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战前(第二更)
第176章
事实上,对此次出兵的统帅,北京朝廷颇有争议。
毕竟,文贵武贱的传统由来已久,文官督师也是惯例。王业泰虽然屡败官军,又有着侯爵爵位总督官职。但在朝廷群臣眼里,却不过是勋贵武将而已,而且王业泰实在太过年轻。
年轻就意味着不老练,办事不稳妥,即便打过几次胜仗,也不过是侥幸而已,根本就无法单次重任。
内阁大学士温体仁力谏,应该调三边总督洪承畴为辽东督师,全权负责收复辽阳事宜,辽东总督王业泰在洪承畴麾下听令便是。
“洪承畴进士出身,熟知兵法谋略,在围剿陕西流贼中屡立大功,由其统率全局最为恰当。毕竟此次大战,涉及到十多万兵马,朝廷花费了数百万两军费,干系实在太大,不容有失。”温体仁亲自奏请道。
“洪承畴身为三边总督,有着平定流贼之责,现在流贼未平,整个山西一片狼藉,这个时候不能调走洪承畴!”
崇祯毫不犹豫的否定了温体仁的提议。
“陛下,此次抽调诸将中,无论是统领川军的秦翼明还是率大同兵的曹变蛟,都是有名的悍将,更不用说镇守锦州的祖大寿了。臣担心平辽侯太过年轻,无法让这些骄兵悍将听命啊。”兵部尚书熊明遇说道。
崇祯冷笑道:“军中将领,最佩服的是能打胜仗的统帅。王业泰是侯爵是辽东总督,过往面对东虏立下的功勋,足以碾压这些将领,他们有什么可不服气的?再说,不久前,王业泰率军出金州关收复盖、复、海三州时,祖大寿不就听从王业泰调遣,从锦州出兵进驻辽河,策应王业泰吗?这足以说明诸将会听从王业泰调遣。”
见崇祯如此坚持,温体仁和熊明遇相视一眼,不敢再坚持。
然而,对王业泰负责这么大的军事行动,内阁和兵部都十分不甘。若是成了定例,以文驭武、文官督师的传统恐怕会打破,这不利于所有文官的利益。
所以经过商议后,内阁和兵部拿出了一套进兵方略来,包括军队的进兵路线、粮饷军械的调配,等等等等,要求此次作战按照这个方略进行。而内阁给出的理由是,王业泰毕竟年轻,没有率领大兵团作战的经验,由兵部制定详细的策略最为稳妥。
崇祯毕竟年轻,很容易便被这些官僚说服,认为他们说的很有道理,便听了内阁和兵部的意见,这便是王业泰收到的出兵方略。
当然,这些朝廷文官最终打的什么主意,崇祯并没有没有弄明白。
在温体仁熊明遇等人看来,既然王业泰领兵出征不可避免,那便从别的方面想办法,尽可能减少不利于文官集团的事情。
此战若胜,因为整个出兵方略都是兵部制定,最大的功劳当然属于兵部、属于文官,而王业泰不过是实际作战的执行者而已。
至于战败,在温体仁们看来根本不可能。在大明朝廷眼中,建奴现在已经虚弱到了极限,连建州老家都丢了,几十万八旗兵家眷陷入平辽军手中,大半被杀,剩下的被俘虏,运送到辽南为奴为婢。便是北京城中,也有数以千计的东虏女子,城中官员大户们都以府内有建奴婢女服侍自豪。毕竟十多年来,建奴带给大明的压力实在太大,北京城被围是整个大明的耻辱!
所以,在温体仁们看来,建奴已经虚弱到只剩下辽阳一城,所有的建奴人口连兵带家眷加起来也不到十万人,如何能是十二万大军的对手!
所以,战败根本是不可能的。
王业泰却知道,八旗兵主力未损,至少还有四万多八旗兵,想打赢并非易事。
王业泰可不想当文官们应声虫,听从文官们摆布。兵部制定的方略,在王业泰看来更是一个笑话。一帮连仗都没打过的文官,不懂地形,不知己方士兵情况,更不知道建奴实际战力。仅凭读过几本兵书,便妄图遥控指挥,还制定了全盘方略,这不是笑话又是什么?
