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
也曾与全世界为敌 作者:绿亦歌
分卷阅读12
也曾与全世界为敌 作者:绿亦歌
分卷阅读12
痛苦的、迷茫的。但是我仍然觉得自己一无所知,一无所有。每天夜里回到租的房子,打开灯,看到的是一室冷清,床、椅子、书桌、毛绒熊、茶杯、衣服……这些明明都是我的,都是朝夕陪伴我的事物,却让我觉得好陌生。我心底空空荡荡,难过得要命,我付出了青春岁月,就只换回了这些。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我的故乡啊!难道一生都要这样,漂泊在外,无处为家吗?
reply from 十年后的自己:
我一共在家过了十八年生日,今天是我第十七个没有在家度过的生日。
还差一年,就扯平了。
也就是说,这一年以后,我在故乡生活的日子在我人生中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小,渐渐地,会有一个新的地方代替它。
你给我写完这封信后的第三年,我得了阑尾炎。周末我一个人去餐厅吃饭,回来的路上肚子绞痛,本来以为是吃坏了肚子,后来实在痛得不行,打了120,到医院检查才发现是阑尾炎。
我一个人在医院做了手术,晚上在病床上接到妈妈的电话,说她今天一天都不太舒服,问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那一刻,我真的想抱着电话痛哭一场,然后什么都不要了,立刻回家去,哪怕是在家混吃等死都没问题,以前的那些豪情壮志出人头地我都不要了。可是等挂了电话,冷静下来,又只有苦笑,我已经不是十几岁的人了,哪来那么多说走就走,如果真的那么简单,很多年前我就回去了。
我出院以后,也不知道算不算时来运转,终于升职,还被调去了上海的总公司。
我终于告别了北方,回到了南方。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我离故乡终于近了一点,但是我却觉得,它离我越来越远。
可是无论走到哪里,别人问起来“你是哪里人”,我还是会笑着回答故乡的名字,他们大部分人都没有听说过,我会耐心地给他们介绍。
给他们讲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花,故乡的风,故乡的四季。
升职以后,琐碎的事情少了一些,反而没那么忙了。
我去健身房办了卡学瑜伽,周末去参加同城的爬山活动、去听读书交流会,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有本地人,有外地人。我们成为朋友,并不是因为来自一处,而是因为志同道合。
和大学时的男朋友也因为同学聚会再见了一面。我们找了家水吧聊了会儿天,他这些年改变很大,整个人脾气温和了许多,身上的那些棱角都被另一个人磨平了。
他说我也是,我以前倔强得要命,从不把自己的软弱展现给身边的人看。
我当年把我们之间的所有问题都推到南北差异的头上,其实是不对的。跨国恋幸福美满的还大有人在,我们只是隔了小半个中国,根本不算什么。
我们只是不够珍惜,不够努力,没有想过要为对方去改变,所以理所当然地把一切都怪罪到“不是一路人”上。
就像你当年那样厌恶北方,可是我真的离开以后,又分外想念。想念那里的夏天,风总是干燥的。想念那里的冬天,因为有暖气,所以每夜都能睡个好觉。想念那里的人,高高大大的,总是把我当小妹妹宠爱。想念那里的方言,干脆利落,说一不二。或许吧,人生就是这样啊,此心安处是吾乡。心之归所,其实一直和我们在一起。承认吧,你曾经那样思念故乡,不过是贪图父母给你带来的安全感,在他们的羽翼之下,你永远不必去面对外面世界的狂风暴雨。不必考虑房租、车贷、食宿、失业……虽然这样说又世俗又残忍,但是真相就是这样。我现在回家,也已经吃不惯那里的食物了。别人都说游子的胃总会一天三次地提醒他,已经远离故乡。
我渐渐地,不再那么思念故乡了。因为我不再软弱,不再孤单,我在新的住处也能过得幸福美满。我在陌生的大城市也不再感到自卑胆怯,在同事问我下班后去哪里时,我能真心真意地回答“回家”。
我有了丈夫,他也不是本地人,过年的时候我跟着他回他的故乡,听他讲他小时候的事情。后来我们有了小孩,吃过饭后推着他在广场散步,看着他慢慢学步,那一刻,我真的感觉到了生命传承的力量。我已有了新的家,我要为他撑起一片天空。
这个世界上,漂泊在外的灵魂那么多,我不是唯一的那一个,也不是最后的那一个。而真正的故乡,回不回得去,它都在那里。
第九封信 impartiality 公平
我们都要努力,成为更好的人。
寄信人:阿七,十七岁,有金庸全套的作品和《红楼梦》
to 十年后的自己:
最近学校成立了一个阅读小组。一个班有几个名额,可以在周末来学校的图书馆看书、交流和学习。
我很想要报名,但是班主任规定了,所有的课余活动只有班级前十名有资格报名。说其他人连自己的功课都学不好,哪里有时间做别的事。
难道我们就只能是学习机器?什么都不能做?最后名单出来的时候,却有两个女同学不是排名前十的人。我去问班主任原因,她说:“因为她们是真的很喜欢阅读啊,我不能剥夺学生的爱好。”
冠冕堂皇,理所当然。
我在心底冷笑,我也是真的很想参加那个阅读小组,我也是真的很喜欢看书。
就好像我根本不知道她们平时都看什么书一样,除了看口袋言情小说,她们还会看什么?她们又真心喜欢些什么呢?
