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小说 >三乎主义 > 三乎主义
错误举报

第六章 剩菜不宜放进冰箱

    星期天天气很好,几乎没有风,杨树毛还没飞起来,榆树钱已经快干了,杨树茂密葱绿而榆树却有些苍黄寥落了。

    好像周围哪里下过了雨,感觉比前一天有些凉。中午,费齐约了小文出来。

    小文今天换了条牛仔裤,身体的线条更加明显了。费齐见她走过来,精神为之一振,不过,他还是那天的那身不灰不黄的夹克,不黑不兰的西裤,只是换了件衬衫。

    两个人在街上慢慢地压马路,他们的距离比两个同事要近,比真正的恋人要远。两个人从齐大东门经过,自然就聊起了上学,聊起了上学时的一些淘气的事,他们沿着中华路往东走,不知不觉竟然就走到了费齐家从前住的地方。

    费齐家从前住在建华区的重建委,现在大概改叫重建社区了,这里离大商场很远,附近又没有升学率很高的学校,所以开发商至今也没有把钱扔到这里,到现在还几乎全是平房,住着很多低收入的居民和外来的没有钱的人,这里现在是地地道道的危房区、棚户区了。但是,不叫贫民区,更不叫贫民窟。

    小文听说费齐家从前住这儿才对这里感兴趣。

    费齐告诉她每到冬天,胡同里头有脏水冻成的高高的冰垃圾堆,没有作业的孩子们在上面抽冰尜、滑单梯儿,玩得不亦乐乎。春天一到,到处弥漫着脏水解冻的味道,这就是春天的气息,也是好闻的。

    小文不以为然,费齐在她的细微动作中看出了她的不理解,怕她怀疑自己病态,也没解释。他们走的路本来不窄,但路中间往往积了水和泥,两个人能够并排走的地方不多。

    费齐给她讲每到这个时候总得穿着雨鞋才行,如果是上厕所,就更是件难事了,不但没处下脚,如果是一大早还得赶紧去,要是过了六点钟大家都方便的时候,可就不方便了。这种厕所一小就总觉得要掉下去,前些日子还听说有人在一个这种厕所里捞手机呢!

    小文还算挺有兴致。费齐不是名人、伟人,这地方就算怎么炒作、包装也不能叫“故居”,奇怪的是他的很多梦境都是发生在这里。

    他记得夏天的时候,苍蝇特别的多,大概是在他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学校开完运动会回家,他发现家里门没有锁,趴窗一看,屋里被翻得底儿朝天,他知道是有小偷了,那时候也没有110电话,好在他母亲的单位很近,他就跑去了,后来的事他就不大记得了,只记得因为小偷走的时候没有给他家关好窗户和门,等到他跟着父母进屋时,满天棚黑乎乎的全是苍蝇,先是用笤帚打,被单赶,后来实在是没有办法,倒是想出了个办法,在铁锅里放上敌敌畏,点上火,关上窗户,一煮,等开了门再进去,苍蝇就都在天棚对过儿的地上了,这个办法不知道是不是借鉴了纳粹毒气室的模式,现在想起来挺恐怖的。不过,费齐怀疑自己的脑袋是不是那时候熏坏了一根筋,不然为什么有些事情总是转不过弯儿来?但这让他记得那时候夏天的一大特色就是苍蝇多,也许就是因为那时候邻居们长年多养鸡、猪,以备副食之缺,当然,有些人家还养有驴、马。

    小文听得有些咧嘴,不知她是怕黑乎乎的苍蝇还是怕敌敌畏,也许是怕那种生活吧。费齐却来了兴致,问她:“你挖过蛹吗?”

    “什么蛹?”

    “苍蝇蛹呀。”

    “真是有病,挖那玩意儿干什么?”

    “除四害呀,”费齐想自己虽然比她只大了三岁,竟然比她多了这种阅历,虽然淡不上自豪,但毕竟因这三年而多了一份谈资,“那时我还小,还没上学呢,我哥他们学校每个学生都要上交苍蝇蛹,就跟现在上报的gdp一样,多多益善。我也没事儿,就帮他们去挖。”

    “上哪挖?”小文走在他前面,跳过一个小水坑回头问他。

    “垃圾堆呗,拿筷子夹了放在火柴盒里交给老师。”

    “直接就烧了或者埋了不就得了,多脏啊。”

    “这是任务,直接烧了谁知道你完成了任务没有?”

