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
我不是双性恋 作者:萧争
分卷阅读9
即明白过来,原来有这种感受的,不只是他一人。之前他便只顾及自身的思路和设想,忽略了慧流虽然是个出家修行的僧人,也是一个凡人。
萧世诠还是笑道:“法师,你已讲解过‘用而不有,即是真空;空而不无,便成妙有。’此为佛家的妙有。”他也站了起来,继续说道:“空不是顽空,有亦非执有。自然而生的喜悦,是我对法师的心情。”
“很好...很好。”慧流背对着他轻声说着,音色仍是清沉平和,皂色的衣领却有些颤抖。
萧世诠往前两步,将白皙的脸颊贴在慧流的衣领和后颈处。
苦乐,名利,信念,理想,成就。所有的选择,有时只在方寸之间。
时间似乎这样就停滞了。萧世诠的一边眼睫跟随慧流的呼吸起伏、轻轻扫在他后颈的肌肤上,一边闻到他衣上檀香木的香火气味。
“世诠...”听到耳边慧流轻唤他的声音格外清晰,萧世诠并不挪开脸颊,只是沿着他的臂膀摸到右手,对齐自己的手心,然后十指交错着,缓缓扣住他冰凉的修长手指。
“法师,你的手好凉。”萧世诠听见自己的音色温柔。被他扣住的手指也轻轻回扣住他的。
良久,慧流松开萧世诠握他的手,缓缓向前走开几步,转过来淡然道:“殿下,贫僧...不敢。”
萧世诠笑了笑,笑的甚是好看,他目光停在慧流深邃疏朗的眉眼:“法师,我果然唐突了。不过,建康城本来也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佛家弃世没有儒道那么多人伦束缚,我感觉很自在。”
虽然并不清楚萧世诠意之所指,但他的样子让人看起来莫名心痛,又或是应尽之事全然无所成,慧流心中五味杂陈,他只得定一定神说道:“来日在宫中与殿下相见。”
“自然。”说罢,萧世诠转身辞别,白衣翩翩。
不久后传九皇子于宫中失踪,在城中乃至全国也遍寻不到。萧衍自是心痛,只是没过数月,即爆发了侯景之乱。梁军战败台城被围,百姓被各方烧杀抢掠, 萧衍饿死宫中,皇子们为夺权自相残杀,最终梁朝被陈朝取而代之。无数寺庙在战火中被毁,又被重建。而慧流和一些得以幸存的僧人一起,继续在同泰寺讲经译经。
多年后的一个秋日,他收到一封跋山涉水满是风霜印记的书信。他忽然心念大动,亟拆开阅读:“......我已随商队过了敦煌......最终到达了那烂陀。在天竺,我想接近最真实的佛法......慧流,给我回信。”
作者有话要说:
那烂陀是古印度佛教寺院及学术中心,兴建于5世纪
第24章 建文
八百多年过去,文艺复兴的曙光已在西方亮起;在被蒙古统治压迫一个多世纪后,整个中华终于回归汉人正朔。
大明,建文初年,京师应天府。时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未满一年。野心勃勃的燕王朱棣对皇权旁落甚为失望,而且因为朱允炆的顾忌与削藩策略,他的封地与权利岌岌可危。
这年初夏,太.祖祭日时,燕王因忌惮朝廷对他的打压而留在北平,派自己的三个儿子前去京师。大臣们商议将此三子扣为人质,而最终仁弱的朱允炆做了一个错误的选择:放虎归山。
“陛下竟然放走了朱高炽他们!谁都知道燕王狼子野心,这一走恐怕再难制约其反意!”
