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弹道导弹拦截实验
“怎么样?大家有没有兴趣去弹道导弹拦截现场看看?”望着这些数目众多的记者,安德烈带着灿烂的笑容。
刚刚还很踊跃的记者,现在却突然都哑巴了,去弹道导弹拦截现场?如果要是能够拍摄到一流的画面,那自然是最好的,但是,这却是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的!谁不知道,苏联人拦截弹道导弹,是用核弹头来拦截的!在空中爆炸的核弹,放射性尘埃会飘落到很远的位置!这简直就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冒险!
用于献身的记者并不多。
“好,既然没有人愿意去,那大家可以留在大厅内,等待我们现场的报道。”安德烈说道。
这里是莫斯科的一个防空指挥中心,一体化的作战系统都是联系到一起的,此时,在作战中心的一个大屏幕上,连接着现场的一个高速摄像机,准备拍摄拦截时候的画面。
此时,现场一片忙碌,摄像机照在地面上,可以看到这是一支防空军的防空导弹部队,巨大的天线已经展开,在天线的旁边,则是车载底盘的巨大的导弹。
“请问,贵方的这次拦截实验,还是用萨姆5导弹吗?”一名记者认了出来,立刻问道。
“萨姆5?那是西方的代号,我们把它叫做s200导弹。”安德烈说道:“今天,它将会拦截一枚pcД10弹道导弹,也就是你们口中的ss20导弹。”
ss20,苏联最先进的第四代弹道导弹!另一个屏幕上,画面播放着弹道导弹部队的准备画面,那多轴的发射车,正在慢慢起竖,可以看到庞大的身躯,带着不可阻挡的威严。
这种导弹,77年的时候才装备苏联导弹部队,是苏维埃的远程打击力量的中坚!整个欧洲,都在这种导弹下面颤抖!
西方的记者们,赶紧拿出照相机来,对着电视画面一通狂拍,拦截现场,他们不敢去,发射现场,又阻止他们靠近,于是,他们只能是在电视上找寻真实感了。
“发射进入倒计时十五分钟准备。”现场传来了扩音器里面的声音。
记者们睁大了眼睛,盯着这边的发射车,他们看到有人员在来回运动,也有人注意到了车上的天线,难道是在跟卫星通信?
时间很快就过去,随着倒计时的计数,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当倒计时到一的时候,只见那发射筒的顶部,钻出了一枚大家伙来!无声无息!这枚大家伙继续向天上飞,在二十米的高度处,突然,尾部冒出了炽热的火焰!
苏联的弹道导弹,使用的都是冷发射技术,在发射筒内,通过高压空气将导弹弹出去,空中才会点火,现在,看到这枚导弹点火的壮观场面,所有人都在感叹,这是一种壮丽的美!而对于西方世界来说,则是末日的焰火!
发射场地在乌克兰,而拦截的预定场地,却在乌拉尔山北部衍生出来的群岛上,这里本来就是苏联的核试验基地。
此时,部署在拦截场地东部一百公里的防空导弹阵地上,气氛高度紧张,弹道导弹已经发射,能否成功拦截,就看s200防空导弹的表现了!
大型的地面雷达,向天空辐射出无数的电磁波,这是最新改型的系统,具有四百公里的射程和四十千米的高度,而同样的地面雷达,也拥有更远的扫描距离。
同时,通过自动化的防空系统,他们还在接收其他远程雷达站的信号,在很远的距离上,就捕捉到了目标!
“导弹发射!”随着一声命令,880mn/5v28mn,带有核战斗部的防空导弹,飞上了天!快速地向着目标空域飞去,那腾起的黑烟,那尾部炽热的尾焰,暴躁地冲向天空的气势,都代表着它正在守卫着不可侵犯的祖国的领空!
这一刻,大厅里无比安静,所有人都在盯着高速摄像机的大屏幕,看着这次目标是否能够被击毁!
时间在一点点地蔓延,就在防空导弹飞出了一百多公里的射程之后,在两万五千米的高空中,爆出了一朵美丽的蘑菇云!因为高空中的空气非常稀薄,蘑菇云在快速地扩散着。
记者的镜头,咔嚓咔嚓地响着,他们捕捉到了最精彩的瞬间。
“天啊,果然是核弹头的战斗部!”一名记者惊叹道。
苏联的防空武器,永远都是这么暴力!就在这时,广播里传来了声音:“雷达信号消失,目标已经被摧毁!”
当然得摧毁了,有这么大杀伤性的武器,还能不把目标给揍下来?只是,这些放射性尘埃,会扩散到多远?
“各位,我们的拦截实验,取得了圆满成功,这再次展现了我们苏维埃的实力,我们有能力保护好我们自己的天空,不被任何外敌侵犯。”安德烈说道:“同时,我们也有义务保护好我们的盟友的天空的安全,所以,我们计划向印度和伊拉克,提供我们这种s200防空导弹。”
向印度和伊拉克提供!这个消息,简直是爆炸性的!听到安德烈的话,下面的记者顿时炸开了锅,一名性急的记者高声问道:“安德烈将军,贵国已经在核不扩散条约上签字了,怎么可以扩散核武器?这是否会引来更大的地区动荡?”
望着那个声音,安德烈说道:“这位先生,您理解错误,我说的是我们向这两个国家提供s200防空导弹,并没有说卖给什么型号,这种核弹头的防空导弹,我们当然是不出口的。”
话语一转:“不过,我们现在的技术正在改进,我们的常规战斗部,也将具有击落弹道导弹的能力。我们为了保证国家安全,决定进行一些大的太空中的计划,这些计划,我们现在正在制定阶段,欢迎各位记者先生们关注。”
太空计划!这是给美国人下的套,而现在,就是第一次向外抛出这个计划!当然,要一步步地进行,慢慢地将美国人带到陷阱中来。(未完待续。)
刚刚还很踊跃的记者,现在却突然都哑巴了,去弹道导弹拦截现场?如果要是能够拍摄到一流的画面,那自然是最好的,但是,这却是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的!谁不知道,苏联人拦截弹道导弹,是用核弹头来拦截的!在空中爆炸的核弹,放射性尘埃会飘落到很远的位置!这简直就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冒险!