    “哎呀别说了。”

    费齐见她嫌脏的样子,皱着眉,鼻子上添了几道好看的皱纹,也就转到一开始的话题。

    秋天好像还不错,家家买秋菜。从前,家家院子里有菜窖,屋里有酸菜缸。费齐说他最不愿意干的活儿就是进菜窖给土豆掰芽子,因为那里又潮又黑,所以毛毛虫特别的多,直到现在他还对毛毛虫敬而远之。这种敬而远之与他对女孩子的敬而远之有着本质的不同。这些年一些人住上了楼房,但还是改不了买秋菜的习惯,屋里放不下的酸菜缸就放到楼道里,本来已经被开发商苛扣过的公共面积,变得更加窄巴巴的,像小煤窑的巷道,又窄又黑,酸菜的臭味比起小煤窑的瓦斯一点儿也不逊色。

    小文筋筋着鼻子,让他别说了,看来她也有过这种生活。费齐想她挨家查水表、收水费这样的楼道一定经历过。当然费齐只跟她说了毛虫,没跟她说受到他似是而非待遇的女孩子。

    冬天可是一个好季节,因为费齐的母亲在果品公司上班,满院子的冻柿子和冻梨,冬天的大衣和皮包装上几个是不成问题的,而且极少有人管,其实只要管的时候不拿就行了。母亲现在退休了,单位要破产不破产,要倒闭不倒闭的,总之不大开退休金,费齐就曾怀疑这和那时吃多了有关吧!但不管怎么说,当时冬天是非常好的。

    费齐一边走一边把他小时候的这些事讲给小文听。小文听得津津有味,她还没听费齐说过这么多的话呢。

    费齐忽然觉得这些生活过去了之后就和当时的感觉大不一样了,如果让他回去重过这样的日子定然是受不了,但让他回味这种生活却还挺有趣。回忆在这一点上就像订计划一样轻松美好,他想起现在有些老人儿总是愿意说现在的猪肉没有那里候好吃了,还是□□的那时候好,大概是这些人分不清真实的生活和回忆的区别吧。

    昨天刚下过雨,小胡同里非常泥泞,泥里还夹杂着泔水。老胡家竟然开了家食杂店,窗上贴着红胶纸剪的歪歪扭扭的经营项目。胡同转角处用白石灰写着“胡同里烧饼、馒头、大包子”,下面一个粗大的箭头指向他曾经熟悉的地方。

    路上没有一个熟人,过往的人都有些土气,只有费齐和小文像外地来的游客,街上只是偶尔驶过几辆运货的卡车。

    “怎么不说了?”小文见他半天无话就问他。

    费齐记得他家后面有一个大车店,等他们走到那儿看时,大车店已经变成了废品收购站。他记得小时候放学后,总是和小朋友们追着马车跑,车老板儿有时烦了,就回头骂上一句“小兔崽子”,向他们一扬鞭,鞭子在空中啪地一响,这帮小混蛋也就都跑掉了。

    直到三点多钟,两个人才走到费齐现在的家。七层的鸽子楼比起刚到过的地方,让他想到了幸福。看来幸福的获得也不是难事,只要能把握好比较的顺序和观察的视野就行。他似乎也隐隐约约地看到了自己能够回到齐齐哈尔的凭据和寄托了。

    费齐妈妈见了小文表现得很热情,没有表现出一丝阶级的差异和文凭岐视,拉着小文的手哎呦、哎呦地就进屋看电视、磕瓜子儿、唠闲嗑了。费齐见她们如此的投脾气并不觉得高兴,甚至隐隐的有一点儿悲哀和恐惧,他也没细想就和老爸下了厨房。

    费家的厨房不大,两个人在这里做饭不算太挤。除铺了地砖外,灶台、案板及厨柜的设置并没有经过精心的安排,但比起他家从前的厨房强得太多了,他记得从前的厨房里还养过鸡呢!