结果已经出来,我再说什么都无济于事。
大人们总是这样,信誓旦旦向我们保证会公平,可其实他们才是最不讲公平的人。
老师总是偏袒那些成绩好的学生,给他们提供更多的资源,讲题的时候也会更耐心。我曾经见过班上成绩好的两个女孩子逃课,从学校翻墙出去,第二天若无其事地来上课,老师一句责备的话都没有。
这就是所谓的公平吗?难道不应该一视同仁吗?为什么有人有权利这么做?
今年的校庆也是这样。班里出的节目是合唱,我是文娱委员,所以让我来领唱,但是老师觉得一个人领唱太单调,非塞了一个女生和我一起。她唱歌真的是五音不全,还要我一句一句地教她。我都已经牺牲自己休息的时间教她了,她还总是害羞不肯唱。
我忍不住去给老师建议换一个人,可是老师一定要让她和我一起当领唱。
她长得也不好看,除了成绩好,嘴甜会讨老师欢心,在其他方面毫无长处。
我都要疯了,为什么一定要让我来将就她?
她还一副受了委屈的样子,眼巴巴看着我,别人都以为是我欺负了她。她很多高音部分唱不上去,我就帮她唱,结果传到其他
分卷阅读12
-
分卷阅读12
- 肉肉屋
分卷阅读12
也曾与全世界为敌 作者:绿亦歌
分卷阅读12
痛苦的、迷茫的。但是我仍然觉得自己一无所知,一无所有。每天夜里回到租的房子,打开灯,看到的是一室冷清,床、椅子、书桌、毛绒熊、茶杯、衣服……这些明明都是我的,都是朝夕陪伴我的事物,却让我觉得好陌生。我心底空空荡荡,难过得要命,我付出了青春岁月,就只换回了这些。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我的故乡啊!难道一生都要这样,漂泊在外,无处为家吗?
reply from 十年后的自己:
我一共在家过了十八年生日,今天是我第十七个没有在家度过的生日。
还差一年,就扯平了。
也就是说,这一年以后,我在故乡生活的日子在我人生中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小,渐渐地,会有一个新的地方代替它。
你给我写完这封信后的第三年,我得了阑尾炎。周末我一个人去餐厅吃饭,回来的路上肚子绞痛,本来以为是吃坏了肚子,后来实在痛得不行,打了120,到医院检查才发现是阑尾炎。
我一个人在医院做了手术,晚上在病床上接到妈妈的电话,说她今天一天都不太舒服,问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那一刻,我真的想抱着电话痛哭一场,然后什么都不要了,立刻回家去,哪怕是在家混吃等死都没问题,以前的那些豪情壮志出人头地我都不要了。可是等挂了电话,冷静下来,又只有苦笑,我已经不是十几岁的人了,哪来那么多说走就走,如果真的那么简单,很多年前我就回去了。
我出院以后,也不知道算不算时来运转,终于升职,还被调去了上海的总公司。
我终于告别了北方,回到了南方。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我离故乡终于近了一点,但是我却觉得,它离我越来越远。
可是无论走到哪里,别人问起来“你是哪里人”,我还是会笑着回答故乡的名字,他们大部分人都没有听说过,我会耐心地给他们介绍。
给他们讲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花,故乡的风,故乡的四季。
升职以后,琐碎的事情少了一些,反而没那么忙了。
我去健身房办了卡学瑜伽,周末去参加同城的爬山活动、去听读书交流会,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有本地人,有外地人。我们成为朋友,并不是因为来自一处,而是因为志同道合。
