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诺曼底骑兵团
虽然彼得想要尽快解决范多姆的法军,然而来自于什切青的情报显示,瑞典国王卡尔十一世在什切青采取了手势,并没有作出任何的成绩,眼下双方正在毫无意义地对峙。
面对荷兰国内的不断催促,只有七个省份的荷兰如今已经丢掉了三个省份。当然,军事上的局势还未到那么恶劣的程度,然而国内的粮食却是极度的缺乏,粮价已经非常之高。许多前线的法国士兵因为受不了荷兰国内高涨的粮价诱惑,屡次违反禁令.将粮食走私,孔代亲王已经把好几个将领送回巴黎交给路易十四处置。然而。即便高价的走私,对于荷兰国内的情况也只是杯水车薪。
更加恶劣的是军队,荷兰战前的常备军不过一万二千人,战争期间紧急扩招至三万人。因为荷兰海洋贸易的昌盛,因此国内滞留着不少受雇于商船的雇佣兵,荷兰政府高价把这些要钱不要命的雇佣兵组织在一起,也得到了一支两万人的军队。五万人的大军采取谨守不出的战术,完全可以阻挡孔代亲王的十万大军,然而粮食的缺乏却是对军队最致命的伤害。
国内的屡次催促导致的就是荷兰外交部长科斯恩特的焦虑,在督促卡尔十一世尽快出兵的交谈中,因为说出“彼得早就击溃奥地利人,而国王陛下却是毫无作为”的话,导致与卡尔十一世闹翻了。
其实卡尔十一世也想早点儿直接与波兰国王野战,谁也不愿意窝囊,然而早在之前的战斗中,因为波兰强大的鹰翼骑兵而损失惨重,彼得借给他的克里米亚骑兵也因为直接与鹰翼骑兵正面接触而伤亡巨大,眼下他们都已经拒绝出兵。当然,瑞典国王自己的/部队也不好受,死伤巨大。
不过因为早早地占据了什切青,背靠港口的卡尔十一世凭借着瑞典庞大的舰队补给,虽然毫无作为却是死死的钉在什切青,帮助彼得牵制住了波兰国王,为彼得进一步的围困并歼灭范多姆赢得了时间。
时间已经到八月份了,荷兰国内越来越告急,因此彼得也决定加快速度。
秋天的萧索降临在这片大地,树叶也是枯黄一片。德意志地区地处北方,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与中国北方颇为相似,植被以针叶林为主,气候干燥的秋天,极易引发森林大火。
俄军在于尔岑城内购买了大量引火物资,在彼得的命令之下发动了一次进攻。
事实上,法军被彼得围困在丘陵里已经将近两个月之久,军心可想而知。即便是范多姆的老练也没有想到,彼得会为了他的三万人在这里耗费这么久的时间,什切青的波兰国王的主力不才是重点吗?显然,这位元帅依旧只是从军事上考虑,并没有想到在政治上俄国人需要的是互相消耗的瑞典和波兰。
丘陵地区此起彼伏,因此排列紧密的线列战术却是难以发挥效用,这对于以紧密阵型为第一要义的法国军队却是致命性的伤害,而俄国军队除了阵型外也会考虑到士兵个人的灵活战斗,库巴一战,彼得就把巷战推广到全军了,显然也没有必要保守秘密了。
然而即便得知了俄国人的新型战术,但是欧洲军队却也是短时间难以学会的,因为这和他们最根本的军事思想都是相违背的,放弃组织严密的阵型而选择小单位的灵活作战,听着就让他们觉得不靠谱。要不是俄军成功地运用这种战术在库巴城抵挡三十万土军数个星期的围攻,他们恐怕会对这种战术嗤之以鼻。
俄军采用了小单位的灵活作战,在丘陵地区反而显得比法国人更加地如鱼得水,逐渐将之逼退,占据了一小块区域。其他的俄军立刻将引火物资搬运进森林,数个小时的工作以后,俄军终于撤退了。
彼得决定放火之前就已经计算好了风向,俄军在一个角落点燃了大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顺着风向,秋天的干燥的针叶林顺利的燃烧起来,火势越发的旺盛,靠近的俄军因此甚至需要撤退了。
面对熊熊的火势,任何人都显得如此渺小,彼得烧毁了这里的山林,然而作为主人的吕讷堡公爵绝对不敢发出任何意见的。
范多姆企图组织起法军,撤离丘陵,然后与彼得堂堂正正的决战。然而火势无边无际,很多士兵都因此而四处乱撞,失踪或失散了。