    费齐并不会做饭,父母对他要求虽然严格,但从来也没要求过他做饭,涮碗也是费齐高兴时偶一为之。他今天只能是给父亲打打下手,比起听母亲和小文聊家常,他更愿意和父亲下厨房。

    费震苏倒是费家厨房的一把手,这里“一把手”的主要意思是厨艺第一,而不是“多面手”,更不是ceo。实际上,做早饭、家常菜和热剩饭费震苏从来都不上手。

    费震苏对小儿子的对象上门早就做好了心理和物质的准备,鱼、肉、鸡和酒水已经在他俩压马路时就买回来了,还特意买了块塑料压花的桌布把脱了油漆的餐桌打扮得像个穿了婚纱的新娘。费齐不敢想像,脱了婚纱的新娘是不是反过来也像这张掀开桌布的餐桌。

    费齐在厨房里忙活,还真害怕老爸和他谈小文的事。老爸虽然比老妈随和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易于沟通,但和他谈儿女私情或无聊小事总是觉得不宜。费齐平时更愿意也只能在一些如海湾战争、台海关系、申办奥运会这样的大而无当的事上和老爸谈一会儿,而且也多以抬杠为主,以显示自己阅历丰富、心理成熟、思想深刻。总之,只要事不关已就什么都可以谈。若真的谈关乎自己的事,就不是谈而是教训和顶嘴了,这是大家谁也不愿意看到的。但是,老爸今天为他的事这样上心和投入,一点也不许他问,于情于理也有点儿说不出。万一他要是问了,也真不好说。

    “这么老半天,我还以为小文不来了呢,你们上哪儿了?”

    “也就是随便走走,我们到了咱们家从前住的地方了。”

    “压马路也不会挑个地方,那儿有什么好看的,”费震苏一边剁笨鸡一边说,“你把那个铝盆给我,你是不是兜里没钱呐?”

    费齐乐了,也不知道老爸是不理解自己还是在和自己开玩笑:“跟钱没关系,我怎么觉得那个胡同比从前窄了不少呢?”

    费震苏也乐了:“傻小子,我小时候就觉得香蕉可大了,长大后再也买不到那么大的了。”

    费齐对觉得父亲的话很顺耳,于是装作对厨艺很感兴趣的样子,问问波菜为什么要焯,猪肉为什么要斜着切,肉段干嘛要炸两遍,也不知道老爸看没看出他的伎俩,但不管怎说,他觉得和老爸的关系好像近便了不少。

    父子俩个配合得挺默契,两个多小时下来竟做了一大桌子菜,招待的规格丝毫不比两个嫂子第一回来家里时差,费齐打心眼儿里感谢老爸,仿佛小时候在外面踢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爸爸非但没骂反倒拿了玻璃亲自上门给人家安好,回到家里还进厨房煎了两个荷包蛋给他一样。

    看着满桌子的饭菜,小文合适地表示了不好意思和过意不去,吃饭过程中也表现得足够文静,全没有大葱般的火气,也挺有礼貌和教养,高贵得不像懒汉鞋。他很是感谢小文,感谢她的克制、收敛和装模作样,感谢她给他的面子,如果她真的表现得就像一个“往厕所里钻的”抄表工,那他在母亲面前真的就抬不起头、还不了嘴了。

    张阿姨给小文夹了不少菜,小文也给费叔叔和张阿姨夹菜,费齐倒像一个局外人,想象着未来的生活方式和一些日常的情节。

    吃过饭,小文把费齐的父母推进了里屋,主动涮碗,两个老人大概也想给他们一个在一起的机会,也就心安地在屋里看电视。费齐就在旁边帮着把剩菜合并同类项,把只吃了一点儿的大盘换成小盘。看着这些礼节性好客的剩菜,他知道怕是要到星期三的晚饭才能打扫光。

    小文做家务倒是把好手,动作挺干净又麻利,费齐在后面看着小文娇好丰满的身材,好几次想搬起她的肩亲她一下,但都没敢唐突,他能干的就是把她涮过的盘子、碗收起来。

    小文白色的小衫上印染着一些紫红色的小圆球,费齐笨笨地说:“你这件小衫挺好看,这上面的葡萄不错。”

