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游记——唐三藏的取经梦 五
某天晚上,在取经人心中,三个徒弟为挑担子争议起来。猪八戒是人欲的形象,在沙悟净加入之前,他挑了一段时间担子,有怨言,说不愿意做长工。孙悟空说自己只管保护师父,挑担子应该归猪八戒与沙悟净管。猪八戒知道孙悟空本事大又高傲,肯定不会挑,就提议让白龙马驮一点担子。
孙悟空说:“他不是普通的马,本是西海龙王的三太子。只是因为纵火烧了殿上的明珠,被其父亲告,身犯天条被判死刑,后得观音菩萨打救,要他变做马驮取经人去取西经。这是各人的功果,你莫与他相比。”
“各人的功果”,即是说涵养功夫各人有其特殊性,应该只求自己进步,不求与别人比较。争议的结果,是猪八戒牵马,沙悟净挑担子。沙悟净代表践行,挑担子喻意着力处事。代表人欲的猪八戒牵着意马,喻意人的意向常会受到物质欲望的牵引。幸好,有心猿去保护着本心。
这天天色已晚,取经人向一大户人家求借宿一宵,屋内有一妇人笑语相迎。妇人是这户人家的主人,她礼邀玄奘入厅坐下喝茶。妇人告诉玄奘,自己姓贾,丈夫姓莫,前年去世,剩下自己与三个女儿,还有万贯家财没人打理,现在希望招取经人为女婿。
在《西游记》中,这个妇人是神仙所变,她姓贾,意思其实是“假”。妇人丈夫“姓莫”,意思其实是“莫信”。夫妇二人的姓喻意荣华富贵都可能是假的,不能相信的。“贾”也是《红楼梦》男主角的姓。
玄奘闻言,推聋妆哑,寂然不答。莫夫人见状,又细数了自己的家产,如水田、旱田各三百余顷,山场果木三百余顷,黄水牛一千余只,猪羊无数,一生使不着的金银等等。玄奘闻言,也只是如痴如蠢,默默无言。
莫夫人又继续说,自己的大女儿二十岁,次女十八岁,三女十六岁,都有几分姿色,还会女红、会吟诗作对。玄奘如坐针毡,心中的猪八戒蠢蠢欲动,他对自己喝了一声然后说:“我是出家人……”
莫夫人笑道:“可怜!可怜!出家人有什么好处?”玄奘一时想不到,于是反问:“女菩萨,你在家人,又有什么好处?”莫夫人说:“长老请听我说,我春有新罗衣,夏可穿轻纱赏绿荷,秋喝香米酒,冬可住暖阁;四时都有各种享受,八节都有珍馐百味。”
大师反驳说:“女菩萨,你在家人享受荣华富贵,儿女团圆,果然是好,不过却不知道我们出家人也有好处。出家人立志非常,不受外物牵绊,求功德圆满、见性明心,胜似在家贪图享乐,老来得个臭皮囊。”
莫夫人讲在家的好处是物质享受,玄奘讲出家的好处是精神追求,正可谓人各有志。不过,莫夫人听了这个不识抬举的和尚所言,大怒道:“你这个泼和尚无礼,不是见你从东土远来,就赶你走了。”莫夫人说完就离开了,剩下取经人在客厅满头大汗。
这天晚上,在玄奘的梦中,猪八戒受不了诱惑要留下做女婿,然而莫夫人与她三个女儿都是神仙、菩萨所变,结果猪八戒杯具了,神仙菩萨们把猪八戒用绳紧紧绑住吊在树上过了一夜。这个故事喻意,即使意马不能不让人欲牵引,但也要保持节制,不要放纵,更不要因为贪图享受(留下做女婿的喻意)而放弃体认天理(取经的喻意)。
告别黑口黑脸的莫夫人后,取经人走上大路,一路上风餐露宿。期间,他心中的软弱常害怕妖魔加害,每当心中的软弱出现时,心猿便及时出现加以安慰:马前有我师兄弟三人,怕什么妖魔?
