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趁着灭曹改察举
“子瑜别来无恙!云长也辛苦了。”
建安十七年除夕的前一天,梁郡治所睢阳城外。
大汉太尉、兼车骑将军、武昌侯刘备,亲自出城,迎接了自北而来的诸葛瑾、关羽等人。
还没走到面前,刘备就意气风发地伸手做出拉扯邀请的动作。诸葛瑾和关羽自然也是老远就赶紧下马,把缰绳交给身边的侍从,然后碎步趋行。不过他俩行礼的动作都还没做完,就被刘备一左一右抓住了袖子,拉着并排而行。
算算日子,刘备和诸葛瑾也有一年多没见了。
此番北伐,始于建安十六年的秋天,而如今已经是建安十七年的腊月底了。加上诸葛瑾在正式开战之前的几个月,就已经提前去了幽州预做准备,所以他辞别刘备北上,已经有整整一年半了。
刘备和诸葛瑾、关羽简单叙礼了别来之情后。才轮到诸葛亮、张飞也上前,分别跟诸葛瑾、关羽见礼。
“见过兄长/二哥。”
这些繁文缛节也无需赘述,很快,一行人便回到睢阳城内,在原本的梁王府邸内设宴接风。
此后几日,刘备一行也会暂驻此地,商讨政务。
很多人或许会觉得奇怪,睢阳城内怎么还会有废弃的王府?
事实上,梁郡这地方,在东汉一度郡/国交替存在,早在汉章帝的时候,封其诸弟为王,其七弟刘畅被封为梁王,王府就在睢阳,后来经过刘坚、刘成、刘元、刘弥四代,传至今日。刘畅的时代当地是设国相的,后来被罚县褫权,才改设太守。
如今理论上的梁王刘弥是灵帝光和年间继承的爵位,也就是黄巾之乱前四年。历史上拥有梁王爵位四十年,直到曹丕篡汉降为崇德侯。
不过实际上么,梁地作为战乱频发之地,刘弥早就离开当地几十年了,曾经的王府早已年久失修,被挪作他用,战乱年代也没人管这种小事。
这事儿绝不是刘备率先挪用的,甚至都不是曹操率先挪用的,一团乱账已经算不清了。
睢阳刚刚被攻下没几天,大部分地方都还没修缮,入城时还能看到远处有尚在冒烟的余烬。
刘备等人驻扎的府邸倒是稍稍修了一下,至少打扫得很干净。但接风宴的物产就不是很丰富了,并无多少新鲜野味和鱼鲜,只能吃些随军运来的肉食。
好在诸葛瑾和关羽也不讲究这些。
酒过三巡、叙完别来之情后,刘备就问起正事:
“子瑜,前些日子,孔明劝孤趁着此番平定兖、冀二州,顺便推进一些前些年时考虑过、但当时时机尚不成熟的吏治、选官变法。
孤也深觉此提议颇有道理,如若天下平定了,不再动刀兵了,再想大刀阔斧改革,恐怕阻力会更难消除。现在趁着五六十万大军在手,谁敢冒头反对,必然会勾结曹操,那正好以雷霆手段一并歼灭!你以为如何?”
刘备敢说这话,自然是因为此时此刻、这屋里的人都是绝对心腹。
除了刘关张和诸葛兄弟,就只有庞统、鲁肃、周瑜,一共八个人在场。
连之前负责攻下睢阳的魏延都没有赴宴——当然刘备并不是说魏延不够资格,而是他在攻睢阳的时候中了弩箭,如今正要养伤,刚好也就用这个理由支开了。
所谓大事开小会,只有八个人的场合,有些相对直白一点的话,就可以光明正大说出来,没必要遮遮掩掩。
诸葛瑾听了之后,先下意识看了一眼二弟,诸葛亮也对他以眼神示意,微微点了点头。
诸葛瑾眉头一皱,反问道:“前几年刚入蜀时,我倒是和主公、舍弟一起商量过,当时异想天开,想过一个法子,欲革除自先汉以来,察举选官的弊端。
避免地方上太守与豪强世家勾结,所选之官不但才干不足,还容易造成地方尾大不掉。但当时舍弟也反对了这个建议,认为过于操切。而且战时选官,庸贤与否很容易看出来,倒也没必要靠考核……
后来我也想通了,考核之法,还是要到承平年代,官员、属吏的政绩不容易甄别,难以提拔筛选时,才会迫切需要另想办法考核。
不过,真到了承平之时,再想动这些‘祖宗之法’,肯定也会被很多腐儒反对,确实不如现在变法来得轻松。
因此,我觉得此事不是不可以推进,而是要找个合理的借口,不能让天下人觉得生硬,不能让天下人看出主公就是想趁着曹贼未灭这个节骨眼、搂草打兔子。”
刘备一边听,一边缓缓地咪了几口酒水,听完后若有所思地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也连忙表示了赞同,承认眼下推进这种事情,要想缓解反抗,最关键还是把过渡用的借口编得圆滑一些。
否则的话,“借兵威变法”的吃相就显得有些难看了。
刘备又顺势笑着追问:“那孔明可有想到良策?”
