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万平安故意卖了一个关子, 没说他和苍大夫是如何心意相通的,而是说了另外一个好似不相干的事情。他笑着说:“苍术和那位女官杨大人相互通信有些日子了。”
最初的一封信是杨喜写给苍术的。
太医们虽然医术厉害,但他们并不是很会教书。让他们去杨喜的培训班授课, 就有点像是一群北大清华的教授去小学里教低年级数学。
他们教得用心, 但学生听得吃力。
杨喜觉得这么下去不是办法。按说她当官已成事实,家传的技术都已经贡献出来了, 朝廷不会出尔反尔把她的官职收回去,所以就算她什么都不做,问题也不大。
但在京城待了一些日子, 杨喜心里渐渐也生出了许多从前从未有过的想法。
她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杨喜观察了几日,发现某位太医推荐的苍术写的那些图文并茂的书正适合班里的这些学生。她便想着能不能把这位苍大夫请来,由她来负责教大家基础医学知识。
说不得这样的效果比太医教了更好。
知道书是安信侯府帮苍术出的, 也知道苍术在五溪铺的技堂里当师傅, 杨喜就给苍术去信了。杨喜本人还不怎么会写字,叫小吏帮着写了, 她再签上自己的名字。
这么一来二去的, 她们就联系上了。
苍术一直没同意去教书, 因为她在五溪铺这边还有一些放不下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是周边贫寒人家的姑娘。二来,苍术手头还在继续编写下一本图文版科普医书。
不过苍术给杨喜推荐了几个自己的学生。
这几个学生都是属于各有各的难处的, 她们孑然一身, 并不介意未来是留在京城,还是去往各地县衙;说不得去了县衙更好一些,因为那意味着她们会有一份朝廷的任命书, 算是“吏”这一级别的了。对于升斗小民来说, 成为吏就算是跨越阶级了。
当了吏,每月都有俸禄, 寻常人也不敢欺上门来。
这几个学生都跟着苍术学了两三年,会辨认药材、处理药材,会看一些基础常见的病。等去了杨喜的培训班,只要学到了杨喜的手艺,她们可以被直接派往各地。
杨喜很高兴,把苍术推荐的所有的学生都收下了,包括一位瘸腿的姑娘和一位脸上长了大块花斑的姑娘。五溪铺的技堂中收了不少身体上有所残缺的人。像是这个瘸腿姑娘,如果技堂当时不愿意收她,她就要被家人“嫁”给那种没有田地的山民了。
杨喜是挂在工部名下的。她收了这两位姑娘后,工部有些微词。
杨喜以前常在市井,有些小人物的智慧,她先暗示这两人来自五溪铺,谁都知道那就是安信侯府太夫人的产业。她们跟着苍术学得那样好,不收下简直是浪费了!
再说瘸腿也好,脸上有花斑也好,都不影响手上的功夫,不会影响接生。
“在我们那里有一种说法,产妇生子时,产房里最好有一个命硬之人镇着。她们身体有异,正是命格硬的表现,这样的人其实更适合当产婆。”杨喜信誓旦旦地说。
工部的大人们不知道有没有信这个说法,但安信侯府的面子确实是要给的,谁叫他们始终圣宠优渥、不见衰减呢?于是无人再说什么,由着杨喜把人全都收下了。
过了几日,大家就发现这些被苍术推荐来的学生,确实一点就通!
太医们的感触就更深了,他们发现这些被苍术培养过的人,基础非常扎实,做事还尤为仔细,甚至可以说比他们身边的一些小药童还要更聪慧细心,就连一些经过处理后非常容易弄混的药材,这些人都能百分百地辨别出来,不存在任何一丝疏漏。
“因为苍大夫说了,制药也好,看病也好,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她们说。
“于是杨大人就一直写信给苍术,想说动她去培训班里教一阵子。”万平安非常得意、十分与有荣焉,“苍术确实有些心动了。别误会,她倒不是想去培训班当师傅,她觉得像现在这样在五溪铺里待着挺好的。她就是有点想去学杨大人的独门绝技。”
杨喜是产婆,想学产婆的本事,就不能是姑娘身。
要么是已经嫁了人的,至于嫁人后又和离了,或者守寡了,这都无所谓,总之要嫁过人。要么姑娘身也可以,但需要自梳,把辫子挽成发髻,表示自己永不嫁人。
姑娘家且未自梳,在各地的习俗里,她们进产房都是不吉利的。
杨喜的女儿就是自梳的。她觉得当官比嫁人有前途,所以在跟着母亲进京的路上就自梳了。苍术推荐给杨喜的学生里也有几位尚未嫁人的,也都更愿意选择自梳。
苍术想学杨喜的本事,杨喜很乐意教,接下来就看苍术是自梳,还是嫁人了。
万平安觉得自己再不表明心意,以后就彻底没了机会。
“但我又不知道苍术是怎么想的……正好庄子上养着一条狗,叫阿黄。平日里苍术总喂它骨头吃,它也亲近苍术。哦,它还让苍术摸肚子,都不给别人摸。我弄清楚了它每日去苍术那儿的时间点,就写了一张小纸条卷起来,绑在阿黄的肚子上……”
万平安说着说着,发现姑姑好似走神了。
万平安:“……”
是姑姑你先表现出感兴趣,我才说的啊!
