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95
天香 作者:梦溪石
分卷阅读395
分的弟弟还要好上几分。
由是众人才明白,夏侯渝不同于先帝,不能用揣测先帝的心思去揣测他,先帝尚且曾下手杀了自己的兄弟,这位陛下倒还宽宏大量,只将他们废为庶人,也没要了性命,这对他们而言就已经算是幸事了。
谁也没想到,魏国降臣中第一个被重用的,竟然是钟岷。
身为灵寿县主魏初的夫婿,钟岷在魏国时的表现并不算耀眼,因为他由始至终一直在地方任官,魏临记得此人处事公正,在当地很有些清名,不过当时他忙着与严家周旋,又要对付兄弟,没有将太多注意力放在此人身上,最重要的是,因为魏初与顾香生的关系,魏临对钟岷也有几分芥蒂,他始终记得当初顾香生是得了魏初的帮助,方才能顺利离开魏国,嘴上即便不说,内心却不可能完全不介怀。
谁知这样一个平平无奇的地方官,在魏国归降之后,却得了夏侯渝的重用,将他从地方调到户曹,而钟岷也不负所望,在料理国家财政上表现出卓异的才能,官位由此跟着步步高升。
当日他娶魏初的时候还经历过一番不小的波折,人人都道他娶了县主攀了高枝,谁知风水轮流转,如今却轮到魏家要仰仗他了,可见人生无常,世事难料,所幸魏初与钟岷始终夫妻情深,无论在魏国还是在齐国,两人互相扶持一路走来,夫唱妇随,妇唱夫随,毫无隔阂,终其一生,钟岷官至尚书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没有纳妾养外室,他与魏初的事情,也由此被传为一段佳话,流传于世,这都是后话了。
却说顾家,新帝重用谁不重用谁,顾经本是无权置喙的,可新帝登基之后不久,随即便行册封大典封了皇后,风风光光让顾香生由正门入了宫,甚至不避人前拉起皇后的手,由此可见宠爱之盛,无以复加,照理说,顾皇后这样受宠,她的外家本也该顺势而起,成为本朝第一煊赫的外戚之家才是,可皇帝仅仅是封了顾经一个承恩公的爵位,旁的便再无声息了,既不提任用他在朝为官的事,更没什么额外的封赏厚赐,甚至也没下旨将顾家迁到京城来,还让他们住在潭州,要不是顾皇后盛眷隆厚,后宫连个旁的嫔妃都没有,别人一定会以为皇帝根本就不喜欢顾家这门亲戚。
顾经在潭州伸长脖子等了两个月,终于耐不住性子,遣人去京城询问顾皇后,一面在家里忍不住抱怨,说顾香生没有良心,说顾香生薄情寡义,自己当了皇后就不顾家里人死活,没有外家帮衬,看她这个皇后能当多久云云。
可怜顾凌听了两个月的絮叨,耳朵都快长出茧子来了,实在没忍住,对父亲道:“当日没有顾家的帮衬,四娘也一路走到那样的位置了,她本也不需要我们的,再说爹娘当日如何劝她委曲求全的,她心里不埋怨我们,反而还肯让陛下给您封个爵位,已经是仁至义尽了,您就这样安安心心地颐养天年不好么,为何非要去朝廷里当什么官呢!”
顾经何曾被儿子这样数落过,脸上当即就挂不住,勃然大怒要请家法,却是儿媳妇小焦氏哭哭啼啼闹到跟前,说阿翁若是处置夫君,不如连她一并处置算了。
这些年小焦氏掌家,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顾经可以对儿子发火,却不好对小焦氏发火,此事只得讪讪作罢。
却说又过了半个月,去京城的人终于有了回音,与顾家仆从一道来的,还有天子的旨意。
顾经喜出望外,只当皇帝终于想通了,又或者顾香生终于想起要为父亲求官,便赶紧穿戴整齐,领了全家人出来接旨。
谁知旨意一念,他便完全愣住了。
只因这诏书里头的确是封官,但封的却不是他,而是长子顾凌。
旁人听见儿子有出息,只怕是要高兴坏了,但顾经却只觉得心头一把火烧得旺,待宣旨的官员将旨意念完,又拿过来仔仔细细看了几遍,发现从头到尾,唯一提到自己名字的地方,便是开头,将顾凌称呼为“承恩公顾经长子”。
“赵承旨,敢问您这次来,是不是还漏了一道旨意?”顾经忍不住问。
对方拱手笑道:“承恩公言重了,陛下交代的差事,怎敢有所遗漏?”
顾经眼巴巴地问:“那难道陛下就只起用我儿?”