    “那你吃一口吧。”小文对他一笑。

    费齐一下子没了话,不敢下嘴。过了一会,费齐只好没话找话:“你干活真麻利。”但他并没有感觉这话有奉承的意思。

    “是吗?我就这命。”她也不回头,也不说谢谢,费齐好没趣。想孔子也是活到五十岁才知天命,而且罕称命,书上说“盖难言之也”。小文言必称命,可她才二十多点儿!费齐想她一定不是比孔子高明的天才,也许只是心情不好吧。费齐听了她这话实在没什么好说的,不论跟谁说话,他最怕对方早早地认了命,看破了红尘,仿佛一盘好好的棋对方草草地推枰而去,一付高手让棋的样子。

    “你平时不涮碗吧?”小文递给他一个装鱼的大盘子问他,大概她也觉得两个人在厨房里只有涮碗声不太对劲儿了。

    “只是有时候涮。”费齐心里琢磨二十知命,三十耳顺,四十不惑,五十退休怕是大多数女人的一生。

    “什么时候?”

    “高兴的时候,过节的时候。”

    “你的命真好,但愿天天过节,你天天高兴!”

    “其实也不是,是我妈不用我涮,她要是让我涮,我就涮。”费齐也不想给她一个懒形象。

    “要不怎么说你命好呢?我让你涮,你涮不涮?”小文有些调皮地问。

    “那有什么,你要是累了,我现在就来。”费齐还真是很喜欢她这种调皮的样子,要做给她看。

    “算了,我也就是说说吧。要是让叔叔阿姨看到了,象什么!”费齐在后面看不到她的脸色,听她的口气也没听出她是认真还是玩笑。

    孔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但命不同,后面的四个字或者任意几个字是什么,他老人家没说过,费齐隐隐知道,但他一时想不出如何用古文表达才能和孔子的话成为一付佳对。也许是命不同,不相为婚?

    等小文全都收拾完,已经快七点了,费齐把她让进了自己的房间。她坐在沙发上,费齐就坐在写字台后面的椅子上,她把他的房间看了个遍,问他:“我说,我求你给我写的思想汇报你写没写呀?”

    “哎呀,对不起,我给你忘得干干净净了。”

    “你也太不办事儿了,”小文生气了。

    费齐真是不好意思,就说:“你别急,我马上给你写。”费齐打开电脑,“我电脑里面有几个底稿,我给你改一改,你是要打印稿,还是一会你过来抄一下?”

    “那太好了,你给我打出来吧,到时候我找人帮我抄一下,你的字太好了,我得找一个写字烂的给我抄,要不就漏馅儿了。”

    “我没有打印机,一会我送你回家咱们路过打字复印的地方给你打出来。”

    “不用了,那还得花钱,你把软盘给我吧,我到单位去打,打完了再找人抄。”

    费齐在电脑上把他的名字改成朱丽,把那些和他本职工作相关的句子改成和她相关的,小文坐在沙发里很高兴。等费齐大功告成,她笑呵呵地和费齐的父母告辞,费齐的老妈强留了小文磕了会儿瓜子,看完了新闻联播才派儿子送她回家。

    回去的路上,没有咖啡屋,费齐真的按天蓬的话买了冰淇淋。费齐心情不错,路上的人不少,在一处墙边热热闹闹的围了七八个人,他俩走过去,原来是个摆摊抽签算命的。

    费齐问她:“算算不?”

    “没意思,有人说我是方夫克父的命。”

    “你信吗?”

    “信也没办法,不信也就那么样了。你去抽一签儿吧,我出钱。”

    “那倒不用,我这儿有零钱,抽一签让你看看笑话吧。”

    费齐拿了两块钱,抽了一签,上面写着“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你看看,还不如买两个冰棍儿吃呐。”费齐解嘲道。

    “那你做事就别用心好了,越是渴望的事就越要吊儿郎当。”

    “那不成了别有用心了吗?不过这个签儿我可是用心抽的。”

    “那肯定不准。”

    “不是说心诚则灵吗?”

    “那谁让你是这个命呢?”

    两个人都乐了,费齐想起来一件事:“其实这都是两头堵,我有个朋友,叫马天朋,他就跟我说过,他有一次抽了一个签儿,写的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说他这个签儿好是不好?”

    “当然比你的好了,不过好像跟没说一个样。”

    “是呀,可我们俩个是一天出生的呀,八字儿基本相同。”

    “这么巧?人家说八字相同还得看出生的方位呢?”

