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大汉有活爹 > 大汉有活爹
错误举报

196.第193章 (大章)为子孙谋

    刘彻打定主意后,就起身:“霍海。”
    霍海起身跟了过去。
    其他大臣也是都忍不住了,直接讨论了起来。
    “居然发现了新大陆,这还了得!”
    “新大陆啊!”
    此时,刘彻走到了大殿的角落。
    霍海跟了上来:“陛下。”
    刘彻背负着手,转过来:“新大陆,你怎么看?”
    霍海:“陛下,此事我早就和青珂讨论过了。”
    “如果那新大陆,和我们现在所处的大陆一样大,会有多少新的植物,种子?其中有多少是农作物,有多少是经济作物?”
    “如果那边的经济作物,比我们现在的棉花香料一类的强得多呢?”
    “如果那边的粮食产量,是我们亩产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几十倍呢?”
    刘彻皱眉:“几十倍,不太可能吧?”
    霍海:“这谁说得准,我们现在的亩产也是前年的五倍以上,甚至更多。如果他们那边有的作物不需要专门改造环境改造土壤,而是天生就就和我们施肥后的植物生产量相当,甚至还高几倍呢?”
    刘彻深以为然,只要世界够大,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刘彻:“所以你的意思是,不断地探索?一定要找到正式的通往新大陆的道路?”
    霍海:“恐怕陛下也早有打算吧。”
    刘彻点了点头:“既然要去新大陆,那桥的另一边是朋友是敌人,可就不好说了。既然如此,桥头一定要有堡垒,甚至是城市。”
    霍海点头:“桥头堡,的确要有。”
    刘彻:“既然从陆地上能走过去,那人可以从陆地走,但是这一路上崇山峻岭,送东西过去损耗实在是太大了,就算是肃慎和鲜卑因为恐惧一时往那边送物资,也不可能一直送,就算是路博德在那边薅匈奴公司的羊毛,也不可能一直薅羊毛。”
    “朕的意思是,在咱们大陆和对面大陆海峡的顶点,建立一座城市,直接把物资用海船投送过去。”
    “我们已经有了海岸线的地图,航船恐怕就算难,也难不倒那儿去。”
    “毕竟还有指南针。”
    “船不止可以送货过去建城,还可以尝试往新大陆活动。”
    这个计划的确有一定的道理。
    探索,是一件很费劲的事情,特别是海岸线。
    海岸线可是一直曲折的,如果一直贴着可以看见海岸线的地方来回绕圈,那本来三个月的路能走三年。
    但是远离海岸线之后,又容易不小心进入深海区,直接葬身大海。
    而现在,从陆地上探查了海岸线,那从大汉航行到大陆海峡,就轻松很多了。
    大洲这边海岸线一直有轮船过去,就等于属于大汉的控制海域了。
    而到时候,桥头堡有了大量的资源在,随时都可以从那儿为起点,组织往新大陆探索。
    霍海也是猛然间醒悟。
    自己一直都是想的大航海时代,一直想,给自己想岔了。
    为什么欧洲各国,在大海上如同无根浮萍一样的漂流?直到英法才开始在美洲建立据点,最后形成了后来的美国?
    葡和西还有荷三个国家一开始都在干嘛?
    其实不是他们不建立据点,而是建不了。
    因为整个从印度洋往太平洋走,进了南洋,就全是大明的领土了。
    别看当时已经有红夷大炮也就是加农炮了,但是欧洲各国的船还是以小快灵闻名的正面根本没法和大明的船刚。
    他们不是不想建立据点,是建立不了。
    后来大明锁国不出后,葡、西迅速在各个海上交通要道建立据点。
    霍海拍了一下脑子。
    他欧洲陆上力量弱鸡,咱们可不是。
    直接在南洋入口,白令海峡分别建立据点,未来往巴塔哥尼亚一堵上。整个太平洋就是大汉的内海了!
    谁都过不来。
    目前大汉几乎把大陆上的天然屏障内部推到边了,再往其他任何方向的外来人都很难进来,如果再在太平洋上建立几个据点堵起来,那就是第二圈天然屏障。
    这也就是所谓的亚太地区。
    前世没人这么干,是没人能这么干,就算是老美,堵了半天也堵了个寂寞,因为堵不上。
    霍海再一想,的确应该建立桥头堡。
    不是一般的据点,而是需要一个比较大的据点。
    这个据点,一定要吊着整个美洲的命,一旦没了这儿,全美洲能死那种。
    否则,美利坚立国的旧事还会不会再来一次,可不好说啊。
    霍海和刘彻对视一眼,刘彻跟远方得到霍去病招了招手。
    霍去病走了过来,等听完刘彻的想法后,霍去病反驳:“陛下,不应该把据点建立在这儿。”
    刘彻和霍海疑惑。
    难道这儿不是黄金位置?