简直是上赶着给建奴送人口啊!
所以,在给朝廷的奏疏中,王业泰直接否定了兵部的出兵方略。王业泰直接言明,若是朝廷坚持,辽东拒绝出兵!
“太放肆了,简直是跋扈!”兵部尚书熊明遇气得直哆嗦,温体仁心中也对王业泰非常不满。
然而再是不满,他们也无可奈何,王业泰的功绩,王业泰在朝中的地位,不是他们能动摇的。不说崇祯的信任,便是英国公为代表的一大帮勋贵们的支持,便决定了王业泰的地位无可动摇。
一百多年了,从土木堡之变后,勋贵武将们的地位便江河直下,现在朝中勋贵,几乎成了被圈养的猪,对朝政根本没有置喙的余地。
而现在,王业泰的出现,代表着勋贵势力的崛起。事关勋贵群体利益,事关他们子孙的未来,他们万万不会容许王业泰折在文官们手中。
既然王业泰这个领兵主帅不采纳兵部方略,温体仁熊明遇等人也无可奈何,除非他们说动崇祯皇帝换帅,但那实在是太难。
无奈之下,朝廷只能妥协,默认了王业泰对全局的指挥权力。
于是,崇祯下旨,以平辽侯王业泰为讨虏大将军,赐旗牌赐尚方宝剑,全权负责征辽阳之事,辽西辽东一切文官武将皆听调遣,三品以下官员可以先斩后奏!
随着朝廷圣旨,战争的机器全面开启,一队队明军士兵经蓟州过山海关,向着辽东战场开去。一艘艘海船,载满了粮草军械各种物质,从天津港,从登州港出发,向着辽东驶来。
而接到朝廷旨意的那天,王业泰便推掉了一切庶务,把全部心思放在了这场大战上。
旅顺、金州关、海州,平辽军精锐开始集结。
宽甸、镇江、建州、沈阳,随着王业泰命令传来,整个辽东明军的地盘,都动员了起来。
事实上,对此次出兵的统帅,北京朝廷颇有争议。
毕竟,文贵武贱的传统由来已久,文官督师也是惯例。王业泰虽然屡败官军,又有着侯爵爵位总督官职。但在朝廷群臣眼里,却不过是勋贵武将而已,而且王业泰实在太过年轻。
年轻就意味着不老练,办事不稳妥,即便打过几次胜仗,也不过是侥幸而已,根本就无法单次重任。
内阁大学士温体仁力谏,应该调三边总督洪承畴为辽东督师,全权负责收复辽阳事宜,辽东总督王业泰在洪承畴麾下听令便是。
“洪承畴进士出身,熟知兵法谋略,在围剿陕西流贼中屡立大功,由其统率全局最为恰当。毕竟此次大战,涉及到十多万兵马,朝廷花费了数百万两军费,干系实在太大,不容有失。”温体仁亲自奏请道。
“洪承畴身为三边总督,有着平定流贼之责,现在流贼未平,整个山西一片狼藉,这个时候不能调走洪承畴!”
