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吴庄(三十二)睹物思人
走出吴庄 作者:超级版主
走出吴庄(三十二)睹物思人
走出吴庄 作者:超级版主
走出吴庄(三十二)睹物思人
走出吴庄 作者:超级版主
走出吴庄(三十二)睹物思人
<o:p></o:p>
<b></b><b>三十二<o:p></o:p></b>
<o:p></o:p>
万般无奈之下,文景又回到了吴庄。
一进家门她就感觉父母确实进入风烛残年,精力不够用了。
不论院里屋内到处充溢着衰落、陈旧和破败的气息。
院里枯枝败叶和秸杆柴草乱七八糟和搅在一起,再不象从前那样分门别类归整有序了。
驴圈里新粪压了旧肥,湿一片干一片积了五、六寸厚,再不象从前那样除铲得干干净净了。
老驴还活着,但皮毛却粗燥而缺乏光泽,并且还长了一圈儿一圈儿的癣斑,也进入了桑榆晚景。
茅厕的后墙摇摇欲坠,向内倾斜,不知谁顶了一根“丫”形的树杈。
屋内更是四处通风,旧窗框变了形,木框和木柱之间、窗框和玻璃之间都有了裂缝。
清晨,未曾开启窗帘时,那眩目的阳光已通过裂缝钻了进来。
夜晚就是寒气逼人的冷风了。
这种境况与慧慧家那新门楼大瓦房比较起来,越发显得寒碜。
也难怪父亲泄气!<o:p></o:p>
文景从回到家里就抓起搓板放下扫帚地忙碌,不是洗涮爹娘的脏衣服,就是整理屋内院外的柴草粪土,要幺抽空跑出去托三货代买水泥、油毡,为修屋顶备料……根本意识不到一个弱女子担当这一切是何等地孤独凄凉,也完全不考虑命运之神待人是否公正了。
只是偶尔在街门口遇到慧生那花骨朵般诱人的新媳妇时,文景的视线会被那媳妇的背影儿拉直,心口象蜂蛰了一阵儿刺疼。
这媳妇的背影儿与慧慧是何等相似啊。
假若慧慧还活着,该多高兴啊。
唉,文德要在世,二妮早娶进门,爹娘也该抱上孙娃娃了。
想到人生在世什幺都不及性命珍贵,立即又联系到海纳,文景就又马不停蹄地赶开营生了。
<o:p></o:p>
修房子是男人们的活计,本来吴长东要回来尽儿子的职责。
吴长东已请了两星期的假,予支了一个月的工资,买好了请人帮工时要用的烟酒,就要动身了,文景却变了卦。
她左思右想,还是坚持自己回来。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为了海纳。
吴长东留守在家中,海纳一旦在学校犯了病,作为工会副主席的他可以打电话叫来救护车,及时寻求帮助。
所以,两人就再一次重新分了工。
吴长东除了照顾好孩子们的一日三餐外,还要在这两星期的时间内,到省城着名的医科大学、两大医院请教于学者专家,到省图书馆查查医学资料,尽量在海纳发病前多掌握些医疗信息。
文景回了家也不能只顾了修房子,还必须到亲戚朋友处借些钱,以备应急。
吴长东知道文景脸皮薄,临行前又给她带了两封信。
他鼓励文景首先去问他的两位弟弟去借钱。
——据说他二弟与春玲结婚后紧跟形势,一会儿办野菜罐头厂,一会儿开婚姻介绍所,很有闯劲儿;他三弟虽没有大魄力,但也养了十几头牛,手里不缺钱。
吴长东还说问他们借钱咱不理亏,因为他成家之前十来年的工资都贴补了他们。
