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战争准备
第592章 战争准备
陈弘和江建功的履历立刻被放到放大镜下观察
江建功还好,身份地位是跟随朱厚照南征北战一点点挣出来的,但仍然引起了文官们的不满,一个武夫成了兵部尚书,这是上百年都没出现的事了,这个位置一直都是文官把持着的.而且在文官们看来这个武夫的出身还只是一个荆王府的一个家奴.
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至于陈弘就更让人愤怒了,一个商人家出身的人,只是给朱厚烇当了二十年的随从,竟然就直接官居一品,还成了华盖殿大学士,直接入内阁了?
一个没进过学的商人之子竟然成了大学士,这让所有文官们都无法接受.
要知道在文官眼里,内阁大学士是无比神圣的,还一直都有非翰林不得入阁的潜规则,能进入内阁的哪个不是学识渊博,品行高洁之士?
结果朱厚烇这些举动直接摧毁了内阁大学士的所有神圣性.
这怎能不让他们愤怒呢?
除此之外,朱厚烇给皇家集团的人授官也引起了他们的强烈不满,他们哪个不是寒窗苦读几十年才能当官的,而这些皇家集团的人,只是一些商人,不知经义八股,却就这样当上了官,这种对比简直让人无法忍受.
总之,南方和北方就此展开了一场骂战,这个时候的报纸已经比较发达了,所以大家都在报纸上各种发表文章
南方的士绅们直接称皇家集团出身的官员为“新时代的阉党”,认为他们虽无阉人之实,但行阉人乱权祸国之事,并认为朱厚烇这么做完全就是奸王一个,是会让大明亡国的
南北双方你来我往骂的不亦乐乎,此时北京朝廷已经失去了对南方的控制,因为南方从高层到底层的官员都对北方朝廷离心了,北京朝廷也拿参加骂战的南方士人没有办法,这让他们更加嚣张起来了.
南方士人们也拿出了他们的看手好戏,一起去孔夫子的文庙进行哭庙,哭诉朱厚烇的种种轻慢儒学的暴行
在这场骂战中,双方逐渐都展示了各自的政治理念,也让更多犹疑不定的人下定了决心.
支持北京朝廷的人向北京朝廷靠拢,支持南方叛乱势力的则向南方靠拢.
很多士绅原本很犹豫,但是发现支持南方势力的声势要比北京朝廷要大,就纷纷站队南方势力.
甚至还有不少北方的士绅悄悄南下投靠南方势力,对此北方朝廷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不阻止他们逃到南方去,这让南方势力的气焰更盛.
就在双方的骂战达到高潮的时候,一个让天下人震惊的消息传了出来——当代衍圣公孔闻韶出现在了杭州城,并对北方朝廷展开了一阵口诛笔伐.
衍圣公孔闻韶早就计划着要离开北方,离开北方朝廷的控制区,现在终于时机成熟了,就带着孔家人和孔子的牌位南下了,其实就是逃到了南方.
到了杭州之后,直接公开批评北方朝廷,并主持了一次公开声势浩大的哭庙行动,控诉朱厚烇的种种暴行
衍圣公的孔闻韶南下让南方势力的士气大涨,也让更多犹豫不决的人做出了站队南方的决定
圣人之后对读书人们的号召力还是很强大的.
对这一片纷扰,朱厚烇并不是十分在意,他希望南方跳出来的人越多越好.
“对战争的准备怎么样了?”朱厚烇看着台下的人们淡淡的问道。
“启禀殿下,这三年来,近卫军已经扩军到60万人,每支部队都配备了四倍的军官,如果开战,这些军官能让我们的迅速军力扩大四倍之多.”江建功连忙回答道。
“而且在这三年里,我们还完成了军制改革,新装备新战法的适应和转换.海军也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和训练工作”江建功继续说道。
“四倍就是二百四十万”朱厚烇点点头淡淡的说道。
“武器装备方面呢?能满足这个数量的军队吗?”朱厚烇看向了伍良山说道。
“回禀殿下,总装备部这三年来,一直在扩大武器的产能,为此新建了十几条生产线,现在除了装备现役部队的枪械外,我们还库存了一百五十多万支枪械呢,足以应付之后的应对”伍良山连忙说道。
朱厚烇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西域,燕然、安南之地怎么安排的?他们的各种补给足够吗?”
“回禀殿下,去年底我们就向这三个地方运送了大量的物资,其中有大量的易损零部件.足够他们两年所用.”伍良山立刻说道。
“其他部门呢?”朱厚烇问道。“铁道部已经向河南山东一线运送并囤积了大量的物资”
“文宣部已经在完成了向南方的宣传渗透工作.百姓们还是挺倾向我们的.”
“.”
各个部门的负责人不断的汇报着,其实对他们汇报的内容,朱厚烇提前就比较清楚了,但他需要让所有的人对此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诸位!”朱厚烇站起身来,“相必各位已经知道战争很快就要爆发了,我们为此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了!”
“在会议的最后,我想对大家说一句话!”朱厚烇环视着众人说道。
所有人立刻都站了起来,直直的看着朱厚烇,等待着朱厚烇的指示
“我们要敌人知道,我们不仅擅长建设一个新世界,更有能力砸烂一个旧世界!”朱厚烇铿锵有力的说道。
对于衍圣公擅自带着孔子牌位前往杭州之事,朱厚烇下了一道旨意.