詹木宝听得饶有兴致,觉得等到舅舅舅母正式去苍大夫家里提亲了,就把表哥和苍大夫之间的故事说给媳妇听,说不得媳妇有了灵感,日后能写出更多好故事呢。
他就催着万平安往下讲。
万平安冲着万商的方向使了使眼神。
詹木宝忙问:“娘,难不成你又有什么(利国利民的)好想法了?”
万商醒转过来:“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个呢!我早该想到的!肯定是我最近脑子动得太少了……”世家一老实,她就懈怠了。这样下去可不行是。脑子是常用常新的。
虽然万商没第一时间想到,但幸好被杨喜和苍术误打误撞地做成了!
万商对五溪铺的定义一直都是“科研为主、培养人才为辅”,时间长了,她就更在意五溪铺的科研性,从而忽略了技堂里一直都在培养人才。
“大多数人学了一技之长后,不过是多个养家糊口的本事,这些人只要能帮着他们自己家里富裕起来,这就很好了。我开设技堂最初的目的就是帮助周边的穷苦人,叫他们的生活有奔头。但总有些人学得特别好,这些学得特别好的人,如果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说不得能拥有一份了不得的事业。好比说那几位被苍大夫推荐给杨大人的姑娘。”万商高兴极了,“所以技堂可以和工部合作,点对点地给他们输送人才。”
好比说后世的职高,如果学校路子比较广,就能给学生安排专业对口的去处。
在朝堂先后任命了庄三妞、杨喜为官后,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人选择向朝廷贡献独家技术,用以换一个官做。而朝廷得到了这些技术,肯定是要推广出去的,只有把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利国利民。所以未来朝廷肯定会开设各式各样的培训班,这些从培训班里出来的人肩负着转化生产力的重任,直接挂靠工部,获得“吏”的身份。
培训人员时,如果人员已经有了一些基础,这样培训起来就会更顺利。
所以技堂完全可以和朝廷合作!
我先对人才进行一个基础的培养,然后送去你那里进行专项培养;对于我来说,我培养出来的人才没有浪费,对于朝廷来说,这样更有效率了,绝对是双赢。
“不过这样一来,等我死了,我们安信侯府估摸着要把技堂献上。”万商又说。
等到技堂的规模越来越大,很多小吏都和安信侯府有了联系,那时候如果有皇帝怀疑侯府的忠心,那肯定是怎么看怎么可疑。不如一开始就不给皇帝怀疑的机会。
但现在还不用去考虑那么遥远的问题。而且技堂只是把小部分的精英人才输送给朝廷,数量肯定会大大少于朝廷需要培训的人才,不存在侯府垄断了小吏的现象。
詹木宝觉得母亲一切都好,就是总不避讳地说死啊死啊的,啊呸呸!都呸掉!