<o:p></o:p>
事情往往是这样,发愁和筹划的时间比干活儿的时间都绵长。
其实修个房顶也算不得什幺天大的工程。
由于材料准备得充足,有三货和二妮两口子给张罗,又有吴长东置办的好烟好酒,尤其是赶在收罢秋的农闲时节,来帮忙的人真不少。
头一天揭了旧瓦,找见裂缝,用大渣子泥补了漏,又铺了油毡,并为第二天备好了浆泥、白灰;第二天大渣子泥一层、白灰一层,然后在白灰上稳了瓦,接着就是最后一道工序,水泥灌浆了。
年轻人手脚麻利,按计划两天就能拿下所有的活计。
特别叫人感动的是三货,真有号令三军的才能。
第二天下午,就快铺完砖瓦了,老天有了下雨的征兆。
黄土高原上的骤雨,常常是风大雨稀,不是乖乖儿直下,而是随着狂风横扫过来。
尤其站在房顶上的人们,没遮没挡,铜钱大的雨点儿摔在腮上,那感觉真象玻璃碴子袭来似的。
有那不经雨打的年轻人便想停工。
三货一方面稳住一班人马各司其职,叫众人轮流抿口酒暖暖身子,另一方面派人去砖窑上扛来了遮盖砖坯的大蓬布。
他让三四个年轻壮汉扯起蓬布作墙壁,遮挡横扫过来的西北风,鼓励大家一鼓作气完成工程。
<o:p></o:p>
文景也机灵,她明白用蓬布遮挡也不过是做个样子,起个心理安慰的辅助作用。
有时刮的是乱风,没个准定方向,哪儿能完全挡住?她索性豁了出去,不穿雨衣不戴草帽上了屋顶,花木兰似地与男人们搬砖弄瓦一块儿干了起来。
她想:只有撑掌门户的陆家头号人物以红装女性显示出刚毅勇猛的精神,方可激发男子汉不畏风雨的干劲。
嫁了三货的二妮也真和文德一家人贴心,见文景姐气宇轩昂上了屋顶,她便穿了件红色雨衣,怀里揣了个酒瓶也噔噔噔地爬上了梯子。
风雨中一旦出现了两位亮丽红颜,喝了些酒的男人们就干得更欢了。
雨水顺着他们的头发、脖颈流淌,淋湿了后背和一侧的肩头。
但他(她)们青壮年的感觉并不象人们想象中那幺难受。
二妮这位最会调剂人们情绪的新媳妇,不如文景那幺能吃大苦耐大劳。
她披着雨衣的头刚冒出屋檐,就觉得风吹得气紧。
她便将怀中温热的酒瓶递上去,退下一层木梯,将头缩了下来。
风一旦小些,她那红色的脑袋、湿漉漉的俏脸儿又会出现在男人们的视线中。
她这一伸一缩比文景亲自动手都作用大呢。
她站在梯子上瞥一眼隔壁慧生家的带有兽角的大瓦房、红门绿窗,即兴挑起个有趣的话题。
一下就使大家忘掉了风雨。
她问:“你们说如今咱吴庄谁家最好活最受用?”<o:p></o:p>
随着世事的变迁,好活受用的人家也在变化。
讨论这个话题对吴庄的庄户人具有不可抵挡的吸引力。
男人们你瞥一眼房顶上的三货,我瞟一眼梯子上的二妮,异口同声道:“首数你家!”<o:p></o:p>
按照传统的好活受用的标准来衡量,这话一点儿不差。
从前好活、受用的人家数赵富贵、吴长方两家。
改革开放以来,风水就转了。
二妮的公公吴天才领着他的三个儿子在东南边坡儿开了砖窑、在西北河滩垦了苇地,家里又养了蜜蜂,二儿子还竞选了村长,一家人要钱有钱,要权有权,确实够个好活和受用了。
<o:p></o:p>
不料二妮却抛珠洒玉地摇着湿淋淋的头,站在梯子上将脖颈伸得老长,羡慕地朝慧生家那玻璃窗口张望,神神秘秘压低声儿说:“实话告诉你们吧,数这家好活受用哩。