以孔子称王名不正言不顺为由,去孔子王号及大成文宣之称,而改封孔子为“至圣先师”。
孔子的王号,是来自于元朝之时,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大明则沿袭元朝的称呼,也尊孔子为王。
这一道旨意一下,更是引起了轩然大波,虽然“至圣先师”的这个封号也不错,但是在这个节骨眼上,给孔子去王号,总会让人浮想联翩
(本章完)
陈弘和江建功的履历立刻被放到放大镜下观察
江建功还好,身份地位是跟随朱厚照南征北战一点点挣出来的,但仍然引起了文官们的不满,一个武夫成了兵部尚书,这是上百年都没出现的事了,这个位置一直都是文官把持着的.而且在文官们看来这个武夫的出身还只是一个荆王府的一个家奴.
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至于陈弘就更让人愤怒了,一个商人家出身的人,只是给朱厚烇当了二十年的随从,竟然就直接官居一品,还成了华盖殿大学士,直接入内阁了?
一个没进过学的商人之子竟然成了大学士,这让所有文官们都无法接受.
要知道在文官眼里,内阁大学士是无比神圣的,还一直都有非翰林不得入阁的潜规则,能进入内阁的哪个不是学识渊博,品行高洁之士?
结果朱厚烇这些举动直接摧毁了内阁大学士的所有神圣性.
这怎能不让他们愤怒呢?
除此之外,朱厚烇给皇家集团的人授官也引起了他们的强烈不满,他们哪个不是寒窗苦读几十年才能当官的,而这些皇家集团的人,只是一些商人,不知经义八股,却就这样当上了官,这种对比简直让人无法忍受.
总之,南方和北方就此展开了一场骂战,这个时候的报纸已经比较发达了,所以大家都在报纸上各种发表文章
南方的士绅们直接称皇家集团出身的官员为“新时代的阉党”,认为他们虽无阉人之实,但行阉人乱权祸国之事,并认为朱厚烇这么做完全就是奸王一个,是会让大明亡国的
南北双方你来我往骂的不亦乐乎,此时北京朝廷已经失去了对南方的控制,因为南方从高层到底层的官员都对北方朝廷离心了,北京朝廷也拿参加骂战的南方士人没有办法,这让他们更加嚣张起来了.
南方士人们也拿出了他们的看手好戏,一起去孔夫子的文庙进行哭庙,哭诉朱厚烇的种种轻慢儒学的暴行
在这场骂战中,双方逐渐都展示了各自的政治理念,也让更多犹疑不定的人下定了决心.
支持北京朝廷的人向北京朝廷靠拢,支持南方叛乱势力的则向南方靠拢.
很多士绅原本很犹豫,但是发现支持南方势力的声势要比北京朝廷要大,就纷纷站队南方势力.
甚至还有不少北方的士绅悄悄南下投靠南方势力,对此北方朝廷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不阻止他们逃到南方去,这让南方势力的气焰更盛.
就在双方的骂战达到高潮的时候,一个让天下人震惊的消息传了出来——当代衍圣公孔闻韶出现在了杭州城,并对北方朝廷展开了一阵口诛笔伐.
衍圣公孔闻韶早就计划着要离开北方,离开北方朝廷的控制区,现在终于时机成熟了,就带着孔家人和孔子的牌位南下了,其实就是逃到了南方.
到了杭州之后,直接公开批评北方朝廷,并主持了一次公开声势浩大的哭庙行动,控诉朱厚烇的种种暴行
衍圣公的孔闻韶南下让南方势力的士气大涨,也让更多犹豫不决的人做出了站队南方的决定
圣人之后对读书人们的号召力还是很强大的.
对这一片纷扰,朱厚烇并不是十分在意,他希望南方跳出来的人越多越好.
“对战争的准备怎么样了?”朱厚烇看着台下的人们淡淡的问道。
“启禀殿下,这三年来,近卫军已经扩军到60万人,每支部队都配备了四倍的军官,如果开战,这些军官能让我们的迅速军力扩大四倍之多.”江建功连忙回答道。
“而且在这三年里,我们还完成了军制改革,新装备新战法的适应和转换.海军也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和训练工作”江建功继续说道。
“四倍就是二百四十万”朱厚烇点点头淡淡的说道。
“武器装备方面呢?能满足这个数量的军队吗?”朱厚烇看向了伍良山说道。
“回禀殿下,总装备部这三年来,一直在扩大武器的产能,为此新建了十几条生产线,现在除了装备现役部队的枪械外,我们还库存了一百五十多万支枪械呢,足以应付之后的应对”伍良山连忙说道。
朱厚烇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西域,燕然、安南之地怎么安排的?他们的各种补给足够吗?”
“回禀殿下,去年底我们就向这三个地方运送了大量的物资,其中有大量的易损零部件.足够他们两年所用.”伍良山立刻说道。
“其他部门呢?”朱厚烇问道。“铁道部已经向河南山东一线运送并囤积了大量的物资”
“文宣部已经在完成了向南方的宣传渗透工作.百姓们还是挺倾向我们的.”
“.”
各个部门的负责人不断的汇报着,其实对他们汇报的内容,朱厚烇提前就比较清楚了,但他需要让所有的人对此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诸位!”朱厚烇站起身来,“相必各位已经知道战争很快就要爆发了,我们为此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了!”
“在会议的最后,我想对大家说一句话!”朱厚烇环视着众人说道。
所有人立刻都站了起来,直直的看着朱厚烇,等待着朱厚烇的指示
“我们要敌人知道,我们不仅擅长建设一个新世界,更有能力砸烂一个旧世界!”朱厚烇铿锵有力的说道。
对于衍圣公擅自带着孔子牌位前往杭州之事,朱厚烇下了一道旨意.
以孔子称王名不正言不顺为由,去孔子王号及大成文宣之称,而改封孔子为“至圣先师”。
孔子的王号,是来自于元朝之时,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大明则沿袭元朝的称呼,也尊孔子为王。
这一道旨意一下,更是引起了轩然大波,虽然“至圣先师”的这个封号也不错,但是在这个节骨眼上,给孔子去王号,总会让人浮想联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