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大明1566:摄政天下 > 大明1566:摄政天下
错误举报

第536章 戚家军入京!

    第536章 戚家军入京!
    “隆庆……”
    “隆庆……”
    “吉祥喜庆。”
    阵阵爆竹声中,大明正式进入结束了嘉靖四十五年,步入到了新皇帝隆庆年号中。
    而在昌平。
    已经将书院山完全囊括在内的书院中。
    山半腰的观景暖亭中,严嵩大有深意的目光穿过窗台,眺望向京城方向,默默的念叨着新帝的年号。
    严绍庭亦是面带笑容。
    若不是老爷子解释,自己还天真的以为,朱载坖的这个隆庆年号只是很单纯的一种祝愿呢。
    坐在暖亭里,好半天才将孙子按住的严世蕃,终于是松了一口气,为自己倒了一杯茶,正准备喝茶,却见孙子已经是一溜烟的从自己怀里又窜了出去。
    无奈的看了一眼活蹦乱跳的大孙子,严世蕃只能是叹着气的摇着头。
    随后他才冷笑着说道:“我听说议定年号的时候,原本礼部的高仪准备了好几个。最后还是李春芳他们这些人带头,推了隆庆二字。”
    说着话,严世蕃又冷哼了几声。
    “他们让新帝用这个年号,藏着的歹心以为都看不出来?”
    严绍庭在旁附以微笑。
    所谓隆庆,自然就是老爷子方才说的吉祥喜庆的寓意。
    可如果再将先帝放在一起,那就不是一个意思了。
    先帝刚死,新君即位,然后上一个吉祥喜庆的年号,这岂不是在说先帝刻薄寡恩、混用无能死的正好,合该庆贺一番?
    就如大明开国之前,与之相争的张士诚。
    当年张士诚和大明的太祖皇帝老爷的名字,取法很接近。
    太祖皇帝老爷原名朱重八,张士诚原名张九四。
    后来张士诚觉得自己的名字不够好,便让文人为其改名,方改称士诚。
    可士诚二字,却同样是看着好听,实则被人暗戳戳的骂。
    依照《孟子》有言,士,诚小人也。
    便不说这些,光是隆庆二字,英宗皇帝老爷时,第七女就是被封以隆庆为封号,封为隆庆公主。
    用一个寓意并不是太好,且还被英宗朝公主用过的封号作为年号,可见朝中这一次提议年号的官员心中那点小九九了。
    徐渭今日亦在亭中。
    只见他笑着说:“下官倒是想起来先帝当初入京登极之时,朝中拟定的三个年号,似乎其中也有这等小心思。”
    严世蕃当即看了过来:“你是说当年提出的绍治年号吧。”
    徐渭点了点头,表示肯定。
    严世蕃则是一阵冷笑,却没有说话。
    但徐渭提的,与他说的,却是实实在在的当年朝廷的小心思。
    当年朝廷给先帝拟定的绍治二字年号,其用意就是绍弘治之政的意思。无非就是想要在年号上,让先帝承认,是继承孝宗皇帝老爷朱佑樘的遗志。
    这自然不会得到先帝的认可。
    于是才从另外两个拟定的年号明良、嘉靖之中,选择了嘉靖二字。
    取义《书》无逸篇,不敢荒宁,嘉靖殷邦之意。
    “不论怎么说,新朝算是开始了。”
    严嵩敲了敲桌子,引来众人的注视。
    老爷子高高的坐在上位:“过几日朝廷开衙,差事就要陆续办起来。想来汝贞他们入阁的事情,这一次也该在新君手中落实了。余下的就是钱司金行还有俺达部的事情,这两桩事你们都盯紧了。至于说是嘉靖新政还是隆庆新政,这些事先都任由高拱他们去干去做,莫要胡乱插手折腾。”
    这算是总结性的训话了。
    也是对严家和这一方的人员安排叮嘱。
    严世蕃率先开口:“先帝宾天那天降罪下狱的人,如今还都关在诏狱里,这些人儿子会盯着,谁要是敢轻易给他们说话开罪,儿子就会上疏给皇上弹劾这些人。”
    说完后,左侍郎便不再说话了。
    不过他的意思也算是表达到位了,如今只管朝中贪官污吏的事情,其他事不会插手。
    徐渭则是开口说:“最近国子监那边不少人来过书院,似乎是皇上的意思,想来是要从书院选一批学子去国子监,说不定是要放在国子监读书,等下一科开考入仕。”
    严嵩只是点了点头。
    朱载坖如今是大明的皇帝,书院已经不可能直接管理了,山长的头衔也转到了他的身上。
    不过如今住在紫禁城里的这位新皇帝,肯定会对昌平书院格外看重,并引以为私用。
    严绍庭却开口说:“待官生的事情书院不能落下,凡有意于此途的,都要好生帮着选一个去处,往后需要用到这些人的地方不少,最好是能多招揽下多年不中的秀才、举人在书院培养上几年。”
    如今朱载坖已经上位了,很多事情也到了可以放开手脚去做的时候了。
    至少书院现在继续扩大招生数量,也是在朱载坖的允许和期望之中。
    徐渭点点头:“已经在做了,且取用的大都是将东南等地排除在外的学子。”
    如今在严家内部,已经是将东南各省作为心腹大患去对待了。
    算是一种默契的认知。
    众人对徐渭在书院有这种安排,也没有说什么。
    严无忧却从暖厅外,憋着嘴走了回来。
    严世蕃看到后,立马瞪眼道:“怎么不疯跑了?还知道回来?”
