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之意不在酒
青竹在一旁含笑不语,看那黛玉虽说在王府的时日不长,却已能如此行事,又将府中看得这般透彻,这岂是寻常的大家闺秀们能比得上的?心中对黛玉更加赞叹,直到雪雁笑着推她,道:“青竹姐姐,姑娘让我跟着你呢。以后我要是有什么事来求姐姐,姐姐可不许推脱!”青竹方笑道:“雪雁妹妹虽有时淘气些,但在礼数上是一丝不错的,人也机灵,又是个伶牙俐齿的,怨不得姑娘这么疼她呢。”
雪雁眼珠儿一转,笑向青竹道:“姑娘疼我,自然也不会亏待了姐姐。”青竹掩口笑道:“真真你这丫头,越发地得意了。正经你服侍好了姑娘才是。”雪雁赶着上前,向青竹施了一礼,笑道:“姐姐教训得是。”青竹向雪雁额头上一点,笑道:“你这丫头,我都不知该说什么好了。罢了。姑娘,咱们还是快些去吧。”三人一路说笑着,不觉就到了太妃的萱怡苑中。
刚到了院中,冯嬷嬷就已等在了廊下,一见黛玉,忙接了出来,笑着行礼道:“太妃这会子已醒了,听到小丫环报郡主要来,就让奴婢在这儿候着了。”黛玉忙亲自扶起了,道:“嬷嬷不必多礼。”冯嬷嬷道:“礼不可废,就请郡主随着奴婢来吧。太妃此时却是在厢房中。”说着在前面引着,又含笑端详着黛玉,神色间竟有惋惜之意,倒让黛玉觉得诧异,却也不好说什么,只随着冯嬷嬷到了厢房中。
而在房中,太妃却并未歇着,却端坐在榻上,满面愁容,见黛玉来了,不等黛玉行礼,就一手拦住,将她扶到了榻上,道:“丫头啊,快起来。又不是在外人面前,不用讲这么多礼数了。”又屏退了屋中的丫环,才道:“正巧你来了。若是你不来,我还要去你那里。”黛玉见他们这般光景,已猜出了几分,只道:“母妃有何事?”太妃却似不经意地道:“你可还记得贾家三姑娘与东瀛和亲的事?”
黛玉却未曾想到,太妃会有此一问,一时怔住,幸亏雪雁在旁,轻声唤道:“姑娘…”这才回过神来,道:“怎会不记得?母妃为何忽然又提起这事?”太妃细细地瞧着黛玉的神色,道:“并非是凭空提起这事来。而是如今恐怕又要有和亲之事了。”黛玉心中一动,道:“难道此事与我有关?”太妃先是点头,忽而又摇头,叹道:“实与你说罢。今日午膳时,你王兄从宫中回到府里,与我说起,那北蕃的始毕可汗,前几日又派使者来朝,说是要求娶天朝的一位公主或郡主为妻。圣上当即大怒,几乎要将那使者拿下,幸亏被人拦了下来。原本这事再无转圆的余地了,可皇后又派人来与我说,圣上让她暗中物色和亲的人选。”
黛玉虽是心中已知此事必定非同小可,却也是一惊,还未说话,那太妃又道:“我瞧着,皇家的这些公主郡主们,有的是太小,还不到十岁,有的是已出嫁,还有一位和敏公主,是先皇后所出,也是刚及笄,可两个月前,刚刚诊出得了痰症,也只是捱日子罢了。因此这和亲的人选,只有你是最合适的了。”
说到这儿,见黛玉神色一变,忙将她揽到身旁,道:“玉儿怎么了?你且不要往别处想,我之所以避着人与你说这事,就是因此事还未十分准。再者,就算是和亲的事准了,也不会派你去的。但无论有没有和亲之事,只怕都与你脱不了干系。你可还记得上次进宫时,你见到的那北蕃王后?”