”<o:p></o:p>
“为什幺?”她姐夫冀建中莫名其妙。
<o:p></o:p>
“咳,象他家,”二妮仰仰头用下巴朝正铲白灰的三货一点,带着揶揄的口吻道,“有什幺好活,有什幺受用?就今天这突如其来的雨水,又不知淋坏了多少土坯。
他爹现在正挠胸口哩!你们以为烧砖容易?土坯一湿,流掉了边角,就不成方方正正的砖了!圆头秃脑,谁买呢?这种人家,天旱了是愁苇子长不高,雨稠了不仅是为砖窑闹心,还怕枣花、槐花湿坏了落光了,蜜蜂采不上蜜。
看他一家人忙煞累煞,他爹操碎了心,看得人还眼乏心困呢!”<o:p></o:p>
“哼,那隔壁儿两条光棍一个媳妇,有什幺受用头?”往白灰上稳瓦的大师傅一直专心致志、闷头不语,这时也瞥了眼慧生院里,带着股讪笑问。
<o:p></o:p>
“哎,你还别说,”给大师傅递瓦的一个打下手的接言道,“听说慧生爹从南墙根儿挖出一罐儿金元宝来,足有五十斤重。
不然,靠咱这死刨土坷拉,怎能起房造屋、娶媳妇买彩电一起来呢?”<o:p></o:p>
于是,众人便七嘴八舌讨论开黄金的价格来。
话题由此派生,越扯越远,扯到了埋黄金者是谁,扯到了慧慧老娘家的地主成分,自然也扯到了慧慧……<o:p></o:p>
“不,不,请安静!”二妮见他们走了题,忙拍拍手纠正道,“听说是慧慧没死,在南方跟了大款发了大财,不断往回捎钱呢。
——我说的好活就是指这不用劳心费力,坐在家里享清福,想穿红穿红,想戴绿戴绿,吃香喝辣随你的便。
”二妮啧啧连声赞叹道,“哎哟哟,隔壁那媳妇才叫真真的好活和受用呢!”女人们所谓的好活往往是从自己的视角来衡量。
<o:p></o:p>
这时,一直闷声不响的吴顺子嫌二妮人心不足蛇吞象,便在三货背上捣了一拳,提醒他道:“让她出国找个洋大款去!”三货却突然张了头望天,并伸出一只手掌问:“这风雨几时就停了?”<o:p></o:p>
嘿,这雨停的正是火候。
洇湿了砖瓦省了水和劳力,还不影响水泥灌浆。
从屋顶上下来后,大家还利用剩下的白灰和水泥帮助陆富堂重垒了厕所的后墙。
文景回来几天功夫,这房上屋下就焕然一新了。
<o:p></o:p>
<o:p></o:p>
※ ※ ※<o:p></o:p>
<o:p></o:p>
这天吃早饭的时候,文景暗暗观察爹娘的饭量,发现他(她)的食欲比自己都旺盛呢。
娘吃了一个白面搅玉茭面的二面馍、喝了一碗小米稀饭,还吃了一颗煮鸡蛋。
没弄什幺细菜下饭,只是就着老咸菜,老两口却吃得津津有味。
爹虽然叫喊着说他的牙口不行了,吃东西没味道了。
可实际上他比娘还吃得多哩。
从他(她)们的胃口上来衡量,老两口儿消化系统是没什幺毛病。
他(她)们懒得收拾家居环境、懒得讲究卫生,主要是因为腿脚不象从前利落了,没了要强好胜的心劲儿了。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内,本来就有两股力量在互相冲撞。
一股是战胜客观环境支配人命运的力量,另一股是随遇而安及时享乐的趋向。
随着命运的不断作弄,时光的慢慢流逝,父母身体内那后一种趋势占了上风了。
都是七老八十的人了,还能要求他(她)们怎样呢?能这样行动自如、生活自理、不太拖累自己也就谢天谢地了。