诸葛亮也不是神,连忙表示:“这正是此番群策群力,需要探讨的,在下也并无万全之法。”
刘备倒也不觉得意外,如果诸葛亮立刻拿出万全之法,今天这个会就不用开了。
不过没关系,现在诸葛兄弟再次会晤,有的是机会思想碰撞,何况还有鲁肃庞统周瑜一起帮着想办法。
头脑风暴总能风暴出点干货的,刘备很笃定。
诸葛瑾摸清现状后,就知道今天这个会,肯定还是得自己带头,先想个思考的方向,然后让大家往那个方向努力动脑。
这种节奏,过去十几年里,他已经习惯了。自己最大的长处就是远见卓识,高屋建瓴,而在完善细节、解决具体问题方面,肯定是不如二弟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诸葛瑾穿越至今十七年在这方面没什么长进,恰恰相反他已经长进了很多了,尤其经常跟二弟切磋,他的脑子也是越用越好使。
只是再怎么长进,在处理细节推演方面,他也只是天下第二,这一点二弟确实比自己强,只能说是人各有所长。
诸葛瑾按照后世学到的那么多博弈论和逻辑学方面的模型,在脑中快速过了一遍,一个个往上套,很快就想到一个朦胧的努力方向。
他心中暗忖:“要想说服人变法,首先肯定要有利益交换,如果一味用强,容易吃相难看,还有伤主公多年积累的仁德之名,容易激起反抗。
我们要做,肯定要做得漂亮一点,如果担心出让太多利益,大不了把甜头设得小一点,但绝对不能完全不给。
而在给了一点甜头的基础上,想要对方让出大利益,估计就得用那招屡试不爽的老办法,先叫嚣要掀屋顶,等对方激烈反对时,我们表示可以妥协,只开扇窗。这时候反对派的人为了不掀屋顶,多半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开窗的方案……”
诸葛瑾一番梳理,很快确定了两个基本要点:
首先,不能一味要利益,要有舍有得,给点小甜头。其次,甜头不够大的情况下,就靠漫天要价的讨价还价模式,先声夺人吓住对方。
不管最后具体细节如何,这两个努力方向是错不了的。
然后,诸葛瑾就隐晦地把这个思考方向,跟众人大致说了一下,算是此番会议的指导思想。
刘备立刻认可了这个指导思想。
而诸葛亮也马上心领神会,因为他已经习惯了大哥的思维方向了,所以完全不会觉得意外。反而觉得立刻就能顺着思路往下想细节,兄弟俩非常有默契。
其余众人,鲁肃是最能跟诸葛瑾思维契合的,庞统、周瑜段位就稍微低一点——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两人智力和经验不如鲁肃,只是鲁肃比他俩更有大局观,视野站位也更高远。
众人就顺着这个思路,互相启发地聊了一会儿,模模糊糊有了些努力的方向,但总觉得还是挺空中楼阁的,难以落地。
诸葛亮想了想,建议道:“大哥,不如说说,你心目中那个选官之法变革之后,究竟要实现怎样一个效果,然后我们才好讨论究竟要出让多少利益、如何妥协。”
诸葛瑾一想也对,既然要谈条件,肯定要把理想状态的开价先说清楚。
这方面他就在行了,因为后世有那么多科举制改革的现成条件可以拿来借鉴,他稍加修饰、使之符合汉朝的政治基础环境就好了。
诸葛瑾略一梳理,立刻说道:“我理想中的选官之法,自然是要确保地方州郡选拔上来的人才,将来可以得到朝廷的考核,才学不过关的,就重新黜落发回地方,不得重用。
而为了实现考核,在最初选人时,候选的人数就要增加数倍,这样才能挑挑拣拣。原本每个郡每二十万户人口,才出一个孝廉,未来可以比如五万户就出一个候选的人才,到了朝廷之后,再按四比一甚至五比一的录取比,刷掉多余才学不合格的。
甚至,我们可以考虑,把最常用的孝廉和茂才两科结合,允许地方上依然以品行察举候选的人才,在地方上只要有德行,依然可以选上,但到了朝廷考核的时候,如果才学不行,就还是会被黜落。
到时候,德行就成了敲门砖,只是最初的门槛,才学才是最终决定是否授官重用的关键。但我们也不会彻底改掉大汉自古以来重德重孝的倡导,这样可以给天下人更多的缓冲时间。
甚至,我们可以给那些举了孝廉、送到朝廷参加考试后,学问不过关的,依然发一份微薄的禄米,比如每年百石,作为过渡阶段安抚人心的手段,未来十年之后,甚至更久之后,徐徐减少,最后‘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一定年限之后,再有孝廉学问不过关,复试被黜落的,就不再给保底禄米,或是至少减少其数额。”
诸葛瑾还是很谨慎的,他绝没有想过一上来就搞宋、明式的科举,那样肯定会被激烈反对,甚至有可能延误刘备的重新统一大业。
所以先一步步走,搞隋唐式那种“半举荐半科举”的过渡模式,才是最稳的。隋唐时候也有科举,但谁能参加考试,还是非常受地方上官员的推荐干预的,基层缺乏后世宋明的院试、府试、乡试一级级基层考试。
汉朝一贯是地方上举荐的人才就能直接做官,诸葛瑾不可能一下子把地方的这块人事权彻底剥夺,只能是渐进式设想一种“地方上仍然有权推荐,但推荐上来的人,中央要考试择优录取”的混合模式。
而且他巧妙地结合了汉朝最主流的茂才和孝廉两科,将其合而为一,地方上可以选“德”,到了中央再从所有已经有“德”的人里选出“贤”。这也算是一个过渡期最稳,最容易被地方接受的模式了。
他这个思路,肯定还有不成熟的地方,不过没关系,二弟诸葛亮会帮他慢慢完善的。
有些细节,过于激进超前了,那就先缓一缓。还有些地方步子可以迈大一点的,大家也都可以提出来,一起参详。
一番讨论后,刘备初步表态:“子瑜说的这个法子,确实可以革除我大汉数百年来的选官弊端。百余年来,地方上的郡守,哪个不是被当地豪强、世家钳制?