赵承旨笑道:“陛下说了,承恩公年事已高,还是安心在潭京住着罢,顾家有顾凌一人足矣。”
这句话一出,便是彻底绝了顾经的念头。
顾经差点没气歪了鼻子!
第157章 番外
咸宁元年的时候,顾皇后诞下一名公主,这便是后来史书上鼎鼎大名的广顺大长公主,当时皇帝还在皇后的床榻前开玩笑,说以后若无儿子,立个皇太女也未尝不可。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话经由当时在场的乳母稳婆宫人之口隐隐约约传到了外头,众人大惊,便有朝臣忙不迭进谏,说古往今来都无此例,当年唐中宗那样昏聩软弱的一个人,宠爱女儿,可最后也未曾做出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的事情,此风不可长,否则天怒人怨云云,说得好像皇帝若是今日立了女儿当皇太女,明日齐国就要灭亡似的。
是个人都有逆反心理,别人越不让干的事情,自己就越想干,更何况是一国之君,皇帝听见这些传言之后,反倒冷笑几声,也不出来澄清,更不想纳朝臣的谏言。
公主一点点长成,周岁的时候便有了封号广顺,本朝公主以地名为封号,但既是封号,地名必然也都是好听的明儿,只是广顺公主这个封号一出来,又平生一些风波,不少老臣纷纷进言,说广顺是龙兴之地,也就是高祖皇帝的老家,怕折了小公主的福气,又抬出唐朝时的晋阳公主,说当年太宗皇帝便是因为宠爱晋阳公主,将李家的龙兴之地封给女儿,结果导致小公主年纪轻轻就早夭。
但这话对皇帝说是没用的,他轻飘飘一句“若你们觉得广顺不妥,那就东宫好了”,就将所有人的话给堵了回来。
彼时皇帝渐渐坐稳了位置,许多麻烦忧患虽然接踵而来,但夏侯渝并非自小长于深宫妇人之手的皇帝,他是经过风霜见过世面甚至上过战场的,这些事情一桩桩处理过来,竟也游刃有余。
直到后来,他御驾亲征,不顾朝野反对,让皇后监国,顾香生坐镇京城,为他处理后方事宜,夫妻携手,竟将齐国也经营得如铁桶一般。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自咸宁元年之后,皇后就一直没有动静,国中内外上下臣民全都睁大眼睛等着,可就是等不来一位皇子的降生。
于是朝中渐渐又有了声音,请皇帝为
分卷阅读395
- 肉肉屋
分卷阅读395
分的弟弟还要好上几分。
由是众人才明白,夏侯渝不同于先帝,不能用揣测先帝的心思去揣测他,先帝尚且曾下手杀了自己的兄弟,这位陛下倒还宽宏大量,只将他们废为庶人,也没要了性命,这对他们而言就已经算是幸事了。
谁也没想到,魏国降臣中第一个被重用的,竟然是钟岷。
身为灵寿县主魏初的夫婿,钟岷在魏国时的表现并不算耀眼,因为他由始至终一直在地方任官,魏临记得此人处事公正,在当地很有些清名,不过当时他忙着与严家周旋,又要对付兄弟,没有将太多注意力放在此人身上,最重要的是,因为魏初与顾香生的关系,魏临对钟岷也有几分芥蒂,他始终记得当初顾香生是得了魏初的帮助,方才能顺利离开魏国,嘴上即便不说,内心却不可能完全不介怀。
谁知这样一个平平无奇的地方官,在魏国归降之后,却得了夏侯渝的重用,将他从地方调到户曹,而钟岷也不负所望,在料理国家财政上表现出卓异的才能,官位由此跟着步步高升。
当日他娶魏初的时候还经历过一番不小的波折,人人都道他娶了县主攀了高枝,谁知风水轮流转,如今却轮到魏家要仰仗他了,可见人生无常,世事难料,所幸魏初与钟岷始终夫妻情深,无论在魏国还是在齐国,两人互相扶持一路走来,夫唱妇随,妇唱夫随,毫无隔阂,终其一生,钟岷官至尚书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没有纳妾养外室,他与魏初的事情,也由此被传为一段佳话,流传于世,这都是后话了。
却说顾家,新帝重用谁不重用谁,顾经本是无权置喙的,可新帝登基之后不久,随即便行册封大典封了皇后,风风光光让顾香生由正门入了宫,甚至不避人前拉起皇后的手,由此可见宠爱之盛,无以复加,照理说,顾皇后这样受宠,她的外家本也该顺势而起,成为本朝第一煊赫的外戚之家才是,可皇帝仅仅是封了顾经一个承恩公的爵位,旁的便再无声息了,既不提任用他在朝为官的事,更没什么额外的封赏厚赐,甚至也没下旨将顾家迁到京城来,还让他们住在潭州,要不是顾皇后盛眷隆厚,后宫连个旁的嫔妃都没有,别人一定会以为皇帝根本就不喜欢顾家这门亲戚。
顾经在潭州伸长脖子等了两个月,终于耐不住性子,遣人去京城询问顾皇后,一面在家里忍不住抱怨,说顾香生没有良心,说顾香生薄情寡义,自己当了皇后就不顾家里人死活,没有外家帮衬,看她这个皇后能当多久云云。
可怜顾凌听了两个月的絮叨,耳朵都快长出茧子来了,实在没忍住,对父亲道:“当日没有顾家的帮衬,四娘也一路走到那样的位置了,她本也不需要我们的,再说爹娘当日如何劝她委曲求全的,她心里不埋怨我们,反而还肯让陛下给您封个爵位,已经是仁至义尽了,您就这样安安心心地颐养天年不好么,为何非要去朝廷里当什么官呢!”
