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 新的时代
下午的时候,熙园果然来人,传他回京。
这种时候,贾宝玉自然也不会二五八万似的拖延,以显示自己的淡然与有恃无恐。
继承家业都不积极,不是有毛病是什么。
所以贾宝玉接到太上皇的传令之后,立马便启程回京。
叶蓁蓁等人,则约定好次日一早再行启程。
毕竟是一群女人,不但需要时间收拾东西,而且在路上也走不快。
对于贾宝玉的突然离开,原本大多数人都有些云里雾里。
传令的太监只带了太上皇叫贾宝玉回京的口谕,口谕中也未交待什么。
但是,不论任何阶层中,总有聪明人。
不论是猜测,还是有什么消息,他们就知道贾宝玉被诏回京意味着什么。
而且一些人聪明人,嘴巴也不严。
因此贾宝玉走后没多少时间,整个西山别院的人,差不多都知道贾宝玉回京是要继承皇位了。
于是乎,所有人,都明里暗里的替贾宝玉,或者替自己高兴起来。
便是一些原本还未玩尽兴,对突然要回京的决定有些不乐意的人,都瞬间没有了意见。
很多人都在想,待贾宝玉做了皇帝之后,拥有了更大的权力,又会是什么样的光景呢?
是真正的一言九鼎,龙威浩荡,还是君临天下,泽被苍生?
或者,是有更多的女人……
心里最高兴的,莫过于探春与湘云了,她们早就将芳心给了贾宝玉,却不敢在人前显露。
以后,便无碍了。
岫烟对此倒是没有太多感怀,这原本就是顺理成章之事。
再说,贾宝玉是太孙或者皇帝,对她而言区别都不大。
反正,都是一句话就可以要了她的男子。
她对此并没有太多的患得患失,以她的家境和出身,能够嫁给帝王,用飞上枝头来说毫不为过。
再者,她虽然从不骄狂,却也知道自己拥有姣好的容貌和身姿。
倒也不是因此觉得可以魅惑君王……她从无以色侍人的想法。
只是觉得,既然外在不用担心被贾宝玉嫌弃,那么,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他看得中自己的人,能够契合自己的灵魂和修养自是极好。若不能,或者说对方只是看中她的身子,那也是没有任何办法的事。
故而从内至外,她皆能坦然自处,不必为外事侵扰心境。
保持这样的心态,将自己不多的行礼收拾了一下。
她没有侍女。
正准备看一下书,聊以打发时间,忽见宝钗的侍女来传,让她过去一趟。
“薛王妃找我可有什么事?”岫烟问了一句。
侍女则笑道:“不止我家娘娘,还有王妃娘娘,还有林王妃娘娘,她们都在呢。姑娘快随我走吧,是大好事……”
岫烟心内顿时一跳。
她不笨,她除了与黛玉熟络一些,与三位王妃并没有太多交情,忽然摆出这么大的架势召见她……
而且,侍女脸上那莫名的笑意,已经足以说明问题。
不再言语,乖乖跟着侍女出了屋。到底在侍女领路看不到她的时候,悄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发髻与珠簪……
……
第二日,大队人马回京。
路上歇息的时候,迎春、探春、湘云等找到岫烟,要请她再回大观园玩。
探春因近来贾母等人对她态度出奇的好,心里大概猜得到原因,因此倒也没有惶恐。
并且心安理得的接受这份宠爱。
所以,昨天下午她就请宝钗派人回去征询贾母的意思,说是想要请湘云过府玩。
今日已经得到回应,贾母哪有不答应的。自己的宝贝侄孙女呢!
宝琴虽然回了薛家,但是离得近,也随时可以一块玩,所以她们几个一商议,想着岫烟的事已经过去,老太太肯定也不计较了,准备回去之后就让贾母派人请岫烟过府玩。
这会儿,是来征询岫烟的意思。
原本以为岫烟就算不好意思,她们诚心邀请也就行了。
不料岫烟推辞了一会,眼见推辞不过,竟红着脸道:“抱歉了,我真的不得去,我走了……”
说完,竟不顾姐妹情谊,自己跑马车上躲起来,令探春等人大为侧目。
一时间,她们都想不通问题出在哪儿。
惜春仰着头问道:“邢姐姐难道是因为上次的事见气,所以不想和我们一起玩了?”