但凡所举之人,不合世家心意,世家便不跟太守利益交换。而若是不给当地豪强让渡孝廉名额,豪强便会为害地方,扰乱治理,让太守的政绩不堪入目,以此威胁。世家、豪强一个利诱,一个威逼,才导致朝廷的察举之法越来越糜烂!是时候下狠手改一改了,哪怕将来天下太平了,也不能再重走老路。”
刘备发了话,这个努力的方向就算是暂时定下了,变法要争取的筹码,也渐渐清晰。
剩下的就是两个问题:如何制造一个“掀屋顶”的预案,先去漫天要价,然后等地方上反对,再渐渐降价回“开窗户”。
其次,就是如何给一点小甜头,作为变法后萝卜加大棒的那个“萝卜”。
而且这个“萝卜”不能乱找,你得结合眼下的实际情况,给一个巧妙地契机,去引出这个萝卜,不能是凭空想的。
最好的情况,就是这个“萝卜”原本是曹操的暴政夺走的,然后现在刘备回来了,要“矫枉过正”,把曹操夺走的东西还回来,最好能更进一步,比大汉朝之前做的都更好、更宽容、对官员和人民的束缚都比以往更少。
综合这两点考虑,这个“萝卜”可绝对不好找,需要兼顾考虑天时地利人和。
建安十七年除夕的前一天,梁郡治所睢阳城外。
大汉太尉、兼车骑将军、武昌侯刘备,亲自出城,迎接了自北而来的诸葛瑾、关羽等人。
还没走到面前,刘备就意气风发地伸手做出拉扯邀请的动作。诸葛瑾和关羽自然也是老远就赶紧下马,把缰绳交给身边的侍从,然后碎步趋行。不过他俩行礼的动作都还没做完,就被刘备一左一右抓住了袖子,拉着并排而行。
算算日子,刘备和诸葛瑾也有一年多没见了。
此番北伐,始于建安十六年的秋天,而如今已经是建安十七年的腊月底了。加上诸葛瑾在正式开战之前的几个月,就已经提前去了幽州预做准备,所以他辞别刘备北上,已经有整整一年半了。
刘备和诸葛瑾、关羽简单叙礼了别来之情后。才轮到诸葛亮、张飞也上前,分别跟诸葛瑾、关羽见礼。
“见过兄长/二哥。”
这些繁文缛节也无需赘述,很快,一行人便回到睢阳城内,在原本的梁王府邸内设宴接风。
此后几日,刘备一行也会暂驻此地,商讨政务。
很多人或许会觉得奇怪,睢阳城内怎么还会有废弃的王府?
事实上,梁郡这地方,在东汉一度郡/国交替存在,早在汉章帝的时候,封其诸弟为王,其七弟刘畅被封为梁王,王府就在睢阳,后来经过刘坚、刘成、刘元、刘弥四代,传至今日。刘畅的时代当地是设国相的,后来被罚县褫权,才改设太守。
如今理论上的梁王刘弥是灵帝光和年间继承的爵位,也就是黄巾之乱前四年。历史上拥有梁王爵位四十年,直到曹丕篡汉降为崇德侯。
不过实际上么,梁地作为战乱频发之地,刘弥早就离开当地几十年了,曾经的王府早已年久失修,被挪作他用,战乱年代也没人管这种小事。
