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明廷 > 明廷
错误举报

第七百一十九章 胡言乱语

    孝庄神色冷漠的看着两人,这两人是她唯一能倚重的了。他们大清本来人才济济,文臣武将,而今是凋零不堪了。
    厅里气氛十分凝重,孝庄在逼两人。
    济尔哈朗与代善却只能沉默,现今这种情况,打不能打,守不能守,他们要怎么办?能怎么办?
    本来宁完我是去谈和的,以拖延时间,让他们熬过这段时间,恢复生气。但明朝就是看准了他们这一点,送回了人头。
    明朝的态度很明显,没有意外,他们明年就会北伐。
    内外交困!
    最终,还是代善沉不住气,看向孝庄道:“太后,我还是坚持打,除了打,我们别无选择。”
    孝庄眼神十分冷漠,转头看向济尔哈朗,道:“郑亲王。”
    济尔哈朗的封好是‘郑亲王’,他漠然一阵,道:“如果太后坚持打,那就先发制人,打东江镇,将东江镇打垮,我们才能专心对付辽东。”
    他们已经不是努尔哈赤的时候了,可以不管几路只一路去,那时候的金国一无所有,而今他们有几十年的国都,若是明朝两路发兵,一路围困了沈阳,他们就等败了。
    代善听着济尔哈朗的话,点头道:“那就先打东江镇,一定要快,不能给明朝反应的时间,只要我们东边打垮了东江镇,就能从容应对辽东。若是能伺机吃掉他们的骑兵,那么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孝庄皱了皱眉,她即便不懂兵,却也知道代善说的太过于理想化,难不成明朝就是绵羊,任由你去设计?
    济尔哈朗道:“明朝如果已经决定明年开战,那边东江镇肯定会有所准备,我们要摸清楚东江镇的主力,突发奇兵才行。而且,我们必须要一战解决东江镇,迅速回师。如果不能,或者回师不及时,我们的后果都不堪设想。”
    孝庄看着济尔哈朗,道:“就是不管如何,我们都十分危险是不是?”
    济尔哈朗点头,道:“敌强我弱,我们战不能战,守不能守,想要取胜,只能取巧。”
    孝庄何尝不知,又看了眼代善,扬声道:“十四岁的全部上马,我们能有三万人,太祖爷当年也是三万人大败明朝,我们为什么就做不到?本宫相信二位亲家,不会辜负先帝所托,必然能保我大清国祚久盛!”
    代善这时表情又有些犹豫,道:“我们的粮草,能支持多久?”
    不等济尔哈朗说话,孝庄声音越大,道:“三个月,本宫保证三个月没有问题。”
    代善看了她一眼,表情漠然。
    沈阳的情况他们十分清楚,现在大户人家还行,普通人家都有饿死的,哪来的三个月的粮草?
    要真是强行征集三个月的粮草,即便最后打胜了,沈阳也得崩溃。
    济尔哈朗神情也动了动,道:“如果有可能,我们会将战事控制在一个月内。”
    孝庄点头,越发大声的道:“好,那就一个月,本宫现在授权二位王爷全权接管我大清权力,为了明年的战事,我大清必胜!”
    对于孝庄的鼓舞,两人并没有多少反应。他们心底很清楚,他们是在赌,赌国运,赌万一!
    又商量了一会儿,二人离开了皇宫,各行其是。
    孝庄坐在软塌上,眉头紧锁,表情变幻不断。她在鼓舞代善与济尔哈朗,内心却十分慌乱。
    如果济尔哈朗与代善败了,她的儿子,大清皇帝该怎么办?满声音的皇亲国戚怎么办?大清怎么办?
    “母后。”一声弱弱的声音在侧门响起。
    孝庄转头看去,十三四岁的少年,白白净净,怯怯弱弱。
    孝庄一笑,道:“没事,有母后在。”
    福临抿着嘴,点了点头。
    ……
    周正在镇北城又待了几天,这才离开辽东,返回京城。
    回到京城,已经差不多的年底了。
    每年年底都是最为忙碌的时候,周正继续是马不停蹄,如陀螺一样旋转。
    现在六部权重极大,内阁空泛,因此六部尚书等就更忙了,上上下下太多的事情都压在他们身上。
    周正一直忙碌到年底的最后一天,这才能松口气。
    周家也前所未有的齐聚,周清荔从天津卫回来,上官勋,丁棉两家也被邀请过来,周家摆了三桌才坐下。
    周丁氏,上官清以及其他两家的妇人凑在一起,说着话,又帮厨,热闹非凡。
    周清荔与丁棉,上官勋等在正厅里喝茶叙话,几个孩子也在跟前,不时传出爽朗笑声。
    周正,周方,丁琪,上官烈,外加刘六辙等一大群人聚集在另一偏庁,也是喝茶说话,闲聊天。
    周方作为老大哥,坐在碳炉前抱着茶杯,看着外面的雪,道:“这雪下有快半个月了,还真是没完没了。”
    丁琪比周正小一些,三十出头,摸着八字胡,感慨的道:“我前一阵子去山西,调查炭的事,其实我大明不炭,如果百姓们也能用上炭,这个冬天大概不会难熬了。”
    上官烈不知道什么时候,吃的非常胖,这会儿手里还端着盘子,咽了一口,道:“天底下那么多事,哪里能管得过来,看看我们手头上的,感觉二十年都做不完,这煤炭,要不是死了那么多人,我们也注意不到。”
    刘六辙瞥了他一眼,这位体重是胖了,心眼却没增加多少。
    其他人倒是无所觉,周方收回目光,看着众人道:“很多事情是连着的,如果吏治做得好,这煤炭的事情,会顺水推舟的改变。”
    上官烈又接话了,道:“肃清吏治,建立廉洁,高效,奉公的官场体制,说是说的好,办法也那么多,可落实能多少?姐夫当初说,起码两三代人,也就是四五十年,四五十年,我们尸体都不知道在哪?都说富不过三代,我看,我们这一代一走,什么样还是什么样,全白费……”
    众人都看向他,神色不善。
    上官烈犹自往嘴里塞东西,含混的道:“要我说,别弄什么千秋大业,一百年计划,顾个二三十年就行了,等我死后,他们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不是有老话吗,儿孙自有儿孙福……”
    周方也听不下去了,看着刘六辙道:“你再让人拿点东西来,撑死他算了。”
    刘六辙还没答话,丁琪就道:“对,反正他儿子估计也不在乎这老子,早点死分家产吧。”
    周正叹了口气,道:“大过年的,你们说的什么乱七八糟的。说点正事吧,慎儿明年准备参加科举,你们怎么看?”
    都是家里人,大过年的周正也不能端起架子训斥,随口说一句,转移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