这天,玄奘来到一座大山前。这座大山与前边路过巍峨险峻的山不同,风景让玄装不禁赞叹,他甚至还想,是不是雷音寺快到了。当然,理智告诉他,距离天竺还很远,至于究竟有多远,他也不知道。在梦中,心猿告诉他:你自小时走到老,老了再小,老小千番还难;只要你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
心猿的话的喻意是:灵山(天理)不在远处,它其实在心中。然而,很多人却难以找到它。要找到它,唯有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所谓“念念回首处”,即王守仁所说的“正念头”,即端正每一个念头,王守仁认为一念发动便是行了,所以正念也就是正行,人正行才能行至灵山(体认天理)。
话说玄装现在所至的这座山叫做万寿山,山中有一座道观叫做五庄观。五庄观的道童得知玄奘从大唐而来,要到天竺去取经,都很佩服,热情招呼玄装入内。凑巧五庄观的主人镇元子外出交流学习了,玄奘也觉得可惜。
五庄观观内种有一颗人参果树,结出来的人参果的模样像出世未满三天的婴儿。道童客气,摘了两个给取经人吃。看见人参果的模样,玄奘死活也不肯吃,道童唯有自己拿走吃了。人参果在玄奘心中留下了阴影,以至让他在晚上做了一个恶梦:
人参果树是一万年才结三十个果的灵根,人参果闻一闻就能活三百六十岁,吃了更能活四万七千年。这里有必要“三百六十”与“四万七千”这两个数字,前面就说过《西游记》中的数字都是有含义的。三百六十是是周天的度数、一年的日数,四万七千中的“四”指孟子所说的“四端”,即“仁、义、礼、智”这四种德性;“七”指儒家所说的“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感。在儒家看来,四端,七情,都是人的本性。
猪八戒听到两个道童讲摘人参果给玄奘吃的事情后,立即告诉孙悟空,让大圣去摘。孙悟空起初不知道人参果遇土而入,浪费了一个,后得徒弟指点,用衣服接住打下的三个果子,与八戒、悟净一人一个分了吃。谁知猪八戒一口吃下,见孙悟空、沙悟净还未吃完,他居然还吵着要师兄再打几个回来。两个道童听见孙悟空师兄弟的说话,便立即去数人参果,见少了四个,于是去找玄奘理论。玄奘告诫孙悟空,出家人不打诳语,不吃昧心食,偷了吃向人家陪个礼罢,何苦抵赖。
孙悟空觉得师父讲得有道理,老实地说自己偷了三个吃。道童说是四个,然后就骂起来。大圣受不得气,一怒之下便分身去把人参果树也推倒了。四师徒自然也留不下来,孙悟空使个法术让道童沉睡,然后带着玄奘、八戒、悟净连夜走了。然而,马不停蹄地赶了几天路,还是让镇元子轻易赶上。原来,镇元子回观后弄醒了道童,听了道童说出事情的经过后,镇元子也不恼也不怒,还安慰道童,说抓玄装师徒回来打。镇元子为什么不恼也不怒呢?除了他的修为外,无疑也是因为救活人参果树对他来说是小事一桩。
孙悟空话也不说就用棍对着镇元子乱打,为什么本是孙悟空沉不住气,还要“乱打”?这显然是镇元子给孙悟空强大的压力,是之前从未遇到过的。即使修养再高,人心在面对某些压力时,也是会乱的。
镇元子使一个“袖里乾坤”的手段就把玄奘师徒四人抓回去了。回到五庄观后,镇元子让徒弟把师徒四人绑住,并要打师傅。孙悟空怕师傅不禁打,如果打坏了还是自己造业,便让镇元子打自己好了。打了孙悟空两次,镇元子说留待明天再处理。
晚上,玄奘心中的软弱又出现了,他埋怨三个徒弟说:“你们三个闯祸,却连带我受罪。”孙悟空说:“被打的是我,怎么是你受罪?”师父说:“虽然没打我,不过被绑住身上也痛。”沙悟净也看不过眼,说:“师父,还有陪绑的在这里。”孙悟空说:“都别吵了,我救你们走就行了。”几条绳索又怎难得到孙悟空呢,只是师徒四人走不远又被镇元子捉回来。
镇元子说:“你们走到哪里,也要还我人参果树。”问题来了,既然镇元子能够救活人参果树,为什么执意要玄装四人还呢?很简单,镇元子是地仙之祖(即地上成仙的第一人),位极众仙,法力高强,孙悟空偷完果吃又推倒树,如果让玄奘师徒轻易走了,镇元大仙岂不是很没面子?这里也有一个喻意: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佛教是外来宗教,佛教入中国与道教争生意,道教当然要给一个下马威给佛教。
孙悟空闻言,也猜到是什么回事,就答应镇元子会救活人参果树,留下玄奘、八戒、悟净,自己独自去找救树的方法。镇元子对孙悟空说,如果孙悟空能够救活人参果树,就与孙悟空结拜为兄弟。孙悟空先去找福、禄、寿三位仙人,寿星问了大圣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我闻大圣弃道从释,怎么有空来这里?”
