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风生水起】
骁骑 作者:虎贲中郎
第219章 【风生水起】
骁骑 作者:虎贲中郎
第219章 【风生水起】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骁骑》更多支持!————————————
献出这个字之后,司马懿一直想不通为何仅凭一个字就让李利对他手下留情,并给予他与其他士族同等的出仕机会。
这一切来得太容易了,太诡异了!
难道他司马懿一条命还抵不上一个字吗?如果一条命不够的话,那么再加上他两个弟弟的性命,能否与之相提并论?
答案是否定的,事实早已摆在眼前。
就为了这一个字,李利轻而易举地放过了他的性命,也不追究他两个弟弟的下落,还亲口承诺允许司马家族重返河内老家,重建祖宅。
从那时起,司马懿就知道这个字在李利心目中的份量,远比他司马懿屈身投效还要重要得多。但是他想不通这是为什么,一个字的作用竟然如此之大。更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李利何其聪明,地位何其尊贵,为何要向他询问国号?
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司马懿长达一年之久,却始终理不出头绪,想不出这究竟是为什么。
直到此刻亲眼见到这杆大纛插在祭坛顶层,矗立在李利身后,司马懿的心头突然感到难以形容的莫大失落,感觉自己失去了一件比自己性命还要重要百倍的东西。可是任凭他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却仍然抓不住头绪,捉摸不透自己为何这样失落,为何怅然若失,这份莫名之感究竟从何而来,为何自己会有如此奇怪的感觉?
死死盯着迎风飘扬跌宕的晋国大纛。司马懿魂不守舍,一脸呆滞状,眼中只有这杆大旗和傲然屹立在大纛之前的伟岸身影。此刻。这个身影已经成为大汉疆域内第三位登基称帝的帝王,人世间最有权势的强大存在。他就是西晋皇帝李利李文昌。
某一刹那,司马懿隐隐抓住了什么,感觉自己心中的所有疑问都因这个“晋”字而起,或许它与自己有着某种特殊的关系,或者说它与整个司马家族有着某种联系。如果这个推断成立的话,那么两者之间的关系一定非同小可,极有可能直接关系到整个家族的兴衰荣辱。
然而这只是司马懿的臆测、一时之念,根本毫无根据。以至于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猜测,认为这未免太荒诞了,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于是他放弃了继续追思下去的念头,满脸呆滞的神情迅速恢复正常,但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失落依然羁留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驱之不散。可他现在却顾不上分神思考,因为登基大典已经结束,祭坛周围的兵马和人群已经开始整齐而有序的离开祭坛。
收起思绪,司马懿紧随金猊卫禁军迅速离开祭坛,协助各营将军疏导秩序。确保五支即将参与阅兵的战骑营率先离开,提前回城做准备;余下兵马则与二十余万百姓一起浩浩荡荡的回城,前往位于北城的李氏皇族宗庙。
一个时辰后。晋帝李利率领族人祭祀皇族宗庙,李氏亲贵之后便轮到文武百官焚香祭祀。整个祭祀完毕后,已是午后,大半天时间悄然而过。
午后,登基大典仪式中最重要的环节终于到来了:正式即位称帝。
历朝历代的登基仪式通常不会这么繁琐,此次仪式与一般登基即位截然不同。一般来说,老皇帝死了,只要他一咽气,太子即刻继位。文武百官参拜新帝就算是即位登基了,根本没有如此繁琐的登基仪式。此番李利登基称帝之所以有着诸多仪式。是因为他是改朝换代的开国帝王,每一项仪式都不能省略。必须依次过一遍,一项都不能落。
此外,祭天祭地祭五方帝和祭祀宗庙,并不等于登基称帝。只有完成祭祀之后,才能正式举行登基大典,称帝建国。按照礼制,第一天完成祭祀之礼,第二天才能登基称帝,第三日祭祀宗庙;但开国皇帝必须先建立宗庙,而后才能祭祀,所以次序倒置,登基称帝反倒放在后面。不过将来李利的儿子即位,便可按照礼制进行,甚至还可以简化登基仪式,直接先登基而后再行祭祀。
新建的皇宫正殿前,即长乐大殿,李利即位称帝,定国号为“晋”。因西凉地处西北,故又称西晋。
晋国初建,新皇即位,按例首先封赏群臣,重赏功臣,大赦天下。
