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红楼缘 作者:墨耳
第三十四章
林珗本就功底牢靠,很顺利地考中了庶吉士,入翰林院教习馆继续念书。林海早就预料到,是以无惊无喜,听了消息,也只是叫进书房交代了些话,倒是家里几个女人担了一场心,于今结果下来,都高兴异常。
四月二十六这一日是崔太夫人的生日,又逢八旬大庆,崔家有心大办,然太夫人说:“我活了这么大的年纪,儿女双全,子孙孝顺,已是前世修来的福分。你们孝顺,我也不好拦着,只有一言在前,不可过了。”家下人等自无不应的。
却不知皇上从何得知此事,言太夫人是难得的有福之人。当下拟制,赏下凤冠霞帔,正是三品淑人的命服。如此一来,崔府反而不好不大办了。太夫人又惊又喜,直言皇恩浩荡,次日进谢了恩,回来更觉不安,找了儿子媳妇、孙媳媳妇、重孙子媳妇三四层的媳妇过来,商量着各处舍米舍粥以及京城内外各大小庙宇庵堂之中的香油钱,这才略略心安。
太夫人毕竟年岁大了,开始两天整日陪客,未免劳烦了些,第三日早起,便觉着身上不大痛快,且又是近亲和家宴,便不怎么出去见客,神好时,喜欢了,便叫两个人进去说两句话,若是不耐烦见,就只命在外面磕个头也就罢了,只叫了年轻的小辈们进去陪着说话顽笑。
这一日单请近亲,林家连郑老太太也过去拜寿。太夫人命小丫鬟引进去相见,一时行了大礼,便命张凤娥三姊妹出去和众姑娘们一处顽,单留了郑老太太和卢慧娴两个说话。
三人归座,丫鬟奉上茶果点心,太夫人道:“这两日,我把来家里的女孩子都看了一遍,”才说了这一句,坐在脚踏上拿美人锤捶腿的丫头便笑了起来,卢慧娴也是忍禁不住,就连郑老太太面上也有了笑意。太夫人见她们都笑,回过头想一想方才说的话,也笑了起来,“孩子们来给我拜寿,我也不见一见的?”遮掩了一下,方才说正事,“我瞧中了几个,说给你们听听。我想着,琰儿那个子,必得一个稳重子温柔的方好。不然,谁也不让谁,一语不合便吵嘴,那也不是夫妻,是一对儿乌**眼了。”
几个人都笑起来,郑老太太点头称是,说:“我也是这个意思,前些时和他父亲说起,他父亲说的话才好笑呢。说要问准了琰儿的主意,才好说得。这谁家的孩子,不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偏他宠孩子宠到这个地步。”太夫人听了也是笑。
卢慧娴却想起那一年说亲时的事,贾敏悄悄地和她说林珗的事,说了又说:“你娘不知多喜欢珗儿,巴不得给她做儿子,这事儿她自然是千肯万肯,这也不是说她不疼你,都是做娘的,我家珗儿再好,也比不过你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她自然是为你好。这只是我的一点私心想念,我悄悄的和你说,你也别告诉你娘,不然她定要笑话我。我总想着,我们作父母的,帮着你们作个参考,拿个人选出来,必定还是要你们两个自己满意才好。以后过活,毕竟是你们自个儿过,好不好的,我们作父母的,也替代不了。这夫妻过日子,不是别人说好就是好,第一紧要的是自己真过得好。我说这话,你也不必怕羞,这是你一辈子的大事,错了就错一生。你瞧杨太太,外面人谁说一个不字,人人都道她有福气,妻妾和睦,子孙满堂。你也别听别人的话,把自己放在杨太太的位置,再细想一想,到底好不好。你若是觉着我们珗儿好,我自然欢喜,若是觉着不好,你娘问你,你也别顾忌这顾忌那,不好意思说,那是你亲娘,只管放心大胆的说。成不了亲戚,做不了我媳妇,我还和从前一样把你当女儿。”