“弃道从释”是王守仁的经历。话说湛若水曾经归纳王守仁专心儒学之前的“五溺”: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神仙之习”指沉迷道教修仙,王守仁返本归儒之前,正是经历了“弃道”之后再“从释”的过程。
福、禄、寿三仙没法救树,不过答应孙悟空到五庄观做做调解工作。最后,孙悟空还是去找观音菩萨,观音菩萨说自己的“甘露水”可以救活人参果树。知行合一的孙悟空还不放心,问:“可曾经验过么?”可见,孙悟空不愧是行者,十分重视行。得到菩萨肯定的回答,孙悟空才放心。
话说在孙悟空忙着找救树方法时,镇元子与取经人谈笑风生,可以看出镇元子根本不把人参果树倒下放在心上。观音菩萨来到后,镇元子对他说:“小可的勾当,怎么敢劳菩萨下降?”“小可”有两种解释,一是自谦,一是轻微。镇元子所说的“小可”,两种意思都有。这就是说,救活人参果树在镇元子看来,只是轻微的事情。
果然,在观音的圣水作用下,人参果树满血复活了,镇元子也大方请大家排排坐吃果果,并与孙悟空结拜。问题又来了?为什么视救活人参果树为小事一桩的镇元子要与孙悟空结拜?其实,取经人在五庄观的故事是喻意湛若水与王守仁一见定交,共倡圣学的。在《西游记》中,道童问镇元子为什么要招呼玄奘时提到:“孔子云:‘道不同,不相为谋。’”镇元子还是让道童招呼玄奘,实质暗喻了湛若水与王守仁两人的“道”是相同的。
人参果树在《西游记》中被称为天地之灵根,它其实是喻意明代陈献章(白沙)的心学。湛若水初名露,字甘泉,这就是“甘露水”的名称的来源,甘露水救活人参果树喻意湛若水对陈献章的心学的发展。湛若水年少时曾在广州的“五仙观”内住了十二年,“五庄观”的名字也是由“五仙观”稍作更改而成,“庄”字由“广”、“土”两部分构成,在这里表示“广东地区”,指明代心学首先产生于广东。
在取经人的潜意识中,因为心猿本事大,得到自己的倚重,这让人欲很嫉妒,想找机会打压心猿。很快,人欲的机会来了。玄奘因为连日走在山路上,感染了风寒,晚上又做起噩梦来。
在梦中,受软弱与人欲的影响,玄奘官本位起来,居然埋怨心猿懒惰,不化斋给自己吃。孙悟空无奈地说:“是我怠慢了你,怕你念咒,我现在去化斋就是了。”
心猿去化斋,玄奘打坐休息,他心便生出一个妖精来。这个叫白骨精的妖精变化作一个少妇,假装去送饭给丈夫,见到取经人后,要把饭菜给玄奘吃,想趁机杀害玄奘。当白骨精要得手时,心猿及时赶回来。前边说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喻意人的良知,所谓“知善知恶是良知”,所以孙悟空能够看出少妇是妖精所变。所谓“为善去恶是格物”,孙悟空打妖精喻意的正是王守仁所说的格物。孙悟空用拿棍打中白骨精,可惜妖精使用“解尸法”变一个假尸首让棍打,精神却逃走了。
猪八戒趁机对师父说,孙悟空打死人就说人家是妖精,还把少妇的东西变做青蛙,是怕师父念《紧箍儿咒》。玄奘听信猪八戒的谗言,要赶孙悟空走,不过由于孙悟空哀告,心软的玄奘还是把他留下。
白骨精之后又变了一个八十岁的老妇,要找“女儿”。猪八戒又趁机说:“不好,那妈妈来寻人了。师兄打杀的,定是她的女儿。”孙悟空说:“兄弟莫要胡说!那个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岁,怎么六十多岁还能生产?一定是假的,等老孙去看看。”猪八戒这样害自己,孙悟空还叫猪八戒兄弟,这喻意人是不能无欲的,在人身上,欲与良知同在,只是不应该放纵。孙悟空行近白骨精,然后用棍打中他,可惜又被其用上次的方法逃走了。
