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颍川来客
第一卷渤海暮光
第七章颍川来客
渤海郡,南皮城。初冬的风略微显得清冷,因天气的清冷愈加显得萧瑟的道上,突兀地出现了两声咳嗽。
“奉孝……”一只修长的手从暗紫色的长衣大袖里伸出,轻拍了拍身边穿一身深蓝色厚棉袍的瘦弱青年的背。
“我没事的,文若。”瘦弱青年,也就是郭嘉,拍了拍自己那身厚棉袍,对身边一身锦缎的俊美青年笑了笑。
俊美青年,即是荀彧,轻点了点头没说什么。
郭嘉撇过头,轻声笑了笑:“似乎南皮城……也没有什么奇异的地方啊。”
“渤海郡……是你说要来的。”荀彧浅浅地笑了两声,“后悔了?”
“怎么会后悔。”郭嘉摇了摇头,“而且……一开始就是你要来冀州的,所以我才建议在邺城看望完友若,便来南皮城看看。”
“若是不答应你来南皮,你也不会陪我去邺城看望四兄。”荀彧转头看向郭嘉。
荀彧的四兄荀谌,字友若。而今在冀州刺史韩馥的手下。
“我的目的自然主要是来南皮。”郭嘉轻轻呵出一口气,暖了暖手,“七岁作赋的神童,总是需要见一见的。”言罢,郭嘉突然咳出了两声。
“奉孝……没事吧?要不要早些回颖川?”荀彧的神色显得有些担忧,一手搭在郭嘉肩上。
“没……真的没事,老毛病一时半会也好不了。”刚刚咳嗽完的郭嘉面色有些潮红,扯了扯棉袍示意荀彧放手,而后走上前去。
荀彧浅浅笑着摇了摇头,跟上了郭嘉的脚步。
===========================
天日已缓缓趋于薄暮。袁熙从别院拜别了田丰,便回了袁氏府上。
自“《恨赋》事件”之后,袁绍就以父亲之命要求袁熙开始学习《尉缭子》。袁熙自《天官》学起,这篇是主讲国家政治与经济,同战争之间的关系的,倒不同于袁熙原本所以为的,认为兵书大约只是一些奇谋异策的教科书,倒也算学的认真。
待到袁熙回到家中时,便有下人赶来报,说是袁绍召他去大厅之中。
袁熙匆忙赶到,只匆匆看了眼客座上坐着的是两名文士打扮的青年,便已俯下身子:“父上大人唤熙来不知有何事?”
袁绍望着堂下的袁熙微微颌首。客座上着一身暗紫色外袍的文士问道:“这位便是‘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的袁二公子?”
“便是犬子。”袁绍嘴上倒是这般说着,眉目之间却显示出一阵明显的自豪神色,而后对着堂下的袁熙道,“快来见过这位荀世叔,以及……呃……这位郭先生。”
颍川荀氏中荀淑的八子均才德出众,有“荀氏八龙”之称。荀家这八龙之中,荀彧的父亲荀绲也赫然在列。故而颍川荀氏虽然比不上汝南袁氏,弘农杨氏这些能够做到“四世三公”,权倾朝野的顶级世家,但也算是知名海内的超一流世家了。故而袁绍对于荀彧也是比较尊敬的,更要袁熙称呼荀彧为“世叔”。
而坐在荀彧身侧的郭嘉,相比荀彧却是差了不少。虽然此时坐上的郭嘉已经将常穿的蓝色棉衣换作一身还算光鲜的深蓝色外袍,然而微有些生硬的世族礼仪也已出卖了其本身并非世族嫡系出身的事实。
后世倒是不少人认为郭嘉出身寒门,也就是勉强读得起书的家庭。而袁熙了解到的情况倒是不太一样,郭嘉是出身颍川郭氏的,不过是支系庶子,虽生活也只堪堪算得温饱,但论出身也不算寒门。颍川郭氏是出自东汉法律世家郭弘、郭躬的家族,以治法典为业,祖上也曾有过官至三公者,亦有数人曾历廷尉之职。