    虽然是冬天会冰封的地方,不适合建立大港口,而且很冷,很难常驻,但只要有煤炭,常驻怎么了?
    霍去病:“桥头堡不应该建立在桥咱们这头,应该建立在桥对面那头,这样,桥才是咱们的。”
    此话一出,霍海和刘彻恍然大悟。
    对啊!
    桥头堡怎么能建立在自己这头呢,必须建立在桥的另一头!
    桥这边,已经建立了每隔百里一个补给站,一路上陆运可以通过去的,要是有必要,大军是可以过去的,就是成本高一点而已。
    而海上力量,应该全面进入新大陆。
    霍海思索了一下,也就是说,桥头堡应该建立在阿拉斯加。
    不过事情没这么简单。
    霍海并不记得阿拉斯加地形到底如何。
    但是霍海记得,亚洲和美洲在地图上看起来像是一头骆驼和一头驴互相吐口水。
    骆驼和驴都有胡须。
    骆驼和驴的胡须,都是往西飘的。
    换句话说,阿拉斯加那边应该有一个前突的细长半岛和一个群岛。
    所以实际上适合建立桥头堡的地方,不是阿拉斯加白令海峡侧,而是半岛南方的海湾。
    还真让霍海瞎猫碰上死耗子猜对了。
    霍海是从省距离的角度考虑问题的,直接绕开了白令海峡那一块巨大的海域。
    而这样的猜测,居然刚好估中了阿拉斯加最密集人口区域。
    那个地方是暖流海湾,最适合生存。
    不过目前对于霍海来说,这个桥头堡具体设置在什么地方,只能等到时候才搞得明白了。
    “我们应该先在这边建立一个仓库,然后往新大陆探索,探索有了一定的认知后,再在最适合的位置,建立一个桥头堡,然后尝试着往新大陆建立据点。”
    刘彻深以为然。
    霍去病:“陛下,给这儿取个名字吧。”
    刘彻:“听葛三说,这里终年白雪皑皑,一路上都是白雪皑皑的山岭,而两个大陆之间是一处峡,海中的峡叫海峡,那这里就叫白岭。”
    “这个地方……”
    刘彻思索了一下,还是觉得这样政治意义不够。
    毕竟前面建立的那些郡,县,可都是有很强的象征意义的。
    “需持节才能到这里,节为白色,就叫白令海峡好了。未来去往新大陆的汉使,就要驻扎在这附近了。”
    霍海翻白眼。
    这个地方是叫白令海峡来着,谐音就行了,没必要把字都对上吧。
    而且,汉使必不可能住在这附近。
    霍海记得地图,阿拉斯加下端,和白令海峡之间,走海路,小船贴海岸线走,起码几千公里,比阿拉斯加直接去倭国都远。
    所以,还真是个美丽的巧合啊。
    刘彻:“这个地方应该叫什么?”
    霍海:“我听葛三说,当地冰原人的语言里,大陆的发音是阿拉斯加,他们带回来那种比哈士奇还大的狗就叫阿拉斯加。”
    “既然是这样,这个地方不如就叫阿拉斯加。至于这片新大陆真正的名字,等探索了之后再取名也不迟。”
    直接用当地人的语言命名,这倒是没错,毕竟西域,甚至羌人很多地方多是这样命名的。
    刘彻思索了一下:“朕欲给葛三封侯,想要封他为北极侯,但是北极这个地方,冰天雪地,不可能居住多少人,居住了人也收不上来农业税,怎么安排封国?”
    这个事情的确很有象征意义,因为探索了北极,所以被封为北极侯,这对后来人是一种巨大的推动。
    如果后来人倾巢而动,世界上还有什么地方是探索不到的?
    霍去病倒是有主意:“封个地方,再从另一个地方食邑就行了。”
    刘彻却觉得这个建议不好,这又开新先例了:“就你俩,都没有开这个先例。”
    霍海:“臣有个想法。”
    “未来,农业上如果不种植经济作物,占据经济的比重会越来越低,甚至到后面因为当工人太赚钱了,陛下可能要倒贴钱请大家去种田,怎么可能一直安排农业税食邑呢?”