她妈看中的是林珗的人品才学,最看重的还是贾敏的家教。不像别人家里,正妻还没进门,屋里就放了丫头,更有甚者,庶子生在嫡子前头,妻不成妻,妾不像妾的。这些话,自然也和她说过。那是做娘的,和自个儿女孩儿说这些贴心的话,自然是应当应分的,但是这些话从婆婆口里出来,又更不同。也由此可见,贾敏是真心疼她,并不是虚情假意,只是走得早。
她这样的人品,也不怪老爷心里眼里只有她一个。想到这里,又感叹,她何其有幸认得贾敏,又何其有幸嫁与林珗。这过日子,确实如贾敏所说,别人说好不算好,自己过得好才是真的好。她大姐夫也算是好的,屋里不还是有两个伏侍的丫鬟。
想一回,见太夫人和郑老太太已经说起来,连忙收敛心神,仔细听着,一面仔细记住。
太夫人说了好几家,丫鬟重新奉了新茶,太夫人吃了两口,才又说:“懋儿媳妇娘家的妹妹,往日来家里我也见过,那也是个好孩子,心里有主意,又知道让人,年纪也合适,也没有人家。只是还没有来,怕是一会子就到,你们也可见一见。”
郑老太太就说:“懋儿媳妇是个好的,想来她妹妹也是个好的。”
正说着,湘帘一阵乱响,人回说:“亲家太太和程姑娘来了。”
屋里人正说起她们,便都往门口瞧去。只见当先进来的是一个年约四旬的妇人,郑老太太和卢慧娴便都往她身旁看去。只见那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和崔大有六七分相像,嘴角一对梨涡看似,端庄稳重,又似有些淘气,银红春衫,系一条撒花长裙。
母女两个上前行礼,程太太说:“您就应该多穿些颜色鲜亮的衣裳,我瞧着,换了这一身衣裳,看着年轻了几岁。”
太夫人今儿没穿朝服,穿的是一件正红卐字不断头的绸褂子,神也好,满面红光,确实不像八十岁的人。
太夫人笑嗔道:“脖子埋进土里的人了,哪里还禁得住这样鲜艳的颜色,也是他们孝顺,我不好拂了他们的意,又怕亲戚们看了笑话我,年纪一大把了,还这么妖似的打扮,都不好意思见人。”
程太太道:“您偏爱这么想,叫我说呢,上了年纪的人才压得住这色。”
见郑老太太在,虽不认识,也上前行礼问安,程姑娘也上前磕头。念珠见她们进来,便已忖度着备了表礼,一匹尺头,一个腕香串。
那面卢慧娴早起身迎着,也上前见礼。程太太因不认识,早有太夫人身边的大丫鬟说:“这是林大。”程太太便知是太子少师家的家眷,忙拉起卢慧娴,道不用多礼。
先时还想着是哪一家,这会子知道是林家,程太太才不以为奇。崔林两家亲厚,又是老亲,表礼略厚一些并不为过。
回去后,老太太便着人逐一细细打听。
这一日是端午,黛玉晨起照例出去走了二十圈,出了一身汗,回房歇了一炷香的时辰,便洗澡换了一件桃红绸衫,系一条嫩绿的撒花长裙,便去省老太太。
进去就见张凤娥双眼肿得桃儿一般,想的刚还在哭,面上泪痕尚在,老太太神色也不大好看,只当是老太太正为什么训斥张凤娥,也不见礼,便上前拉了老太太的胳膊,晃着说:“今儿节下,老太太可不兴不高兴。”
老太太面色稍霁,拉住黛玉在身旁坐下,又抬手朝张凤娥招了招手,张凤娥便起身坐在老太太另一侧。
老太太也一样搂了她在怀里,怒道:“那样四六不分的浑人说的话,你还记在心里做什么?快把眼泪收了,也不怕你妹妹看了笑话你。”
老太太语气不好,张凤娥听了,眼圈又是一红,却往老太太怀里靠了靠,哽咽道:“从此以后,我也只认老太太只认妹妹和嫂子了。”
黛玉见此情形,心里约莫便有些明白过来。她和张凤娥一样,都是没娘的孩子,遂待她更比往日待林珺的情分更多了三四分。今见如此,又想,自己虽没有娘,却有父兄依靠,她虽有父有母,却犹如没有父母一样,不然,她也不必远离父母依靠老太太过活。这么一想,自己倒是比张凤娥强了千百倍。见老太太脸上也是不好,也不敢问,当下便扑进老太太怀里,道:“原来凤姐姐从前是不认我们的?亏我还总想着你。”便闹着要老太太做主。
张凤娥不辨真假,黛玉也一向是实心眼的人,便只当黛玉是真这么想,欲要分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急得直掉泪。
