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错误举报

第540章 卷七 大汉诸侯

    第540章 卷七 大汉诸侯
    曹操听后捋起胡须,显然也是认同了这些话。
    他们这些从乱世的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人,显然不适合如今大汉内部的太平盛世。
    既如此,天子将他们丢到西域,反倒是顺了他们的心意。
    因为主力大军都被曹操消灭,如今车师、焉耆两国国内并无多少抵抗力量,两国的王城很快便被曹操攻了下来。
    “焚城!”
    依旧是熟悉的灭国之举。
    而城中的财物曹操也没有食言,将其分予了西域诸国一半,尽展其颜。
    “凡女子,皆分以汉家士卒为妻。”
    如此,这些生下来的孩子便都会有汉人血统,进一步加强西域当地汉人的比例。
    曹操在处理西域诸国的事情上,完全冷酷到了极致。
    和北庭都护府不一样。
    西域都护府,那是真的能够农耕,能够让汉人用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生活下去。
    既然如此,既不用教化之道,也不用天子在北庭都护府施行的“旗人制度”。
    移民配合生育,曹操敢肯定,不出十年,西域的汉人数目就会与西域本地人持平。
    而只要几十年,汉人在西域的数目将彻底碾压西域土著,将西域彻底纳入传统汉地的版图!
    “孟德,不可如此有伤天和啊!”
    “他们截杀汉使!”
    “孟德,能少杀人就少杀人。”
    “他们截杀汉使!”
    “孟德……算了,随你!”
    刘备起初以为车师、焉耆这些人和北庭都护府的草原牧民差不多。
    直到见到从两国城邑中搜出大量记录着龟兹文字还有浮屠经书的书籍后,刘备直接做出一个“请”的手势。
    不通教化,没有礼仪,这些刘备都能忍。
    但是你竟然自己创造文字,甚至信奉来自大夏国的神明,这是准备做什么?
    与其和曹操进行无异议的争吵,不如想着如何安顿好愿意跟随自己来到西域的这五万真正的大汉百姓!
    刘备与曹操在商议后,决定在西域修建四座城池——
    交河城故地,修筑西关城,成为大汉进入西域北道的前哨站。
    淤赖城,修筑定远城,取自班超名字,成为西域中心,用以控制西域东西通道。
    原疏勒故地,修筑汉威城,借疏勒之国震慑西域。
    在伊犁河谷中,同样修筑城池,名曰伊犁城,并迁去两万汉人百姓,在此地开垦农田,当做扎根。
    西关、定远、汉威、伊犁。
    一如当年汉武帝收复河西走廊,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一样,此四城矗立西域,自当为汉人将来繁衍生息之地!
    “当下,不过仅有大宛一国!”
    曹操看向刘备,意思毋庸置疑。
    “放心!我没忘!”
    刘备最近虽沉迷于西域歌舞中,却没有忘记这件事情。
    准备妥当,且随着中原又将一批物资军械还有火药运输到刘备手中后,刘备便领张飞、赵云、黄忠、马超、法正、孟达、徐庶往大宛而去。
    到了贰师城,军中有佐官提议悼念贰师将军李广利,却被刘备拒绝。
    “李广利当年虽对大汉有功,之后却领大汉七万精锐投降匈奴,实乃汉贼也!”
    “如此人物,怎能被人悼念呢?”
    刘备素来仁善,但一旦和大汉牵扯上关系,那完全就是翻脸不认人。
    “将贰师城毁去,并在此地立碑,以示后人,将来我大汉将军切不可如李广利一般,做出有辱汉室之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显然,和曹操相处的这几天,刘备也染上了动不动就毁城的习惯……
    大军一路前往大宛的王城贵山城。
    如何攻打此城,早在三百年前汉军便有着示范。
    贵山城乃是依山壁而建,虽然坚固,但却不与外界联通。
    只要截断水源,自使贵山城不攻自破!
    而且刘备自从来到西域,总有种如鱼得水的感觉。
    相比中原动辄数万、数十万的大军作战,在西域作战时,可战之兵最多不过万人。
    而千人到万人,正好就是刘备军事的舒适区!
    在这种规模的兵力下作战,刘备便是连曹操都不虚!
    何况还有张飞、赵云、黄忠、马超四员万人敌的将领在,更是让刘备如鱼得水!
    “只是可惜云长不在!”
    刘备人在大宛,心却已经飘到了中原。
    不过刘备也知道,关羽终究是帅才,而不仅仅是将才。
    如今江东孙权心怀叵测,故此留守豫州的关羽还要和荆州的文聘、甘宁,合肥的张辽,以及广陵的魏延一起提防江东。
    “若将来江东平定,天子兴许也会派遣云长来到西域!”
