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收回桂林
看完军报摘要和政务摘要,陈刽拿起来了记录部的记录摘要看了起来。
对于陈刽来说,记录部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其地位甚至不在军部之下,为了防止记录部腐化,陈刽每一个记录员所做的记录都需要一式三份。
除了自留一份之外,其中一份需要交到上一级作为备份,另一份则是需要在当地公示,接受所有人的审阅。
而记录员的记录被百姓审阅,也就意味着当地的所有官吏都在被百姓审视。
如此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官吏发生贪腐的事情,毕竟记录员如果所做的记录不全面,或者有所避重就轻,都会被其他人发现,相当于是和其他官吏起到了一个相互监督的作用。
那怕是如此陈刽依然没有绝对放心,所以又重启了明朝的锦衣卫,而且还分为明暗两部。
目前锦衣卫的人数并不多,明部也就下沉到了每个县城,暗部人数更少,不过暗部大多数人都是流动着的,一些是以商人的身份,一些是士卒,一些是学子。
他们会在各个府县,甚至是各个场镇随意流动,走到哪儿算哪,他们会根据百姓的闲聊,各种传闻等信息,再做出针对性的探查该地的不法之事。
所以每次陈刽看记录部的记录摘要,都会结合着锦衣卫的摘要一起看,如果两方没有重合的地方,陈刽一般都不会太重视。
而一旦锦衣卫的摘要和记录部的摘要发生重合,不管是地名重合,还是人名重合,又或者是事件重合,那陈刽就会非常重视,从而派出专人负责去打探。
比如现在陈刽就发现记录部广西桂林分部,就记录着一件强抢新娘致家破人亡的事情。
事情发生在临桂县朝阳乡,时间是三个月前,事因是桂林知府的儿子强抢轿开始,最后新郎一家家破人亡。
当地记录员的记录是新娘家欠钱以女抵债,而新郎家则是逼婚,知府儿子则是路见不平。
可锦衣卫在两个月前听到的传闻则是截然相反,事情正在调查中,目前还可以结果。
酸秀才和老黏之所以都把这件事情做成了摘要呈递给陈刽,应该是考虑到了桂林目前是自治的一个情况。
陈刽拿着手中的册子在桌子上轻轻的敲击着,心里想着桂林的事情。
桂林的自治,并不是因为桂林那地方需要自治,而是当时陈刽赶时间到武汉来,加上当时谢启昆带着城中大小官吏出城投降,态度比较诚恳,陈刽才给了桂林一个自治的机会。
也是想看看,原本的府县在自治的情况下,是不是也会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毕竟当时,甚至是如今华夏部都没那么多官吏。
桂林虽然自治,不过律法却是用的华夏部律法。
陈刽想了想,在锦衣卫的摘要上用红笔批注道:务必查清此案内情,在必要的时候可就近寻求军队支援。
至于记录部的那份摘要上面,陈刽则用黑笔写下了,已阅两个字,以表达心中的不满。
陈刽皱眉想了想,给云华下了一道命令,让他从灵渠派遣一千士卒去南宁换防,路线规划务必经过桂林。
士卒换防行军速度要慢一些,一天四十里就行,如此一来,两支军队的一次换防,路过桂林境内起码会有半个月的时间。
这个时间足够锦衣卫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调查清楚的了,这很可能是解除桂林自治状态的一个契机。
所以,陈刽给刀疤的命令是,如果条件成熟,那就出兵桂林。陈刽的命令以三百里加急的速度传达了下去,很快就到了云华等人的手上。
本人就在武昌的老黏更是派快马把命令传达到了广西。