万平安说:“那要是这样,技堂的规模还要再扩大,五溪铺的院子就不够用了。”
“这没事,五溪铺可以是总校,我们在京郊选个别的地方开分校嘛!”万商说。
就是又要砸好多钱进去了。本来搞科研就花钱,现在还要加大力度培养人才,钱花得更多了。好在用印书坊去皇帝那里换了两个大庄子,她现在私产相当丰富。
三个人就技堂如何扩大规模讨论起来。
万平安说:“生源肯定是不用愁的,一听说是侯府开设的技堂,百姓们都会抢着把孩子送来。咳,说句不好听的,以前听说谁家把孩子卖去妓堂了,第一反应就是这一家子真是丧尽天良。现在说到技堂,大家都默认就是侯府的技堂,都比大拇指。”
万商最开始取“技堂”这个名字,完全是从“技校”一词转变来的。
后来有一阵子她也觉得这么叫好似会叫人误解。
但她一直都没有改名字。既然有一些词语能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变了意思,说明语言本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她盼着终有一日当大家提起“技堂”,第一反应就是一个供所有人学习技术的好地方。她盼着世间能有越来越多的技堂,然后再无妓堂。
讨论到很晚,才讨论出一些章程。
詹木宝想叫表哥留宿,万平安表示还要去父母那里,请父母去正式提亲。
最初的一封信是杨喜写给苍术的。
太医们虽然医术厉害,但他们并不是很会教书。让他们去杨喜的培训班授课, 就有点像是一群北大清华的教授去小学里教低年级数学。
他们教得用心, 但学生听得吃力。
杨喜觉得这么下去不是办法。按说她当官已成事实,家传的技术都已经贡献出来了, 朝廷不会出尔反尔把她的官职收回去,所以就算她什么都不做,问题也不大。
但在京城待了一些日子, 杨喜心里渐渐也生出了许多从前从未有过的想法。
她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杨喜观察了几日,发现某位太医推荐的苍术写的那些图文并茂的书正适合班里的这些学生。她便想着能不能把这位苍大夫请来,由她来负责教大家基础医学知识。
说不得这样的效果比太医教了更好。
知道书是安信侯府帮苍术出的, 也知道苍术在五溪铺的技堂里当师傅, 杨喜就给苍术去信了。杨喜本人还不怎么会写字,叫小吏帮着写了, 她再签上自己的名字。
这么一来二去的, 她们就联系上了。
苍术一直没同意去教书, 因为她在五溪铺这边还有一些放不下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是周边贫寒人家的姑娘。二来,苍术手头还在继续编写下一本图文版科普医书。
不过苍术给杨喜推荐了几个自己的学生。
这几个学生都是属于各有各的难处的, 她们孑然一身, 并不介意未来是留在京城,还是去往各地县衙;说不得去了县衙更好一些,因为那意味着她们会有一份朝廷的任命书, 算是“吏”这一级别的了。对于升斗小民来说, 成为吏就算是跨越阶级了。
当了吏,每月都有俸禄, 寻常人也不敢欺上门来。
这几个学生都跟着苍术学了两三年,会辨认药材、处理药材,会看一些基础常见的病。等去了杨喜的培训班,只要学到了杨喜的手艺,她们可以被直接派往各地。
杨喜很高兴,把苍术推荐的所有的学生都收下了,包括一位瘸腿的姑娘和一位脸上长了大块花斑的姑娘。五溪铺的技堂中收了不少身体上有所残缺的人。像是这个瘸腿姑娘,如果技堂当时不愿意收她,她就要被家人“嫁”给那种没有田地的山民了。
杨喜是挂在工部名下的。她收了这两位姑娘后,工部有些微词。
杨喜以前常在市井,有些小人物的智慧,她先暗示这两人来自五溪铺,谁都知道那就是安信侯府太夫人的产业。她们跟着苍术学得那样好,不收下简直是浪费了!
再说瘸腿也好,脸上有花斑也好,都不影响手上的功夫,不会影响接生。
“在我们那里有一种说法,产妇生子时,产房里最好有一个命硬之人镇着。她们身体有异,正是命格硬的表现,这样的人其实更适合当产婆。”杨喜信誓旦旦地说。
工部的大人们不知道有没有信这个说法,但安信侯府的面子确实是要给的,谁叫他们始终圣宠优渥、不见衰减呢?于是无人再说什么,由着杨喜把人全都收下了。
过了几日,大家就发现这些被苍术推荐来的学生,确实一点就通!
太医们的感触就更深了,他们发现这些被苍术培养过的人,基础非常扎实,做事还尤为仔细,甚至可以说比他们身边的一些小药童还要更聪慧细心,就连一些经过处理后非常容易弄混的药材,这些人都能百分百地辨别出来,不存在任何一丝疏漏。
“因为苍大夫说了,制药也好,看病也好,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她们说。
“于是杨大人就一直写信给苍术,想说动她去培训班里教一阵子。”万平安非常得意、十分与有荣焉,“苍术确实有些心动了。别误会,她倒不是想去培训班当师傅,她觉得像现在这样在五溪铺里待着挺好的。她就是有点想去学杨大人的独门绝技。”
杨喜是产婆,想学产婆的本事,就不能是姑娘身。
要么是已经嫁了人的,至于嫁人后又和离了,或者守寡了,这都无所谓,总之要嫁过人。要么姑娘身也可以,但需要自梳,把辫子挽成发髻,表示自己永不嫁人。
姑娘家且未自梳,在各地的习俗里,她们进产房都是不吉利的。
杨喜的女儿就是自梳的。她觉得当官比嫁人有前途,所以在跟着母亲进京的路上就自梳了。苍术推荐给杨喜的学生里也有几位尚未嫁人的,也都更愿意选择自梳。
苍术想学杨喜的本事,杨喜很乐意教,接下来就看苍术是自梳,还是嫁人了。
万平安觉得自己再不表明心意,以后就彻底没了机会。
“但我又不知道苍术是怎么想的……正好庄子上养着一条狗,叫阿黄。平日里苍术总喂它骨头吃,它也亲近苍术。哦,它还让苍术摸肚子,都不给别人摸。我弄清楚了它每日去苍术那儿的时间点,就写了一张小纸条卷起来,绑在阿黄的肚子上……”
万平安说着说着,发现姑姑好似走神了。
万平安:“……”
是姑姑你先表现出感兴趣,我才说的啊!