    “而且,这是个收回各地税收的好机会。”
    刘彻挑眉:“你是说。”
    霍海知道刘彻已经想到了。
    刘彻思索着:“这个办法倒是好,改食邑为虚指,以后食邑算户数,但钱从中央划拨。”
    现在的封国政策为什么要推恩令?不就是因为各个封国太大了。
    这些封国内部,诸侯、王掌握税收,实际上就是掌握着国内子民的生命,这些人就只能给他卖命。
    这虽然是大汉稳定疆域的一种方法,但是,却也有很大的隐患。
    以前是没有变通之法,现在有了。
    现在可以从新建立商税机构,从全大汉所有地方征收商税,而且是绕过以前的封国直接收。
    目前农业税又没取消,是很大一笔钱,各地商业也没有多大的发展,本来就没多少税,不会有多大的反抗力量。
    而等这些税收高起来,而农业税降下去时,一些大贵族有意见也晚了。
    而现在正是时候实验或者说实行新政,只是试运行而已。
    三人回到了朝臣之中。
    大家也想知道,到底讨论出了什么结果。
    毕竟三个人一个是皇帝,一个是此项目的负责人,一个是军方代表。
    目前卫青不在长安,现在三个人的意见就代表这个项目的实施方向了,大家都想知道,这新大陆怎么办。
    要不要建立一个新大陆公司。
    刘彻走到了葛三面前。
    葛三激动而恭敬的把棍子递给了刘彻。
    刘彻拍了拍葛三的肩膀:“任务重大,以后你还需为大汉……”
    葛三抢答:“为了大汉,哪怕肝脑涂地,臣也愿意!”
    刘彻:“好,朕讲一下。”
    “目前葛三已经从肃慎这里,建立了大量北上的据点,但是,这些据点如果没有粮食,那也是昙花一现,未来保不住。”
    “肃慎和鲜卑为大汉办事,但大汉不能把鲜卑和肃慎往死了艹,相反大汉要给鲜卑和肃慎福利,让他们的人能过上好日子!”
    跟过来的鲜卑和肃慎勇士早就能听懂长安的普通话了,激动地抚胸行礼。
    群臣却翻白眼,这就是看上了鲜卑和肃慎的人口,想要让他们去当工人,不想他们白白消耗在冰雪中。
    刘彻:“大汉现在正在实验大型海船,现在时机来了,我们在沿岸这些位置,建立一些港口,每年夏季能通航的时候,就送物资过去,远比走陆路运输简单。”
    “而在海峡这儿,建立一个大型的据点,囤积物资,与此同时,海船队伍经过海峡的对面,在新大陆寻找一个适合的地方,建立类似匈奴城堡一类的堡垒,等堡垒建立成功后,再往南探索新大陆。”
    群臣都觉得这个提议不错。
    不过既然是这个提议的话,那暂时就没有新大陆公司这回事了。
    倒是张汤明白了刘彻为什么这么设计。
    陆地上每隔百里就有一个基地,实际上这些基地互相之间是可以抵达的,只要有必要,就能抵达。
    但是,如果从海上运输,建立据点囤积物资。
    那附近的陆上据点要获得物资,就不是从陆运交通线上获得,而是从港口获得。
    也就是说,只要掐死港口的起点站,就能把整个道路上的据点握在手中。
    这样一来整条路的命脉就牢牢地被抓着。
    因为常年都是从海上运输物资,只要有陆地过去的物资,那肯定是不寻常的征兆,所以陆上这一条路一旦有变,消息马上会从海上反馈回大汉。
    这海岸线,就被拴在了海运路线上。
    这个区域是未来最不可能有叛逆的区域。
    因为一旦叛逆,隔年就可能饿死。
    除非你有本事串联整个海岸线的其他基地一起反叛。
    但问题是,只要有一个基地没有反叛,马上就能把消息送到更高一级掌控力区域的港口。
    港口能迅速把信息传到大汉。
    这等于把这条线上的据点的工作,和命,分割两处了,阉割的极为彻底。
    不过这最多算是刘彻思考问题时的顺势而为,刘彻本身可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这方面。
    说完之后,刘彻才回头:“葛三,这一次的探索你完成的很好,加上你在征伐匈奴时屡次立功,朕封你为北极侯。”
    “不过,北极苦寒,真让你食邑在北极,搞不好你还要倒贴。”
    此话一出,群臣都笑了起来。
    还真是,那些冰原人,围绕着整个北极圈,一圈冰盖居住,一共才五万人,差不多就是一万户的样子。
    这一万户中划分个一千户让葛三去收税。
    恐怕收回的税,还顶不上葛三去收税需要的人力的工资。
    刘彻:“朕决定,北极侯世袭,食邑一千户,这一千户就直接按照每个年度全大汉农户平均的税收,由朝廷直接发放。”
    这食邑,就直接和俸禄一样,由朝廷发放了。
    按道理来说,大部分贵族应该阻止的。
    但实际上,绝大部分贵族直接产生了羡慕的情绪。
    啊?凭什么这种好事儿轮到他葛三?!