已经被人欲蒙蔽内心的玄奘见状,念了二十遍《紧箍儿咒》,让心猿疼痛难忍,同时也使人欲放纵了:猪八戒还污蔑孙悟空要与玄装分行李。孙悟空到现在才怒了,他气得暴跳说:“你这个尖嘴的贱货!老孙一心保护师父,更无一毫嫉妒之意、贪恋之心,怎么要分什么行李?”此时,玄奘的心被人欲主导了,他对心猿说:“你不嫉妒贪恋,怎么还不走?”心猿说要师父把自己头上的紧箍儿去掉,才会回去。玄奘无可奈何,暂且让孙悟空留下,不过告诫孙悟空不要再行凶了。这两次玄奘要赶孙悟空走,代表践行的沙悟净都没有为孙悟空说过一句话,说明玄奘已经不能知行合一了。
白骨精还不死心,他这次变做一个老头要找“老婆”与“女儿”。孙悟空吸取教训,他先念动咒语,叫土地、山神帮忙定住白骨精的精神,结果成功打死了白骨精。玄奘以为孙悟空又打死人,于是要念咒。孙悟空连忙对师父说:“师父,莫念!莫念!你且来看看他的模样。”玄奘见一堆骷髅在那里,便问何故。孙悟空告诉玄奘说:“这个是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而现了本相,他的脊梁上有一行字,是‘白骨夫人’。” 玄奘本来也相信了,但是猪八戒却说:“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活儿,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猪八戒的话喻意,明明是人欲蒙蔽本心,却要让本心否定良知的感觉、格物的功夫。玄奘再次听信谗言,执意把孙悟空赶走了。王守仁曾经因为得罪了刘瑾,被贬谪到贵州龙场驿当驿丞,这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而被赶走的故事的原型。
第二天醒来,取经人感觉怪怪的,好像失去了什么。心猿被赶走喻意人舍弃为善去恶的格物功夫。人舍弃为善去恶的格物功夫,会受到教训的。
取经人行至宝象国,听闻最近有个公主失踪了。晚上,他又做起梦来,产生了一个心魔,只是心猿已经被他“赶走”了,怎么对付这个心魔呢?靠猪八戒(人欲),显然不行,只怕更助长心魔;靠沙悟净(践行),也不行,知行不能合一,行缺乏指导;靠白龙马(意马),虽然不行,不过白龙马(诚意)会让你找心猿(正心)。
在玄奘的梦中,被妖精捉走并占有的公主叫“百花羞”,“羞”是隐藏、不显露的意思,即是王守仁讲的“寂”,喻意缺乏格物的功夫,人心便寂然了。妖精本来是天上的奎星,是主宰文运与文章兴衰之神,甚至朝廷还把孔子比作奎星。奎星的堕落,喻意人缺乏格物功夫(即缺乏道德涵养),文运、文章也会堕落的。
猪八戒与沙悟净都不是奎星的对手,喻意很多时候,人欲、践行都要为“文运”让路(例如入学考试、高考)。八戒、悟净都又不愿意提孙悟空是自己的大师兄,悟净被奎星捉住后,猪八戒更趁机想散伙,幸得白龙马要他去找悟空出生山,这喻意人不能践行,必需用诚意来压制人欲。玄装还梦见自己被奎星变做一只老虎,喻意缺乏格物功夫,人会混同于禽兽。
八戒去找悟空出生山,喻意人欲为格物功夫让步。孙悟空毫无悬念地打败了奎星,取经团队又恢复完整了。
在宝象国之梦后,精神饱满的玄奘继续西行。行了几天,见一山挡路,玄奘的潜意识又上演了一个故事。他的潜意识中的软弱又怕有虎狼阻挡,心猿说:“出家人莫说在家话。你忘记《心经》了吗?不要忧虑,有老孙在,就是塌下天来,可保无事,怕什么虎狼?”
