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蔡家有女初长成
郭嘉和程昱看着周围激动的人群,其中有百姓,也有军中的将士,不由默默对视一眼。
“英雄纪念碑,这英雄二字,当真是了不得啊。”
“主公此举,当真是英明无比,如今军心可用,再有战事发生,必定人人敢死,个个争先。”
郭嘉和程昱,都被王景的大手笔所赞叹。
倒是程昱有些担心:“这般操作,好事倒是好事,但财力方面能否撑持得住?光是抚恤金就是一大笔钱,更不用提后续的各种销了。”
郭嘉知道程昱没有恶意,但还是提醒他一句:“仲德兄不必忧心此事,别的也就算了,钱粮方面,主公还真是不太缺的。”
屯田已初见成效,得益于良种的大范围推广,王景名下的各处军屯,粮食产量再次激增,而雪盐和铁器的售卖,也获得了十几倍乃至几十倍的超额利润。
如今的中原大地,真要选一个首富出来,王景怕是当之无愧。
什么河北甄家,徐州糜氏,这些名满天下的豪商大贾,在王景面前全都不够看,双方无论是资源还是财力,都差了好几个数量级。
“既如此,我就放心了。”
见郭嘉说得信誓旦旦,程昱也就松了一口气,随后又眉开眼笑起来:“哈哈,学我者生,像我者死,我军有雄厚之财力才可行此计策,其他各路诸侯即便想要跟风效仿,怕是也无能为力了。”
郭嘉同样笑出了声:“然也,所以此法只有主公可用,天下诸侯,谁学谁死。”
其实许多诸侯也知道如何提振军心,这世上的用人之道,无非就是钱给够。可关键就在于大部分诸侯的手里压根儿就没钱,所以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当然,也有诸如袁术之类的蠢货,有钱宁愿拿去自己享受,也不改善一下普通士卒的待遇,搞搞基层建设,以至于上下离心离德,将不用心,士不用命,已然露出了几分败亡之相。
祭拜完了牺牲的烈士,王景准备返回昌邑。
郭嘉却是带着吴敦和尹礼这两人,前来面见王景:“主公,人我给你带来。”
“吾等拜见主公!”
吴敦和尹礼两人当即跪下,战战兢兢,不敢抬头。
王景目光淡然地扫了这两人一眼,此二人本事平平,倒是有个三流拔尖的水准,勉强可用。
见两人举止拘谨,显然是真心来投,王景面上的表情便也温和了几分,对二人勉励了一句:“都起来吧,日后好好做事,我有功必赏。”
“谢过主公。”
如此,君臣之名就此立下。
随后询问两人的特长,尹礼擅长劫掠,属于石头都能榨出油来的狠人。
王景爱惜羽毛,自然不会纵兵劫掠,可随即心思一转,便想到让尹礼去担任县尉,以缉拿盗贼的名义,打击地方豪族,这也算人尽其才了。
至于吴敦,他倒是给了王景一点小小的惊喜。
作为泰山四寇之一,吴敦的武功不是司寇中的第一,不过他却极为擅长山战,在复杂的地形下领兵作战,会有不错的效果。
王景心中顿时有了想法,认为吴敦可以担任典韦的军中司马,协助他专门训练出一支擅长山地作战的部队。
青州和徐州都有大量山地地形,现在开始训练,说不定很快就能派上用场。
“兖州已无大事,看来我也该是时候回一趟洛阳了。”
“主公久不在中枢,回去一趟也好。”
郭嘉和荀攸都十分赞同王景回去坐镇京师之地,其实王景早就想要回返洛阳了,离家许久,怪想念貂蝉和蔡琰她们了。
奈何兖州这四战之地,事情一件接着一件,若非王景有逆天之能,加上早早做好了准备,换一个人过来,怕是直接就要被整崩溃了。
历史上,曹操占据兖州,就待了不到两年时间,之后便是接连遭遇大战,先生与黑山军对阵,之后又是和匈奴人厮杀,除此之外,还有袁术的袭扰,甚至就连陶谦都敢主动来撩虎须,攻打任城。
好在曹操雄才大略,又是兵法大家,最终凭着自身过硬的军事指挥才能打赢了这几场战争。
可即便如此,曹操最后还是屁股都没能坐热呼,便被陈宫暗中背刺,丢了兖州,灰溜溜地跑去许昌舔舐伤口。
若非他当初在兖州收降的青州兵还在,怕是要就此一蹶不振了,哪里还有后来威压天下的曹丞相?