事情很快就弄清楚了,都没用刀疤出兵,从灵渠出发的一千士卒就把桂林拿了下来。
毕竟桂林投降之后,陈刽自然会解除他们的军事力量,所以整个桂林府其实也就只有不到一千的衙役维持治安,根本就不可能是一千军队的对手,更别说还是一千主力军了。
而且陈刽有言在先,一旦桂林出事,那就会被划为反叛区,大军进来如果不赶紧投降,后果将会是很恐怖的。
所以当锦衣卫联系上灵渠出发的一千士卒,大军准备攻城的时候,谢启昆果断再一次带领桂林大小官吏投降了。
随后刀疤带着三千主力和五千联防队接收桂林,并给陈刽发来了军报。
陈刽当即做出指示,涉及到的相关人等从严从重从快处理,各部官吏尽快入住桂林,对于桂林的各地士绅展开一次审查,让百姓有怨报怨有仇报仇,尽快平复民怨。
同时让谢启坤到武昌述职。
天气渐渐炎热,陈刽无事的时候,喜欢到江边去走走。
现在正是农闲的时候,所以江边有许多百姓,不但有大人,还有不少小娃娃,大人都在捕鱼,小娃娃则在钓鱼虾,还有钓螃蟹的。
螃蟹性寒,需要配合着酒吃,或者姜葱蒜辣椒等调料多,又或者油炸也行,不然只是简单的蒸煮,吃多了很容易拉肚子,所以这时代大多数人都不喜欢吃,特别是普通百姓就更不喜欢吃了。
当然,你要是在灾荒之年,也能给你吃绝种了。
不过目前远远说不上灾荒,百姓再穷困,红薯总是有吃的。
所以长江里面的螃蟹很多,非常多。
陈刽来到一个孤零零钓螃蟹的小娃子不远处,看他钓螃蟹。
这小子大概也就五六岁的样子,钓了十来根杆子,从第一根杆子拉起来,上面居然爬满了螃蟹,小娃子把螃蟹往桶里一抖,又把杆子放了下去,然后取第二根。
就这么从头取到尾,再回来从第一根开始取,居然源源不断,看得陈刽惊奇不已。
“你这一天要钓多少螃蟹啊?”陈刽忍不住问道。
小屁孩斜着眼睛看了陈刽一眼,手上的动作不停,说道:“谁一天到晚没事儿都在钓螃蟹啊,钓满一桶就不钓了。”
“也对,钓太多卖不到钱也没用!”陈刽笑道。
(本章完)
对于陈刽来说,记录部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其地位甚至不在军部之下,为了防止记录部腐化,陈刽每一个记录员所做的记录都需要一式三份。
除了自留一份之外,其中一份需要交到上一级作为备份,另一份则是需要在当地公示,接受所有人的审阅。
而记录员的记录被百姓审阅,也就意味着当地的所有官吏都在被百姓审视。
如此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官吏发生贪腐的事情,毕竟记录员如果所做的记录不全面,或者有所避重就轻,都会被其他人发现,相当于是和其他官吏起到了一个相互监督的作用。
那怕是如此陈刽依然没有绝对放心,所以又重启了明朝的锦衣卫,而且还分为明暗两部。
目前锦衣卫的人数并不多,明部也就下沉到了每个县城,暗部人数更少,不过暗部大多数人都是流动着的,一些是以商人的身份,一些是士卒,一些是学子。
他们会在各个府县,甚至是各个场镇随意流动,走到哪儿算哪,他们会根据百姓的闲聊,各种传闻等信息,再做出针对性的探查该地的不法之事。
所以每次陈刽看记录部的记录摘要,都会结合着锦衣卫的摘要一起看,如果两方没有重合的地方,陈刽一般都不会太重视。
而一旦锦衣卫的摘要和记录部的摘要发生重合,不管是地名重合,还是人名重合,又或者是事件重合,那陈刽就会非常重视,从而派出专人负责去打探。
比如现在陈刽就发现记录部广西桂林分部,就记录着一件强抢新娘致家破人亡的事情。
事情发生在临桂县朝阳乡,时间是三个月前,事因是桂林知府的儿子强抢轿开始,最后新郎一家家破人亡。
当地记录员的记录是新娘家欠钱以女抵债,而新郎家则是逼婚,知府儿子则是路见不平。