且不说太妃此番是何意,那黛玉,虽面上似往常一般,心中却翻起了大浪,自看到林如海的书信后,此事就像巨石一般,压在了她的心头,人前虽是与往常无异,无人时,却常为此而愁肠百结,而今却如醍醐灌顶一般,猛然间明白过来,便是回避,也只可回避一时,若只是一味地避着,哪一日才是结果?忽而又有一丝悲哀渐渐袭上心头,这对她而言,究竟是福是祸?可不论是福是祸,她都已不能逃开。
黛玉只管想着,不防却对着太妃关切中带着探询的目光,强自镇定着,婉言道:“黛玉虽只见过王后一面,可也为王后的皇家风范所折服,想那王后是当朝皇后娘娘的妹子,也就不足为奇了。只不知为何,分明是初次见面,可又觉得她十分可亲。”太妃赞许地一笑,道:“玉儿的眼光倒也不差呢。我也不妨说开了去,只怕,你在我身边的时日,也不会太久了。”黛玉疑惑道:“母妃这是怎么说?”
太妃只轻握着黛玉的手,细细地摩挲着,道:“既不会让你去和亲,那总也要有个说法才是。或是病了,或是已定亲了。只是你的亲事,我也作不得主。而且这时定亲,不早不晚的,未免让人猜疑。因此就只好说你这一阵子病了,只因在府中不便养病,就送到了王府在京中的别院里静养了。”黛玉起身道:“一切凭母妃安排就是。”太妃却将她按在了榻上,笑道:“哪里还用如此多礼。这只是托病罢了,并不是真的让人孤身一人到那别院中去。至于将你如何安置,还要看圣上的意思,那就不是咱们能揣度的了。”
黛玉将这前后细细一想,已是全然明白过来,那北蕃的始毕可汗欲与本朝和亲,可皇室中除她之外,再无合适的女子了,若不去和亲,那就只好托病了,实则另有安置。这样的安排,也不可不说是煞费苦心了。只是有一点,这般费心地筹划,却是为何?就问道:“母妃和王兄如此费心,黛玉自是感激不尽,只是我若不去,自然会另有官家小姐奉旨和亲,那岂不是…”
太妃却不以为意,笑道:“说你聪慧,怎么这会子又不明白了?就算是圣上让皇后娘娘物色人选,也未必就是要和亲。也许只是为了防着些罢了。若是到时不得不和亲,也有个准备。何况,就是和亲,也不会是天朝女子。”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雪雁眼珠儿一转,笑向青竹道:“姑娘疼我,自然也不会亏待了姐姐。”青竹掩口笑道:“真真你这丫头,越发地得意了。正经你服侍好了姑娘才是。”雪雁赶着上前,向青竹施了一礼,笑道:“姐姐教训得是。”青竹向雪雁额头上一点,笑道:“你这丫头,我都不知该说什么好了。罢了。姑娘,咱们还是快些去吧。”三人一路说笑着,不觉就到了太妃的萱怡苑中。
刚到了院中,冯嬷嬷就已等在了廊下,一见黛玉,忙接了出来,笑着行礼道:“太妃这会子已醒了,听到小丫环报郡主要来,就让奴婢在这儿候着了。”黛玉忙亲自扶起了,道:“嬷嬷不必多礼。”冯嬷嬷道:“礼不可废,就请郡主随着奴婢来吧。太妃此时却是在厢房中。”说着在前面引着,又含笑端详着黛玉,神色间竟有惋惜之意,倒让黛玉觉得诧异,却也不好说什么,只随着冯嬷嬷到了厢房中。
而在房中,太妃却并未歇着,却端坐在榻上,满面愁容,见黛玉来了,不等黛玉行礼,就一手拦住,将她扶到了榻上,道:“丫头啊,快起来。又不是在外人面前,不用讲这么多礼数了。”又屏退了屋中的丫环,才道:“正巧你来了。若是你不来,我还要去你那里。”黛玉见他们这般光景,已猜出了几分,只道:“母妃有何事?”太妃却似不经意地道:“你可还记得贾家三姑娘与东瀛和亲的事?”