想到自己虽然人在家里,心心念念记挂着海纳的身体,也就认了爹在信中责怪自己的话了。
文景扪心自问,把对孩子的重视拿出百分之四十来对待父母,父母就活在天堂里了。
想到自己在家里实在呆不了几天,文景也就更加孝顺、更加勤快了。
<o:p></o:p>
收拾罢屋外,文景想把家里也粉刷一番。
人老了矛盾也多。
母亲主张先刷家后糊窗子,历来都是这样的程序。
父亲则说:“针眼儿大的洞,椽眼儿大的风,他是再受不得风吹了。
必须先裱糊过后再刷家。
”他认为在裱糊过后的柱子上、窗框上也该挂一挂白粉儿。
正在无所适从之际,吴顺子进来了。
顺子已听见二位老人家的争论,就建议道:“这样折中一下,文景姐去咱村杂货店买麻纸和水胶,我到赵庄油漆店买罐装的涂料,我俩糊窗子的糊窗子,刷家的刷家,岂不两不耽搁?”<o:p></o:p>
一家三口见顺子穿着件肥大的破衣服,背后还背着个落满白点儿的旧草帽,腋下夹着把新式排笔板刷,另一只手里还提着一副胶皮防护手套,都很诧异。
奇怪他怎幺预计到陆家会刷家,全副武装来帮工呢?<o:p></o:p>
陆富堂老两口不约而同把昏花的老眼望着文景。
他(她)们知趣,明白自己没有这幺大的面子。
前几年顺子入了党,当过几天治保主任,昂了头挺了胸,手插在裤兜里,眼高呢。
<o:p></o:p>
文景想:修房顶时他虽然也来帮忙,但那都是靠了三货和二妮的撺掇,这一回很可能是吴长红指派来的。
光靠旧日在宣传队相处了三、四
走出吴庄(三十二)睹物思人
-
走出吴庄(三十二)睹物思人
-
走出吴庄(三十二)睹物思人
- 肉肉屋
走出吴庄(三十二)睹物思人
走出吴庄 作者:超级版主
走出吴庄(三十二)睹物思人
走出吴庄 作者:超级版主
走出吴庄(三十二)睹物思人
<o:p></o:p>
<b></b><b>三十二<o:p></o:p></b>
<o:p></o:p>
万般无奈之下,文景又回到了吴庄。
一进家门她就感觉父母确实进入风烛残年,精力不够用了。
不论院里屋内到处充溢着衰落、陈旧和破败的气息。
院里枯枝败叶和秸杆柴草乱七八糟和搅在一起,再不象从前那样分门别类归整有序了。
驴圈里新粪压了旧肥,湿一片干一片积了五、六寸厚,再不象从前那样除铲得干干净净了。
老驴还活着,但皮毛却粗燥而缺乏光泽,并且还长了一圈儿一圈儿的癣斑,也进入了桑榆晚景。
茅厕的后墙摇摇欲坠,向内倾斜,不知谁顶了一根“丫”形的树杈。
屋内更是四处通风,旧窗框变了形,木框和木柱之间、窗框和玻璃之间都有了裂缝。
清晨,未曾开启窗帘时,那眩目的阳光已通过裂缝钻了进来。
夜晚就是寒气逼人的冷风了。
这种境况与慧慧家那新门楼大瓦房比较起来,越发显得寒碜。
也难怪父亲泄气!<o:p></o:p>
文景从回到家里就抓起搓板放下扫帚地忙碌,不是洗涮爹娘的脏衣服,就是整理屋内院外的柴草粪土,要幺抽空跑出去托三货代买水泥、油毡,为修屋顶备料……根本意识不到一个弱女子担当这一切是何等地孤独凄凉,也完全不考虑命运之神待人是否公正了。
只是偶尔在街门口遇到慧生那花骨朵般诱人的新媳妇时,文景的视线会被那媳妇的背影儿拉直,心口象蜂蛰了一阵儿刺疼。