    费齐并没有想和小文探讨出什么结果出来,只是找个话头罢了。顺着命运的话题一直聊到小文的家,等费齐再回到家时已经九点多了,父母还在看电视,他坐在沙发上给自己倒了杯凉茶水,一口气喝了个光。

    轮到他母亲表态了:“我看这小姑娘还行,岁数差不多,也挺能干活,能说会道的,吃得开,不吃亏,家庭也不错,在下面干上一年走走形式也就能进机关了,就是学历低了点儿。”

    “年龄是个宝,文凭不可少,后台最重要,德才做参考。”费齐没想到这个提拔干部的顺口溜用在他选择配偶上倒也挺合适。但是他并没有因为母亲原则性的恩准而高兴,只是冷冷地说了句“再说吧”,就起身回自己的房间,斜着腿躺在床上,算是对母亲最初表态的一种报复吧。

    这下夫妇俩倒是如坠雾中,仿佛飞机失事却找不到他的黑匣子,不知道他哪儿出了毛病,更不知小儿子葫芦里到底装的是哪几味药。对于他的这种变化,张桂兰觉得就像头一天放进冰箱的剩菜,第二天一早就馊了一样不可理解。

    这一天可真是挺累。今天,他们还真的说了一些话,比上次在公园的乐趣说不上是多还是少,费齐也觉得似乎可以处。手中的这只股票已经止跌,正在盘整。

    对于做股票的人来说,盘整是最难奈的,没人知道会向上突破还是向下破位,稀稀拉拉的成交量本身就让人提不起精神。看着别人的股票涨了又涨,就更是难受。可抛了换股,有可能它马上就涨或者新换的比原来的跌得还惨;不抛,握了这么久可能还要跌,因为你永远不可能知道它的真实情况和谁在坐庄,谁在操盘。

    费齐知道自己已经被套牢。他说不清是庄家把他套住还是自己套住了自己。

    这以后,费齐和朱丽一个星期能见一回面。为什么不是一天见一面,费齐也不好说。不见面,费齐好像还有点儿想她,想她什么呢,费齐说不好。见面时仿佛她是他身上新移植的器官,总觉得有些排异的反应。费齐的话越来越少,他觉得和小文再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仿佛自己已经过了更年期,面对的是自己已经同床三十年的老妻一样。每次见面都是小文巴巴地说,很多事费齐都听过几遍了,他有些烦了。

    这是他从前不能理解的,面对这样一个美丽、性感的女孩竟然会产生烦的感觉,他还是说不清楚。

    两个人处得久了,费齐隐隐约约感觉到小文对自己已经产生了一种垄断行业才具有的霸道,费齐看着她的脸蛋儿和身材就像看着电信公司的缴费单一样心里头不踏实。她白白的漂亮的脸蛋儿和漫妙的身材对他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既有点儿像贷款买车,又有点儿像吹气球时吹的最后几口气。

    他俩的关系也没有任何进展,费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发展到手拉着手,像一对真正的恋人,至于贴脸儿亲嘴儿他想都不敢想。每当这时他就后悔那天应该顺着她的话吃上一口她身上的葡萄,如果那样的话,今天的关系就全不一样了。小文的美丽和性感成了她的优势,甚至渐渐成为她头上的光环和身下的莲花宝座;他对美丽和性感的向往造就了他的劣势,他克制自己,不要跪下去。

    朱厂长却对他非常好,太阳黑子的异常活动让单位里的人对费齐也另眼相看了。这种异样的目光像浴霸的强光照得他开始暖融融的,但后来照得他直流汗,浑身痒痒的,不自在。

    一开始上班时,和朱厂长抬头不见低头见,费齐首先觉得这个招呼就不好打,他总是想:古往今来那么多裙带关系人家都相安无事、相得益彰,为什么自己却偏偏觉得碍手碍脚?他很想知道那些老夫少妻的,姑爷比老丈人还大几岁的,怎么打招呼。费齐面对的关系虽然没那么复杂和奇特,但在他却大伤脑筋。不过老朱倒是跟他说过,在家里叫朱叔,在单位还叫厂长吧。这种准“裙带关系”、亚亲属关系让费齐觉得有一种地下工作者的味道,他觉得他的人格在分裂,甚至他和群众的关系好像也越来越远。但他觉得不是他疏远群众,而是群众在制裁他。