这事儿绝不是刘备率先挪用的,甚至都不是曹操率先挪用的,一团乱账已经算不清了。
睢阳刚刚被攻下没几天,大部分地方都还没修缮,入城时还能看到远处有尚在冒烟的余烬。
刘备等人驻扎的府邸倒是稍稍修了一下,至少打扫得很干净。但接风宴的物产就不是很丰富了,并无多少新鲜野味和鱼鲜,只能吃些随军运来的肉食。
好在诸葛瑾和关羽也不讲究这些。
酒过三巡、叙完别来之情后,刘备就问起正事:
“子瑜,前些日子,孔明劝孤趁着此番平定兖、冀二州,顺便推进一些前些年时考虑过、但当时时机尚不成熟的吏治、选官变法。
孤也深觉此提议颇有道理,如若天下平定了,不再动刀兵了,再想大刀阔斧改革,恐怕阻力会更难消除。现在趁着五六十万大军在手,谁敢冒头反对,必然会勾结曹操,那正好以雷霆手段一并歼灭!你以为如何?”
刘备敢说这话,自然是因为此时此刻、这屋里的人都是绝对心腹。
除了刘关张和诸葛兄弟,就只有庞统、鲁肃、周瑜,一共八个人在场。
连之前负责攻下睢阳的魏延都没有赴宴——当然刘备并不是说魏延不够资格,而是他在攻睢阳的时候中了弩箭,如今正要养伤,刚好也就用这个理由支开了。
所谓大事开小会,只有八个人的场合,有些相对直白一点的话,就可以光明正大说出来,没必要遮遮掩掩。
诸葛瑾听了之后,先下意识看了一眼二弟,诸葛亮也对他以眼神示意,微微点了点头。
诸葛瑾眉头一皱,反问道:“前几年刚入蜀时,我倒是和主公、舍弟一起商量过,当时异想天开,想过一个法子,欲革除自先汉以来,察举选官的弊端。
避免地方上太守与豪强世家勾结,所选之官不但才干不足,还容易造成地方尾大不掉。但当时舍弟也反对了这个建议,认为过于操切。而且战时选官,庸贤与否很容易看出来,倒也没必要靠考核……
后来我也想通了,考核之法,还是要到承平年代,官员、属吏的政绩不容易甄别,难以提拔筛选时,才会迫切需要另想办法考核。
不过,真到了承平之时,再想动这些‘祖宗之法’,肯定也会被很多腐儒反对,确实不如现在变法来得轻松。
因此,我觉得此事不是不可以推进,而是要找个合理的借口,不能让天下人觉得生硬,不能让天下人看出主公就是想趁着曹贼未灭这个节骨眼、搂草打兔子。”
刘备一边听,一边缓缓地咪了几口酒水,听完后若有所思地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也连忙表示了赞同,承认眼下推进这种事情,要想缓解反抗,最关键还是把过渡用的借口编得圆滑一些。
否则的话,“借兵威变法”的吃相就显得有些难看了。
刘备又顺势笑着追问:“那孔明可有想到良策?”