取经人停下来,说:“我当年奉旨出长安,历遍千山万水,不知道几时此身能闲?”心猿说:“师要身闲,有何难事?若功成之后,万缘都罢,诸法皆空。那个时候,自然而然,不就是身闲吗?”玄装闻言,才乐以忘忧。不知道谁是师父,谁是徒弟了。
玄奘还是担心山有妖精,悟空留在自己身边有安全感,便让八戒去探山。懒惰、马虎是人欲,因而八戒也没有去探山,找个地方睡觉去了,打算回去后说个大话了事。悟空看穿了八戒的那一套,提前告诉了师父,后者还记恨八戒让自己赶走悟空,连累自己被奎星所辱,所以对八戒作出严厉的批评。
话说这座山还真有妖精,而且还是两个,分别是老魔金角大王、二魔银角大王。说到打架,两魔不是悟空的对手,不过他们有五件很厉害的法宝:喊对方的名字(无论真假)一答应就能吸进去的紫金红葫芦及羊脂玉净瓶、自动缠人的幌金绳、能扇起大火的芭蕉扇、寒气逼人的七星剑。紫金红葫芦喻意人的实践局限、羊脂玉净瓶喻意人的认识局限,幌金绳喻意人的各种束缚,芭蕉扇喻意人的焦虑,七星剑喻意人的冷漠。
金角大王、银角大王原来是太上老君的两个童子,下界来成为妖精。这说明,成仙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正如行善总不足,为恶总有余。
孙悟空说:“他不是普通的马,本是西海龙王的三太子。只是因为纵火烧了殿上的明珠,被其父亲告,身犯天条被判死刑,后得观音菩萨打救,要他变做马驮取经人去取西经。这是各人的功果,你莫与他相比。”
“各人的功果”,即是说涵养功夫各人有其特殊性,应该只求自己进步,不求与别人比较。争议的结果,是猪八戒牵马,沙悟净挑担子。沙悟净代表践行,挑担子喻意着力处事。代表人欲的猪八戒牵着意马,喻意人的意向常会受到物质欲望的牵引。幸好,有心猿去保护着本心。
这天天色已晚,取经人向一大户人家求借宿一宵,屋内有一妇人笑语相迎。妇人是这户人家的主人,她礼邀玄奘入厅坐下喝茶。妇人告诉玄奘,自己姓贾,丈夫姓莫,前年去世,剩下自己与三个女儿,还有万贯家财没人打理,现在希望招取经人为女婿。
在《西游记》中,这个妇人是神仙所变,她姓贾,意思其实是“假”。妇人丈夫“姓莫”,意思其实是“莫信”。夫妇二人的姓喻意荣华富贵都可能是假的,不能相信的。“贾”也是《红楼梦》男主角的姓。
玄奘闻言,推聋妆哑,寂然不答。莫夫人见状,又细数了自己的家产,如水田、旱田各三百余顷,山场果木三百余顷,黄水牛一千余只,猪羊无数,一生使不着的金银等等。玄奘闻言,也只是如痴如蠢,默默无言。
莫夫人又继续说,自己的大女儿二十岁,次女十八岁,三女十六岁,都有几分姿色,还会女红、会吟诗作对。玄奘如坐针毡,心中的猪八戒蠢蠢欲动,他对自己喝了一声然后说:“我是出家人……”
莫夫人笑道:“可怜!可怜!出家人有什么好处?”玄奘一时想不到,于是反问:“女菩萨,你在家人,又有什么好处?”莫夫人说:“长老请听我说,我春有新罗衣,夏可穿轻纱赏绿荷,秋喝香米酒,冬可住暖阁;四时都有各种享受,八节都有珍馐百味。”
大师反驳说:“女菩萨,你在家人享受荣华富贵,儿女团圆,果然是好,不过却不知道我们出家人也有好处。出家人立志非常,不受外物牵绊,求功德圆满、见性明心,胜似在家贪图享乐,老来得个臭皮囊。”
莫夫人讲在家的好处是物质享受,玄奘讲出家的好处是精神追求,正可谓人各有志。不过,莫夫人听了这个不识抬举的和尚所言,大怒道:“你这个泼和尚无礼,不是见你从东土远来,就赶你走了。”莫夫人说完就离开了,剩下取经人在客厅满头大汗。
这天晚上,在玄奘的梦中,猪八戒受不了诱惑要留下做女婿,然而莫夫人与她三个女儿都是神仙、菩萨所变,结果猪八戒杯具了,神仙菩萨们把猪八戒用绳紧紧绑住吊在树上过了一夜。这个故事喻意,即使意马不能不让人欲牵引,但也要保持节制,不要放纵,更不要因为贪图享受(留下做女婿的喻意)而放弃体认天理(取经的喻意)。
告别黑口黑脸的莫夫人后,取经人走上大路,一路上风餐露宿。期间,他心中的软弱常害怕妖魔加害,每当心中的软弱出现时,心猿便及时出现加以安慰:马前有我师兄弟三人,怕什么妖魔?