    严无忧憋着嘴抬头看向爷爷,双眼顿时含着泪水。
    这一下严世蕃肩头一颤,立马伸手抱住大孙子,满脸讨好的笑容:“无忧乖,是爷爷太凶了。无忧怎么了?可是谁惹到咱们家无忧了?还是你想做什么,爷爷陪着你。”
    坐在一旁的严绍庭目光颇有深意的瞅了严世蕃一眼。
    严无忧则是低着头,扣着手指头说:“我想钧哥儿了,他都好久没来书院了……”
    听到大孙子如此说,严世蕃也无语了。
    而在此刻的紫禁城里。
    朱翊钧也抱着母亲的胳膊,不停的摇晃着:“母亲,我们什么时候能去昌平啊,我想去寻无忧玩。”
    李妃伸手拍了拍儿子的脑袋,抬头看向一旁正在更衣的丈夫。
    朱载坖换好常服,看了眼铜镜里的自己,随后才转过身走到妻子和儿子跟前。
    想到自从父皇病重,自己就带着儿子从昌平回到京城,这么多天过去了,自己再也没回去过昌平,同样的儿子也一直都待在宫中。
    这位大明新皇帝陛下不禁默默一想,心中知晓,自己恐怕往后也不会有太多机会和时间能去昌平了。
    于是乎,朱载坖便蹲下身子将朱翊钧抱在了怀里。“走,父皇带你去一处地方。”
    “往后等你出阁读书了,说不得就能在那里见到无忧他了。”
    听到自己还能再见到严无忧,原本还哭丧着脸的朱翊钧立马面露笑容,高高的举起双手。
    “父皇万岁!”
    听着儿子的欢呼声,朱载坖满脸大笑,也不知道这孩子是跟谁学的。
    李妃则是笑吟吟的一路将这对父子俩送出寝宫。
    朱载坖倒也没有全程一路抱着儿子,不过却也在诸多宫人引导下,一直进了文华殿。
    在文华殿内,早有以高拱为首的内阁诸大臣等候在此。
    瞧着新君如期而至,众人脸上都面露笑容,尤其是身为首辅的高拱,更是暗自松了一口气。
    新君不复先帝。
    请...您....收藏_6_9_书_吧(六//九//书//吧)
    这大明朝的朝会和经筵日讲,以及每日在文华殿中的皇帝视朝,都恢复过来了。
    这是好事。
    大明已经好几十年没有这么正常过了。
    新朝新气象的感触,一时间扑面而来。
    “臣等参见皇上。”
    高拱率先带领众人,上前见驾行礼。
    朱载坖随意的摆了摆手,而后牵着儿子走到里面,亦是满面笑容的看向众人。
    他开口解释道:“钧儿如今也已渐长,朕想着往后他到了年岁,也该出阁读书,今日便先领着他到这里来转一转,好让他提前熟悉熟悉,诸位阁老有事皆可发言,不必理会此子。”
    高拱等人闻言,脸上更加喜悦。
    好啊!
    好啊!
    这可是太好了!