诸葛亮也不是神,连忙表示:“这正是此番群策群力,需要探讨的,在下也并无万全之法。”
刘备倒也不觉得意外,如果诸葛亮立刻拿出万全之法,今天这个会就不用开了。
不过没关系,现在诸葛兄弟再次会晤,有的是机会思想碰撞,何况还有鲁肃庞统周瑜一起帮着想办法。
头脑风暴总能风暴出点干货的,刘备很笃定。
诸葛瑾摸清现状后,就知道今天这个会,肯定还是得自己带头,先想个思考的方向,然后让大家往那个方向努力动脑。
这种节奏,过去十几年里,他已经习惯了。自己最大的长处就是远见卓识,高屋建瓴,而在完善细节、解决具体问题方面,肯定是不如二弟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诸葛瑾穿越至今十七年在这方面没什么长进,恰恰相反他已经长进了很多了,尤其经常跟二弟切磋,他的脑子也是越用越好使。
只是再怎么长进,在处理细节推演方面,他也只是天下第二,这一点二弟确实比自己强,只能说是人各有所长。
诸葛瑾按照后世学到的那么多博弈论和逻辑学方面的模型,在脑中快速过了一遍,一个个往上套,很快就想到一个朦胧的努力方向。
他心中暗忖:“要想说服人变法,首先肯定要有利益交换,如果一味用强,容易吃相难看,还有伤主公多年积累的仁德之名,容易激起反抗。
我们要做,肯定要做得漂亮一点,如果担心出让太多利益,大不了把甜头设得小一点,但绝对不能完全不给。
而在给了一点甜头的基础上,想要对方让出大利益,估计就得用那招屡试不爽的老办法,先叫嚣要掀屋顶,等对方激烈反对时,我们表示可以妥协,只开扇窗。这时候反对派的人为了不掀屋顶,多半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开窗的方案……”
诸葛瑾一番梳理,很快确定了两个基本要点:
首先,不能一味要利益,要有舍有得,给点小甜头。其次,甜头不够大的情况下,就靠漫天要价的讨价还价模式,先声夺人吓住对方。
不管最后具体细节如何,这两个努力方向是错不了的。
然后,诸葛瑾就隐晦地把这个思考方向,跟众人大致说了一下,算是此番会议的指导思想。
刘备立刻认可了这个指导思想。
而诸葛亮也马上心领神会,因为他已经习惯了大哥的思维方向了,所以完全不会觉得意外。反而觉得立刻就能顺着思路往下想细节,兄弟俩非常有默契。
其余众人,鲁肃是最能跟诸葛瑾思维契合的,庞统、周瑜段位就稍微低一点——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两人智力和经验不如鲁肃,只是鲁肃比他俩更有大局观,视野站位也更高远。
众人就顺着这个思路,互相启发地聊了一会儿,模模糊糊有了些努力的方向,但总觉得还是挺空中楼阁的,难以落地。
诸葛亮想了想,建议道:“大哥,不如说说,你心目中那个选官之法变革之后,究竟要实现怎样一个效果,然后我们才好讨论究竟要出让多少利益、如何妥协。”
诸葛瑾一想也对,既然要谈条件,肯定要把理想状态的开价先说清楚。
这方面他就在行了,因为后世有那么多科举制改革的现成条件可以拿来借鉴,他稍加修饰、使之符合汉朝的政治基础环境就好了。
诸葛瑾略一梳理,立刻说道:“我理想中的选官之法,自然是要确保地方州郡选拔上来的人才,将来可以得到朝廷的考核,才学不过关的,就重新黜落发回地方,不得重用。