这天,玄奘来到一座大山前。这座大山与前边路过巍峨险峻的山不同,风景让玄装不禁赞叹,他甚至还想,是不是雷音寺快到了。当然,理智告诉他,距离天竺还很远,至于究竟有多远,他也不知道。在梦中,心猿告诉他:你自小时走到老,老了再小,老小千番还难;只要你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
心猿的话的喻意是:灵山(天理)不在远处,它其实在心中。然而,很多人却难以找到它。要找到它,唯有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所谓“念念回首处”,即王守仁所说的“正念头”,即端正每一个念头,王守仁认为一念发动便是行了,所以正念也就是正行,人正行才能行至灵山(体认天理)。
话说玄装现在所至的这座山叫做万寿山,山中有一座道观叫做五庄观。五庄观的道童得知玄奘从大唐而来,要到天竺去取经,都很佩服,热情招呼玄装入内。凑巧五庄观的主人镇元子外出交流学习了,玄奘也觉得可惜。
五庄观观内种有一颗人参果树,结出来的人参果的模样像出世未满三天的婴儿。道童客气,摘了两个给取经人吃。看见人参果的模样,玄奘死活也不肯吃,道童唯有自己拿走吃了。人参果在玄奘心中留下了阴影,以至让他在晚上做了一个恶梦:
人参果树是一万年才结三十个果的灵根,人参果闻一闻就能活三百六十岁,吃了更能活四万七千年。这里有必要“三百六十”与“四万七千”这两个数字,前面就说过《西游记》中的数字都是有含义的。三百六十是是周天的度数、一年的日数,四万七千中的“四”指孟子所说的“四端”,即“仁、义、礼、智”这四种德性;“七”指儒家所说的“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感。在儒家看来,四端,七情,都是人的本性。
猪八戒听到两个道童讲摘人参果给玄奘吃的事情后,立即告诉孙悟空,让大圣去摘。孙悟空起初不知道人参果遇土而入,浪费了一个,后得徒弟指点,用衣服接住打下的三个果子,与八戒、悟净一人一个分了吃。谁知猪八戒一口吃下,见孙悟空、沙悟净还未吃完,他居然还吵着要师兄再打几个回来。两个道童听见孙悟空师兄弟的说话,便立即去数人参果,见少了四个,于是去找玄奘理论。玄奘告诫孙悟空,出家人不打诳语,不吃昧心食,偷了吃向人家陪个礼罢,何苦抵赖。
孙悟空觉得师父讲得有道理,老实地说自己偷了三个吃。道童说是四个,然后就骂起来。大圣受不得气,一怒之下便分身去把人参果树也推倒了。四师徒自然也留不下来,孙悟空使个法术让道童沉睡,然后带着玄奘、八戒、悟净连夜走了。然而,马不停蹄地赶了几天路,还是让镇元子轻易赶上。原来,镇元子回观后弄醒了道童,听了道童说出事情的经过后,镇元子也不恼也不怒,还安慰道童,说抓玄装师徒回来打。镇元子为什么不恼也不怒呢?除了他的修为外,无疑也是因为救活人参果树对他来说是小事一桩。
孙悟空话也不说就用棍对着镇元子乱打,为什么本是孙悟空沉不住气,还要“乱打”?这显然是镇元子给孙悟空强大的压力,是之前从未遇到过的。即使修养再高,人心在面对某些压力时,也是会乱的。
镇元子使一个“袖里乾坤”的手段就把玄奘师徒四人抓回去了。回到五庄观后,镇元子让徒弟把师徒四人绑住,并要打师傅。孙悟空怕师傅不禁打,如果打坏了还是自己造业,便让镇元子打自己好了。打了孙悟空两次,镇元子说留待明天再处理。
晚上,玄奘心中的软弱又出现了,他埋怨三个徒弟说:“你们三个闯祸,却连带我受罪。”孙悟空说:“被打的是我,怎么是你受罪?”师父说:“虽然没打我,不过被绑住身上也痛。”沙悟净也看不过眼,说:“师父,还有陪绑的在这里。”孙悟空说:“都别吵了,我救你们走就行了。”几条绳索又怎难得到孙悟空呢,只是师徒四人走不远又被镇元子捉回来。
镇元子说:“你们走到哪里,也要还我人参果树。”问题来了,既然镇元子能够救活人参果树,为什么执意要玄装四人还呢?很简单,镇元子是地仙之祖(即地上成仙的第一人),位极众仙,法力高强,孙悟空偷完果吃又推倒树,如果让玄奘师徒轻易走了,镇元大仙岂不是很没面子?这里也有一个喻意: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佛教是外来宗教,佛教入中国与道教争生意,道教当然要给一个下马威给佛教。
孙悟空闻言,也猜到是什么回事,就答应镇元子会救活人参果树,留下玄奘、八戒、悟净,自己独自去找救树的方法。镇元子对孙悟空说,如果孙悟空能够救活人参果树,就与孙悟空结拜为兄弟。孙悟空先去找福、禄、寿三位仙人,寿星问了大圣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我闻大圣弃道从释,怎么有空来这里?”