原来自年后,张凤娥便想着回家的事,只她父亲来了两回信,却又并未透出这个意思,也不知她父亲是怎么想的。
她心里想着她这个年纪了,再不家去,岂不是让林家上上下下为难——到底要不要替她张罗亲事。若是张罗着,不说她父母俱全,祖父祖母亦在,若真替她张罗了,就有越俎代庖之嫌;若是不管不顾,则又有一套说法,总归是要担一个不是。再往深里想,只怕还于林家父子仕途有碍。
林家自老太太起,几个主子都疼她,便是底下的奴才,也均是敬着。这些她心里都清楚,说一句要不得的话,她心里,其实觉着林家的人,更像亲人些儿。不说陈氏,也不说她嫡亲的母亲郑氏,毕竟死得早,死的时候她还未记事,好不好的,也只是听人说的,只说活着的这几个,有哪一个及得上林家人的万分之一。她唯一念她父亲的一点好,便是送了她到老太太身边。这一两年,比她过去十年所学,不知得益了几千几万倍。
正因林家待她这样好,她才不愿意令林家因她稍微被人说那么一句半句不是。
因此,犹豫再三,便主动提起回家的事。不想,昨儿收到信,又不是她父亲的笔迹,料想的陈氏回的信,却不知有没有她父亲的意思。所言之事,不说她这个年纪的女孩子说不出口,便是连稍微想一想也不敢,更兼又羞又愧,只恨不能从未在这世上活过。
子不言父母之过,她有心与黛玉解释,只开不了口,这是其一。其二,先时她来林家,因想着是暂住,总有一日要回去,与黛玉熟了后,更兼喜爱她的为人,便只当妹妹一样疼惜,自然亲密无间,此刻她心中觉着愧对林家,心里不自觉地自己便把自己看低了些儿,黛玉面前,不免胆怯,说话也瞻前顾后,唯恐说错了一句半句。如此,又哪里说得出话来。
黛玉本是要闹她,见她没了往日的机灵,竟未看出自己的取笑之意,不笑反而哭起来,自个儿又着急起来。
第三十四章在线阅读
第三十四章
-
第三十四章
林珗本就功底牢靠,很顺利地考中了庶吉士,入翰林院教习馆继续念书。林海早就预料到,是以无惊无喜,听了消息,也只是叫进书房交代了些话,倒是家里几个女人担了一场心,于今结果下来,都高兴异常。
四月二十六这一日是崔太夫人的生日,又逢八旬大庆,崔家有心大办,然太夫人说:“我活了这么大的年纪,儿女双全,子孙孝顺,已是前世修来的福分。你们孝顺,我也不好拦着,只有一言在前,不可过了。”家下人等自无不应的。
却不知皇上从何得知此事,言太夫人是难得的有福之人。当下拟制,赏下凤冠霞帔,正是三品淑人的命服。如此一来,崔府反而不好不大办了。太夫人又惊又喜,直言皇恩浩荡,次日进谢了恩,回来更觉不安,找了儿子媳妇、孙媳媳妇、重孙子媳妇三四层的媳妇过来,商量着各处舍米舍粥以及京城内外各大小庙宇庵堂之中的香油钱,这才略略心安。
太夫人毕竟年岁大了,开始两天整日陪客,未免劳烦了些,第三日早起,便觉着身上不大痛快,且又是近亲和家宴,便不怎么出去见客,神好时,喜欢了,便叫两个人进去说两句话,若是不耐烦见,就只命在外面磕个头也就罢了,只叫了年轻的小辈们进去陪着说话顽笑。
这一日单请近亲,林家连郑老太太也过去拜寿。太夫人命小丫鬟引进去相见,一时行了大礼,便命张凤娥三姊妹出去和众姑娘们一处顽,单留了郑老太太和卢慧娴两个说话。
三人归座,丫鬟奉上茶果点心,太夫人道:“这两日,我把来家里的女孩子都看了一遍,”才说了这一句,坐在脚踏上拿美人锤捶腿的丫头便笑了起来,卢慧娴也是忍禁不住,就连郑老太太面上也有了笑意。太夫人见她们都笑,回过头想一想方才说的话,也笑了起来,“孩子们来给我拜寿,我也不见一见的?”遮掩了一下,方才说正事,“我瞧中了几个,说给你们听听。我想着,琰儿那个子,必得一个稳重子温柔的方好。不然,谁也不让谁,一语不合便吵嘴,那也不是夫妻,是一对儿乌**眼了。”