用于献身的记者并不多。
“好,既然没有人愿意去,那大家可以留在大厅内,等待我们现场的报道。”安德烈说道。
这里是莫斯科的一个防空指挥中心,一体化的作战系统都是联系到一起的,此时,在作战中心的一个大屏幕上,连接着现场的一个高速摄像机,准备拍摄拦截时候的画面。
此时,现场一片忙碌,摄像机照在地面上,可以看到这是一支防空军的防空导弹部队,巨大的天线已经展开,在天线的旁边,则是车载底盘的巨大的导弹。
“请问,贵方的这次拦截实验,还是用萨姆5导弹吗?”一名记者认了出来,立刻问道。
“萨姆5?那是西方的代号,我们把它叫做s200导弹。”安德烈说道:“今天,它将会拦截一枚pcД10弹道导弹,也就是你们口中的ss20导弹。”
ss20,苏联最先进的第四代弹道导弹!另一个屏幕上,画面播放着弹道导弹部队的准备画面,那多轴的发射车,正在慢慢起竖,可以看到庞大的身躯,带着不可阻挡的威严。
这种导弹,77年的时候才装备苏联导弹部队,是苏维埃的远程打击力量的中坚!整个欧洲,都在这种导弹下面颤抖!
西方的记者们,赶紧拿出照相机来,对着电视画面一通狂拍,拦截现场,他们不敢去,发射现场,又阻止他们靠近,于是,他们只能是在电视上找寻真实感了。
“发射进入倒计时十五分钟准备。”现场传来了扩音器里面的声音。
记者们睁大了眼睛,盯着这边的发射车,他们看到有人员在来回运动,也有人注意到了车上的天线,难道是在跟卫星通信?
时间很快就过去,随着倒计时的计数,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当倒计时到一的时候,只见那发射筒的顶部,钻出了一枚大家伙来!无声无息!这枚大家伙继续向天上飞,在二十米的高度处,突然,尾部冒出了炽热的火焰!
苏联的弹道导弹,使用的都是冷发射技术,在发射筒内,通过高压空气将导弹弹出去,空中才会点火,现在,看到这枚导弹点火的壮观场面,所有人都在感叹,这是一种壮丽的美!而对于西方世界来说,则是末日的焰火!
发射场地在乌克兰,而拦截的预定场地,却在乌拉尔山北部衍生出来的群岛上,这里本来就是苏联的核试验基地。
此时,部署在拦截场地东部一百公里的防空导弹阵地上,气氛高度紧张,弹道导弹已经发射,能否成功拦截,就看s200防空导弹的表现了!
大型的地面雷达,向天空辐射出无数的电磁波,这是最新改型的系统,具有四百公里的射程和四十千米的高度,而同样的地面雷达,也拥有更远的扫描距离。
同时,通过自动化的防空系统,他们还在接收其他远程雷达站的信号,在很远的距离上,就捕捉到了目标!
“导弹发射!”随着一声命令,880mn/5v28mn,带有核战斗部的防空导弹,飞上了天!快速地向着目标空域飞去,那腾起的黑烟,那尾部炽热的尾焰,暴躁地冲向天空的气势,都代表着它正在守卫着不可侵犯的祖国的领空!
这一刻,大厅里无比安静,所有人都在盯着高速摄像机的大屏幕,看着这次目标是否能够被击毁!
时间在一点点地蔓延,就在防空导弹飞出了一百多公里的射程之后,在两万五千米的高空中,爆出了一朵美丽的蘑菇云!因为高空中的空气非常稀薄,蘑菇云在快速地扩散着。
记者的镜头,咔嚓咔嚓地响着,他们捕捉到了最精彩的瞬间。
“天啊,果然是核弹头的战斗部!”一名记者惊叹道。
苏联的防空武器,永远都是这么暴力!就在这时,广播里传来了声音:“雷达信号消失,目标已经被摧毁!”
当然得摧毁了,有这么大杀伤性的武器,还能不把目标给揍下来?只是,这些放射性尘埃,会扩散到多远?
“各位,我们的拦截实验,取得了圆满成功,这再次展现了我们苏维埃的实力,我们有能力保护好我们自己的天空,不被任何外敌侵犯。”安德烈说道:“同时,我们也有义务保护好我们的盟友的天空的安全,所以,我们计划向印度和伊拉克,提供我们这种s200防空导弹。”
向印度和伊拉克提供!这个消息,简直是爆炸性的!听到安德烈的话,下面的记者顿时炸开了锅,一名性急的记者高声问道:“安德烈将军,贵国已经在核不扩散条约上签字了,怎么可以扩散核武器?这是否会引来更大的地区动荡?”
望着那个声音,安德烈说道:“这位先生,您理解错误,我说的是我们向这两个国家提供s200防空导弹,并没有说卖给什么型号,这种核弹头的防空导弹,我们当然是不出口的。”
话语一转:“不过,我们现在的技术正在改进,我们的常规战斗部,也将具有击落弹道导弹的能力。我们为了保证国家安全,决定进行一些大的太空中的计划,这些计划,我们现在正在制定阶段,欢迎各位记者先生们关注。”
太空计划!这是给美国人下的套,而现在,就是第一次向外抛出这个计划!当然,要一步步地进行,慢慢地将美国人带到陷阱中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