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四章 出差(四)
而这时华东政*府的汽车需求量确实不小,一方面是元老的观点,他们对汽车的接受程度要远远高于这个时代的人,即使这个时代的汽车驾驶远没有旧时空那么方便,而在元老的带下,本土人对汽车的接受程度也大大超过了旧时空;而另一方面,华东政*府的城市规划和道路建设,都己经考虑到了汽车行驶的问题,进行了人车分流,汽车、马车分流的设计,因此也解决了汽车发展的一大障碍。
但现在高刘汽车公司的产能却成为华东政*府汽车发展的一个大瓶颈,这一来是由于高刘汽车公司是合资企业,半公半私,还要承担制造坦克、步兵战车这类军用装甲车辆的任务,自然影响了汽车的生产,而且即使是汽车生产,高刘汽车公司还要拿出很大一部份产能来满足政*府采购,因此能够投入到民用车辆生产上的产能,还不到整个公司的2成。
二来高刘汽车公司的发展也偏于保守,虽然公司成立到现在,有几次扩大规模,但都是政*府要求,但迫使高刘两家也跟着扩大生产规模,否则高刘两家在公司的占股就会越来越小,同时高刘两家也没有向其他元老融资,这主要还是由于没有竞争对手,而且生存无忧的原因。
其实在远东战争结束之后,杨育新就有投资汽车制造业的打算,毕竟这个时候纺织业虽然还不能算夕阳行业,但也绝对不是新兴产业,因此经营纺织业虽然也可以发家,但却不能建立一个商业帝国,但汽车制造业是绝对可以的。不过杨育新也知道,投资汽车制造业等于是白手起家,不仅需要技术,也需要大量的资金,虽然不像旧时空那样的巨额投资,但也不可能像高刘汽车公司成立时那样,几万银元就能先建个厂起来。
于是杨育新和蒋怡商议之后,决定先从纺织机械制造入手,一来是现在华东政*府的纺织业发展很快,对纺织机械的需求很大,而纺织机主要从美国、德国进口,杨育新和蒋怡就代理了两个德国品牌,利润十分可观,并且对这个行业也有一定的了解。
不过自己制造机器要比代理的利润更大,同时以此为契机,涉足机器制造行业,也为以后进军汽车制造业做准备,而且既使是不进军汽车制造业,机器制造行业也是未来数十年的高端行业,于是两人拉了几名元老,投资纺织机械制造,从德国引进技术和生产线,好在是这个时代的机器水平并不算高,因此几年的时间,两人的机器制造业己经据有一定的规模,每年生产各种纺织、制衣机器己达1000余台,利润超过50万,而且销路良好,供不应求,毕竞现在华东政*府的各种纺织、制衣厂己达近百家,对纺织、制衣机器的需求量相当大,
而这时杨育新、蒋怡也认为投资汽车制造业的时机己经成熟了,当然首先是找合伙人,毕竞只靠他们夫妻两人是不行的,正好这时王宇到上海来视查分公司的情况,于是夫妻两决定拉王宇合伙,一来是王宇也是目前元老创业的标志性人物之一,资本雄厚,而且她的物流公司在未来对汽车也有相当大的需求,因此将王宇拉来合伙,等于是提前为自己定下了一个大客户;二来杨育新、蒋怡还看重王宇背后的王乐之所代表的政治力量。虽然王乐之并未对王宇的商业经营提供什么直接的帮助,但有些事情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这种事情中国人由其明白,市长夫人、省长夫人的企业,谁不得来捧个场、抬个桩呢!只有不开眼的人才会等着市长、省长开口。
古今中外官商都是紧密关联的,欧美国家虽然是以贸易立国,自命政企分离,其实扯淡,在这方面欧美国家实际是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任合强大的商业版图,背后都是有强大的政治力量支持。
白流苏事件虽然得到了妥善的解决,但不仅连累杨育新彻底断绝了政途,也给蒋怡现在想介入政途制造了巨大的障碍,直到上海金融危机之后才算彻底平复了不利影响,不过这时蒋怡再从政也来不及了,因为蒋怡的年龄己高,不可能再从基层干起,因此只能选择找个盟友。