不过郭嘉虽则出身不差,但袁绍对其也只算是礼待,故而并没有像对荀彧一般,让袁熙对其执叔礼相待,而仅仅是要袁熙称其为先生。
袁熙抑制住来自“袁淅”的灵魂对亲眼得见荀彧与郭嘉的激动,对二人一一见礼。荀彧倒只是温和得打量了一番眼前堪堪七八岁的清秀少年,而郭嘉看着袁熙,双目之中却闪过一闪而过的精光。
见礼过后袁绍便要袁熙坐在一侧,旁听袁绍与荀郭二人的交谈。由于天色将夜,倒也留了二人,备了家筵作款待。
席间袁绍也委婉地表示希望能留下荀彧作为助力。袁绍好待豪杰之士,但真正对这些人能否留下来作为自己助力,倒是不甚求之的,他觉得此时自己文有许攸、逢纪为佐,武有颜良、文丑为其爪牙,对此时一任渤海太守而言已经算是足够了。故而当荀彧委婉拒绝了袁绍的挽留的时候,袁绍也不以为意,甚至都没有起意去询问郭嘉。在他看来郭嘉既然随荀彧而来,纵然二人是一种平等的挚友关系,但作为一个二流世家的支系出身的郭嘉,在采纳意见上,定然是以荀彧为主,既然留不住荀彧,也定然是留不住郭嘉的。而且对袁绍而言,若是留下颍川八龙之一的荀绲之子作为助力,那对其名声有极大的益处,但若是折节礼待郭氏庶子的郭嘉,倒反倒可能为人所笑了。
不过荀彧此时的婉拒倒是没有破坏这筵席之间的气氛,夜幕也悄然在觥筹交错之间降了下来。筵席撤下之后,袁绍便让下人准备了南皮城内一处袁氏的别院邀二人留宿。
-----------------------时隔一年多才重新更新此文。权当继续尝试吧,大约是由于大学中忙碌的时间太多,到了寒假才继续尝试更文,这是重新拾笔的第一章。
第七章颍川来客
渤海郡,南皮城。初冬的风略微显得清冷,因天气的清冷愈加显得萧瑟的道上,突兀地出现了两声咳嗽。
“奉孝……”一只修长的手从暗紫色的长衣大袖里伸出,轻拍了拍身边穿一身深蓝色厚棉袍的瘦弱青年的背。
“我没事的,文若。”瘦弱青年,也就是郭嘉,拍了拍自己那身厚棉袍,对身边一身锦缎的俊美青年笑了笑。
俊美青年,即是荀彧,轻点了点头没说什么。
郭嘉撇过头,轻声笑了笑:“似乎南皮城……也没有什么奇异的地方啊。”
“渤海郡……是你说要来的。”荀彧浅浅地笑了两声,“后悔了?”
“怎么会后悔。”郭嘉摇了摇头,“而且……一开始就是你要来冀州的,所以我才建议在邺城看望完友若,便来南皮城看看。”
“若是不答应你来南皮,你也不会陪我去邺城看望四兄。”荀彧转头看向郭嘉。
荀彧的四兄荀谌,字友若。而今在冀州刺史韩馥的手下。
“我的目的自然主要是来南皮。”郭嘉轻轻呵出一口气,暖了暖手,“七岁作赋的神童,总是需要见一见的。”言罢,郭嘉突然咳出了两声。
“奉孝……没事吧?要不要早些回颖川?”荀彧的神色显得有些担忧,一手搭在郭嘉肩上。
“没……真的没事,老毛病一时半会也好不了。”刚刚咳嗽完的郭嘉面色有些潮红,扯了扯棉袍示意荀彧放手,而后走上前去。
荀彧浅浅笑着摇了摇头,跟上了郭嘉的脚步。
===========================
天日已缓缓趋于薄暮。袁熙从别院拜别了田丰,便回了袁氏府上。
自“《恨赋》事件”之后,袁绍就以父亲之命要求袁熙开始学习《尉缭子》。袁熙自《天官》学起,这篇是主讲国家政治与经济,同战争之间的关系的,倒不同于袁熙原本所以为的,认为兵书大约只是一些奇谋异策的教科书,倒也算学的认真。
待到袁熙回到家中时,便有下人赶来报,说是袁绍召他去大厅之中。
袁熙匆忙赶到,只匆匆看了眼客座上坐着的是两名文士打扮的青年,便已俯下身子:“父上大人唤熙来不知有何事?”
