱因是感情受挫。”

    “然后呢?”

    “这些情况会使你的调查和怀疑失去意义。即便你揪出那个薄情男人,又如何?你杀了他,还是打残他?有意义吗?宵夜如果活着,会同意你这么做吗?爱之深,恨之切。让宵夜安息吧。关于那只咖啡杯,或许就是宵夜失手打碎了。”

    汤彬彬从未想过揪出那个薄情人之后自己会怎么处理。罗永和的一番话让汤彬彬陷入了沉默。

    “你是记者?”

    “你为什么不怀疑我是警察?”

    “警察有他们的办事规矩,你不是。”

    “我不是记者。”

    “算了。”

    “我是一名商业调查员。”

    “难怪。”

    “好奇?”

    “没接触过。你怎么定义你的工作?”

    “遵守法律底线的狗仔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