长乐宫正殿,这座封闭了整整七年的皇宫大殿终于得以重见天日,宫门大开,重新投入使用。与七年前不同的是,曾经高高在上的小皇帝早已作古,而原本站在皇位右侧之人则取其代之,冠冕堂皇的端坐于龙椅之上,进位九五之尊,君临天下。
与之相对的是,曾经站在堂下的文武两班人马也已物是人非,全部易主换人。昔日跟随汉帝逃离长安的文武百官大多都已过世,亦或赋闲隐居;而留在长安的百官们除了被李利招纳留用之人以外,余下的官吏也早已不知去向。
现如今,昂首阔步走进正殿的全是李利麾下的文臣武将,有资格入朝参见新皇的至少也是杂号将军及以上的文武官员。
三叩九拜之后,文武两班人马各自归位。与汉朝以右为尊、文官为主的旧制不同,晋国以左为尊,以武将居左,文官则站在右边。这一变动,乍看之下无关紧要,实则意义重大。此举极其鲜明的表明,晋国以武立国,武将的地位和官秩明显高于文官,而文官虽然还不至于沦为武将的附庸,却也不复汉朝文官掌朝的局面。
此外,这一变动还预示着西凉建国之后,征伐的脚步不会停止,武将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一家独大的儒家思想将面临严峻挑战,虽不至于跌下神坛,却也不会再出现唯儒独尊的格局。
“秉承陛下旨意,而今北魏与南汉割据天下,三分天下我晋国得其二,然三大诸侯国已成鼎立之势,相继改元开国,致使年号混乱,黎民百姓无所适从。故而,遵奉陛下之意,值此天下三分之时,我晋国仍旧沿用建安年号,待一统天下之后再行重订年号。钦此!”此刻站在上阶传达旨意的人正是身患隐疾的李儒李文优。
“陛下英明,臣等谨遵陛下旨意!”堂下众文武齐声应道。
李利微微颔首,肃然道:“此乃权宜之计,亦是不得已而为之。北魏推行新年号,现下为黄初二年,但对外依旧沿用建安年号,南汉同样沿用建安年号。这两个诸侯国其实都没有改变年号,为了便于百姓了解天下局势,便于及时准确的传达军情消息,我晋国与其他两个诸侯国保持一致,沿用旧制,直至平定天下为止。”
稍作解释之后,李利遂不再言语,摆手示意李儒宣旨,封赏群臣。李儒当即会意,躬身从小黄门手里接过圣旨,朗声宣读道:“立国伊始,秩序为上,天佑我朝,黎庶归心。秉承陛下旨意,敕封车骑将军李傕为雍王,领皇室宗正;敕封征南将军李暹为蜀王,领益州都督;敕封李至(李傕之子)为美阳候。”这三人都是皇室嫡亲,水涨船高,理应最先得到封赏。
“谢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傕、李暹和李至三人应声出列,齐声跪拜道。长乐殿上无父子,尽管李傕是李利的亲叔叔,还是李利和李暹兄弟俩的养父,但是君臣有别,礼数不可废。这是李傕平生第一次给李利下跪,以李利宽仁的秉性,这也是他唯一一次接受李傕的跪拜之礼,此后不会再有。
待李利摆手示意李傕三人免礼平身之后,李儒继续宣读圣旨:“陛下旨意,敕封太学院长蔡邕为太尉,敕封征北将军曹操为司空,镇南将军刘表为司徒,位列三公!”显然,这三人位列三公都是虚职,且不说曹操和刘表早已登基称帝,单说蔡邕晋升太尉一职,俨然就是有名无实的摆设。值得提的是,历史上蔡邕在董卓遇刺之后就被司徒王允给杀了;可现在十几年过去了,蔡邕依然健在,而且越活越年轻,依旧精神矍铄,身子骨硬朗,估计再活个十年八年的完全没有问题。
“敕封李玄为吏部尚书,领相国事,军机大臣;敕封贾诩为兵部尚书,领车骑将军,军机大臣;敕封李儒、、、”读到这里,李儒不禁语气一顿,下意识地回头看了看李利,却见李利对他微笑颔首,不过笑容却有些戏谑的意味。
李儒颇感无奈的轻轻摇头,继续宣读道:“敕封李儒为中常侍,总领外府事;敕封郭嘉为卫将军,军机大臣;敕封鲁肃为礼部尚书,领益州刺史,军机大臣;敕封陈宫为刑部尚书,领长安尹,军机大臣;敕封安北将军周瑜为左将军,领豫州都督,军机处军机大臣;诸葛亮为右将军,领司隶都督,军机大臣;法正为前将军,领并州都督,军机大臣”三省六部制初现,但三省却被简化了,改为军机处,共有八位军机大臣。眼下这只是雏形,未来随着天下局势变化,三省六部制将逐渐完善。
——————未完待续——————————————
ps:【衷心感谢:龙游商人书友的月票支持,多谢!】
第219章 【风生水起】
第219章 【风生水起】
第219章 【风生水起】
骁骑 作者:虎贲中郎
第219章 【风生水起】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骁骑》更多支持!————————————
献出这个字之后,司马懿一直想不通为何仅凭一个字就让李利对他手下留情,并给予他与其他士族同等的出仕机会。
这一切来得太容易了,太诡异了!