由此可见,兖州这地方,没点能耐,那是真的把握不住。
不过现在冀州内乱,徐州虚弱,袁术与刘表之间更是打得不可开交,居于诸多势力之中的兖州,反而难得的获得了一个平静的外部环境。
王景愣是靠着自己的布局,得到了一个他想要的和平局面。
交待了一番之后,王景当即轻装疾行,踏上前往洛阳的归途。
洛阳,五经博士府。
蔡邕正闷闷不乐地埋头喝酒,而坐在他旁边的,自然是他的至交好友马日磾:“伯喈,如此愁眉苦脸,所为何事啊?”
“唉,还不是为了琰儿的婚事吗?眼瞅着再不嫁人,就要成老姑娘了。”
蔡邕唉声叹气,心情郁郁寡欢,这都是为了女儿的终身大事在发愁。
其实蔡琰才十九岁,风华正茂,这年纪搁在后世,就只是个刚刚上大学的小姑娘,嫁什么人?
妇女的法定结婚是二十周岁好不好!
十九岁连结婚证都领不到,因为犯法!
可是在东汉,女子十四岁都不嫁人,那才是犯法的,家人都得罚钱。
蔡邕倒不是交不起这区区一百二十钱,以他的俸禄,把女儿养在家里好吃好喝地养一辈子都是轻轻松松。
印刷局光是出版他编撰的书籍,每个月向他支付的稿费就高达十万钱。
可女儿总不嫁人,也不是个事儿啊!
指不定外面有多少人说闲话呢,比如河东卫家,卫仲道回去之后郁郁寡欢,听说几个月前居然就莫名其妙的病死了。
卫家因此而迁怒于蔡琰,说就是她把卫仲道给克死的。
就为了这件事,蔡邕最近一直在生闷气,如今几杯黄酒下肚,更是打开了话匣子,问马日磾说道:“翁叔,你来评评理,他们河东卫家,说的这是人话吗?简直不当人子,这是要毁了琰儿的名节啊!”
马日磾自然是向着蔡邕的,因此也为他说话:“伯喈你何必与河东卫家一般见识?他们当初投靠新党,结果后面背弃祁侯,如今之声势可谓江河日下。至于卫仲道之死,我看他天生就是短命的相,幸亏你当初没把昭姬嫁去卫家,否则岂不是让她去守活寡?”
蔡邕向马日磾抱怨了几句,心情好了不少,但脸上愁容却是不减:“唉,可现在是彻底没人上门求亲了啊,总不能我亲自出马去求婿吧?”
好歹是个大文豪,书法家,享誉天下的一方名士。
蔡邕实在是拉不下这个脸,再说了,在他眼里,自己的女儿知书达理,才华横溢,更是生得容月貌,丽质天成,怎么也不该落到没人要,主动娶夫婿的地步吧?
倒是马日磾,听了这话之后,最近微斜,笑着说道:“求婿,亦无不可啊。”
“不是,翁叔你此话怎解?我圉县蔡氏不要面子的吗?”
蔡邕还以为马日磾在寻自己开心,事关女儿的名声和终身大事,他脸上浮现出几分愠怒。
就算是好朋友,这种玩笑也开不得!
然而马日磾却非在和蔡邕开玩笑,反而一脸认真地提了个建议:“千金易得,良婿难求啊,此事伯喈你确实应该认真考虑一下。”“求婿?我?”