而王宇就是最合适的选择,虽然当时王乐之只是天津市长,但天津也是华东政*府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仅次于青岛、上海、北京,因此天津市长是一个极有前途的位置,同时王宇也有自己的事业,仅从商业合作的角度,也是很好的合作伙伴。
于是王宇成立华运物流公司的时候,蒋怡十分积极的响应投资,成为第二大股东,并接管了上海分公司,不仅仅是看好运流公司的发展前景,同时也是和王宇建立良好的关系。现在拉王宇进入汽车制造业,就是和王宇深度捆绑,结成实际上的同盟关糸。
王宇到没有想太多,不过汽车制造业确实是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的热门行业,而且趁着门槛尚不高的时候,越早进入越好,因此这确实是个好项目,王宇想了一想,才道:“你们打算拉多少投资。”
蒋怡道:“既然要做,就要做大的,我们可不想小打小闹,所以我们计划至少要拉到300万的投资,而且不设上限,越多越好。”
王宇也不禁笑道:“越多越好?你们打算占多少股份。”
杨育新道:“这次合作,我们并不追求绝对控股权,只要掌握40%的股份就行了。”
王宇听了之后,也有些意外,但马上就明白过来,虽然从理论上说,要控制一家公司,就必须至少控制51%以上的股份,但在实际操作中,其实并不需要掌握这么多股份,40%甚致是30%都可以。因为追求绝对控股权也就意味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
就像这次王乐之和西冷印社商谈的政*府入股协议,政*府占股36%,而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叶为铭四人合计占股52%,可以掌控西冷印社,但政*府只需要从四人之中拉陇一个人,再拉陇1、2个小股东,既可超过51%,从而获得西冷印社的控制权。当然
这远比为求绝对控股权而投入更多的资金划算。因此杨育新、蒋怡夫妻不追求绝对控股权,实际是一个很聪明的做法,可以保留更多的流动资金,毕竟只要控股40%甚致是30%,基本就能可以确保控制公司。
王宇道:“好吧!你们的项目情况我知道了,不过这件事情的关系大了,我还要和老王商量一下,听听他的意见才能决定。”
蒋怡点了点头,道:“这也是应该的,你什么时候回杭州。”
王宇道:“本来事情己经都办完了,我就应该回杭州,不过昨天老王给我来了一份电报,托我在上海帮他找个人,所以还要在上海留几天。不过找人的事情还要请你们帮忙。”
蒋怡道:“这好办,不知道你们老王要找什么人!”
王宇道:“吴昌硕。你们知道这个人吗!”
杨育新笑道:“原来是吴大师,他现在是在上海豫园书画善会里,我和他有几面之交,不知道老王找他有什么事,哦!你们老王喜欢书法,大概是想和吴大师切磋一下吧!明天我带你去豫园,为你引见他。”
王宇也笑了一笑,并没有说什么。她虽然不懂书画艺术,但毕竟和王乐之夫妻10余年,耳濡目染也知道不少书画艺术方面的知识,吴昌硕可不是一般的艺术大师,在中国近代的艺术家中,吴昌硕是和齐白石、张大千一个级别的人物,因此对王乐之来说,吴昌硕可是需要仰望的存在,那还敢和吴昌硕切磋。
其实王乐之托王宇找吴昌硕,是想拉吴昌硕去西冷印社去。因为在旧时空里,吴昌硕是在1912年到杭州和西冷印社的诸人宴集,并在次年担任了西冷印社的社长,然后凭着其个人声望,使西冷印社的名声大振,并吸引了一大批知名艺术家加入西泠印社,从而为西泠印社日后成为天下第一社奠定了基础。
而王乐之则是希望提前请吴昌硕去西冷印社,毕竞现在政*府己经入股了西泠印社,自然要让西泠社尽快发展起来,现在西冷印社的硬件设施基本到位了,只是缺少一尊大神在社中坐镇,如果能前请吴昌硕去西冷印社坐镇,必然会使西泠印社飞速发展起来。只是这些事情没必要对杨育新、蒋怡夫妻说得那么明白,毕竞他们两对书画艺术这方面的事情所知并不多,只知道吴昌硕是个艺术大师,但却不知道,吴昌硕在艺术大师中,是最顶尘的一个级别存在。不过既然杨育新认识吴昌硕,能够为自己引见,那就是再好也不过了。