    刘备期待着团聚,而张飞、赵云等将也冲入到了贵山城!彻底宣布大宛国的灭亡!
    唯一可惜的是大宛王室早在刘备围城前便向南逃窜,听说是前往了贵霜……
    “不必管他。”
    挑选出一些汗血宝马进奉天子之后,刘备命马超留守贵山城,便领兵返回定远城,向朝廷复命!
    ……长安。
    刘协等来西域的消息后,便立即唤来中书令贾诩。
    “文和,皇叔还有曹操已经彻底平定西域。”
    贾诩听后,立刻向着天子道喜!
    “道喜是一回事,朕唤文和来,却是另外一回事。”
    刘协看向贾诩两鬓的白发,然后又视线往中间看去,对上贾诩的眼神。
    “朕已决定,以文和为凉国公,封邦建国!”
    “……”
    封邦建国的事情预热了这么久,加上西域之事已经平定,所有人都知道,天子必然会开始进行分封。
    只是知道归知道,但当这个消息真正砸在贾诩的头顶上时,贾诩还是有些浑浑噩噩。
    “臣谢陛下恩……只是陛下难道不应该先封牛辅、吕布等重臣的诸侯之位……”
    刘协摇头:“难道文和自己不清楚,在朕的心中,卿便是仅次于太师的重臣吗?”
    “而且天下之大,不缺你们几人的封国,不过是先后的顺序有着差别。”
    “太师的雍国,算是起了个好头,但是真正要为分封之事立下根基,做出表率的,还是要由文和前来。”
    论治国政务,贾诩不如荀彧。
    论出谋划策,贾诩不如司马懿。
    论率兵打仗,贾诩也不如吕布。
    甚至就是论在西凉势力中的身份地位,贾诩也不如牛辅。
    但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刘协知道,大汉前些年,在自己领兵出征的时候,之所以中枢能够稳定,正是靠着贾诩这根中流砥柱。
    贾诩为了稳定中枢,不知做过多少脏活。
    但这些活,刘协从来没有过问,同时也不在乎。
    因为能够维持中枢的稳定,本身就能够付出一切代价!
    而眼下,也到了刘协该投桃报李的时候。
    “文和的那几个儿子朕都看过。”
    “虽说谋略才智确实不足,但去谋建封国,当一国之主,为大汉守土,却是再合适不过。”
    封国的诸侯,不需要你拥有曹操、刘备那样能征善战的本事,同时大汉也不需要你去为国征讨。
    只要能够本分经营诸侯国,进行发展,让当地的汉人数目增加,便已经是一名优秀的诸侯。
    如此看来,贾诩子嗣的中庸,其实最能胜任这项任务。
    贾诩听到了天子口中的坚持。
    他知道,天子这一次,当真不是客套。
    同时,天子也不仅仅是为了奖励。
    更重要的,还是天子要推行分封的国策。
    正如当年大汉最危难的时候一样……
    “文和,不是你需要朕来赏你这个封国。”
    “而是朕需要你,继续站出来,帮朕!”
    贾诩沉默许久后,突然哑然失笑。
    “臣当时不过军中一校尉,突然就被天子举荐成为大汉的尚书令。”
    “当了尚书令后,臣便想着当够三年之期便辞官回家。”
    “岂料三年又三年,三年又三年……本以为改革官职后卸下尚书令一职后就能讨个清闲,没想到竟然又被陛下抓来当中书令。”
    “如今将臣当驴使唤都不够,竟然还将臣的子嗣也一并使唤,当真是……臣生生世世,怕是都逃不开陛下的掌心了。”
    ……
    “既然逃不脱,就好好待着。”
    刘协听到贾诩之言,便知道对方已经答应,所以也是莞尔一笑。
    “既如此,便将你的子嗣都召回来吧,朕终究还是有些事要当年安顿他们!”
    贾诩出宫后,这一消息也再次席卷整个长安!
    对于贾诩成为大汉册封的第一个在世诸侯,众人既感到意外,却也感到在情理之中。
    毕竟。
    即便是牛辅和吕布,在见到贾诩后也该礼让三分。
    故此,当一众武将听到是贾诩先拔头筹后,也没有多说什么。
    倘若军中有些不懂事的年轻军官发几句牢骚,也会被长官呵斥。
    “奶奶的!贾中书是你能议论的?”
    而大汉的文官们,则是更加喜悦。
    毕竟,大汉虽然不说是完全的重武轻文,但在论功行赏、统计功勋的时候,终究不如武将直观。
    如今先册封贾诩为诸侯,毫无疑问也是朝廷发出的信号——
    文官,也有成为诸侯的可能!
    一时间,大汉的文官效率竟然也提升了两三成,勉强算是意外之喜。
    所有人都翘首以盼,盼望着大汉第一个在世诸侯的正式册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