蔡邕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马日磾见蔡邕如此呆板,只得提醒他:“伯喈,我且问你,琰儿自卫仲道之后,可曾与别的男子有过交集?”
“没有了啊,琰儿自拒婚之后,就一直在家中看书,又或者去书院中教书,除了偶尔与祁侯讨论……等等,翁叔你让我求的这个婿,该不会就是王元旭吧?”
马日磾揶揄道:“这位可是千古难求的乘龙快婿啊,不好吗?”
蔡邕却是一脸苦笑:“这事儿,我完全没想过啊。”
马日磾叹气:“昭姬和祁侯的关系,有心人都看在眼里,你以为没人上门娶亲,当真是害怕区区一个河东卫氏吗?”
蔡邕这才明白,之所以朝中权贵无人上门求娶蔡琰,居然是因为害怕被王景报复。
虽说王景从未对外表过态,可外面的人自己也会猜测啊,就算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也没人敢来尝试。
毕竟得罪过王景的人,现在还能喘气的,也没几个了。
而王景对此则是一无所知,他人都不在洛阳,一口黑锅,便从天而降,扣在了他的脑门上。
得知前因后果,蔡邕再次发出苦笑:“这事情闹得,不至于吧?”
马日磾懒得再劝,直接建议道:“伯喈,是与不是,把昭姬叫来询问一番,不就一清二楚了吗?”
蔡邕当即恍然大悟,让仆人去把蔡琰叫了出来,然后心急火燎地问道:“昭姬,为父问你,是不是已经有心上人了?”
“啊?父……父亲为何突然问及此事?”
平日里聪明伶俐,无论诗词歌赋都能对答如流的才女蔡琰,此刻却是羞红了面颊,支支吾吾,话都说不利索。
一看女儿这般动情的模样,蔡邕哪里还不明白,当即又问:“可是那王元旭?”
“啊?”
被人揭破心思,蔡琰脸上的云霞,更加红颜,娇嫩的皮肤,仿佛能滴出水来一般。只见她纤细的腰肢,扭扭捏捏,不敢去正视父亲的目光。
最初在陈留相交于微末,之后又被王景的才学和气魄所折服,尤其是父亲蔡邕身陷囹圄之时,王景挺身而出,不仅让蔡邕得脱牢狱之灾,还替他挡下了前来刺杀的兵家隐门刺客。
如此种种,蔡琰早已对王景芳心暗许,究竟是喜欢还是依赖,就连她也分不清了。
“昭姬,是或不是,你倒是给个准话啊。”
见父亲再三追问,蔡琰没有办法,最后只能羞赧地点了点头,轻轻地吐出一个字:“嗯。”
还真是这样!
蔡邕有些傻眼了,随后整个人又惆怅不已。
自己的女儿要是喜欢别家的青年才俊也就算了,以他现在的地位和权力,豁出去这张老脸,也有信心能把亲事谈下来。
可对象是王景,蔡邕心中就完全没底了。
马日磾却是在一旁怂恿说道:“伯喈,事关琰儿的终身幸福,试试总归不是什么坏事,说不定祁侯本身就有迎娶昭姬的心思呢?”
为了女儿,蔡邕一咬牙,一狠心,决定豁出去了。
更何况像王景这样的乘龙快婿,那真是天下间独一份的,打着灯笼没处找的绝世好女婿,要是能结成亲家,那真是天大的幸事。
王景和郭嘉还有荀攸刚回到洛阳,太尉黄琬就亲自驾车过来相邀。
目送黄琬与王景同车而去之后,荀攸微微出了会儿神,在他看来,黄琬虽然已经加入了新党,但本身还是更与旧党中的保皇派势力更加亲近。
即便黄琬想要对王景示好,也有其他的方式可选,何必要单独设宴请之?
而且是去太尉府上,就不怕阵营派系中,有人会心生不满?