    私下里他师傅李春林和小伙伴们总是拿这层关系开他的玩笑,这种玩笑到底有多少善意,有多少酸味,有多少玩世不恭费齐没法掌握。但这种玩笑越开越大,最后尤以车工孙兵的为甚,他竟然给费齐起外号为“裙带菜”!费齐这时方才懂得为什么“兔子不吃窝边草”——吃的时候省事,但吃完了以后自己却暴露在黑洞洞的窝边,又尴尬,又危险,绝不是因为环保和为了那草更新鲜。

    他到小文家也吃过几顿饭,她家的生活水平比他家要高出不少,每次主任夫妇也都是准备一大桌子菜,单位上挺严肃的主任在家里却总是笑嗬嗬的,而且亲自下厨,手艺一点儿也不比费震苏差。越是这样,费齐就越是过意不去,有时甚至觉得主任好像是在贿赂他。

    吃人家的嘴短,费齐像是吃出了口吃病,怎么也说不出想说的话来,而且越是着急就越说不出来。看来婚姻这东西从一开始就不是两个人的事。但话又说回来,即便是两个人的事,费齐也不好意思和小文摊牌,他怕伤了小文的心。天蓬元帅给他指出的“搞定而不结婚”的大政方针他根本就实施不了,看来一个政策要实施起来真是比形成文件时要难得多。

    每次在小文家吃过饭,还是小文涮碗,费齐想捡捡碗、在旁边打个帮手主任都不让,把费齐按在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聊天。看得出主任的夫人也非常喜欢费齐,在一旁一会儿给他打个苹果,一会儿又给他扒个桔子。费齐也曾想就这样将就算了,只是感觉有一点儿买椟还珠的味道。

    长辈和领导的这种过分的热情,产生了负面的作用,费齐不好意思轻易、频繁地去小文家了。而且,他发现小文也不是很热心他们的关系,费齐要是不主动去约她,她也没有音讯,更多时候倒是朱厂长在单位遇见他时邀请他去家里玩。

    这倒合了费齐的心愿,他正好就势来一个冷处理,让时间解决这个难题吧,好比墙上有一个没了帽儿的钉子怎么拨也拨不下来,只要不着急,过上十年,它自己就先烂掉了,或者过一百年,墙可能都塌了。

    费齐这时也顾不上效率了。他觉得他们的关系只能“黄”,不能“吹”,这关系不是一只蜡烛,一口气儿就能吹灭了。他和朱丽的关系倒更像是藤上的叶子,任多大的风吹不掉,但只要等秋天到了,那叶子自然就黄了,掉了。

    天蓬元帅也曾多次亲切过问他和小文的事情,听到费齐要用冷处理法来解决问题,极力表示不敢苟同,说费齐还处在恋爱的初级阶段,言谈中颇显鄙夷之态,仿佛认为他早已看淡、看穿、看破的红尘正迷了费齐的眼。他主张青春苦短,应该开辟多个战场,像伟大的美国人一样,随时准备打赢多场战争,而且应该速战速决,决而能胜,胜而不伤,并且在战争中提升自己的经济实力和世界地位。

    费齐让他的比喻搞糊涂了,不知道美国数字化时代的战争政策真的是源自于其国民的爱情观还是美国某些国民的乱交导致了政府的好战。但是,不管怎么说,天蓬拿了老美的一套来教导他,本身就是一种失误。

    时间可真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大师——费齐拔不出来的钉子短短的四个月就烂了。

    九月末的一天,来了三个小子,看上去像是社会上的人,在单位走廊里向费齐打听谁是费齐,费齐自报家门后,其中的一个大个儿说他是朱丽的哥,费齐一下就明白了小文对自己的态度了。

    前些时候,他领悟到婚姻从一开始就不是两个人的事,现在,竟然又有人告诉他连谈恋爱也不是两个人的事了!朱丽的哥和他并排走着,另外两个一前一后,费齐有些冒汗,他们几个人出了厂门,在一个居民小区里找了个水泥桌,两人坐下,另两个远远站着,费齐才放下了心。