    如果一切不出错的话,世子朱翊钧往后定然就是东宫皇太子。
    太子出阁读书,那自然就是要安排在文华殿内,由内阁、翰林院、詹事府选派了人进行日讲。
    这可是国之大事。
    同样是大明朝好几十年都没有过的事情了。
    李春芳更是当即上前,满脸笑容道:“皇子到龄出阁读书,历来都有规矩。如今皇上初御天下,正值百事俱新之际,皇子年幼,却已可见聪慧睿智之相,臣以为可事先于朝中选派官员,作为文华殿日讲官,以备届时为皇子授业之需。”
    自己可是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先帝在时就以青词被选入西苑,超擢翰林学士。
    要文凭有文凭,要学历有学历。
    关键自己还长得帅。
    这皇子的老师一职,自己可不就是最合适的!
    对于李春芳的小心思,在场的高拱一眼便瞧了出来。
    但他却觉得无所谓。
    自己可是当今皇帝的老师,已经不需要再去争取什么皇子储君老师的身份了。
    而且自己现在还是内阁首辅,位高权重,政事繁忙,也没空再去调教一个储君出来了。
    朱载坖却是笑着说道:“李阁老所言极是,便如李阁老之才,先帝在世时便以闻名朝堂,日后皇子出阁读书,这文华殿中的经筵、日讲官,定是要有李阁老的。”
    就在李阁老开始幻想,自己成为储君之师的时候。
    皇帝却再次开口,继续说:“不过依着规矩,开经筵乃朝廷盛典,历来由勋臣知经筵事,内阁诸学士知或同知经筵事。如此一来,倒是还需一人……朕觉得,昌平伯府出身的太子宾客严绍庭就很是适合。”
    朱载坖目光幽幽,淡淡的瞥了一眼李春芳。
    他可是还记着先帝当初和自己说的。
    将严家和皇室牢牢的绑在一起,那么严家几代人就得死心塌地的帮着皇家去做事。
    将严绍庭留给儿子去驱使使用,已经是朱载坖早就考量过的事情。
    可李春芳听到严绍庭也要成为帝师,瞬间心中一个咯噔。
    因为凡是有严绍庭参与的事情,最后其他人基本都会捞不到好处。
    就在李阁老开始心中打鼓,自己日后要和严绍庭搭伙支持朝中经筵日讲会不会闹出什么矛盾来。
    袁炜已经是和高拱对视了好几眼后,终于是走了出来。
    “启禀皇上,如今新朝初定,百司亦将开衙当差做事。然新政如火,朝局急切,加之先帝有诏,内阁当再进新员,臣等议定,草拟新员人选,还请皇上圣阅。”
    听到这话,朱载坖眉头顿时一挑,当即伸出手:“不知内阁选定何许人也?”
    顺势。
    他便接过袁炜送上来的题本。
    而高拱则已经开口道:“臣等与阁中议定,为新朝计,亦权衡先帝之时所遗。兵部尚书、掌东南五省平倭事的胡宗宪,昔年与先帝有过军令状,五年平倭。而那时先帝亦有言,若胡平倭,则入阁。如今东南五省,倭患已除,海域安宁,我朝海外贸易日益旺盛,功在千秋。论功,胡宗宪当以入阁而酬功。”
    朱载坖亦是连连点头:“胡宗宪熟于文治军略,如今九边时常奏急,朝廷正是用兵九边之时,有他这么一个熟悉兵事的人在内阁,朕也放心,想来到时候元辅执掌中枢,权衡政事也能更为从容。”
    高拱点头,对胡宗宪做出评价:“胡宗宪此人算是能臣,他当初在浙直做事便堂堂正正,用兵也是老手,如戚继光便是在他手上用起来的。自他掌五省平倭之事,东南的俞大猷等将,也都得以大展拳脚。若他入阁办事,臣等却是也能少省很多心力。”
    听高拱提到了不少人。
    朱载坖却是眼角一挑:“说起来,戚继光所部是不是也快要入京了?朕可记得,当时先帝有过旨意,召戚继光及所部戚家军山字营入京的。”
    高拱立马笑着点头回答:“皇上圣明,据兵部报知,戚继光和山字营已入直隶地界,不日便能抵京。”
    “好好好!”
    朱载坖一连说了三个好字,也不知道究竟是好什么。
    他却自顾自低头看向内阁新员的题本,而后问道:“内阁议定的新员名单,还有严世蕃?”
    赫然。
    在内阁的题本上,这一次内阁增加人员的名单中。
    除了胡宗宪,以及吏部尚书郭朴、礼部尚书高仪之外。
    竟然还有刑部左侍郎严世蕃赫然在内。
    …………
    月票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