“弃道从释”是王守仁的经历。话说湛若水曾经归纳王守仁专心儒学之前的“五溺”: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神仙之习”指沉迷道教修仙,王守仁返本归儒之前,正是经历了“弃道”之后再“从释”的过程。
福、禄、寿三仙没法救树,不过答应孙悟空到五庄观做做调解工作。最后,孙悟空还是去找观音菩萨,观音菩萨说自己的“甘露水”可以救活人参果树。知行合一的孙悟空还不放心,问:“可曾经验过么?”可见,孙悟空不愧是行者,十分重视行。得到菩萨肯定的回答,孙悟空才放心。
话说在孙悟空忙着找救树方法时,镇元子与取经人谈笑风生,可以看出镇元子根本不把人参果树倒下放在心上。观音菩萨来到后,镇元子对他说:“小可的勾当,怎么敢劳菩萨下降?”“小可”有两种解释,一是自谦,一是轻微。镇元子所说的“小可”,两种意思都有。这就是说,救活人参果树在镇元子看来,只是轻微的事情。
果然,在观音的圣水作用下,人参果树满血复活了,镇元子也大方请大家排排坐吃果果,并与孙悟空结拜。问题又来了?为什么视救活人参果树为小事一桩的镇元子要与孙悟空结拜?其实,取经人在五庄观的故事是喻意湛若水与王守仁一见定交,共倡圣学的。在《西游记》中,道童问镇元子为什么要招呼玄奘时提到:“孔子云:‘道不同,不相为谋。’”镇元子还是让道童招呼玄奘,实质暗喻了湛若水与王守仁两人的“道”是相同的。
人参果树在《西游记》中被称为天地之灵根,它其实是喻意明代陈献章(白沙)的心学。湛若水初名露,字甘泉,这就是“甘露水”的名称的来源,甘露水救活人参果树喻意湛若水对陈献章的心学的发展。湛若水年少时曾在广州的“五仙观”内住了十二年,“五庄观”的名字也是由“五仙观”稍作更改而成,“庄”字由“广”、“土”两部分构成,在这里表示“广东地区”,指明代心学首先产生于广东。
在取经人的潜意识中,因为心猿本事大,得到自己的倚重,这让人欲很嫉妒,想找机会打压心猿。很快,人欲的机会来了。玄奘因为连日走在山路上,感染了风寒,晚上又做起噩梦来。
在梦中,受软弱与人欲的影响,玄奘官本位起来,居然埋怨心猿懒惰,不化斋给自己吃。孙悟空无奈地说:“是我怠慢了你,怕你念咒,我现在去化斋就是了。”
心猿去化斋,玄奘打坐休息,他心便生出一个妖精来。这个叫白骨精的妖精变化作一个少妇,假装去送饭给丈夫,见到取经人后,要把饭菜给玄奘吃,想趁机杀害玄奘。当白骨精要得手时,心猿及时赶回来。前边说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喻意人的良知,所谓“知善知恶是良知”,所以孙悟空能够看出少妇是妖精所变。所谓“为善去恶是格物”,孙悟空打妖精喻意的正是王守仁所说的格物。孙悟空用拿棍打中白骨精,可惜妖精使用“解尸法”变一个假尸首让棍打,精神却逃走了。
猪八戒趁机对师父说,孙悟空打死人就说人家是妖精,还把少妇的东西变做青蛙,是怕师父念《紧箍儿咒》。玄奘听信猪八戒的谗言,要赶孙悟空走,不过由于孙悟空哀告,心软的玄奘还是把他留下。
白骨精之后又变了一个八十岁的老妇,要找“女儿”。猪八戒又趁机说:“不好,那妈妈来寻人了。师兄打杀的,定是她的女儿。”孙悟空说:“兄弟莫要胡说!那个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岁,怎么六十多岁还能生产?一定是假的,等老孙去看看。”猪八戒这样害自己,孙悟空还叫猪八戒兄弟,这喻意人是不能无欲的,在人身上,欲与良知同在,只是不应该放纵。孙悟空行近白骨精,然后用棍打中他,可惜又被其用上次的方法逃走了。
已经被人欲蒙蔽内心的玄奘见状,念了二十遍《紧箍儿咒》,让心猿疼痛难忍,同时也使人欲放纵了:猪八戒还污蔑孙悟空要与玄装分行李。孙悟空到现在才怒了,他气得暴跳说:“你这个尖嘴的贱货!老孙一心保护师父,更无一毫嫉妒之意、贪恋之心,怎么要分什么行李?”此时,玄奘的心被人欲主导了,他对心猿说:“你不嫉妒贪恋,怎么还不走?”心猿说要师父把自己头上的紧箍儿去掉,才会回去。玄奘无可奈何,暂且让孙悟空留下,不过告诫孙悟空不要再行凶了。这两次玄奘要赶孙悟空走,代表践行的沙悟净都没有为孙悟空说过一句话,说明玄奘已经不能知行合一了。