    朝廷直接发,这是旱涝保收啊!其他人的封地,万一遇到灾年,那就收不上来钱的。
    要知道,三年一小灾是常态,十年一大灾倒霉起来了也不是没可能,但保底二十年一大灾。
    而且,大部分的侯国,都封在比较偏远地区,真正收税高的地方,都是不给封的。
    比如卫长公主直接食邑盐邑,别人想都别想。
    但是按照平均数算可就不同了。
    大汉如今粮食年产量高,整个北国越发的富裕,其中关中三辅之地,税收已经非常高了,这些富民拉高平均数后,整个大汉的平均农税实际上比任何非王封爵的食邑封地的税收都是要高的。
    最关键的是,你收粮食税,收的是粮食,现在大汉粮食产量暴涨,虽然各地的粮食都能卖出去,但是谁知道明后年粮食越来越多了卖不卖的出去。
    哪有直接把钱搞到手轻松?
    这给葛三的这个纯纯的福利啊!
    霍海看了看贵族们,也是摆了摆头。
    金钱的确会异化靠近的一切,包括金钱的主人本身。
    所有的贵族多脑子不清醒了。
    在商时代,所有人都是仆,神是主。
    神是一切之主,其余的一切都是仆。
    其实这个时代还好,因为理论上一切都是神的仆,但实际上没有一个真正的神,只有神仆的头领——祭祀。
    祭祀嘴巴再大能吃多少?屁股再大能睡多大的地?杀心再大能杀几个人?
    虽然听起来不好听,但实际上财产还是神仆自己的。
    渐渐地有人不满意了。
    于是,出现了奴隶主。
    奴隶主,是奴隶的主人。
    现在,大量被归为奴隶的人,也属于奴隶主了。
    但是,这种生产方式,让人口太少,地太少,不够分了。
    于是出现了新的封建领主。
    与其说地主,不如说是封建领主。
    地主是地的主人,只是一种障眼法,其实,封建领主,是农民的主人。
    神权时代不论。
    从奴隶时代,奴隶主只是奴隶的主人,他们可不是地的主人,那时候,城市之内,叫做市民,城市之外,叫做野人。
    在西方城邦时代,其实在东方也是城邦时代,只是没人把他说出来而已。
    到了封建领主时代,封建领主胃口更大了。
    他们不只是奴隶的主人是奴隶主,也是地主。
    所以,封建主,就是奴隶主加地主,他们的财产就是农民加土地。
    现在,是资本的时代了。
    资本主来了。
    资本主是什么?
    资本主是奴隶主,加地主,加金主。
    资本主的财产是工人、加地、加钱。
    但是,这个过程是很有欺骗性的。
    明明是从神仆时代进步到了奴隶主时代。
    奴隶主:“我们进步了,我现在不要你的一切了,我只要你的肉体了,你的精神你拿回去吧。你精神自由了。”
    说人话:“你爱信谁信谁,你的肉体归我了。”
    封建领主:“我们进步了,我现在连你的肉体都不要了,你的肉体也自由了!”
    说人话:“你是自由了,但是你要吃饭就给我种地,我不限制你人身自由,你爱吃不吃。开荒?开了荒地也是我的。”
    资本主:“我们进步了,我不强迫你种地了,我也不要你开荒出来的地了,你有本事开荒,都是你的。”
    说人话:“地开荒开完了,没荒地可以开了。现在你要吃饭的话,需要钱,你给我打工,给我赚钱,地?你有钱买地吗?我可是自己花钱买地的。钱??你还敢提钱,可是我养的你!我给你钱养活你自己的!”
    进步了吗?