探春摇头:“不会的,邢姐姐是个随和的人,不会因为那点小事就记在心里……”
上次贾母虽让岫烟回家,却也只是不想闹出麻烦,她本身对岫烟没什么意见,因此也没有什么态度恶劣的说法。
湘云皱着眉想了想,捏着下巴道:“我看邢姐姐的样子,像是有什么心事。”
正巧这个时候迎春的大丫鬟绣橘过来,听见她们在议论岫烟,便笑道:“嘻嘻,我大概是知道原因了。”
众人自然忙问,因此绣橘便将刚听说的,昨晚三位王妃悄悄召见岫烟的事说来。
十多岁的姑娘,最爱八卦,自然将听人传言的那些话都讲了,说的探春等人愣住。
且将信将疑。
不过,等到马车大队进了城,在与宝钗等人一番诀别之后,发现岫烟的马车居然不和她们一道往宁荣街方向走,而是随着大队人马,往皇城而去,她们便全然懂了。
相互对视一眼,什么也不好多说,只能红着脸,伴随着摇晃的马车回了荣国府。
……
叶蓁蓁等人回太孙府的时候,贾宝玉并不在。
他此时此刻,正领着一众重臣,跪在太上皇的榻前,听候冯祥念太上皇的诏书。
“……
……
太孙景桓,才智德行,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恩泽天下。著继位登基,即遵舆制。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景泰十四年二月十二日。”
正式而庄严的册立诏书,一如既往,需要对先祖歌功颂德,需要写出太上皇治理国家的心得,需要写出对群臣如何辅佐新君的殷切期盼,最后一句话,才提到正主。
接过诏书,贾宝玉捧旨伏跪:“景桓,叩谢太上皇!”
这是他最后一次,行臣子之礼。
接过这道诏书之后,他就和太上皇一样,是真正的君主。
从今之后,便是面见太上皇,他也只需要行正常的子孙之礼。
而他,终将可以名正言顺的,接受天下人的参拜!
他的时代,终于来临。
……
这种时候,贾宝玉自然也不会二五八万似的拖延,以显示自己的淡然与有恃无恐。
继承家业都不积极,不是有毛病是什么。
所以贾宝玉接到太上皇的传令之后,立马便启程回京。
叶蓁蓁等人,则约定好次日一早再行启程。
毕竟是一群女人,不但需要时间收拾东西,而且在路上也走不快。
对于贾宝玉的突然离开,原本大多数人都有些云里雾里。
传令的太监只带了太上皇叫贾宝玉回京的口谕,口谕中也未交待什么。
但是,不论任何阶层中,总有聪明人。
不论是猜测,还是有什么消息,他们就知道贾宝玉被诏回京意味着什么。
而且一些人聪明人,嘴巴也不严。
因此贾宝玉走后没多少时间,整个西山别院的人,差不多都知道贾宝玉回京是要继承皇位了。
于是乎,所有人,都明里暗里的替贾宝玉,或者替自己高兴起来。
便是一些原本还未玩尽兴,对突然要回京的决定有些不乐意的人,都瞬间没有了意见。
很多人都在想,待贾宝玉做了皇帝之后,拥有了更大的权力,又会是什么样的光景呢?
是真正的一言九鼎,龙威浩荡,还是君临天下,泽被苍生?