几个人都笑起来,郑老太太点头称是,说:“我也是这个意思,前些时和他父亲说起,他父亲说的话才好笑呢。说要问准了琰儿的主意,才好说得。这谁家的孩子,不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偏他宠孩子宠到这个地步。”太夫人听了也是笑。
卢慧娴却想起那一年说亲时的事,贾敏悄悄地和她说林珗的事,说了又说:“你娘不知多喜欢珗儿,巴不得给她做儿子,这事儿她自然是千肯万肯,这也不是说她不疼你,都是做娘的,我家珗儿再好,也比不过你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她自然是为你好。这只是我的一点私心想念,我悄悄的和你说,你也别告诉你娘,不然她定要笑话我。我总想着,我们作父母的,帮着你们作个参考,拿个人选出来,必定还是要你们两个自己满意才好。以后过活,毕竟是你们自个儿过,好不好的,我们作父母的,也替代不了。这夫妻过日子,不是别人说好就是好,第一紧要的是自己真过得好。我说这话,你也不必怕羞,这是你一辈子的大事,错了就错一生。你瞧杨太太,外面人谁说一个不字,人人都道她有福气,妻妾和睦,子孙满堂。你也别听别人的话,把自己放在杨太太的位置,再细想一想,到底好不好。你若是觉着我们珗儿好,我自然欢喜,若是觉着不好,你娘问你,你也别顾忌这顾忌那,不好意思说,那是你亲娘,只管放心大胆的说。成不了亲戚,做不了我媳妇,我还和从前一样把你当女儿。”
她妈看中的是林珗的人品才学,最看重的还是贾敏的家教。不像别人家里,正妻还没进门,屋里就放了丫头,更有甚者,庶子生在嫡子前头,妻不成妻,妾不像妾的。这些话,自然也和她说过。那是做娘的,和自个儿女孩儿说这些贴心的话,自然是应当应分的,但是这些话从婆婆口里出来,又更不同。也由此可见,贾敏是真心疼她,并不是虚情假意,只是走得早。
她这样的人品,也不怪老爷心里眼里只有她一个。想到这里,又感叹,她何其有幸认得贾敏,又何其有幸嫁与林珗。这过日子,确实如贾敏所说,别人说好不算好,自己过得好才是真的好。她大姐夫也算是好的,屋里不还是有两个伏侍的丫鬟。
想一回,见太夫人和郑老太太已经说起来,连忙收敛心神,仔细听着,一面仔细记住。
太夫人说了好几家,丫鬟重新奉了新茶,太夫人吃了两口,才又说:“懋儿媳妇娘家的妹妹,往日来家里我也见过,那也是个好孩子,心里有主意,又知道让人,年纪也合适,也没有人家。只是还没有来,怕是一会子就到,你们也可见一见。”
郑老太太就说:“懋儿媳妇是个好的,想来她妹妹也是个好的。”
正说着,湘帘一阵乱响,人回说:“亲家太太和程姑娘来了。”
屋里人正说起她们,便都往门口瞧去。只见当先进来的是一个年约四旬的妇人,郑老太太和卢慧娴便都往她身旁看去。只见那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和崔大有六七分相像,嘴角一对梨涡看似,端庄稳重,又似有些淘气,银红春衫,系一条撒花长裙。
母女两个上前行礼,程太太说:“您就应该多穿些颜色鲜亮的衣裳,我瞧着,换了这一身衣裳,看着年轻了几岁。”
太夫人今儿没穿朝服,穿的是一件正红卐字不断头的绸褂子,神也好,满面红光,确实不像八十岁的人。
太夫人笑嗔道:“脖子埋进土里的人了,哪里还禁得住这样鲜艳的颜色,也是他们孝顺,我不好拂了他们的意,又怕亲戚们看了笑话我,年纪一大把了,还这么妖似的打扮,都不好意思见人。”
程太太道:“您偏爱这么想,叫我说呢,上了年纪的人才压得住这色。”
见郑老太太在,虽不认识,也上前行礼问安,程姑娘也上前磕头。念珠见她们进来,便已忖度着备了表礼,一匹尺头,一个腕香串。