    没有。
    从封建时代到资本时代,是巨大的倒退。
    从奴隶时代到封建时代,也是巨大的倒退。
    这就是为什么奴隶制时代之前,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哪怕是编出来的历史,都是类似于共和制的制度,是禅让制,公举制度。
    而到了资本主义时代,他说是只要钱,其实只是制定了一个游戏规则,把一切都吃干抹净。
    包括……资本主自己的脑子。
    此时,大量的贵族已经习惯了商业环境下的思考问题。
    他们认为直接收钱是更方便的,更商业化的,更资本的方式。
    但是,他们却没想到,以前他们是封建领主时,人是他们的,地是他们的。人和地,才是生产资料。
    金钱,已经蒙蔽了他们的双眼,混乱了他们的头脑。
    贪婪的欲望已经让他们分不清短浅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霍海之所以不愿意给刘彻打工,不愿意当官。
    就是不想推动世界的继续恶化。
    但!
    一切是有解的。
    在刘彻喊来霍去病之前,刘彻问了霍海一个问题:“当初你说的汉心脉动,为什么不是吧全世界都变成大汉,为什么是把现在的大汉看成中央之国,然后在全世界吸血?”
    “其实世界上根本不需要罗马人,不需要埃及人,不需要新大陆人。如果全世界都是汉人,那才是个好大汉。”
    霍海看向刘彻:“陛下,如果一切都按照你说的来。”
    “那,大汉成功了,我失败了,您也失败了。”
    刘彻愕然。
    大汉一统世界,把一切生存资源,都变成了大汉的所有。
    为什么大汉成功了,但我刘彻失败了?
    我刘彻是一代雄主,到时候功绩远超秦皇。
    “嬴政失败了,大秦成功了。”刘彻:“你是这个意思?”
    霍海点头:“我就是这个意思。”
    刘彻皱眉。
    为什么?!
    这话可谓是大逆不道,可谓是惊世骇俗。
    如果不是说过刘彻听,而是说给百官贵族听,那其他人一定会嚷嚷着杀了霍海。
    哪怕霍海是新政代表,是如今大好局面的缔造者,也难逃一死。
    幸好是说给刘彻听。
    霍海说过很多话了,还没错过,所以刘彻愿意听。
    霍海:“大秦是成功了,因为汉承秦制,大汉就是另外一个大秦。”
    “嬴政失败了,是因为嬴氏子孙血脉都绝种了,只剩一个赢公常年孤居深宫,见到别人都不敢说自己姓嬴。”
    刘彻沉声:“你是说,如果一统世界,大汉会重蹈覆辙,崩塌?”
    这个事情刘彻和霍海计算过很久了,根据刘彻计算,只要铁路铺过去,那就不存在命令信息差,只要不存在信息差,那汉就不会像秦一样崩。
    刘彻懵逼了。
    一切形势大好,这个时候,却最容易崩?
    霍海摆头:“不是汉崩,大汉也许会永存,会成为一个符号不再是国家符号,而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符号,就跟草原上的部落部族一样,一切人都知道自己是大汉子孙,到时候大汉成功的不能在成功了,就算再过一万年,一亿年,都会有人研究大汉的历史,研究大汉的制度研究陛下您。”
    刘彻双手展开,真有一种亿年时间长河中最伟大的君主的架势:“既然如此,朕如何输了?”
    霍海轻松而淡然答复:“如中山王如此能生的,他去世前,生个百十来个儿子不成问题,他的孙子会破千,他的曾孙破三千,玄孙五千?不出三百年,他的后代,就会有人去买草鞋了,就别提做宗亲了。”
    刘彻眉头一皱。
    霍海:“陛下乃是人中之龙,是大汉之主,别看中山王能生,但是他的后代远不如您的多,因为您的后代随便一个都是一国之主,是诸侯王,也许一千多年两千年后,姓刘的人会超过一亿。”
    “请问陛下,这一亿人,有多少是农夫,有多少是奴隶,有多少是工人?”
    “陛下您赢了吗?”
    汉赢了,不代表刘赢了。
    只是,刘中的佼佼者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了。
    因为姓刘的够多,永远输不光,所以永远嬴。
    但,只要人够多,永远嬴就代表永远输,永远有姓刘的人在输,输的很惨。
    历史上每次有姓刘的皇帝出现的时候,就意味着有数以百万计的姓刘的奴隶出现。
    霍海把这个逻辑阐述清楚后,刘彻明白了。
    “为子孙谋。”
    “如果这么说,那留下埃及人罗马人,就能赢?”