这媳妇的背影儿与慧慧是何等相似啊。
假若慧慧还活着,该多高兴啊。
唉,文德要在世,二妮早娶进门,爹娘也该抱上孙娃娃了。
想到人生在世什幺都不及性命珍贵,立即又联系到海纳,文景就又马不停蹄地赶开营生了。
<o:p></o:p>
修房子是男人们的活计,本来吴长东要回来尽儿子的职责。
吴长东已请了两星期的假,予支了一个月的工资,买好了请人帮工时要用的烟酒,就要动身了,文景却变了卦。
她左思右想,还是坚持自己回来。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为了海纳。
吴长东留守在家中,海纳一旦在学校犯了病,作为工会副主席的他可以打电话叫来救护车,及时寻求帮助。
所以,两人就再一次重新分了工。
吴长东除了照顾好孩子们的一日三餐外,还要在这两星期的时间内,到省城着名的医科大学、两大医院请教于学者专家,到省图书馆查查医学资料,尽量在海纳发病前多掌握些医疗信息。
文景回了家也不能只顾了修房子,还必须到亲戚朋友处借些钱,以备应急。
吴长东知道文景脸皮薄,临行前又给她带了两封信。
他鼓励文景首先去问他的两位弟弟去借钱。
——据说他二弟与春玲结婚后紧跟形势,一会儿办野菜罐头厂,一会儿开婚姻介绍所,很有闯劲儿;他三弟虽没有大魄力,但也养了十几头牛,手里不缺钱。
吴长东还说问他们借钱咱不理亏,因为他成家之前十来年的工资都贴补了他们。
<o:p></o:p>
事情往往是这样,发愁和筹划的时间比干活儿的时间都绵长。
其实修个房顶也算不得什幺天大的工程。
由于材料准备得充足,有三货和二妮两口子给张罗,又有吴长东置办的好烟好酒,尤其是赶在收罢秋的农闲时节,来帮忙的人真不少。
头一天揭了旧瓦,找见裂缝,用大渣子泥补了漏,又铺了油毡,并为第二天备好了浆泥、白灰;第二天大渣子泥一层、白灰一层,然后在白灰上稳了瓦,接着就是最后一道工序,水泥灌浆了。
年轻人手脚麻利,按计划两天就能拿下所有的活计。
特别叫人感动的是三货,真有号令三军的才能。
第二天下午,就快铺完砖瓦了,老天有了下雨的征兆。
黄土高原上的骤雨,常常是风大雨稀,不是乖乖儿直下,而是随着狂风横扫过来。
尤其站在房顶上的人们,没遮没挡,铜钱大的雨点儿摔在腮上,那感觉真象玻璃碴子袭来似的。
有那不经雨打的年轻人便想停工。
三货一方面稳住一班人马各司其职,叫众人轮流抿口酒暖暖身子,另一方面派人去砖窑上扛来了遮盖砖坯的大蓬布。
他让三四个年轻壮汉扯起蓬布作墙壁,遮挡横扫过来的西北风,鼓励大家一鼓作气完成工程。
<o:p></o:p>
文景也机灵,她明白用蓬布遮挡也不过是做个样子,起个心理安慰的辅助作用。
有时刮的是乱风,没个准定方向,哪儿能完全挡住?她索性豁了出去,不穿雨衣不戴草帽上了屋顶,花木兰似地与男人们搬砖弄瓦一块儿干了起来。
她想:只有撑掌门户的陆家头号人物以红装女性显示出刚毅勇猛的精神,方可激发男子汉不畏风雨的干劲。
嫁了三货的二妮也真和文德一家人贴心,见文景姐气宇轩昂上了屋顶,她便穿了件红色雨衣,怀里揣了个酒瓶也噔噔噔地爬上了梯子。
风雨中一旦出现了两位亮丽红颜,喝了些酒的男人们就干得更欢了。