“奉孝,你观太尉大人此番相请主公,究竟是何用意?”
荀攸向身旁的郭嘉问道。
“此举倒是颇有蹊跷之处,不过想来太尉大人行事定有深意,难不成是见主公英武不凡,有意结个亲家?听说太尉家里有个孙女,年方二八,芳华正茂……我看我等不必过于担心此事,主公神勇无敌,身边又有玄鳞十二卫随行,即便太尉府是龙潭虎穴,怕是也困不住主公这样的天之骄龙啊。”
别说郭嘉和荀攸二人心中纳罕,便是王景自己,突然收到黄琬的宴请也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上车之后,黄琬便言明他这次宴请,其实完全是受人所托不得不为,
可当王景向他问起究竟是何人所托,又是所为何事的时候,黄琬却又语焉不详,旁顾左右而言他,就是不肯透露事情,真是让王景听得如坠云雾里。
最后王景干脆也安静下来,不再发问,反正究竟是什么事情,一会儿便能知晓。
在王景想来,以太尉黄琬的人品和智商,在如何也不至于蠢到会在洛阳设局谋害自己。
闲着无事,王景便与黄琬聊起了两人当年在豫州并肩作战,讨伐贼寇之事。
治理豫州本就是黄琬政绩中最亮眼的履历,因一聊起这个话题,黄琬便来了精神,说话也滔滔不绝起来,言辞之中对王景的赞赏极为真诚。
这一来二去的,两人还真聊得挺开心的。
等到了太尉府,黄琬却将王景引进一处偏厅之中,此时早有一个面容儒雅的中年文士在此等候,正是秘书监蔡邕。
“元旭,今日正是伯喈托老夫约你前来,说是有要是相商,伯喈博学多才,蜚声海内,你们好好聊聊,老夫先去准备酒菜,失陪了。”
黄琬让下人给王景上了茶水,再为他引见了蔡邕之后便闪身出屋,偌大的偏厅里,此时便只剩下了蔡邕与王景两人四目相对。
“伯喈先生,不知今日唤末将前来,有何指教?”
王景有些哭笑不得,这蔡邕可真是会搞事情,真要宴请自己,直接发请帖不就好了吗?
还要通过黄琬来邀请,弄得神神秘秘的,跟地下党接头似的。
王景虽然年轻,但位高权重,更对自己有救命之恩,知遇之恩。
因此蔡邕其实是不太想在王景面前摆谱的,但为了女儿的终生幸福,他也是豁出去了。
只见蔡邕正襟危坐,面容沉肃,朗声说道:“世人皆言祁侯少年英才,天下无双,以弱冠之龄便屡破贼众,平定叛乱,如今又得天子册封,天下英才,无人能及元旭万一。”
蔡邕不动声色的狠夸了王景一番。
王景也乐得陪蔡邕唱这场大戏,笑着回敬道:“伯喈先生乃当今名士,世所共扬,文章锦绣,诗赋隽永,便是乡野村夫也曾闻听先生大名,实乃儒者中之翘楚也,能得先生赞颂,景实在惶恐。”
王景不傻,看到蔡邕这般做派,也大致上猜到了他的目的。
可王景是万万想不到,蔡琰对自己居然用情至深,便连这些女儿家羞于启齿之事也与父亲明言。这事闹得,让王景仓促间一点准备都没有,蔡邕这个未来的老丈人,居然就这样主动找上门来了。
虽然严格意义上,蔡邕不过是个下属。
但王景还是把蔡邕摆在了岳丈的位置上,因此语气中,多了几分恭敬。
反正多说点恭维之词总不会错,文人所好者,无非就是一个“名”字,实在不行再随机应变,谁知话刚说完却隐隐闻听旁边屋内一声轻笑。
蔡邕答应女儿之后也是破费思量,求婿这种事,说出去也太难听了,万一不成功,更是直接社死都有可能。
因此左思右想之下,蔡邕才通过马日磾找到了黄琬。(本章完)
“英雄纪念碑,这英雄二字,当真是了不得啊。”
“主公此举,当真是英明无比,如今军心可用,再有战事发生,必定人人敢死,个个争先。”
郭嘉和程昱,都被王景的大手笔所赞叹。