宫城北门,羽林左卫内,百户和总旗们得知这一消息后议论纷纷。他们中大都世袭自洪武年间跟随太.祖的父辈职位,是忠心耿耿的侍卫亲军。
“即使不放走他们,也未必阻挡得了朱棣,”萧义仍是端坐在椅上,放下手中的茶杯道:“燕王肯让王子们过来,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抑或他早就料得陛下不会为难他们,或者不敢为难他们。”
“萧总旗,你说的倒轻巧,那几个可是他精心培养身负大才,怎么会舍得拿来冒险呢?”一旁的郑守似乎在提醒他。
萧义道:“郑总旗说的没错。正是如此,才见得燕王心机深重难测。陛下这般温文仁厚,远远不是他的对手。”
“当今圣上的皇位名正言顺,天下之内即使有谁妄图撼动,也不可能有借口。”又有人议论道。
“所谓借口,是给那些无视忠孝罔顾苍生的野心家借来用的。”萧义还是冷静的说道。
管理文书事务的羽林左卫经历陈复,此时也在,他说道:“是黄子澄黄大人建议陛下送回三人,此举太过失策,怕是读书读傻了?”陈复乃是进士出身,从太学调任至京卫指挥使司不久。
“陈大人,如此议论陛下钦点的翰林学士是否不妥?”郑守又质疑道。
“妥不妥当,很快便知。”面对他的诘问,陈复并不以为意:“只是我们这些人身份低微,再多嘴议论也不能改变什么。”
萧义看了看陈复的从容眉眼和青色官服,似乎欲言又止。此人应当不是池中之物。
一个月后,燕王起兵叛乱,理由直指黄子澄等人为奸臣,而他则是要清君侧以靖国难。
至此,靖难之役爆发,刚建立几十年的国家又因为夺权而引起战乱。
战争持续三年,燕王虽不占兵力优势,却善于谋略军功累累,而朝庭疏于指挥节节败退。
建文四年初夏,燕军逼近都城,应天府中人心惶惶。六月十三,内奸开城北金川门迎燕军,城破,宫中起火。
上十二卫的侍卫亲军同残余军队一起,与涌入宫城中的燕军做最后的殊死搏斗。
萧义也正带领手下卫兵与敌军混战;眼见平日共事的同僚们在多年守卫巡查的宫内各处纷纷伤亡倒下,越来越寡不敌众,他心中感到无比凄凉与悲狂。虽说几年来糟糕的战况让他做好了最坏的心理准备,然而真正到了最终的时刻,他还是感到命运无比的分量。
所幸,他知晓陛下已在部分亲军的保护下乔装改扮准备脱逃。
靖难之役中丧生的双方士卒,总数竟达五十几万之多,历史罕见。萧义满身是血与伤,本来他可以选择战死,只是天子尚有一线希望。他奋力从东侧城门逃出,往城外山上踉跄跑去。
燕王当日进京,有文武百官迎附。不日登基,后世称成祖或永乐大帝。之后萧义在流亡中又听亲军余党说,黄子澄方孝孺等均被残忍诛杀灭族。而曾经的同僚陈复,则被复官升职。
第25章 永乐
史传朱允炆在宫城失踪后,出家为僧流落他乡;有人说宫殿内烧焦的尸体是朱棣伪造他的死亡,目的是安定天下人心。只是萧义自此便未曾再见到过他。
江山易主,起初成祖恢复了太.祖的洪武年号,以名义上继承其皇位;未几改年号为永乐。羽林卫及其他亲军已被从北平带来的卫军所替换。
陈复贤能,得朱棣重用,官至工部尚书。
这年
分卷阅读9
-
分卷阅读9
即明白过来,原来有这种感受的,不只是他一人。之前他便只顾及自身的思路和设想,忽略了慧流虽然是个出家修行的僧人,也是一个凡人。
萧世诠还是笑道:“法师,你已讲解过‘用而不有,即是真空;空而不无,便成妙有。’此为佛家的妙有。”他也站了起来,继续说道:“空不是顽空,有亦非执有。自然而生的喜悦,是我对法师的心情。”
“很好...很好。”慧流背对着他轻声说着,音色仍是清沉平和,皂色的衣领却有些颤抖。
萧世诠往前两步,将白皙的脸颊贴在慧流的衣领和后颈处。
苦乐,名利,信念,理想,成就。所有的选择,有时只在方寸之间。
时间似乎这样就停滞了。萧世诠的一边眼睫跟随慧流的呼吸起伏、轻轻扫在他后颈的肌肤上,一边闻到他衣上檀香木的香火气味。
“世诠...”听到耳边慧流轻唤他的声音格外清晰,萧世诠并不挪开脸颊,只是沿着他的臂膀摸到右手,对齐自己的手心,然后十指交错着,缓缓扣住他冰凉的修长手指。
“法师,你的手好凉。”萧世诠听见自己的音色温柔。被他扣住的手指也轻轻回扣住他的。
良久,慧流松开萧世诠握他的手,缓缓向前走开几步,转过来淡然道:“殿下,贫僧...不敢。”
萧世诠笑了笑,笑的甚是好看,他目光停在慧流深邃疏朗的眉眼:“法师,我果然唐突了。不过,建康城本来也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佛家弃世没有儒道那么多人伦束缚,我感觉很自在。”
虽然并不清楚萧世诠意之所指,但他的样子让人看起来莫名心痛,又或是应尽之事全然无所成,慧流心中五味杂陈,他只得定一定神说道:“来日在宫中与殿下相见。”
“自然。”说罢,萧世诠转身辞别,白衣翩翩。
不久后传九皇子于宫中失踪,在城中乃至全国也遍寻不到。萧衍自是心痛,只是没过数月,即爆发了侯景之乱。梁军战败台城被围,百姓被各方烧杀抢掠, 萧衍饿死宫中,皇子们为夺权自相残杀,最终梁朝被陈朝取而代之。无数寺庙在战火中被毁,又被重建。而慧流和一些得以幸存的僧人一起,继续在同泰寺讲经译经。
多年后的一个秋日,他收到一封跋山涉水满是风霜印记的书信。他忽然心念大动,亟拆开阅读:“......我已随商队过了敦煌......最终到达了那烂陀。在天竺,我想接近最真实的佛法......慧流,给我回信。”
作者有话要说:
那烂陀是古印度佛教寺院及学术中心,兴建于5世纪
第24章 建文
八百多年过去,文艺复兴的曙光已在西方亮起;在被蒙古统治压迫一个多世纪后,整个中华终于回归汉人正朔。
大明,建文初年,京师应天府。时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未满一年。野心勃勃的燕王朱棣对皇权旁落甚为失望,而且因为朱允炆的顾忌与削藩策略,他的封地与权利岌岌可危。
这年初夏,太.祖祭日时,燕王因忌惮朝廷对他的打压而留在北平,派自己的三个儿子前去京师。大臣们商议将此三子扣为人质,而最终仁弱的朱允炆做了一个错误的选择:放虎归山。
“陛下竟然放走了朱高炽他们!谁都知道燕王狼子野心,这一走恐怕再难制约其反意!”