白骨精还不死心,他这次变做一个老头要找“老婆”与“女儿”。孙悟空吸取教训,他先念动咒语,叫土地、山神帮忙定住白骨精的精神,结果成功打死了白骨精。玄奘以为孙悟空又打死人,于是要念咒。孙悟空连忙对师父说:“师父,莫念!莫念!你且来看看他的模样。”玄奘见一堆骷髅在那里,便问何故。孙悟空告诉玄奘说:“这个是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而现了本相,他的脊梁上有一行字,是‘白骨夫人’。” 玄奘本来也相信了,但是猪八戒却说:“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活儿,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猪八戒的话喻意,明明是人欲蒙蔽本心,却要让本心否定良知的感觉、格物的功夫。玄奘再次听信谗言,执意把孙悟空赶走了。王守仁曾经因为得罪了刘瑾,被贬谪到贵州龙场驿当驿丞,这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而被赶走的故事的原型。
第二天醒来,取经人感觉怪怪的,好像失去了什么。心猿被赶走喻意人舍弃为善去恶的格物功夫。人舍弃为善去恶的格物功夫,会受到教训的。
取经人行至宝象国,听闻最近有个公主失踪了。晚上,他又做起梦来,产生了一个心魔,只是心猿已经被他“赶走”了,怎么对付这个心魔呢?靠猪八戒(人欲),显然不行,只怕更助长心魔;靠沙悟净(践行),也不行,知行不能合一,行缺乏指导;靠白龙马(意马),虽然不行,不过白龙马(诚意)会让你找心猿(正心)。
在玄奘的梦中,被妖精捉走并占有的公主叫“百花羞”,“羞”是隐藏、不显露的意思,即是王守仁讲的“寂”,喻意缺乏格物的功夫,人心便寂然了。妖精本来是天上的奎星,是主宰文运与文章兴衰之神,甚至朝廷还把孔子比作奎星。奎星的堕落,喻意人缺乏格物功夫(即缺乏道德涵养),文运、文章也会堕落的。
猪八戒与沙悟净都不是奎星的对手,喻意很多时候,人欲、践行都要为“文运”让路(例如入学考试、高考)。八戒、悟净都又不愿意提孙悟空是自己的大师兄,悟净被奎星捉住后,猪八戒更趁机想散伙,幸得白龙马要他去找悟空出生山,这喻意人不能践行,必需用诚意来压制人欲。玄装还梦见自己被奎星变做一只老虎,喻意缺乏格物功夫,人会混同于禽兽。
八戒去找悟空出生山,喻意人欲为格物功夫让步。孙悟空毫无悬念地打败了奎星,取经团队又恢复完整了。
在宝象国之梦后,精神饱满的玄奘继续西行。行了几天,见一山挡路,玄奘的潜意识又上演了一个故事。他的潜意识中的软弱又怕有虎狼阻挡,心猿说:“出家人莫说在家话。你忘记《心经》了吗?不要忧虑,有老孙在,就是塌下天来,可保无事,怕什么虎狼?”
取经人停下来,说:“我当年奉旨出长安,历遍千山万水,不知道几时此身能闲?”心猿说:“师要身闲,有何难事?若功成之后,万缘都罢,诸法皆空。那个时候,自然而然,不就是身闲吗?”玄装闻言,才乐以忘忧。不知道谁是师父,谁是徒弟了。
玄奘还是担心山有妖精,悟空留在自己身边有安全感,便让八戒去探山。懒惰、马虎是人欲,因而八戒也没有去探山,找个地方睡觉去了,打算回去后说个大话了事。悟空看穿了八戒的那一套,提前告诉了师父,后者还记恨八戒让自己赶走悟空,连累自己被奎星所辱,所以对八戒作出严厉的批评。
话说这座山还真有妖精,而且还是两个,分别是老魔金角大王、二魔银角大王。说到打架,两魔不是悟空的对手,不过他们有五件很厉害的法宝:喊对方的名字(无论真假)一答应就能吸进去的紫金红葫芦及羊脂玉净瓶、自动缠人的幌金绳、能扇起大火的芭蕉扇、寒气逼人的七星剑。紫金红葫芦喻意人的实践局限、羊脂玉净瓶喻意人的认识局限,幌金绳喻意人的各种束缚,芭蕉扇喻意人的焦虑,七星剑喻意人的冷漠。
金角大王、银角大王原来是太上老君的两个童子,下界来成为妖精。这说明,成仙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正如行善总不足,为恶总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