这时蒋怡又道:“那可正好,过几天国际奥委会的主席顾拜旦就要上海了,这次首先是在上海接待他,因此市政*府也准备了热烈的欢迎仪式,并且在欢迎晚宴上还请了许多各行业的精英出席,你干脆就多留几天,到时候也一起参加。”
但现在高刘汽车公司的产能却成为华东政*府汽车发展的一个大瓶颈,这一来是由于高刘汽车公司是合资企业,半公半私,还要承担制造坦克、步兵战车这类军用装甲车辆的任务,自然影响了汽车的生产,而且即使是汽车生产,高刘汽车公司还要拿出很大一部份产能来满足政*府采购,因此能够投入到民用车辆生产上的产能,还不到整个公司的2成。
二来高刘汽车公司的发展也偏于保守,虽然公司成立到现在,有几次扩大规模,但都是政*府要求,但迫使高刘两家也跟着扩大生产规模,否则高刘两家在公司的占股就会越来越小,同时高刘两家也没有向其他元老融资,这主要还是由于没有竞争对手,而且生存无忧的原因。
其实在远东战争结束之后,杨育新就有投资汽车制造业的打算,毕竟这个时候纺织业虽然还不能算夕阳行业,但也绝对不是新兴产业,因此经营纺织业虽然也可以发家,但却不能建立一个商业帝国,但汽车制造业是绝对可以的。不过杨育新也知道,投资汽车制造业等于是白手起家,不仅需要技术,也需要大量的资金,虽然不像旧时空那样的巨额投资,但也不可能像高刘汽车公司成立时那样,几万银元就能先建个厂起来。
于是杨育新和蒋怡商议之后,决定先从纺织机械制造入手,一来是现在华东政*府的纺织业发展很快,对纺织机械的需求很大,而纺织机主要从美国、德国进口,杨育新和蒋怡就代理了两个德国品牌,利润十分可观,并且对这个行业也有一定的了解。
不过自己制造机器要比代理的利润更大,同时以此为契机,涉足机器制造行业,也为以后进军汽车制造业做准备,而且既使是不进军汽车制造业,机器制造行业也是未来数十年的高端行业,于是两人拉了几名元老,投资纺织机械制造,从德国引进技术和生产线,好在是这个时代的机器水平并不算高,因此几年的时间,两人的机器制造业己经据有一定的规模,每年生产各种纺织、制衣机器己达1000余台,利润超过50万,而且销路良好,供不应求,毕竞现在华东政*府的各种纺织、制衣厂己达近百家,对纺织、制衣机器的需求量相当大,
而这时杨育新、蒋怡也认为投资汽车制造业的时机己经成熟了,当然首先是找合伙人,毕竞只靠他们夫妻两人是不行的,正好这时王宇到上海来视查分公司的情况,于是夫妻两决定拉王宇合伙,一来是王宇也是目前元老创业的标志性人物之一,资本雄厚,而且她的物流公司在未来对汽车也有相当大的需求,因此将王宇拉来合伙,等于是提前为自己定下了一个大客户;二来杨育新、蒋怡还看重王宇背后的王乐之所代表的政治力量。虽然王乐之并未对王宇的商业经营提供什么直接的帮助,但有些事情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这种事情中国人由其明白,市长夫人、省长夫人的企业,谁不得来捧个场、抬个桩呢!只有不开眼的人才会等着市长、省长开口。
古今中外官商都是紧密关联的,欧美国家虽然是以贸易立国,自命政企分离,其实扯淡,在这方面欧美国家实际是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任合强大的商业版图,背后都是有强大的政治力量支持。
白流苏事件虽然得到了妥善的解决,但不仅连累杨育新彻底断绝了政途,也给蒋怡现在想介入政途制造了巨大的障碍,直到上海金融危机之后才算彻底平复了不利影响,不过这时蒋怡再从政也来不及了,因为蒋怡的年龄己高,不可能再从基层干起,因此只能选择找个盟友。
而王宇就是最合适的选择,虽然当时王乐之只是天津市长,但天津也是华东政*府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仅次于青岛、上海、北京,因此天津市长是一个极有前途的位置,同时王宇也有自己的事业,仅从商业合作的角度,也是很好的合作伙伴。