而为了实现考核,在最初选人时,候选的人数就要增加数倍,这样才能挑挑拣拣。原本每个郡每二十万户人口,才出一个孝廉,未来可以比如五万户就出一个候选的人才,到了朝廷之后,再按四比一甚至五比一的录取比,刷掉多余才学不合格的。
甚至,我们可以考虑,把最常用的孝廉和茂才两科结合,允许地方上依然以品行察举候选的人才,在地方上只要有德行,依然可以选上,但到了朝廷考核的时候,如果才学不行,就还是会被黜落。
到时候,德行就成了敲门砖,只是最初的门槛,才学才是最终决定是否授官重用的关键。但我们也不会彻底改掉大汉自古以来重德重孝的倡导,这样可以给天下人更多的缓冲时间。
甚至,我们可以给那些举了孝廉、送到朝廷参加考试后,学问不过关的,依然发一份微薄的禄米,比如每年百石,作为过渡阶段安抚人心的手段,未来十年之后,甚至更久之后,徐徐减少,最后‘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一定年限之后,再有孝廉学问不过关,复试被黜落的,就不再给保底禄米,或是至少减少其数额。”
诸葛瑾还是很谨慎的,他绝没有想过一上来就搞宋、明式的科举,那样肯定会被激烈反对,甚至有可能延误刘备的重新统一大业。
所以先一步步走,搞隋唐式那种“半举荐半科举”的过渡模式,才是最稳的。隋唐时候也有科举,但谁能参加考试,还是非常受地方上官员的推荐干预的,基层缺乏后世宋明的院试、府试、乡试一级级基层考试。
汉朝一贯是地方上举荐的人才就能直接做官,诸葛瑾不可能一下子把地方的这块人事权彻底剥夺,只能是渐进式设想一种“地方上仍然有权推荐,但推荐上来的人,中央要考试择优录取”的混合模式。
而且他巧妙地结合了汉朝最主流的茂才和孝廉两科,将其合而为一,地方上可以选“德”,到了中央再从所有已经有“德”的人里选出“贤”。这也算是一个过渡期最稳,最容易被地方接受的模式了。
他这个思路,肯定还有不成熟的地方,不过没关系,二弟诸葛亮会帮他慢慢完善的。
有些细节,过于激进超前了,那就先缓一缓。还有些地方步子可以迈大一点的,大家也都可以提出来,一起参详。
一番讨论后,刘备初步表态:“子瑜说的这个法子,确实可以革除我大汉数百年来的选官弊端。百余年来,地方上的郡守,哪个不是被当地豪强、世家钳制?
但凡所举之人,不合世家心意,世家便不跟太守利益交换。而若是不给当地豪强让渡孝廉名额,豪强便会为害地方,扰乱治理,让太守的政绩不堪入目,以此威胁。世家、豪强一个利诱,一个威逼,才导致朝廷的察举之法越来越糜烂!是时候下狠手改一改了,哪怕将来天下太平了,也不能再重走老路。”
刘备发了话,这个努力的方向就算是暂时定下了,变法要争取的筹码,也渐渐清晰。
剩下的就是两个问题:如何制造一个“掀屋顶”的预案,先去漫天要价,然后等地方上反对,再渐渐降价回“开窗户”。
其次,就是如何给一点小甜头,作为变法后萝卜加大棒的那个“萝卜”。
而且这个“萝卜”不能乱找,你得结合眼下的实际情况,给一个巧妙地契机,去引出这个萝卜,不能是凭空想的。
最好的情况,就是这个“萝卜”原本是曹操的暴政夺走的,然后现在刘备回来了,要“矫枉过正”,把曹操夺走的东西还回来,最好能更进一步,比大汉朝之前做的都更好、更宽容、对官员和人民的束缚都比以往更少。
综合这两点考虑,这个“萝卜”可绝对不好找,需要兼顾考虑天时地利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