    霍海:“陛下,上古九州,总共的人口也许有四五千万,但统计在夏朝朝廷数据中的,不会超过五百万。”
    “毕竟城外既是野人。”
    刘彻点头。
    霍海:“如此算,我就算夏朝有五百万人,有四百九十九万王室的奴仆,一万王室。”
    “商朝就算有一千万,依旧有四百九十九万王室奴仆,还有五百万神灵的奴仆,一万王室,多出一万祭祀。”
    “周朝有两千万人,依旧有四百九十九万王室奴仆,还有五百万神灵奴仆,还有一千万奴隶。有一万王室,一万祭祀,一万奴隶主。”
    “大汉现在有四千万人,依旧有四百九十九万王室奴仆,还有五百万神灵奴仆,还有一千万奴隶,还有两千万农民。一万王室,一万祭祀,一万奴隶主,一万地主。”
    刘彻:“现如今哪里有一万祭祀……儒家。”
    刘彻都没说完,自己就知道了。
    霍海继续:“现在大汉的地变大了五倍,就不要算的那么详细了。”
    “我来说吧。”
    “我们会有,两千五百万王室奴仆,两千五百万神灵奴仆,还有五千万奴隶,一亿农民,两亿财奴。”
    “还有五万王室,五万祭祀,五万奴隶主,五万地主,五万资本主。”
    霍海:“陛下,二十五万人上人,容不下一亿刘姓子弟。”
    “霍氏会有多少?如果未来的皇帝不把我们霍家都给砍了,就算有一千万霍氏子弟吧。”
    “二十五万人上人,也容不下一千万霍氏子弟。”
    “那些奴仆都是谁,那些农民,那些神仆,那些王室奴仆,那些金钱的奴隶都是谁?”
    “陛下,当流着您血脉的人,都成了奴隶,您又成功到哪儿去了呢?”
    刘彻脸色很黑。
    但是下一刻,他想到了。
    “所以,你要留下埃及人,留下罗马人,留下所有外面的人,让他们做奴隶。”
    霍海:“没错,汉人永不为奴,做到这一点,就算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事情了,因为再也不会有人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只有一种人能做到这一点,只有一个族群能做到这一点。”
    “这就是政治、军事、文化的终极目标。”
    任何非此目标,都是假象。
    霍海:“如果,如果世间所有人,都愿意平等。那我也接受,我们汉人也接受,我们接受平等。”
    “但只要世上还有一个人心怀不轨,想要当人上人,那大汉人就不能是人下人。”
    “甚至作为原始股东,在大汉如今疆域内的所有人,都应该享受到这个承诺。”
    刘彻终于明白过来了一切的逻辑。
    原来是这样。
    世界上只要有一个人想要当人上人,那这件事情就过于简单了,那就一定会成功。
    那么就一定会有人成为人下人。
    这就是政治的秘密。
    而保障这个人不是自己人,就是军事存在的意义。
    在这一切之外,才是别的,是经济,是文化。
    只有政治军事,才能保证自己再比例之上,至于这个比例代表的具体数值是多少,才是经济是科技,是文化的活儿。
    政治就是斗争。
    个人斗争的终极目标,就是当人上人。
    群体斗争的终极目标,就是当天龙人。
    在明白这个问题之前,是生不出政治家的。
    夏启、成汤、周武王,春秋五霸秦始皇,很强。
    很强,但不是政治家。
    儒家,法家,阴阳家,道家,杂家,演说家。
    一切都是过家家。
    当然,还有另一条路可以走。
    但现在的生产力走不了那条路。
    等能走哪条路的时候,自然会有人去走,但这个人不是霍海了。
    鼓励个人成为人上人,但拒绝有人垄断通道。同时争取让大汉全民成为天龙人。
    这是霍海给刘彻的答案。
    再往下深究一步,霍海不敢说了。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奈。
    司马光改历史,司马迁选择性写历史,霍海又何尝不是。
    但是有些话可以说,有些话不能说,全看立场。
    为了大汉未来的十三亿子民,有何不可?
    倘若三亿人住在大中华区域,十亿人住在全球的塔尖。
    不是刚刚好吗?
    虽然做不到心烦时不用看见任何人,开心时万人簇拥。
    但既不需要挤着睡觉,也不需要亲自去掏粪。
    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