可锦衣卫在两个月前听到的传闻则是截然相反,事情正在调查中,目前还可以结果。
酸秀才和老黏之所以都把这件事情做成了摘要呈递给陈刽,应该是考虑到了桂林目前是自治的一个情况。
陈刽拿着手中的册子在桌子上轻轻的敲击着,心里想着桂林的事情。
桂林的自治,并不是因为桂林那地方需要自治,而是当时陈刽赶时间到武汉来,加上当时谢启昆带着城中大小官吏出城投降,态度比较诚恳,陈刽才给了桂林一个自治的机会。
也是想看看,原本的府县在自治的情况下,是不是也会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毕竟当时,甚至是如今华夏部都没那么多官吏。
桂林虽然自治,不过律法却是用的华夏部律法。
陈刽想了想,在锦衣卫的摘要上用红笔批注道:务必查清此案内情,在必要的时候可就近寻求军队支援。
至于记录部的那份摘要上面,陈刽则用黑笔写下了,已阅两个字,以表达心中的不满。
陈刽皱眉想了想,给云华下了一道命令,让他从灵渠派遣一千士卒去南宁换防,路线规划务必经过桂林。
士卒换防行军速度要慢一些,一天四十里就行,如此一来,两支军队的一次换防,路过桂林境内起码会有半个月的时间。
这个时间足够锦衣卫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调查清楚的了,这很可能是解除桂林自治状态的一个契机。
所以,陈刽给刀疤的命令是,如果条件成熟,那就出兵桂林。陈刽的命令以三百里加急的速度传达了下去,很快就到了云华等人的手上。
本人就在武昌的老黏更是派快马把命令传达到了广西。
事情很快就弄清楚了,都没用刀疤出兵,从灵渠出发的一千士卒就把桂林拿了下来。
毕竟桂林投降之后,陈刽自然会解除他们的军事力量,所以整个桂林府其实也就只有不到一千的衙役维持治安,根本就不可能是一千军队的对手,更别说还是一千主力军了。
而且陈刽有言在先,一旦桂林出事,那就会被划为反叛区,大军进来如果不赶紧投降,后果将会是很恐怖的。
所以当锦衣卫联系上灵渠出发的一千士卒,大军准备攻城的时候,谢启昆果断再一次带领桂林大小官吏投降了。
随后刀疤带着三千主力和五千联防队接收桂林,并给陈刽发来了军报。
陈刽当即做出指示,涉及到的相关人等从严从重从快处理,各部官吏尽快入住桂林,对于桂林的各地士绅展开一次审查,让百姓有怨报怨有仇报仇,尽快平复民怨。
同时让谢启坤到武昌述职。
天气渐渐炎热,陈刽无事的时候,喜欢到江边去走走。
现在正是农闲的时候,所以江边有许多百姓,不但有大人,还有不少小娃娃,大人都在捕鱼,小娃娃则在钓鱼虾,还有钓螃蟹的。
螃蟹性寒,需要配合着酒吃,或者姜葱蒜辣椒等调料多,又或者油炸也行,不然只是简单的蒸煮,吃多了很容易拉肚子,所以这时代大多数人都不喜欢吃,特别是普通百姓就更不喜欢吃了。
当然,你要是在灾荒之年,也能给你吃绝种了。
不过目前远远说不上灾荒,百姓再穷困,红薯总是有吃的。
所以长江里面的螃蟹很多,非常多。
陈刽来到一个孤零零钓螃蟹的小娃子不远处,看他钓螃蟹。
这小子大概也就五六岁的样子,钓了十来根杆子,从第一根杆子拉起来,上面居然爬满了螃蟹,小娃子把螃蟹往桶里一抖,又把杆子放了下去,然后取第二根。
就这么从头取到尾,再回来从第一根开始取,居然源源不断,看得陈刽惊奇不已。
“你这一天要钓多少螃蟹啊?”陈刽忍不住问道。
小屁孩斜着眼睛看了陈刽一眼,手上的动作不停,说道:“谁一天到晚没事儿都在钓螃蟹啊,钓满一桶就不钓了。”
“也对,钓太多卖不到钱也没用!”陈刽笑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