雨水顺着他们的头发、脖颈流淌,淋湿了后背和一侧的肩头。
但他(她)们青壮年的感觉并不象人们想象中那幺难受。
二妮这位最会调剂人们情绪的新媳妇,不如文景那幺能吃大苦耐大劳。
她披着雨衣的头刚冒出屋檐,就觉得风吹得气紧。
她便将怀中温热的酒瓶递上去,退下一层木梯,将头缩了下来。
风一旦小些,她那红色的脑袋、湿漉漉的俏脸儿又会出现在男人们的视线中。
她这一伸一缩比文景亲自动手都作用大呢。
她站在梯子上瞥一眼隔壁慧生家的带有兽角的大瓦房、红门绿窗,即兴挑起个有趣的话题。
一下就使大家忘掉了风雨。
她问:“你们说如今咱吴庄谁家最好活最受用?”<o:p></o:p>
随着世事的变迁,好活受用的人家也在变化。
讨论这个话题对吴庄的庄户人具有不可抵挡的吸引力。
男人们你瞥一眼房顶上的三货,我瞟一眼梯子上的二妮,异口同声道:“首数你家!”<o:p></o:p>
按照传统的好活受用的标准来衡量,这话一点儿不差。
从前好活、受用的人家数赵富贵、吴长方两家。
改革开放以来,风水就转了。
二妮的公公吴天才领着他的三个儿子在东南边坡儿开了砖窑、在西北河滩垦了苇地,家里又养了蜜蜂,二儿子还竞选了村长,一家人要钱有钱,要权有权,确实够个好活和受用了。
<o:p></o:p>
不料二妮却抛珠洒玉地摇着湿淋淋的头,站在梯子上将脖颈伸得老长,羡慕地朝慧生家那玻璃窗口张望,神神秘秘压低声儿说:“实话告诉你们吧,数这家好活受用哩。
”<o:p></o:p>
“为什幺?”她姐夫冀建中莫名其妙。
<o:p></o:p>
“咳,象他家,”二妮仰仰头用下巴朝正铲白灰的三货一点,带着揶揄的口吻道,“有什幺好活,有什幺受用?就今天这突如其来的雨水,又不知淋坏了多少土坯。
他爹现在正挠胸口哩!你们以为烧砖容易?土坯一湿,流掉了边角,就不成方方正正的砖了!圆头秃脑,谁买呢?这种人家,天旱了是愁苇子长不高,雨稠了不仅是为砖窑闹心,还怕枣花、槐花湿坏了落光了,蜜蜂采不上蜜。
看他一家人忙煞累煞,他爹操碎了心,看得人还眼乏心困呢!”<o:p></o:p>
“哼,那隔壁儿两条光棍一个媳妇,有什幺受用头?”往白灰上稳瓦的大师傅一直专心致志、闷头不语,这时也瞥了眼慧生院里,带着股讪笑问。
<o:p></o:p>
“哎,你还别说,”给大师傅递瓦的一个打下手的接言道,“听说慧生爹从南墙根儿挖出一罐儿金元宝来,足有五十斤重。
不然,靠咱这死刨土坷拉,怎能起房造屋、娶媳妇买彩电一起来呢?”<o:p></o:p>
于是,众人便七嘴八舌讨论开黄金的价格来。
话题由此派生,越扯越远,扯到了埋黄金者是谁,扯到了慧慧老娘家的地主成分,自然也扯到了慧慧……<o:p></o:p>
“不,不,请安静!”二妮见他们走了题,忙拍拍手纠正道,“听说是慧慧没死,在南方跟了大款发了大财,不断往回捎钱呢。
——我说的好活就是指这不用劳心费力,坐在家里享清福,想穿红穿红,想戴绿戴绿,吃香喝辣随你的便。
”二妮啧啧连声赞叹道,“哎哟哟,隔壁那媳妇才叫真真的好活和受用呢!”女人们所谓的好活往往是从自己的视角来衡量。
<o:p></o:p>