宫城北门,羽林左卫内,百户和总旗们得知这一消息后议论纷纷。他们中大都世袭自洪武年间跟随太.祖的父辈职位,是忠心耿耿的侍卫亲军。
“即使不放走他们,也未必阻挡得了朱棣,”萧义仍是端坐在椅上,放下手中的茶杯道:“燕王肯让王子们过来,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抑或他早就料得陛下不会为难他们,或者不敢为难他们。”
“萧总旗,你说的倒轻巧,那几个可是他精心培养身负大才,怎么会舍得拿来冒险呢?”一旁的郑守似乎在提醒他。
萧义道:“郑总旗说的没错。正是如此,才见得燕王心机深重难测。陛下这般温文仁厚,远远不是他的对手。”
“当今圣上的皇位名正言顺,天下之内即使有谁妄图撼动,也不可能有借口。”又有人议论道。
“所谓借口,是给那些无视忠孝罔顾苍生的野心家借来用的。”萧义还是冷静的说道。
管理文书事务的羽林左卫经历陈复,此时也在,他说道:“是黄子澄黄大人建议陛下送回三人,此举太过失策,怕是读书读傻了?”陈复乃是进士出身,从太学调任至京卫指挥使司不久。
“陈大人,如此议论陛下钦点的翰林学士是否不妥?”郑守又质疑道。
“妥不妥当,很快便知。”面对他的诘问,陈复并不以为意:“只是我们这些人身份低微,再多嘴议论也不能改变什么。”
萧义看了看陈复的从容眉眼和青色官服,似乎欲言又止。此人应当不是池中之物。
一个月后,燕王起兵叛乱,理由直指黄子澄等人为奸臣,而他则是要清君侧以靖国难。
至此,靖难之役爆发,刚建立几十年的国家又因为夺权而引起战乱。
战争持续三年,燕王虽不占兵力优势,却善于谋略军功累累,而朝庭疏于指挥节节败退。
建文四年初夏,燕军逼近都城,应天府中人心惶惶。六月十三,内奸开城北金川门迎燕军,城破,宫中起火。
上十二卫的侍卫亲军同残余军队一起,与涌入宫城中的燕军做最后的殊死搏斗。
萧义也正带领手下卫兵与敌军混战;眼见平日共事的同僚们在多年守卫巡查的宫内各处纷纷伤亡倒下,越来越寡不敌众,他心中感到无比凄凉与悲狂。虽说几年来糟糕的战况让他做好了最坏的心理准备,然而真正到了最终的时刻,他还是感到命运无比的分量。
所幸,他知晓陛下已在部分亲军的保护下乔装改扮准备脱逃。
靖难之役中丧生的双方士卒,总数竟达五十几万之多,历史罕见。萧义满身是血与伤,本来他可以选择战死,只是天子尚有一线希望。他奋力从东侧城门逃出,往城外山上踉跄跑去。
燕王当日进京,有文武百官迎附。不日登基,后世称成祖或永乐大帝。之后萧义在流亡中又听亲军余党说,黄子澄方孝孺等均被残忍诛杀灭族。而曾经的同僚陈复,则被复官升职。
第25章 永乐
史传朱允炆在宫城失踪后,出家为僧流落他乡;有人说宫殿内烧焦的尸体是朱棣伪造他的死亡,目的是安定天下人心。只是萧义自此便未曾再见到过他。
江山易主,起初成祖恢复了太.祖的洪武年号,以名义上继承其皇位;未几改年号为永乐。羽林卫及其他亲军已被从北平带来的卫军所替换。
陈复贤能,得朱棣重用,官至工部尚书。
这年
分卷阅读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