黛玉却未曾想到,太妃会有此一问,一时怔住,幸亏雪雁在旁,轻声唤道:“姑娘…”这才回过神来,道:“怎会不记得?母妃为何忽然又提起这事?”太妃细细地瞧着黛玉的神色,道:“并非是凭空提起这事来。而是如今恐怕又要有和亲之事了。”黛玉心中一动,道:“难道此事与我有关?”太妃先是点头,忽而又摇头,叹道:“实与你说罢。今日午膳时,你王兄从宫中回到府里,与我说起,那北蕃的始毕可汗,前几日又派使者来朝,说是要求娶天朝的一位公主或郡主为妻。圣上当即大怒,几乎要将那使者拿下,幸亏被人拦了下来。原本这事再无转圆的余地了,可皇后又派人来与我说,圣上让她暗中物色和亲的人选。”
黛玉虽是心中已知此事必定非同小可,却也是一惊,还未说话,那太妃又道:“我瞧着,皇家的这些公主郡主们,有的是太小,还不到十岁,有的是已出嫁,还有一位和敏公主,是先皇后所出,也是刚及笄,可两个月前,刚刚诊出得了痰症,也只是捱日子罢了。因此这和亲的人选,只有你是最合适的了。”
说到这儿,见黛玉神色一变,忙将她揽到身旁,道:“玉儿怎么了?你且不要往别处想,我之所以避着人与你说这事,就是因此事还未十分准。再者,就算是和亲的事准了,也不会派你去的。但无论有没有和亲之事,只怕都与你脱不了干系。你可还记得上次进宫时,你见到的那北蕃王后?”
且不说太妃此番是何意,那黛玉,虽面上似往常一般,心中却翻起了大浪,自看到林如海的书信后,此事就像巨石一般,压在了她的心头,人前虽是与往常无异,无人时,却常为此而愁肠百结,而今却如醍醐灌顶一般,猛然间明白过来,便是回避,也只可回避一时,若只是一味地避着,哪一日才是结果?忽而又有一丝悲哀渐渐袭上心头,这对她而言,究竟是福是祸?可不论是福是祸,她都已不能逃开。
黛玉只管想着,不防却对着太妃关切中带着探询的目光,强自镇定着,婉言道:“黛玉虽只见过王后一面,可也为王后的皇家风范所折服,想那王后是当朝皇后娘娘的妹子,也就不足为奇了。只不知为何,分明是初次见面,可又觉得她十分可亲。”太妃赞许地一笑,道:“玉儿的眼光倒也不差呢。我也不妨说开了去,只怕,你在我身边的时日,也不会太久了。”黛玉疑惑道:“母妃这是怎么说?”
太妃只轻握着黛玉的手,细细地摩挲着,道:“既不会让你去和亲,那总也要有个说法才是。或是病了,或是已定亲了。只是你的亲事,我也作不得主。而且这时定亲,不早不晚的,未免让人猜疑。因此就只好说你这一阵子病了,只因在府中不便养病,就送到了王府在京中的别院里静养了。”黛玉起身道:“一切凭母妃安排就是。”太妃却将她按在了榻上,笑道:“哪里还用如此多礼。这只是托病罢了,并不是真的让人孤身一人到那别院中去。至于将你如何安置,还要看圣上的意思,那就不是咱们能揣度的了。”
黛玉将这前后细细一想,已是全然明白过来,那北蕃的始毕可汗欲与本朝和亲,可皇室中除她之外,再无合适的女子了,若不去和亲,那就只好托病了,实则另有安置。这样的安排,也不可不说是煞费苦心了。只是有一点,这般费心地筹划,却是为何?就问道:“母妃和王兄如此费心,黛玉自是感激不尽,只是我若不去,自然会另有官家小姐奉旨和亲,那岂不是…”
太妃却不以为意,笑道:“说你聪慧,怎么这会子又不明白了?就算是圣上让皇后娘娘物色人选,也未必就是要和亲。也许只是为了防着些罢了。若是到时不得不和亲,也有个准备。何况,就是和亲,也不会是天朝女子。”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