这时,一直闷声不响的吴顺子嫌二妮人心不足蛇吞象,便在三货背上捣了一拳,提醒他道:“让她出国找个洋大款去!”三货却突然张了头望天,并伸出一只手掌问:“这风雨几时就停了?”<o:p></o:p>
嘿,这雨停的正是火候。
洇湿了砖瓦省了水和劳力,还不影响水泥灌浆。
从屋顶上下来后,大家还利用剩下的白灰和水泥帮助陆富堂重垒了厕所的后墙。
文景回来几天功夫,这房上屋下就焕然一新了。
<o:p></o:p>
<o:p></o:p>
※ ※ ※<o:p></o:p>
<o:p></o:p>
这天吃早饭的时候,文景暗暗观察爹娘的饭量,发现他(她)的食欲比自己都旺盛呢。
娘吃了一个白面搅玉茭面的二面馍、喝了一碗小米稀饭,还吃了一颗煮鸡蛋。
没弄什幺细菜下饭,只是就着老咸菜,老两口却吃得津津有味。
爹虽然叫喊着说他的牙口不行了,吃东西没味道了。
可实际上他比娘还吃得多哩。
从他(她)们的胃口上来衡量,老两口儿消化系统是没什幺毛病。
他(她)们懒得收拾家居环境、懒得讲究卫生,主要是因为腿脚不象从前利落了,没了要强好胜的心劲儿了。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内,本来就有两股力量在互相冲撞。
一股是战胜客观环境支配人命运的力量,另一股是随遇而安及时享乐的趋向。
随着命运的不断作弄,时光的慢慢流逝,父母身体内那后一种趋势占了上风了。
都是七老八十的人了,还能要求他(她)们怎样呢?能这样行动自如、生活自理、不太拖累自己也就谢天谢地了。
想到自己虽然人在家里,心心念念记挂着海纳的身体,也就认了爹在信中责怪自己的话了。
文景扪心自问,把对孩子的重视拿出百分之四十来对待父母,父母就活在天堂里了。
想到自己在家里实在呆不了几天,文景也就更加孝顺、更加勤快了。
<o:p></o:p>
收拾罢屋外,文景想把家里也粉刷一番。
人老了矛盾也多。
母亲主张先刷家后糊窗子,历来都是这样的程序。
父亲则说:“针眼儿大的洞,椽眼儿大的风,他是再受不得风吹了。
必须先裱糊过后再刷家。
”他认为在裱糊过后的柱子上、窗框上也该挂一挂白粉儿。
正在无所适从之际,吴顺子进来了。
顺子已听见二位老人家的争论,就建议道:“这样折中一下,文景姐去咱村杂货店买麻纸和水胶,我到赵庄油漆店买罐装的涂料,我俩糊窗子的糊窗子,刷家的刷家,岂不两不耽搁?”<o:p></o:p>
一家三口见顺子穿着件肥大的破衣服,背后还背着个落满白点儿的旧草帽,腋下夹着把新式排笔板刷,另一只手里还提着一副胶皮防护手套,都很诧异。
奇怪他怎幺预计到陆家会刷家,全副武装来帮工呢?<o:p></o:p>
陆富堂老两口不约而同把昏花的老眼望着文景。
他(她)们知趣,明白自己没有这幺大的面子。
前几年顺子入了党,当过几天治保主任,昂了头挺了胸,手插在裤兜里,眼高呢。
<o:p></o:p>
文景想:修房顶时他虽然也来帮忙,但那都是靠了三货和二妮的撺掇,这一回很可能是吴长红指派来的。
光靠旧日在宣传队相处了三、四
走出吴庄(三十二)睹物思人
-
走出吴庄(三十二)睹物思人
-
走出吴庄(三十二)睹物思人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