和大学时的男朋友也因为同学聚会再见了一面。我们找了家水吧聊了会儿天,他这些年改变很大,整个人脾气温和了许多,身上的那些棱角都被另一个人磨平了。
他说我也是,我以前倔强得要命,从不把自己的软弱展现给身边的人看。
我当年把我们之间的所有问题都推到南北差异的头上,其实是不对的。跨国恋幸福美满的还大有人在,我们只是隔了小半个中国,根本不算什么。
我们只是不够珍惜,不够努力,没有想过要为对方去改变,所以理所当然地把一切都怪罪到“不是一路人”上。
就像你当年那样厌恶北方,可是我真的离开以后,又分外想念。想念那里的夏天,风总是干燥的。想念那里的冬天,因为有暖气,所以每夜都能睡个好觉。想念那里的人,高高大大的,总是把我当小妹妹宠爱。想念那里的方言,干脆利落,说一不二。或许吧,人生就是这样啊,此心安处是吾乡。心之归所,其实一直和我们在一起。承认吧,你曾经那样思念故乡,不过是贪图父母给你带来的安全感,在他们的羽翼之下,你永远不必去面对外面世界的狂风暴雨。不必考虑房租、车贷、食宿、失业……虽然这样说又世俗又残忍,但是真相就是这样。我现在回家,也已经吃不惯那里的食物了。别人都说游子的胃总会一天三次地提醒他,已经远离故乡。
我渐渐地,不再那么思念故乡了。因为我不再软弱,不再孤单,我在新的住处也能过得幸福美满。我在陌生的大城市也不再感到自卑胆怯,在同事问我下班后去哪里时,我能真心真意地回答“回家”。
我有了丈夫,他也不是本地人,过年的时候我跟着他回他的故乡,听他讲他小时候的事情。后来我们有了小孩,吃过饭后推着他在广场散步,看着他慢慢学步,那一刻,我真的感觉到了生命传承的力量。我已有了新的家,我要为他撑起一片天空。
这个世界上,漂泊在外的灵魂那么多,我不是唯一的那一个,也不是最后的那一个。而真正的故乡,回不回得去,它都在那里。
第九封信 impartiality 公平
我们都要努力,成为更好的人。
寄信人:阿七,十七岁,有金庸全套的作品和《红楼梦》
to 十年后的自己:
最近学校成立了一个阅读小组。一个班有几个名额,可以在周末来学校的图书馆看书、交流和学习。
我很想要报名,但是班主任规定了,所有的课余活动只有班级前十名有资格报名。说其他人连自己的功课都学不好,哪里有时间做别的事。
难道我们就只能是学习机器?什么都不能做?最后名单出来的时候,却有两个女同学不是排名前十的人。我去问班主任原因,她说:“因为她们是真的很喜欢阅读啊,我不能剥夺学生的爱好。”
冠冕堂皇,理所当然。
我在心底冷笑,我也是真的很想参加那个阅读小组,我也是真的很喜欢看书。
就好像我根本不知道她们平时都看什么书一样,除了看口袋言情小说,她们还会看什么?她们又真心喜欢些什么呢?
结果已经出来,我再说什么都无济于事。
大人们总是这样,信誓旦旦向我们保证会公平,可其实他们才是最不讲公平的人。
老师总是偏袒那些成绩好的学生,给他们提供更多的资源,讲题的时候也会更耐心。我曾经见过班上成绩好的两个女孩子逃课,从学校翻墙出去,第二天若无其事地来上课,老师一句责备的话都没有。
这就是所谓的公平吗?难道不应该一视同仁吗?为什么有人有权利这么做?
今年的校庆也是这样。班里出的节目是合唱,我是文娱委员,所以让我来领唱,但是老师觉得一个人领唱太单调,非塞了一个女生和我一起。她唱歌真的是五音不全,还要我一句一句地教她。我都已经牺牲自己休息的时间教她了,她还总是害羞不肯唱。
我忍不住去给老师建议换一个人,可是老师一定要让她和我一起当领唱。
她长得也不好看,除了成绩好,嘴甜会讨老师欢心,在其他方面毫无长处。
我都要疯了,为什么一定要让我来将就她?
她还一副受了委屈的样子,眼巴巴看着我,别人都以为是我欺负了她。她很多高音部分唱不上去,我就帮她唱,结果传到其他
分卷阅读12
-
分卷阅读12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