    两人谈了半个多小时。原来小文早就在外面自己处了一个对象,就是费齐面前的这个自称叫乔三的。

    这个乔三个头不矮,留着青鬓的板儿寸,右胳脖上刺了个什么东西费齐没太看清楚。朱厂长虽然是太阳黑子,但不是黑社会,他们夫妇俩当然不满意这样的人做女婿,就托自动化的老李把老实、持重的费齐介绍给自己的闺女,想使女儿移情别恋,但却惹恼了乔三,他今天带了两个哥们来,本意是想吓唬吓唬费齐,没想到见了面,看费齐是个文弱书生,而且全无火气,也就没动粗。费齐倒是很高兴,像是中了头彩,又怕不相干的熟人听了硬要吃喜儿,于是不声不响地在心里盘算怎么样花掉这笔大钱。

    费齐耐心看完乔三给他展示的身上的疤痕,听完乔三讲的与小文的恋爱史,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你们俩的事我一点儿也不知道,说实在的,小文是个好女孩,我也挺喜欢小文,但不如你,而且我们俩不太合适,今天这事我知道了,还是我退出的好。”

    费齐甚至和他解释了没有一开始就说再见的原因,乔三非常高兴,马上就把费齐当作朋友了,而且作为交换,他也告诉费齐他有几次想办了费齐,但都是因为小文说费齐出差了他才罢手。临走前还放下一句话:“师范学校对过三江网吧是哥们开的,以后有出气的事儿,到那儿找我!”

    乔三哪里知道费齐如果喜欢三角恋爱,那他上大学时就会谈了,乔三更不知道费齐早就盼着这么一个借口了。

    乔三走了,费齐想起整个这件事来有点儿后怕,同时觉得朱厂长真是可恶,不愧是“太阳黑子”。他对自己的招待和好处,只能说是想把小文嫁给他的回扣,他想让费齐来解决他的难题。他的宝贝闺女对于费齐非但不合适,而且是很危险。但不管怎样,费齐算是从对朱厂长的愧疚中解脱出来,想着自己以后不必沾大葱和穿懒汉鞋,也不用再受同事们的揶挪和排挤,可以再一次回到群众中去了,费齐整个儿一个下午都非常高兴。

    第二天,费齐找了个时间把乔三找他的事告诉了小文,小文很平静地听着,白白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也不插话。费齐甚至怀疑这事她已经知道,甚至就是她派乔三去找他,最后他说:“既然这样,那咱们就到此为止吧。”

    没想到小文听了没什么大反映,只是答应到:“那就这样吧。”

    小文的坦然让他倒是对这个小姑娘第一次有了一些佩服。这句话简直就是存在主义的最高境界!不过,早知如此,早就应该这样了。也许见面的第一个下午费齐就应该这么说,顶多在前面加上一句:“我看咱俩不太合适。”或者谦虚点儿说:“你看,我配不上你,咱俩就到此为止吧。”

    这么说多么得体呀,费齐恨自己只有马后炮的本事,下一次碰到这种事一定把今天的这一炮架上,改成当头一炮,然后跳马出车,省却多少时间和麻烦。

    晚上吃过饭,看了会儿电视,天已经黑了,费齐觉得心里空,但又觉得闹,房间里找不到烟,就下了楼去买,出了食杂店就点了一支,也不回家,在大街上溜达。街灯都齐齐地亮着,城市比白天清净许多。天上的月亮挺大。

    龙沙公园里面几乎没有灯,从外面看上去树丛黑乎乎的,远远就能听见里面圈养的鹤鸣声凄历,费齐走到跟前,公园已经没人把门,进了园他才觉得有些怕。小道儿边的杂草已经很深,走不很远就能感觉到黑暗中有恋人在亲热。

    费齐突然想到,在这件事上最知情的、最终有发言权的主角恐怕还是小文,自己在这出戏里根本不是男主角,只是个小角色,充其量也只是个友情客串的配角。最不能容忍的是:没有人给他看剧本!