倒是程昱有些担心:“这般操作,好事倒是好事,但财力方面能否撑持得住?光是抚恤金就是一大笔钱,更不用提后续的各种销了。”
郭嘉知道程昱没有恶意,但还是提醒他一句:“仲德兄不必忧心此事,别的也就算了,钱粮方面,主公还真是不太缺的。”
屯田已初见成效,得益于良种的大范围推广,王景名下的各处军屯,粮食产量再次激增,而雪盐和铁器的售卖,也获得了十几倍乃至几十倍的超额利润。
如今的中原大地,真要选一个首富出来,王景怕是当之无愧。
什么河北甄家,徐州糜氏,这些名满天下的豪商大贾,在王景面前全都不够看,双方无论是资源还是财力,都差了好几个数量级。
“既如此,我就放心了。”
见郭嘉说得信誓旦旦,程昱也就松了一口气,随后又眉开眼笑起来:“哈哈,学我者生,像我者死,我军有雄厚之财力才可行此计策,其他各路诸侯即便想要跟风效仿,怕是也无能为力了。”
郭嘉同样笑出了声:“然也,所以此法只有主公可用,天下诸侯,谁学谁死。”
其实许多诸侯也知道如何提振军心,这世上的用人之道,无非就是钱给够。可关键就在于大部分诸侯的手里压根儿就没钱,所以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当然,也有诸如袁术之类的蠢货,有钱宁愿拿去自己享受,也不改善一下普通士卒的待遇,搞搞基层建设,以至于上下离心离德,将不用心,士不用命,已然露出了几分败亡之相。
祭拜完了牺牲的烈士,王景准备返回昌邑。
郭嘉却是带着吴敦和尹礼这两人,前来面见王景:“主公,人我给你带来。”
“吾等拜见主公!”
吴敦和尹礼两人当即跪下,战战兢兢,不敢抬头。
王景目光淡然地扫了这两人一眼,此二人本事平平,倒是有个三流拔尖的水准,勉强可用。
见两人举止拘谨,显然是真心来投,王景面上的表情便也温和了几分,对二人勉励了一句:“都起来吧,日后好好做事,我有功必赏。”
“谢过主公。”
如此,君臣之名就此立下。
随后询问两人的特长,尹礼擅长劫掠,属于石头都能榨出油来的狠人。
王景爱惜羽毛,自然不会纵兵劫掠,可随即心思一转,便想到让尹礼去担任县尉,以缉拿盗贼的名义,打击地方豪族,这也算人尽其才了。
至于吴敦,他倒是给了王景一点小小的惊喜。
作为泰山四寇之一,吴敦的武功不是司寇中的第一,不过他却极为擅长山战,在复杂的地形下领兵作战,会有不错的效果。
王景心中顿时有了想法,认为吴敦可以担任典韦的军中司马,协助他专门训练出一支擅长山地作战的部队。
青州和徐州都有大量山地地形,现在开始训练,说不定很快就能派上用场。
“兖州已无大事,看来我也该是时候回一趟洛阳了。”
“主公久不在中枢,回去一趟也好。”
郭嘉和荀攸都十分赞同王景回去坐镇京师之地,其实王景早就想要回返洛阳了,离家许久,怪想念貂蝉和蔡琰她们了。
奈何兖州这四战之地,事情一件接着一件,若非王景有逆天之能,加上早早做好了准备,换一个人过来,怕是直接就要被整崩溃了。
历史上,曹操占据兖州,就待了不到两年时间,之后便是接连遭遇大战,先生与黑山军对阵,之后又是和匈奴人厮杀,除此之外,还有袁术的袭扰,甚至就连陶谦都敢主动来撩虎须,攻打任城。
好在曹操雄才大略,又是兵法大家,最终凭着自身过硬的军事指挥才能打赢了这几场战争。
可即便如此,曹操最后还是屁股都没能坐热呼,便被陈宫暗中背刺,丢了兖州,灰溜溜地跑去许昌舔舐伤口。
若非他当初在兖州收降的青州兵还在,怕是要就此一蹶不振了,哪里还有后来威压天下的曹丞相?