顾经何曾被儿子这样数落过,脸上当即就挂不住,勃然大怒要请家法,却是儿媳妇小焦氏哭哭啼啼闹到跟前,说阿翁若是处置夫君,不如连她一并处置算了。
这些年小焦氏掌家,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顾经可以对儿子发火,却不好对小焦氏发火,此事只得讪讪作罢。
却说又过了半个月,去京城的人终于有了回音,与顾家仆从一道来的,还有天子的旨意。
顾经喜出望外,只当皇帝终于想通了,又或者顾香生终于想起要为父亲求官,便赶紧穿戴整齐,领了全家人出来接旨。
谁知旨意一念,他便完全愣住了。
只因这诏书里头的确是封官,但封的却不是他,而是长子顾凌。
旁人听见儿子有出息,只怕是要高兴坏了,但顾经却只觉得心头一把火烧得旺,待宣旨的官员将旨意念完,又拿过来仔仔细细看了几遍,发现从头到尾,唯一提到自己名字的地方,便是开头,将顾凌称呼为“承恩公顾经长子”。
“赵承旨,敢问您这次来,是不是还漏了一道旨意?”顾经忍不住问。
对方拱手笑道:“承恩公言重了,陛下交代的差事,怎敢有所遗漏?”
顾经眼巴巴地问:“那难道陛下就只起用我儿?”
赵承旨笑道:“陛下说了,承恩公年事已高,还是安心在潭京住着罢,顾家有顾凌一人足矣。”
这句话一出,便是彻底绝了顾经的念头。
顾经差点没气歪了鼻子!
第157章 番外
咸宁元年的时候,顾皇后诞下一名公主,这便是后来史书上鼎鼎大名的广顺大长公主,当时皇帝还在皇后的床榻前开玩笑,说以后若无儿子,立个皇太女也未尝不可。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话经由当时在场的乳母稳婆宫人之口隐隐约约传到了外头,众人大惊,便有朝臣忙不迭进谏,说古往今来都无此例,当年唐中宗那样昏聩软弱的一个人,宠爱女儿,可最后也未曾做出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的事情,此风不可长,否则天怒人怨云云,说得好像皇帝若是今日立了女儿当皇太女,明日齐国就要灭亡似的。
是个人都有逆反心理,别人越不让干的事情,自己就越想干,更何况是一国之君,皇帝听见这些传言之后,反倒冷笑几声,也不出来澄清,更不想纳朝臣的谏言。
公主一点点长成,周岁的时候便有了封号广顺,本朝公主以地名为封号,但既是封号,地名必然也都是好听的明儿,只是广顺公主这个封号一出来,又平生一些风波,不少老臣纷纷进言,说广顺是龙兴之地,也就是高祖皇帝的老家,怕折了小公主的福气,又抬出唐朝时的晋阳公主,说当年太宗皇帝便是因为宠爱晋阳公主,将李家的龙兴之地封给女儿,结果导致小公主年纪轻轻就早夭。
但这话对皇帝说是没用的,他轻飘飘一句“若你们觉得广顺不妥,那就东宫好了”,就将所有人的话给堵了回来。
彼时皇帝渐渐坐稳了位置,许多麻烦忧患虽然接踵而来,但夏侯渝并非自小长于深宫妇人之手的皇帝,他是经过风霜见过世面甚至上过战场的,这些事情一桩桩处理过来,竟也游刃有余。
直到后来,他御驾亲征,不顾朝野反对,让皇后监国,顾香生坐镇京城,为他处理后方事宜,夫妻携手,竟将齐国也经营得如铁桶一般。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自咸宁元年之后,皇后就一直没有动静,国中内外上下臣民全都睁大眼睛等着,可就是等不来一位皇子的降生。
于是朝中渐渐又有了声音,请皇帝为
分卷阅读395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