袁绍望着堂下的袁熙微微颌首。客座上着一身暗紫色外袍的文士问道:“这位便是‘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的袁二公子?”
“便是犬子。”袁绍嘴上倒是这般说着,眉目之间却显示出一阵明显的自豪神色,而后对着堂下的袁熙道,“快来见过这位荀世叔,以及……呃……这位郭先生。”
颍川荀氏中荀淑的八子均才德出众,有“荀氏八龙”之称。荀家这八龙之中,荀彧的父亲荀绲也赫然在列。故而颍川荀氏虽然比不上汝南袁氏,弘农杨氏这些能够做到“四世三公”,权倾朝野的顶级世家,但也算是知名海内的超一流世家了。故而袁绍对于荀彧也是比较尊敬的,更要袁熙称呼荀彧为“世叔”。
而坐在荀彧身侧的郭嘉,相比荀彧却是差了不少。虽然此时坐上的郭嘉已经将常穿的蓝色棉衣换作一身还算光鲜的深蓝色外袍,然而微有些生硬的世族礼仪也已出卖了其本身并非世族嫡系出身的事实。
后世倒是不少人认为郭嘉出身寒门,也就是勉强读得起书的家庭。而袁熙了解到的情况倒是不太一样,郭嘉是出身颍川郭氏的,不过是支系庶子,虽生活也只堪堪算得温饱,但论出身也不算寒门。颍川郭氏是出自东汉法律世家郭弘、郭躬的家族,以治法典为业,祖上也曾有过官至三公者,亦有数人曾历廷尉之职。
不过郭嘉虽则出身不差,但袁绍对其也只算是礼待,故而并没有像对荀彧一般,让袁熙对其执叔礼相待,而仅仅是要袁熙称其为先生。
袁熙抑制住来自“袁淅”的灵魂对亲眼得见荀彧与郭嘉的激动,对二人一一见礼。荀彧倒只是温和得打量了一番眼前堪堪七八岁的清秀少年,而郭嘉看着袁熙,双目之中却闪过一闪而过的精光。
见礼过后袁绍便要袁熙坐在一侧,旁听袁绍与荀郭二人的交谈。由于天色将夜,倒也留了二人,备了家筵作款待。
席间袁绍也委婉地表示希望能留下荀彧作为助力。袁绍好待豪杰之士,但真正对这些人能否留下来作为自己助力,倒是不甚求之的,他觉得此时自己文有许攸、逢纪为佐,武有颜良、文丑为其爪牙,对此时一任渤海太守而言已经算是足够了。故而当荀彧委婉拒绝了袁绍的挽留的时候,袁绍也不以为意,甚至都没有起意去询问郭嘉。在他看来郭嘉既然随荀彧而来,纵然二人是一种平等的挚友关系,但作为一个二流世家的支系出身的郭嘉,在采纳意见上,定然是以荀彧为主,既然留不住荀彧,也定然是留不住郭嘉的。而且对袁绍而言,若是留下颍川八龙之一的荀绲之子作为助力,那对其名声有极大的益处,但若是折节礼待郭氏庶子的郭嘉,倒反倒可能为人所笑了。
不过荀彧此时的婉拒倒是没有破坏这筵席之间的气氛,夜幕也悄然在觥筹交错之间降了下来。筵席撤下之后,袁绍便让下人准备了南皮城内一处袁氏的别院邀二人留宿。
-----------------------时隔一年多才重新更新此文。权当继续尝试吧,大约是由于大学中忙碌的时间太多,到了寒假才继续尝试更文,这是重新拾笔的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