由此可见,兖州这地方,没点能耐,那是真的把握不住。
不过现在冀州内乱,徐州虚弱,袁术与刘表之间更是打得不可开交,居于诸多势力之中的兖州,反而难得的获得了一个平静的外部环境。
王景愣是靠着自己的布局,得到了一个他想要的和平局面。
交待了一番之后,王景当即轻装疾行,踏上前往洛阳的归途。
洛阳,五经博士府。
蔡邕正闷闷不乐地埋头喝酒,而坐在他旁边的,自然是他的至交好友马日磾:“伯喈,如此愁眉苦脸,所为何事啊?”
“唉,还不是为了琰儿的婚事吗?眼瞅着再不嫁人,就要成老姑娘了。”
蔡邕唉声叹气,心情郁郁寡欢,这都是为了女儿的终身大事在发愁。
其实蔡琰才十九岁,风华正茂,这年纪搁在后世,就只是个刚刚上大学的小姑娘,嫁什么人?
妇女的法定结婚是二十周岁好不好!
十九岁连结婚证都领不到,因为犯法!
可是在东汉,女子十四岁都不嫁人,那才是犯法的,家人都得罚钱。
蔡邕倒不是交不起这区区一百二十钱,以他的俸禄,把女儿养在家里好吃好喝地养一辈子都是轻轻松松。
印刷局光是出版他编撰的书籍,每个月向他支付的稿费就高达十万钱。
可女儿总不嫁人,也不是个事儿啊!
指不定外面有多少人说闲话呢,比如河东卫家,卫仲道回去之后郁郁寡欢,听说几个月前居然就莫名其妙的病死了。
卫家因此而迁怒于蔡琰,说就是她把卫仲道给克死的。
就为了这件事,蔡邕最近一直在生闷气,如今几杯黄酒下肚,更是打开了话匣子,问马日磾说道:“翁叔,你来评评理,他们河东卫家,说的这是人话吗?简直不当人子,这是要毁了琰儿的名节啊!”
马日磾自然是向着蔡邕的,因此也为他说话:“伯喈你何必与河东卫家一般见识?他们当初投靠新党,结果后面背弃祁侯,如今之声势可谓江河日下。至于卫仲道之死,我看他天生就是短命的相,幸亏你当初没把昭姬嫁去卫家,否则岂不是让她去守活寡?”
蔡邕向马日磾抱怨了几句,心情好了不少,但脸上愁容却是不减:“唉,可现在是彻底没人上门求亲了啊,总不能我亲自出马去求婿吧?”
好歹是个大文豪,书法家,享誉天下的一方名士。
蔡邕实在是拉不下这个脸,再说了,在他眼里,自己的女儿知书达理,才华横溢,更是生得容月貌,丽质天成,怎么也不该落到没人要,主动娶夫婿的地步吧?
倒是马日磾,听了这话之后,最近微斜,笑着说道:“求婿,亦无不可啊。”
“不是,翁叔你此话怎解?我圉县蔡氏不要面子的吗?”
蔡邕还以为马日磾在寻自己开心,事关女儿的名声和终身大事,他脸上浮现出几分愠怒。
就算是好朋友,这种玩笑也开不得!
然而马日磾却非在和蔡邕开玩笑,反而一脸认真地提了个建议:“千金易得,良婿难求啊,此事伯喈你确实应该认真考虑一下。”“求婿?我?”