崇祯毫不犹豫的否定了温体仁的提议。
“陛下,此次抽调诸将中,无论是统领川军的秦翼明还是率大同兵的曹变蛟,都是有名的悍将,更不用说镇守锦州的祖大寿了。臣担心平辽侯太过年轻,无法让这些骄兵悍将听命啊。”兵部尚书熊明遇说道。
崇祯冷笑道:“军中将领,最佩服的是能打胜仗的统帅。王业泰是侯爵是辽东总督,过往面对东虏立下的功勋,足以碾压这些将领,他们有什么可不服气的?再说,不久前,王业泰率军出金州关收复盖、复、海三州时,祖大寿不就听从王业泰调遣,从锦州出兵进驻辽河,策应王业泰吗?这足以说明诸将会听从王业泰调遣。”
见崇祯如此坚持,温体仁和熊明遇相视一眼,不敢再坚持。
然而,对王业泰负责这么大的军事行动,内阁和兵部都十分不甘。若是成了定例,以文驭武、文官督师的传统恐怕会打破,这不利于所有文官的利益。
所以经过商议后,内阁和兵部拿出了一套进兵方略来,包括军队的进兵路线、粮饷军械的调配,等等等等,要求此次作战按照这个方略进行。而内阁给出的理由是,王业泰毕竟年轻,没有率领大兵团作战的经验,由兵部制定详细的策略最为稳妥。
崇祯毕竟年轻,很容易便被这些官僚说服,认为他们说的很有道理,便听了内阁和兵部的意见,这便是王业泰收到的出兵方略。
当然,这些朝廷文官最终打的什么主意,崇祯并没有没有弄明白。
在温体仁熊明遇等人看来,既然王业泰领兵出征不可避免,那便从别的方面想办法,尽可能减少不利于文官集团的事情。
此战若胜,因为整个出兵方略都是兵部制定,最大的功劳当然属于兵部、属于文官,而王业泰不过是实际作战的执行者而已。
至于战败,在温体仁们看来根本不可能。在大明朝廷眼中,建奴现在已经虚弱到了极限,连建州老家都丢了,几十万八旗兵家眷陷入平辽军手中,大半被杀,剩下的被俘虏,运送到辽南为奴为婢。便是北京城中,也有数以千计的东虏女子,城中官员大户们都以府内有建奴婢女服侍自豪。毕竟十多年来,建奴带给大明的压力实在太大,北京城被围是整个大明的耻辱!
所以,在温体仁们看来,建奴已经虚弱到只剩下辽阳一城,所有的建奴人口连兵带家眷加起来也不到十万人,如何能是十二万大军的对手!
所以,战败根本是不可能的。
王业泰却知道,八旗兵主力未损,至少还有四万多八旗兵,想打赢并非易事。
王业泰可不想当文官们应声虫,听从文官们摆布。兵部制定的方略,在王业泰看来更是一个笑话。一帮连仗都没打过的文官,不懂地形,不知己方士兵情况,更不知道建奴实际战力。仅凭读过几本兵书,便妄图遥控指挥,还制定了全盘方略,这不是笑话又是什么?
简直是上赶着给建奴送人口啊!
所以,在给朝廷的奏疏中,王业泰直接否定了兵部的出兵方略。王业泰直接言明,若是朝廷坚持,辽东拒绝出兵!
“太放肆了,简直是跋扈!”兵部尚书熊明遇气得直哆嗦,温体仁心中也对王业泰非常不满。
然而再是不满,他们也无可奈何,王业泰的功绩,王业泰在朝中的地位,不是他们能动摇的。不说崇祯的信任,便是英国公为代表的一大帮勋贵们的支持,便决定了王业泰的地位无可动摇。
一百多年了,从土木堡之变后,勋贵武将们的地位便江河直下,现在朝中勋贵,几乎成了被圈养的猪,对朝政根本没有置喙的余地。
而现在,王业泰的出现,代表着勋贵势力的崛起。事关勋贵群体利益,事关他们子孙的未来,他们万万不会容许王业泰折在文官们手中。
既然王业泰这个领兵主帅不采纳兵部方略,温体仁熊明遇等人也无可奈何,除非他们说动崇祯皇帝换帅,但那实在是太难。
无奈之下,朝廷只能妥协,默认了王业泰对全局的指挥权力。
于是,崇祯下旨,以平辽侯王业泰为讨虏大将军,赐旗牌赐尚方宝剑,全权负责征辽阳之事,辽西辽东一切文官武将皆听调遣,三品以下官员可以先斩后奏!
随着朝廷圣旨,战争的机器全面开启,一队队明军士兵经蓟州过山海关,向着辽东战场开去。一艘艘海船,载满了粮草军械各种物质,从天津港,从登州港出发,向着辽东驶来。
而接到朝廷旨意的那天,王业泰便推掉了一切庶务,把全部心思放在了这场大战上。
旅顺、金州关、海州,平辽军精锐开始集结。
宽甸、镇江、建州、沈阳,随着王业泰命令传来,整个辽东明军的地盘,都动员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