难道他司马懿一条命还抵不上一个字吗?如果一条命不够的话,那么再加上他两个弟弟的性命,能否与之相提并论?
答案是否定的,事实早已摆在眼前。
就为了这一个字,李利轻而易举地放过了他的性命,也不追究他两个弟弟的下落,还亲口承诺允许司马家族重返河内老家,重建祖宅。
从那时起,司马懿就知道这个字在李利心目中的份量,远比他司马懿屈身投效还要重要得多。但是他想不通这是为什么,一个字的作用竟然如此之大。更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李利何其聪明,地位何其尊贵,为何要向他询问国号?
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司马懿长达一年之久,却始终理不出头绪,想不出这究竟是为什么。
直到此刻亲眼见到这杆大纛插在祭坛顶层,矗立在李利身后,司马懿的心头突然感到难以形容的莫大失落,感觉自己失去了一件比自己性命还要重要百倍的东西。可是任凭他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却仍然抓不住头绪,捉摸不透自己为何这样失落,为何怅然若失,这份莫名之感究竟从何而来,为何自己会有如此奇怪的感觉?
死死盯着迎风飘扬跌宕的晋国大纛。司马懿魂不守舍,一脸呆滞状,眼中只有这杆大旗和傲然屹立在大纛之前的伟岸身影。此刻。这个身影已经成为大汉疆域内第三位登基称帝的帝王,人世间最有权势的强大存在。他就是西晋皇帝李利李文昌。
某一刹那,司马懿隐隐抓住了什么,感觉自己心中的所有疑问都因这个“晋”字而起,或许它与自己有着某种特殊的关系,或者说它与整个司马家族有着某种联系。如果这个推断成立的话,那么两者之间的关系一定非同小可,极有可能直接关系到整个家族的兴衰荣辱。
然而这只是司马懿的臆测、一时之念,根本毫无根据。以至于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猜测,认为这未免太荒诞了,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于是他放弃了继续追思下去的念头,满脸呆滞的神情迅速恢复正常,但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失落依然羁留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驱之不散。可他现在却顾不上分神思考,因为登基大典已经结束,祭坛周围的兵马和人群已经开始整齐而有序的离开祭坛。
收起思绪,司马懿紧随金猊卫禁军迅速离开祭坛,协助各营将军疏导秩序。确保五支即将参与阅兵的战骑营率先离开,提前回城做准备;余下兵马则与二十余万百姓一起浩浩荡荡的回城,前往位于北城的李氏皇族宗庙。
一个时辰后。晋帝李利率领族人祭祀皇族宗庙,李氏亲贵之后便轮到文武百官焚香祭祀。整个祭祀完毕后,已是午后,大半天时间悄然而过。
午后,登基大典仪式中最重要的环节终于到来了:正式即位称帝。
历朝历代的登基仪式通常不会这么繁琐,此次仪式与一般登基即位截然不同。一般来说,老皇帝死了,只要他一咽气,太子即刻继位。文武百官参拜新帝就算是即位登基了,根本没有如此繁琐的登基仪式。此番李利登基称帝之所以有着诸多仪式。是因为他是改朝换代的开国帝王,每一项仪式都不能省略。必须依次过一遍,一项都不能落。
此外,祭天祭地祭五方帝和祭祀宗庙,并不等于登基称帝。只有完成祭祀之后,才能正式举行登基大典,称帝建国。按照礼制,第一天完成祭祀之礼,第二天才能登基称帝,第三日祭祀宗庙;但开国皇帝必须先建立宗庙,而后才能祭祀,所以次序倒置,登基称帝反倒放在后面。不过将来李利的儿子即位,便可按照礼制进行,甚至还可以简化登基仪式,直接先登基而后再行祭祀。
新建的皇宫正殿前,即长乐大殿,李利即位称帝,定国号为“晋”。因西凉地处西北,故又称西晋。
晋国初建,新皇即位,按例首先封赏群臣,重赏功臣,大赦天下。
长乐宫正殿,这座封闭了整整七年的皇宫大殿终于得以重见天日,宫门大开,重新投入使用。与七年前不同的是,曾经高高在上的小皇帝早已作古,而原本站在皇位右侧之人则取其代之,冠冕堂皇的端坐于龙椅之上,进位九五之尊,君临天下。