詹木宝听得饶有兴致,觉得等到舅舅舅母正式去苍大夫家里提亲了,就把表哥和苍大夫之间的故事说给媳妇听,说不得媳妇有了灵感,日后能写出更多好故事呢。
他就催着万平安往下讲。
万平安冲着万商的方向使了使眼神。
詹木宝忙问:“娘,难不成你又有什么(利国利民的)好想法了?”
万商醒转过来:“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个呢!我早该想到的!肯定是我最近脑子动得太少了……”世家一老实,她就懈怠了。这样下去可不行是。脑子是常用常新的。
虽然万商没第一时间想到,但幸好被杨喜和苍术误打误撞地做成了!
万商对五溪铺的定义一直都是“科研为主、培养人才为辅”,时间长了,她就更在意五溪铺的科研性,从而忽略了技堂里一直都在培养人才。
“大多数人学了一技之长后,不过是多个养家糊口的本事,这些人只要能帮着他们自己家里富裕起来,这就很好了。我开设技堂最初的目的就是帮助周边的穷苦人,叫他们的生活有奔头。但总有些人学得特别好,这些学得特别好的人,如果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说不得能拥有一份了不得的事业。好比说那几位被苍大夫推荐给杨大人的姑娘。”万商高兴极了,“所以技堂可以和工部合作,点对点地给他们输送人才。”
好比说后世的职高,如果学校路子比较广,就能给学生安排专业对口的去处。
在朝堂先后任命了庄三妞、杨喜为官后,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人选择向朝廷贡献独家技术,用以换一个官做。而朝廷得到了这些技术,肯定是要推广出去的,只有把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利国利民。所以未来朝廷肯定会开设各式各样的培训班,这些从培训班里出来的人肩负着转化生产力的重任,直接挂靠工部,获得“吏”的身份。
培训人员时,如果人员已经有了一些基础,这样培训起来就会更顺利。
所以技堂完全可以和朝廷合作!
我先对人才进行一个基础的培养,然后送去你那里进行专项培养;对于我来说,我培养出来的人才没有浪费,对于朝廷来说,这样更有效率了,绝对是双赢。
“不过这样一来,等我死了,我们安信侯府估摸着要把技堂献上。”万商又说。
等到技堂的规模越来越大,很多小吏都和安信侯府有了联系,那时候如果有皇帝怀疑侯府的忠心,那肯定是怎么看怎么可疑。不如一开始就不给皇帝怀疑的机会。
但现在还不用去考虑那么遥远的问题。而且技堂只是把小部分的精英人才输送给朝廷,数量肯定会大大少于朝廷需要培训的人才,不存在侯府垄断了小吏的现象。
詹木宝觉得母亲一切都好,就是总不避讳地说死啊死啊的,啊呸呸!都呸掉!
万平安说:“那要是这样,技堂的规模还要再扩大,五溪铺的院子就不够用了。”
“这没事,五溪铺可以是总校,我们在京郊选个别的地方开分校嘛!”万商说。
就是又要砸好多钱进去了。本来搞科研就花钱,现在还要加大力度培养人才,钱花得更多了。好在用印书坊去皇帝那里换了两个大庄子,她现在私产相当丰富。
三个人就技堂如何扩大规模讨论起来。
万平安说:“生源肯定是不用愁的,一听说是侯府开设的技堂,百姓们都会抢着把孩子送来。咳,说句不好听的,以前听说谁家把孩子卖去妓堂了,第一反应就是这一家子真是丧尽天良。现在说到技堂,大家都默认就是侯府的技堂,都比大拇指。”
万商最开始取“技堂”这个名字,完全是从“技校”一词转变来的。
后来有一阵子她也觉得这么叫好似会叫人误解。
但她一直都没有改名字。既然有一些词语能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变了意思,说明语言本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她盼着终有一日当大家提起“技堂”,第一反应就是一个供所有人学习技术的好地方。她盼着世间能有越来越多的技堂,然后再无妓堂。
讨论到很晚,才讨论出一些章程。
詹木宝想叫表哥留宿,万平安表示还要去父母那里,请父母去正式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