那面卢慧娴早起身迎着,也上前见礼。程太太因不认识,早有太夫人身边的大丫鬟说:“这是林大。”程太太便知是太子少师家的家眷,忙拉起卢慧娴,道不用多礼。
先时还想着是哪一家,这会子知道是林家,程太太才不以为奇。崔林两家亲厚,又是老亲,表礼略厚一些并不为过。
回去后,老太太便着人逐一细细打听。
这一日是端午,黛玉晨起照例出去走了二十圈,出了一身汗,回房歇了一炷香的时辰,便洗澡换了一件桃红绸衫,系一条嫩绿的撒花长裙,便去省老太太。
进去就见张凤娥双眼肿得桃儿一般,想的刚还在哭,面上泪痕尚在,老太太神色也不大好看,只当是老太太正为什么训斥张凤娥,也不见礼,便上前拉了老太太的胳膊,晃着说:“今儿节下,老太太可不兴不高兴。”
老太太面色稍霁,拉住黛玉在身旁坐下,又抬手朝张凤娥招了招手,张凤娥便起身坐在老太太另一侧。
老太太也一样搂了她在怀里,怒道:“那样四六不分的浑人说的话,你还记在心里做什么?快把眼泪收了,也不怕你妹妹看了笑话你。”
老太太语气不好,张凤娥听了,眼圈又是一红,却往老太太怀里靠了靠,哽咽道:“从此以后,我也只认老太太只认妹妹和嫂子了。”
黛玉见此情形,心里约莫便有些明白过来。她和张凤娥一样,都是没娘的孩子,遂待她更比往日待林珺的情分更多了三四分。今见如此,又想,自己虽没有娘,却有父兄依靠,她虽有父有母,却犹如没有父母一样,不然,她也不必远离父母依靠老太太过活。这么一想,自己倒是比张凤娥强了千百倍。见老太太脸上也是不好,也不敢问,当下便扑进老太太怀里,道:“原来凤姐姐从前是不认我们的?亏我还总想着你。”便闹着要老太太做主。
张凤娥不辨真假,黛玉也一向是实心眼的人,便只当黛玉是真这么想,欲要分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急得直掉泪。
原来自年后,张凤娥便想着回家的事,只她父亲来了两回信,却又并未透出这个意思,也不知她父亲是怎么想的。
她心里想着她这个年纪了,再不家去,岂不是让林家上上下下为难——到底要不要替她张罗亲事。若是张罗着,不说她父母俱全,祖父祖母亦在,若真替她张罗了,就有越俎代庖之嫌;若是不管不顾,则又有一套说法,总归是要担一个不是。再往深里想,只怕还于林家父子仕途有碍。
林家自老太太起,几个主子都疼她,便是底下的奴才,也均是敬着。这些她心里都清楚,说一句要不得的话,她心里,其实觉着林家的人,更像亲人些儿。不说陈氏,也不说她嫡亲的母亲郑氏,毕竟死得早,死的时候她还未记事,好不好的,也只是听人说的,只说活着的这几个,有哪一个及得上林家人的万分之一。她唯一念她父亲的一点好,便是送了她到老太太身边。这一两年,比她过去十年所学,不知得益了几千几万倍。
正因林家待她这样好,她才不愿意令林家因她稍微被人说那么一句半句不是。
因此,犹豫再三,便主动提起回家的事。不想,昨儿收到信,又不是她父亲的笔迹,料想的陈氏回的信,却不知有没有她父亲的意思。所言之事,不说她这个年纪的女孩子说不出口,便是连稍微想一想也不敢,更兼又羞又愧,只恨不能从未在这世上活过。
子不言父母之过,她有心与黛玉解释,只开不了口,这是其一。其二,先时她来林家,因想着是暂住,总有一日要回去,与黛玉熟了后,更兼喜爱她的为人,便只当妹妹一样疼惜,自然亲密无间,此刻她心中觉着愧对林家,心里不自觉地自己便把自己看低了些儿,黛玉面前,不免胆怯,说话也瞻前顾后,唯恐说错了一句半句。如此,又哪里说得出话来。
黛玉本是要闹她,见她没了往日的机灵,竟未看出自己的取笑之意,不笑反而哭起来,自个儿又着急起来。
第三十四章在线阅读
第三十四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