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小说 >未絮 > 未絮
错误举报

分卷阅读54

    未絮 作者:僵尸嬷嬷

    分卷阅读54

    顾忌了。那便随她去吧,如果她能舒坦一点的话。

    ***

    月末,傍晚,未絮准备到孟萝院里接欢姐儿回房吃饭,行至半路,阴云沉沉,淅淅沥沥下起雨来,她忙躲到假山里头避雨,没想却撞见有人在烧祭。

    却不是旁人,正是秋田。

    未絮扫一眼地上的香烛纸钱,又看着秋田哭红的眼睛,问:“这是做什么?”

    秋田垂首道:“我……我母亲忌辰,为她烧些纸钱。”

    未絮点点头,没有多问。

    晚夕吃过饭,欢姐儿乖乖回自己屋里学习女红,未絮仍坐在桌前,将丫鬟们打发出去,只留下秋田,道:“你坐下陪我吃两杯酒吧。”

    秋田一时站着没动。

    她略笑道:“别怕,这会儿也没外人,不妨碍的。”

    她已经很久没有对秋田笑过了,也很久没有这样亲和地与她说过话,自从春喜那件事后,未絮待秋田便与寻常婢女无异,这一年来发生许多变故,秋田本已心如死灰,不妄想自己还能被她接纳,可这会儿听着轻言细语,心中万般动容,却是滋味复杂。

    “你来薛府有多久了?”未絮一面斟酒,一面问她。

    秋田抹抹眼睛,回道:“七年了。”

    她又问:“想过嫁人吗?”

    秋田愣了愣,张张嘴:“没,没有……奴婢是二爷买的,婚嫁自然由二爷和奶奶做主,自己哪敢有什么心思呢。”

    未絮闻言轻轻笑了:“你是个好丫头,若自己有中意的人,可以告诉我,我尽量让你嫁得舒心一些。”

    “二奶奶……”

    未絮淡淡的:“其实我私心里想把你配给管家的儿子,以后帮着大奶奶打理内务,既体面,又能留在府中和我相互照料……但你若喜欢临安,或者外头别的什么人,自然还是得看你自己的意愿。”

    秋田眼眶泛红,诚恳道:“奴婢可以不嫁人,永远留在奶奶身边服侍。”

    未絮轻叹:“这真是傻话了,哪有姑娘不嫁人的呢。”

    又道:“我好像记得二爷是从拐子手里把你买下来的,先前也吃过不少苦吧?”

    秋田乖乖顺着她的话答:“打骂是常有的,我爹,就是那拐子,原本要将我卖给南戏班子,不料那班子散了,他便打算将我卖去教坊,我不愿意,路上挣开他们逃了,幸亏遇见临安,不然奴婢只怕早就死了。”

    未絮问:“可有想过找你的爹娘?还记得自己家在哪儿吗?”

    “不记得了,”秋田摇头感伤:“也许在扬州,也许在杭州或者别的什么地方吧,我自打记事起就喊拐子做爹,他喝醉的时候说过我是扬州人,也说过是杭州人,想来自己也不大清楚了。”

    话音落下,周遭也变得安静起来。

    未絮面无表情放下酒杯,一怔不怔地看着秋田,冷冷开口:“既然如此,你怎么还会知道你娘的忌辰?”

    秋田一愣,下意识从凳子上站起身,缓缓的,大气也出不了了。

    未絮目光直盯着她,咄咄逼问:“你方才在祭奠谁?”

    “我……”

    她已经猜到了:“是……春喜。”

    “不,不,”秋田跪下去,慌乱应答:“不是春喜,不是的……”

    “你还敢骗我!”未絮猛站起身,双肩颤抖,眼眶溢满泪水:“三天前,五月二十五,是什么日子?四姑娘的忌辰!”

    “二奶奶……”

    “原来去年今日,春喜就已经死了……”未絮用手背盖住眼睛,瞬间泪流满面。其实她心里早就应该猜到了,一年过去,春喜音讯全无,说好会给她写信报平安,却连一个字也没有,她早就隐隐的猜到了,只是不敢深想,自己骗骗自己罢了。

    “好二爷,果然说到做到,真好。”她如是说。

    秋田哭着磕头,想求她,却不知该求什么。

    未絮拿起酒壶,闭上眼,仰头灌饮,那佳酿顺着唇角流淌至颈脖,衣襟渐湿。

    “砰”一声,她放下酒,双手撑着桌面,痛饮过后的双眸是烈的。

    “别告诉他,”未絮喘着气,沉下声,好似祈求,又好似命令一般,说:“别告诉他我知道了!”

    秋田张张嘴:“奶奶……”

    不再多话,她转身踉踉跄跄进屋,直愣愣倒在床上,一动不动,就这样仿佛睡过去。

    第四十五章

    公元1424年七月,永乐皇帝崩于榆木川,八月,太子命皇太孙赴开平迎大行皇帝龙轝回京,并报讣天下,停音乐祭祀百日,男女婚嫁官员停百日,庶民停一月。

    讣文送到苏州知府衙门,官员皆素服乌纱帽黑角带,行四拜礼,跪听宣读。乌压压的大堂里,薛洵闭上眼,听着周围同僚铺天盖的哭声,那个做了半辈子通判的老大人口中喊着“圣上”,昏死过去。薛洵睁开眼,不自觉望向院中,看着亭内石碑上刻的“公生明”三字,取自《荀子。不苟》:公生明,偏生暗。谓公正能明察事理,偏私则政治昏暗。

    石碑的北面还刻着十六个字,从大堂这里看不见,但薛洵记的清楚: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大明王朝的每个衙门都有这么一块戒石碑,警示为官者清廉公正,以民为本。

    薛洵感觉头有些痛,他没有想到君父宾天的消息会令他震动至此。

    恍惚想想,为官数年,不算懒散无为,但也称不上恪尽职守。

    年幼目睹的那场靖难,使他心底对那个夺权篡位的帝王有依稀说不明的抵触和畏惧。曾经一度他想不明白,为何父亲一面忠诚于建文帝,一面又为篡权的朝廷鞠躬尽瘁。

    后来长大些,老爷夫人一直督促他考取功名,因大哥体虚孱弱,父亲便将重任寄托在他一人肩上,要他效力国家,撑起薛氏一门。

    那时他心里有说不出的压抑和反感,苏州这个地方本就富庶闲逸,他何尝不想像别的少年郎那样,租一条船,花上一两年的时间,游历江南美景,观赏各地风光。可惜他不能,他的人生是老爷夫人强塞给他的。

    会试那年,心儿死了,他正当一个反叛的年纪,于是在考场上胡乱答写一通,只盼望着落榜,朝廷能将他这个区区的举人派遣到远远的地方,离苏州越远越好。

    后来果真落榜了,可惜老爷夫人要他留在苏州照料薛府上下,于是请江槐保举,为他谋得这个官位,致使他不得不回到薛家,回到这个幽深的庭院,与那些混乱的关系和繁杂的人情世故拴在一处。

    时至今日,少年意气早已沉淀,他跪在衙门大堂里,听见大明朝的皇帝没了,那个篡位的皇帝,用兢兢业业的二十二年和卓越的政绩证明了他的能力,他是个好皇帝,可惜直到他驾崩以后,薛洵才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一个好臣子。

    或许苏州这

    分卷阅读54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