或者,是有更多的女人……
心里最高兴的,莫过于探春与湘云了,她们早就将芳心给了贾宝玉,却不敢在人前显露。
以后,便无碍了。
岫烟对此倒是没有太多感怀,这原本就是顺理成章之事。
再说,贾宝玉是太孙或者皇帝,对她而言区别都不大。
反正,都是一句话就可以要了她的男子。
她对此并没有太多的患得患失,以她的家境和出身,能够嫁给帝王,用飞上枝头来说毫不为过。
再者,她虽然从不骄狂,却也知道自己拥有姣好的容貌和身姿。
倒也不是因此觉得可以魅惑君王……她从无以色侍人的想法。
只是觉得,既然外在不用担心被贾宝玉嫌弃,那么,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他看得中自己的人,能够契合自己的灵魂和修养自是极好。若不能,或者说对方只是看中她的身子,那也是没有任何办法的事。
故而从内至外,她皆能坦然自处,不必为外事侵扰心境。
保持这样的心态,将自己不多的行礼收拾了一下。
她没有侍女。
正准备看一下书,聊以打发时间,忽见宝钗的侍女来传,让她过去一趟。
“薛王妃找我可有什么事?”岫烟问了一句。
侍女则笑道:“不止我家娘娘,还有王妃娘娘,还有林王妃娘娘,她们都在呢。姑娘快随我走吧,是大好事……”
岫烟心内顿时一跳。
她不笨,她除了与黛玉熟络一些,与三位王妃并没有太多交情,忽然摆出这么大的架势召见她……
而且,侍女脸上那莫名的笑意,已经足以说明问题。
不再言语,乖乖跟着侍女出了屋。到底在侍女领路看不到她的时候,悄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发髻与珠簪……
……
第二日,大队人马回京。
路上歇息的时候,迎春、探春、湘云等找到岫烟,要请她再回大观园玩。
探春因近来贾母等人对她态度出奇的好,心里大概猜得到原因,因此倒也没有惶恐。
并且心安理得的接受这份宠爱。
所以,昨天下午她就请宝钗派人回去征询贾母的意思,说是想要请湘云过府玩。
今日已经得到回应,贾母哪有不答应的。自己的宝贝侄孙女呢!
宝琴虽然回了薛家,但是离得近,也随时可以一块玩,所以她们几个一商议,想着岫烟的事已经过去,老太太肯定也不计较了,准备回去之后就让贾母派人请岫烟过府玩。
这会儿,是来征询岫烟的意思。
原本以为岫烟就算不好意思,她们诚心邀请也就行了。
不料岫烟推辞了一会,眼见推辞不过,竟红着脸道:“抱歉了,我真的不得去,我走了……”
说完,竟不顾姐妹情谊,自己跑马车上躲起来,令探春等人大为侧目。
一时间,她们都想不通问题出在哪儿。
惜春仰着头问道:“邢姐姐难道是因为上次的事见气,所以不想和我们一起玩了?”
探春摇头:“不会的,邢姐姐是个随和的人,不会因为那点小事就记在心里……”
上次贾母虽让岫烟回家,却也只是不想闹出麻烦,她本身对岫烟没什么意见,因此也没有什么态度恶劣的说法。
湘云皱着眉想了想,捏着下巴道:“我看邢姐姐的样子,像是有什么心事。”
正巧这个时候迎春的大丫鬟绣橘过来,听见她们在议论岫烟,便笑道:“嘻嘻,我大概是知道原因了。”
众人自然忙问,因此绣橘便将刚听说的,昨晚三位王妃悄悄召见岫烟的事说来。
十多岁的姑娘,最爱八卦,自然将听人传言的那些话都讲了,说的探春等人愣住。
且将信将疑。
不过,等到马车大队进了城,在与宝钗等人一番诀别之后,发现岫烟的马车居然不和她们一道往宁荣街方向走,而是随着大队人马,往皇城而去,她们便全然懂了。
相互对视一眼,什么也不好多说,只能红着脸,伴随着摇晃的马车回了荣国府。
……
叶蓁蓁等人回太孙府的时候,贾宝玉并不在。
他此时此刻,正领着一众重臣,跪在太上皇的榻前,听候冯祥念太上皇的诏书。
“……
……
太孙景桓,才智德行,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恩泽天下。著继位登基,即遵舆制。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景泰十四年二月十二日。”
正式而庄严的册立诏书,一如既往,需要对先祖歌功颂德,需要写出太上皇治理国家的心得,需要写出对群臣如何辅佐新君的殷切期盼,最后一句话,才提到正主。
接过诏书,贾宝玉捧旨伏跪:“景桓,叩谢太上皇!”
这是他最后一次,行臣子之礼。
接过这道诏书之后,他就和太上皇一样,是真正的君主。
从今之后,便是面见太上皇,他也只需要行正常的子孙之礼。
而他,终将可以名正言顺的,接受天下人的参拜!
他的时代,终于来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