于是王宇成立华运物流公司的时候,蒋怡十分积极的响应投资,成为第二大股东,并接管了上海分公司,不仅仅是看好运流公司的发展前景,同时也是和王宇建立良好的关系。现在拉王宇进入汽车制造业,就是和王宇深度捆绑,结成实际上的同盟关糸。
王宇到没有想太多,不过汽车制造业确实是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的热门行业,而且趁着门槛尚不高的时候,越早进入越好,因此这确实是个好项目,王宇想了一想,才道:“你们打算拉多少投资。”
蒋怡道:“既然要做,就要做大的,我们可不想小打小闹,所以我们计划至少要拉到300万的投资,而且不设上限,越多越好。”
王宇也不禁笑道:“越多越好?你们打算占多少股份。”
杨育新道:“这次合作,我们并不追求绝对控股权,只要掌握40%的股份就行了。”
王宇听了之后,也有些意外,但马上就明白过来,虽然从理论上说,要控制一家公司,就必须至少控制51%以上的股份,但在实际操作中,其实并不需要掌握这么多股份,40%甚致是30%都可以。因为追求绝对控股权也就意味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
就像这次王乐之和西冷印社商谈的政*府入股协议,政*府占股36%,而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叶为铭四人合计占股52%,可以掌控西冷印社,但政*府只需要从四人之中拉陇一个人,再拉陇1、2个小股东,既可超过51%,从而获得西冷印社的控制权。当然
这远比为求绝对控股权而投入更多的资金划算。因此杨育新、蒋怡夫妻不追求绝对控股权,实际是一个很聪明的做法,可以保留更多的流动资金,毕竟只要控股40%甚致是30%,基本就能可以确保控制公司。
王宇道:“好吧!你们的项目情况我知道了,不过这件事情的关系大了,我还要和老王商量一下,听听他的意见才能决定。”
蒋怡点了点头,道:“这也是应该的,你什么时候回杭州。”
王宇道:“本来事情己经都办完了,我就应该回杭州,不过昨天老王给我来了一份电报,托我在上海帮他找个人,所以还要在上海留几天。不过找人的事情还要请你们帮忙。”
蒋怡道:“这好办,不知道你们老王要找什么人!”
王宇道:“吴昌硕。你们知道这个人吗!”
杨育新笑道:“原来是吴大师,他现在是在上海豫园书画善会里,我和他有几面之交,不知道老王找他有什么事,哦!你们老王喜欢书法,大概是想和吴大师切磋一下吧!明天我带你去豫园,为你引见他。”
王宇也笑了一笑,并没有说什么。她虽然不懂书画艺术,但毕竟和王乐之夫妻10余年,耳濡目染也知道不少书画艺术方面的知识,吴昌硕可不是一般的艺术大师,在中国近代的艺术家中,吴昌硕是和齐白石、张大千一个级别的人物,因此对王乐之来说,吴昌硕可是需要仰望的存在,那还敢和吴昌硕切磋。
其实王乐之托王宇找吴昌硕,是想拉吴昌硕去西冷印社去。因为在旧时空里,吴昌硕是在1912年到杭州和西冷印社的诸人宴集,并在次年担任了西冷印社的社长,然后凭着其个人声望,使西冷印社的名声大振,并吸引了一大批知名艺术家加入西泠印社,从而为西泠印社日后成为天下第一社奠定了基础。
而王乐之则是希望提前请吴昌硕去西冷印社,毕竞现在政*府己经入股了西泠印社,自然要让西泠社尽快发展起来,现在西冷印社的硬件设施基本到位了,只是缺少一尊大神在社中坐镇,如果能前请吴昌硕去西冷印社坐镇,必然会使西泠印社飞速发展起来。只是这些事情没必要对杨育新、蒋怡夫妻说得那么明白,毕竞他们两对书画艺术这方面的事情所知并不多,只知道吴昌硕是个艺术大师,但却不知道,吴昌硕在艺术大师中,是最顶尘的一个级别存在。不过既然杨育新认识吴昌硕,能够为自己引见,那就是再好也不过了。
这时蒋怡又道:“那可正好,过几天国际奥委会的主席顾拜旦就要上海了,这次首先是在上海接待他,因此市政*府也准备了热烈的欢迎仪式,并且在欢迎晚宴上还请了许多各行业的精英出席,你干脆就多留几天,到时候也一起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