很多法国士兵都在大火中被烧死了,但是也有很多的士兵成群结队地逃离出来,然而早在外面等候的俄军将他们轻而易举地送入了战俘营。
范多姆带着他能够组织的所有士兵闯出大火,然而俄军早就严阵以待。范多姆看着他的士兵,脏乱颓废,然而当他扫视骑兵的时候,他们却是高昂着头颅看着自己,诺曼底骑兵团。
农业国家虽然组织不起游牧民族那样如云如雨的骑兵,然而他们却是可以训练出世界上最好的骑兵之一,法国的诺曼底骑兵就是优秀的骑兵。诺曼底战马温驯健壮,承载力强大,高大威猛,向来是法国贵族的喜爱,价格高昂。在法国,任何一家贵族家中的马厩如果饲养着诺曼底马,决定是财富的象征。
而范多姆麾下却是拥有四百名骑着诺曼底战马的训练有素的骑兵,在那场大火中,许多战马因为恐惧而死也不肯离开,那些骑兵甚至就因为要救出自己的坐骑而最终被大火包围。范多姆历次大战中都节省着不想动用的诺曼底骑兵团,在这里却是因为这毫无人性的大火而损失近半。
将广阔的森林烧毁,人畜不留,这样的残酷的手段即便是范多姆这样的多年征战.自认为早就无视生死的家伙都是难以忍受,更何况其他人,所有人都对造成如此大罪恶的俄军怒目相视。
范多姆不再去理会那些垂头丧气的步兵,俄国人的战俘营会好好招待他们的,骑上诺曼底战马,范多姆下达了进攻的命令。今日遭到如此巨大的惨败,三万名士兵恐怕只活下几千人罢了,有何颜面回到巴黎,还是就此战死以成全军人荣誉。
战场上极其不和谐的一幕出现了,不到两百多名的骑兵向着数万严阵以待的大军发动了冲锋。
书记官阿穆诺夫望着彼得,希望彼得作出指示。即便是多年跟随彼得的阿穆诺夫,已经见惯了彼得的不择手段,也不得不为沙皇陛下的毒辣而感到恐惧。
叹了口气,彼得说道:“既然对方不愿意投降,就成全他吧。”
前线的大军收到命令,立刻开枪,数轮排枪之下,战场上只剩下无主的战马依旧在悲鸣,舔舐着主人希望唤醒对方,背后的熊熊大火为这幅画面无形之中添上了美感,显现出残酷的快意。
俄军中的一名有着绘画技能的军官,将这幅刻印在脑海中的画面描绘下来,后世这幅《火焰的诺曼底》,以其悲壮华丽而拍出高价,由法国卢浮宫购得。
ps:好久都没跟大家要收藏和推荐票了!那么,拜托了!谢谢!
;
面对荷兰国内的不断催促,只有七个省份的荷兰如今已经丢掉了三个省份。当然,军事上的局势还未到那么恶劣的程度,然而国内的粮食却是极度的缺乏,粮价已经非常之高。许多前线的法国士兵因为受不了荷兰国内高涨的粮价诱惑,屡次违反禁令.将粮食走私,孔代亲王已经把好几个将领送回巴黎交给路易十四处置。然而。即便高价的走私,对于荷兰国内的情况也只是杯水车薪。
更加恶劣的是军队,荷兰战前的常备军不过一万二千人,战争期间紧急扩招至三万人。因为荷兰海洋贸易的昌盛,因此国内滞留着不少受雇于商船的雇佣兵,荷兰政府高价把这些要钱不要命的雇佣兵组织在一起,也得到了一支两万人的军队。五万人的大军采取谨守不出的战术,完全可以阻挡孔代亲王的十万大军,然而粮食的缺乏却是对军队最致命的伤害。
国内的屡次催促导致的就是荷兰外交部长科斯恩特的焦虑,在督促卡尔十一世尽快出兵的交谈中,因为说出“彼得早就击溃奥地利人,而国王陛下却是毫无作为”的话,导致与卡尔十一世闹翻了。
其实卡尔十一世也想早点儿直接与波兰国王野战,谁也不愿意窝囊,然而早在之前的战斗中,因为波兰强大的鹰翼骑兵而损失惨重,彼得借给他的克里米亚骑兵也因为直接与鹰翼骑兵正面接触而伤亡巨大,眼下他们都已经拒绝出兵。当然,瑞典国王自己的/部队也不好受,死伤巨大。
不过因为早早地占据了什切青,背靠港口的卡尔十一世凭借着瑞典庞大的舰队补给,虽然毫无作为却是死死的钉在什切青,帮助彼得牵制住了波兰国王,为彼得进一步的围困并歼灭范多姆赢得了时间。
时间已经到八月份了,荷兰国内越来越告急,因此彼得也决定加快速度。
秋天的萧索降临在这片大地,树叶也是枯黄一片。德意志地区地处北方,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与中国北方颇为相似,植被以针叶林为主,气候干燥的秋天,极易引发森林大火。