蔡邕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马日磾见蔡邕如此呆板,只得提醒他:“伯喈,我且问你,琰儿自卫仲道之后,可曾与别的男子有过交集?”
“没有了啊,琰儿自拒婚之后,就一直在家中看书,又或者去书院中教书,除了偶尔与祁侯讨论……等等,翁叔你让我求的这个婿,该不会就是王元旭吧?”
马日磾揶揄道:“这位可是千古难求的乘龙快婿啊,不好吗?”
蔡邕却是一脸苦笑:“这事儿,我完全没想过啊。”
马日磾叹气:“昭姬和祁侯的关系,有心人都看在眼里,你以为没人上门娶亲,当真是害怕区区一个河东卫氏吗?”
蔡邕这才明白,之所以朝中权贵无人上门求娶蔡琰,居然是因为害怕被王景报复。
虽说王景从未对外表过态,可外面的人自己也会猜测啊,就算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也没人敢来尝试。
毕竟得罪过王景的人,现在还能喘气的,也没几个了。
而王景对此则是一无所知,他人都不在洛阳,一口黑锅,便从天而降,扣在了他的脑门上。
得知前因后果,蔡邕再次发出苦笑:“这事情闹得,不至于吧?”
马日磾懒得再劝,直接建议道:“伯喈,是与不是,把昭姬叫来询问一番,不就一清二楚了吗?”
蔡邕当即恍然大悟,让仆人去把蔡琰叫了出来,然后心急火燎地问道:“昭姬,为父问你,是不是已经有心上人了?”
“啊?父……父亲为何突然问及此事?”
平日里聪明伶俐,无论诗词歌赋都能对答如流的才女蔡琰,此刻却是羞红了面颊,支支吾吾,话都说不利索。
一看女儿这般动情的模样,蔡邕哪里还不明白,当即又问:“可是那王元旭?”
“啊?”
被人揭破心思,蔡琰脸上的云霞,更加红颜,娇嫩的皮肤,仿佛能滴出水来一般。只见她纤细的腰肢,扭扭捏捏,不敢去正视父亲的目光。
最初在陈留相交于微末,之后又被王景的才学和气魄所折服,尤其是父亲蔡邕身陷囹圄之时,王景挺身而出,不仅让蔡邕得脱牢狱之灾,还替他挡下了前来刺杀的兵家隐门刺客。
如此种种,蔡琰早已对王景芳心暗许,究竟是喜欢还是依赖,就连她也分不清了。
“昭姬,是或不是,你倒是给个准话啊。”
见父亲再三追问,蔡琰没有办法,最后只能羞赧地点了点头,轻轻地吐出一个字:“嗯。”
还真是这样!
蔡邕有些傻眼了,随后整个人又惆怅不已。
自己的女儿要是喜欢别家的青年才俊也就算了,以他现在的地位和权力,豁出去这张老脸,也有信心能把亲事谈下来。
可对象是王景,蔡邕心中就完全没底了。
马日磾却是在一旁怂恿说道:“伯喈,事关琰儿的终身幸福,试试总归不是什么坏事,说不定祁侯本身就有迎娶昭姬的心思呢?”
为了女儿,蔡邕一咬牙,一狠心,决定豁出去了。
更何况像王景这样的乘龙快婿,那真是天下间独一份的,打着灯笼没处找的绝世好女婿,要是能结成亲家,那真是天大的幸事。
王景和郭嘉还有荀攸刚回到洛阳,太尉黄琬就亲自驾车过来相邀。
目送黄琬与王景同车而去之后,荀攸微微出了会儿神,在他看来,黄琬虽然已经加入了新党,但本身还是更与旧党中的保皇派势力更加亲近。
即便黄琬想要对王景示好,也有其他的方式可选,何必要单独设宴请之?
而且是去太尉府上,就不怕阵营派系中,有人会心生不满?
“奉孝,你观太尉大人此番相请主公,究竟是何用意?”