    他知道自己最讨厌三角恋爱,如果能接受这种方式,那在大学时就应该有这样的经历了。在这种恋爱里多出的那个人,不管是谁,都是爱情里最要不得的杂质和这出戏中最没有意思的嘘头。自己竟然被人指派了这么个角色,糊里糊涂地演了四个多月。

    月亮照在劳动湖上,很美。费齐还是头一回在这样的晚上来公园,原来晚上才是公园最美的时候,却不要门票。费齐庆幸自己发现了别人不知的美景。

    水边草丛中传来一声声的蛙鸣,一唱一和的。

    费齐相信经过四个多月,四个老人和三个当事人都难受了一回,问题又回到了起点,不知道总导演朱厂长怎么想。这次恋爱从一开始就像一盘剩菜,费齐总想什么时候能有胃口打扫了,但最后还是在冰箱里长了毛倒进了垃圾筒。

    费齐也曾试图想,如果小文真是自己心中的女孩,自己会不会和乔三决斗、拼命呢?小文这四个多月和自己压马路,是给她父母走形式呢还是也曾真心地想和自己谈恋爱?这几个月自己从未公出过,她不让乔三来办我是出于爱他还是爱我?是不是我自己也是小文的一盘冰箱里的剩菜?但是,不管怎样,费齐觉得自己还是在某种形式上是被乔三“摆平”了。在这件事上,自己从始至终也不像一个男人,畏首畏尾,连最佳男配角奖离他也很远,他演这出戏虽然也曾卖过力气,但必竟不知道演什么,怎么演。他一直后怕,要是小文听完了他说的话反问他:“你就这么把我让给他了?你把我当什么了?你有这个权力吗?你配吗?”

    以他对小文的了解,以小文的口茬子,她能说出这样有份量的话。但是,她没说,她的这种坦然和漠然让费齐终于看到了小文的另一面,他们俩的关系到了最后一天,他却看到了她可爱的一面。

    这件事费齐一直也没有和朱厂长说起过,他想小文没有害他,他也没必要告小文的黑状。费齐只是把和小文黄了的事告诉了父亲,使用的表情、语气还和那天的芹菜粉儿一样。他也没提乔三的事,怕老头儿惦心,当然也是怕老妈更有了把柄,以后对他的事进行更多的干涉。当然,没提乔三客观上也保护了他的自尊心,就像敦克尔克撤退一样,是一次胜利。他觉得这一点倒有点儿像报纸上发布的新闻:真实性上是没有毛病的,但报导力度、报导范围和角度却是有学问的。最后达到的效果是:该报的我都报了,但不想叫你知道的,你还是没法知道或者是你自己忽略了。这就叫没有假相,但回避了很多真相。费齐虽然讨厌这种新闻,但这种方法在父母面前却也常用。

    费震苏听完并不惊讶,但去好奇地问:“为什么?不是挺好的吗?”

    费齐知道很多细节不能公开,只能装作轻松地套用了时下最流行的离婚通用原因回答到:“没什么原因,没有共同语言,感情破裂。”

    在费齐快走出老爸视线的时候,老头儿也琢磨过了味儿:“不对呀,这是离婚的理由,你俩不是离婚呀,应该有区别呀?”

    费齐把着门想,老爸怎么突然间脑筋转得这么快?随口笑着说:“是有区别,没有孩子,无牵无挂,财产安全。”

    费齐相信这话一会儿就能传到他妈妈那里。想老妈没能得到完整答案,没能看到详实、深刻的全面报导心中一定是痒痒的,又不好来问他,就像大多数晚报和日报的读者的那种心理,他心中很是得意,原来左右新闻的心情是这样的自由和舒畅!

    他听到身后老爸说了句:胡说八道。不过,也好。

    他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心理,好像小时候并不这样的,为什么后来对妈妈这么的疏远。也许这就是代沟吧,这条代沟怕是老妈照着望子成龙的图纸,用爱的铲子、干涉的镐头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有意、无意地挖出来的吧。这项工程怕到今天还没有竣工,而且,最近费齐更是单边加大了投入,成了这一传统工程的主要施工单位。

    自从有了这条沟,费震苏自然而然地站在了沟的那一边,大概有一条独木桥有时架在沟上,老费有时还能晃晃悠悠地过来和儿子说上两句不痛不痒的话。费齐和张桂兰也都利用了老头儿的这一蒋干身份,不时地传达一些同样不痛不痒的信息。

    今天,费齐就利用了这一点,给老妈传了一个小小的病毒,这几十个字节的他和小文的信息足可以让张桂兰的大脑运算好长时间而得不到一点儿结果甚至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