俄军在于尔岑城内购买了大量引火物资,在彼得的命令之下发动了一次进攻。
事实上,法军被彼得围困在丘陵里已经将近两个月之久,军心可想而知。即便是范多姆的老练也没有想到,彼得会为了他的三万人在这里耗费这么久的时间,什切青的波兰国王的主力不才是重点吗?显然,这位元帅依旧只是从军事上考虑,并没有想到在政治上俄国人需要的是互相消耗的瑞典和波兰。
丘陵地区此起彼伏,因此排列紧密的线列战术却是难以发挥效用,这对于以紧密阵型为第一要义的法国军队却是致命性的伤害,而俄国军队除了阵型外也会考虑到士兵个人的灵活战斗,库巴一战,彼得就把巷战推广到全军了,显然也没有必要保守秘密了。
然而即便得知了俄国人的新型战术,但是欧洲军队却也是短时间难以学会的,因为这和他们最根本的军事思想都是相违背的,放弃组织严密的阵型而选择小单位的灵活作战,听着就让他们觉得不靠谱。要不是俄军成功地运用这种战术在库巴城抵挡三十万土军数个星期的围攻,他们恐怕会对这种战术嗤之以鼻。
俄军采用了小单位的灵活作战,在丘陵地区反而显得比法国人更加地如鱼得水,逐渐将之逼退,占据了一小块区域。其他的俄军立刻将引火物资搬运进森林,数个小时的工作以后,俄军终于撤退了。
彼得决定放火之前就已经计算好了风向,俄军在一个角落点燃了大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顺着风向,秋天的干燥的针叶林顺利的燃烧起来,火势越发的旺盛,靠近的俄军因此甚至需要撤退了。
面对熊熊的火势,任何人都显得如此渺小,彼得烧毁了这里的山林,然而作为主人的吕讷堡公爵绝对不敢发出任何意见的。
范多姆企图组织起法军,撤离丘陵,然后与彼得堂堂正正的决战。然而火势无边无际,很多士兵都因此而四处乱撞,失踪或失散了。
很多法国士兵都在大火中被烧死了,但是也有很多的士兵成群结队地逃离出来,然而早在外面等候的俄军将他们轻而易举地送入了战俘营。
范多姆带着他能够组织的所有士兵闯出大火,然而俄军早就严阵以待。范多姆看着他的士兵,脏乱颓废,然而当他扫视骑兵的时候,他们却是高昂着头颅看着自己,诺曼底骑兵团。
农业国家虽然组织不起游牧民族那样如云如雨的骑兵,然而他们却是可以训练出世界上最好的骑兵之一,法国的诺曼底骑兵就是优秀的骑兵。诺曼底战马温驯健壮,承载力强大,高大威猛,向来是法国贵族的喜爱,价格高昂。在法国,任何一家贵族家中的马厩如果饲养着诺曼底马,决定是财富的象征。
而范多姆麾下却是拥有四百名骑着诺曼底战马的训练有素的骑兵,在那场大火中,许多战马因为恐惧而死也不肯离开,那些骑兵甚至就因为要救出自己的坐骑而最终被大火包围。范多姆历次大战中都节省着不想动用的诺曼底骑兵团,在这里却是因为这毫无人性的大火而损失近半。
将广阔的森林烧毁,人畜不留,这样的残酷的手段即便是范多姆这样的多年征战.自认为早就无视生死的家伙都是难以忍受,更何况其他人,所有人都对造成如此大罪恶的俄军怒目相视。
范多姆不再去理会那些垂头丧气的步兵,俄国人的战俘营会好好招待他们的,骑上诺曼底战马,范多姆下达了进攻的命令。今日遭到如此巨大的惨败,三万名士兵恐怕只活下几千人罢了,有何颜面回到巴黎,还是就此战死以成全军人荣誉。
战场上极其不和谐的一幕出现了,不到两百多名的骑兵向着数万严阵以待的大军发动了冲锋。
书记官阿穆诺夫望着彼得,希望彼得作出指示。即便是多年跟随彼得的阿穆诺夫,已经见惯了彼得的不择手段,也不得不为沙皇陛下的毒辣而感到恐惧。
叹了口气,彼得说道:“既然对方不愿意投降,就成全他吧。”
前线的大军收到命令,立刻开枪,数轮排枪之下,战场上只剩下无主的战马依旧在悲鸣,舔舐着主人希望唤醒对方,背后的熊熊大火为这幅画面无形之中添上了美感,显现出残酷的快意。
俄军中的一名有着绘画技能的军官,将这幅刻印在脑海中的画面描绘下来,后世这幅《火焰的诺曼底》,以其悲壮华丽而拍出高价,由法国卢浮宫购得。
ps:好久都没跟大家要收藏和推荐票了!那么,拜托了!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