荀攸向身旁的郭嘉问道。
“此举倒是颇有蹊跷之处,不过想来太尉大人行事定有深意,难不成是见主公英武不凡,有意结个亲家?听说太尉家里有个孙女,年方二八,芳华正茂……我看我等不必过于担心此事,主公神勇无敌,身边又有玄鳞十二卫随行,即便太尉府是龙潭虎穴,怕是也困不住主公这样的天之骄龙啊。”
别说郭嘉和荀攸二人心中纳罕,便是王景自己,突然收到黄琬的宴请也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上车之后,黄琬便言明他这次宴请,其实完全是受人所托不得不为,
可当王景向他问起究竟是何人所托,又是所为何事的时候,黄琬却又语焉不详,旁顾左右而言他,就是不肯透露事情,真是让王景听得如坠云雾里。
最后王景干脆也安静下来,不再发问,反正究竟是什么事情,一会儿便能知晓。
在王景想来,以太尉黄琬的人品和智商,在如何也不至于蠢到会在洛阳设局谋害自己。
闲着无事,王景便与黄琬聊起了两人当年在豫州并肩作战,讨伐贼寇之事。
治理豫州本就是黄琬政绩中最亮眼的履历,因一聊起这个话题,黄琬便来了精神,说话也滔滔不绝起来,言辞之中对王景的赞赏极为真诚。
这一来二去的,两人还真聊得挺开心的。
等到了太尉府,黄琬却将王景引进一处偏厅之中,此时早有一个面容儒雅的中年文士在此等候,正是秘书监蔡邕。
“元旭,今日正是伯喈托老夫约你前来,说是有要是相商,伯喈博学多才,蜚声海内,你们好好聊聊,老夫先去准备酒菜,失陪了。”
黄琬让下人给王景上了茶水,再为他引见了蔡邕之后便闪身出屋,偌大的偏厅里,此时便只剩下了蔡邕与王景两人四目相对。
“伯喈先生,不知今日唤末将前来,有何指教?”
王景有些哭笑不得,这蔡邕可真是会搞事情,真要宴请自己,直接发请帖不就好了吗?
还要通过黄琬来邀请,弄得神神秘秘的,跟地下党接头似的。
王景虽然年轻,但位高权重,更对自己有救命之恩,知遇之恩。
因此蔡邕其实是不太想在王景面前摆谱的,但为了女儿的终生幸福,他也是豁出去了。
只见蔡邕正襟危坐,面容沉肃,朗声说道:“世人皆言祁侯少年英才,天下无双,以弱冠之龄便屡破贼众,平定叛乱,如今又得天子册封,天下英才,无人能及元旭万一。”
蔡邕不动声色的狠夸了王景一番。
王景也乐得陪蔡邕唱这场大戏,笑着回敬道:“伯喈先生乃当今名士,世所共扬,文章锦绣,诗赋隽永,便是乡野村夫也曾闻听先生大名,实乃儒者中之翘楚也,能得先生赞颂,景实在惶恐。”
王景不傻,看到蔡邕这般做派,也大致上猜到了他的目的。
可王景是万万想不到,蔡琰对自己居然用情至深,便连这些女儿家羞于启齿之事也与父亲明言。这事闹得,让王景仓促间一点准备都没有,蔡邕这个未来的老丈人,居然就这样主动找上门来了。
虽然严格意义上,蔡邕不过是个下属。
但王景还是把蔡邕摆在了岳丈的位置上,因此语气中,多了几分恭敬。
反正多说点恭维之词总不会错,文人所好者,无非就是一个“名”字,实在不行再随机应变,谁知话刚说完却隐隐闻听旁边屋内一声轻笑。
蔡邕答应女儿之后也是破费思量,求婿这种事,说出去也太难听了,万一不成功,更是直接社死都有可能。
因此左思右想之下,蔡邕才通过马日磾找到了黄琬。(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