与之相对的是,曾经站在堂下的文武两班人马也已物是人非,全部易主换人。昔日跟随汉帝逃离长安的文武百官大多都已过世,亦或赋闲隐居;而留在长安的百官们除了被李利招纳留用之人以外,余下的官吏也早已不知去向。
现如今,昂首阔步走进正殿的全是李利麾下的文臣武将,有资格入朝参见新皇的至少也是杂号将军及以上的文武官员。
三叩九拜之后,文武两班人马各自归位。与汉朝以右为尊、文官为主的旧制不同,晋国以左为尊,以武将居左,文官则站在右边。这一变动,乍看之下无关紧要,实则意义重大。此举极其鲜明的表明,晋国以武立国,武将的地位和官秩明显高于文官,而文官虽然还不至于沦为武将的附庸,却也不复汉朝文官掌朝的局面。
此外,这一变动还预示着西凉建国之后,征伐的脚步不会停止,武将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一家独大的儒家思想将面临严峻挑战,虽不至于跌下神坛,却也不会再出现唯儒独尊的格局。
“秉承陛下旨意,而今北魏与南汉割据天下,三分天下我晋国得其二,然三大诸侯国已成鼎立之势,相继改元开国,致使年号混乱,黎民百姓无所适从。故而,遵奉陛下之意,值此天下三分之时,我晋国仍旧沿用建安年号,待一统天下之后再行重订年号。钦此!”此刻站在上阶传达旨意的人正是身患隐疾的李儒李文优。
“陛下英明,臣等谨遵陛下旨意!”堂下众文武齐声应道。
李利微微颔首,肃然道:“此乃权宜之计,亦是不得已而为之。北魏推行新年号,现下为黄初二年,但对外依旧沿用建安年号,南汉同样沿用建安年号。这两个诸侯国其实都没有改变年号,为了便于百姓了解天下局势,便于及时准确的传达军情消息,我晋国与其他两个诸侯国保持一致,沿用旧制,直至平定天下为止。”
稍作解释之后,李利遂不再言语,摆手示意李儒宣旨,封赏群臣。李儒当即会意,躬身从小黄门手里接过圣旨,朗声宣读道:“立国伊始,秩序为上,天佑我朝,黎庶归心。秉承陛下旨意,敕封车骑将军李傕为雍王,领皇室宗正;敕封征南将军李暹为蜀王,领益州都督;敕封李至(李傕之子)为美阳候。”这三人都是皇室嫡亲,水涨船高,理应最先得到封赏。
“谢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傕、李暹和李至三人应声出列,齐声跪拜道。长乐殿上无父子,尽管李傕是李利的亲叔叔,还是李利和李暹兄弟俩的养父,但是君臣有别,礼数不可废。这是李傕平生第一次给李利下跪,以李利宽仁的秉性,这也是他唯一一次接受李傕的跪拜之礼,此后不会再有。
待李利摆手示意李傕三人免礼平身之后,李儒继续宣读圣旨:“陛下旨意,敕封太学院长蔡邕为太尉,敕封征北将军曹操为司空,镇南将军刘表为司徒,位列三公!”显然,这三人位列三公都是虚职,且不说曹操和刘表早已登基称帝,单说蔡邕晋升太尉一职,俨然就是有名无实的摆设。值得提的是,历史上蔡邕在董卓遇刺之后就被司徒王允给杀了;可现在十几年过去了,蔡邕依然健在,而且越活越年轻,依旧精神矍铄,身子骨硬朗,估计再活个十年八年的完全没有问题。
“敕封李玄为吏部尚书,领相国事,军机大臣;敕封贾诩为兵部尚书,领车骑将军,军机大臣;敕封李儒、、、”读到这里,李儒不禁语气一顿,下意识地回头看了看李利,却见李利对他微笑颔首,不过笑容却有些戏谑的意味。
李儒颇感无奈的轻轻摇头,继续宣读道:“敕封李儒为中常侍,总领外府事;敕封郭嘉为卫将军,军机大臣;敕封鲁肃为礼部尚书,领益州刺史,军机大臣;敕封陈宫为刑部尚书,领长安尹,军机大臣;敕封安北将军周瑜为左将军,领豫州都督,军机处军机大臣;诸葛亮为右将军,领司隶都督,军机大臣;法正为前将军,领并州都督,军机大臣”三省六部制初现,但三省却被简化了,改为军机处,共有八位军机大臣。眼下这只是雏形,未来随着天下局势变化,三省六部制将逐渐完善。
——————未完待续——————————————
ps:【衷心感谢:龙游商人书友的月票支持,多谢!】
第219章 【风生水起】
第219章 【风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