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经济特区?!
第172章 经济特区?!
翌日,正午一点。
辅导班准时将所有学生拉入阶梯教室空间。
众人一进去,目光齐刷刷落在了一个生面孔上,除了某几个人之外,其余眼神都满是打量和怀疑。
其实到现在大家已经很习惯有新人进来这件事了,哪怕是留着辫子头、刚来过一次的的新人胤禛本人,也听说了辅导班拉新人进来的大致规律,所以并不觉得有新人来这件事有多奇怪。
奇怪的是……
“诸位昨日不是说,朕被拉进来之前,你们都提前听到了提示,所以才会对朕如此抱有敌意吗?”
胤禛颇为不解,看看朱元璋,又看看李世民:
“但这一位新来的……呃,同窗,朕先前并没有听到他要进来的消息。”
“难不成,是因为朕只会在此处短暂停留,与你们不同?你们先前都知道他要来?”
其实不必回答,胤禛很快也看出来,事情并非自己所猜测的那样。
不是他权限不够所以没有提示,而是几乎所有人都不知道这人是谁,辅导班里的新老学生,没有一个人提前得知消息。
之所以说“几乎”,是因为胤禛是在场皇帝之中最会察言观色的。
不是说其他皇帝们没有眼力见,只是他们大多没有经历过兄弟之间数十年的争斗,很少有能跟胤禛一样装了几十年孙子才登基的皇帝,过往的那些年里,胤禛已经将察言观色给刻进骨子里了,一旦需要用到,眼力见就会跟肌肉反应一样冒出来。
比如现在。
胤禛感受了一下现场的微妙气氛,在朱元璋与李世民把自己夹在中间的情况下,轻咳一声开口。
“明太祖,你认识这人?”
所有的目光从陌生人脸上齐刷刷地转到了朱元璋脸上。
朱元璋倒是没有对点破这件事的胤禛发火。瞒,不可能瞒得住,现在宋慎还没来上课,但只要他出现了就一定会介绍新人,无非是盏茶功夫的事情而已。
他定定地看着新来的学生,看着对方那张强自镇定却眼角狂跳的脸,忽然笑了。
“百室,这么巧,你也来了?”
“早知今日,咱昨夜就不去找你,等到进辅导班再跟你说了。”
“对了——你是什么时候知道自己要进入这个辅导班的,怎么都没听伱提起呀?”
来人,正是大明的韩国公,洪武朝的元老级人物,李善长。
李善长看着自家陛下那张似笑非笑、温和到让人害怕的脸,心里有苦说不出,汗流浃背都不能形容他现在的感受。
虽然还不知道现在这鬼地方是哪里,也不知道自己又是怎么被拉进来的,但他知道一件事。
陛下在猜忌他,而且比从前胡惟庸的事情更甚!
李善长哆哆嗦嗦地行了礼,才道:
“陛下容禀,臣也不知是怎么回事,方才午时用过饭,臣精力不济正想打個盹,忽的就听见了一个极诡异的声音,眨眼的功夫,天旋地转一番便到了这里……臣真的不知怎么回事啊!”
“而且,而且臣昨夜去相府赴宴了,子夜过后回家倒头便睡,年纪大了之后熬不了夜,今日一直累得慌,连房门都没出去一步……还请陛下明鉴!”
朱元璋眼中的凶光一闪而逝,听完了他的话,突如其来的杀意才终于彻底散去。
不是他猜忌成性,也不是因为对李善长有看法。
只是,作为辅导班的第一批学生,朱元璋清楚地知道,后面进来的所有新人,老学生们都会提前知道消息,偏偏李善长是个例外,毫无预兆地就出现在了这里,他不能确定眼前的这个李善长是怎么回事。
事情发生得蹊跷,刚好踩在了他派李善长去胡惟庸那儿当谍探拱火的节骨眼上,由不得他不多想。
顿了顿,朱元璋脸上的笑意真切了几分,上前亲自将李善长扶起,还拍了拍他肩膀。
“百室莫怪,这节骨眼你实在来得巧,大家又都没提前听说消息,咱不仅要为自己,也得为诸位同窗们问清缘由才好。”
“来,你坐咱边上吧。”
他主动拉着李善长,将其按在了自己那个位置的左手边,右边当然是朱标。
原本左边那个位置上坐着的人显然也认识李善长,但什么也没说,只是冷冷睨了他一眼,就起身换了一个地方。
李善长看着那个跟朱元璋年龄相仿的人,眼里满是疑惑——
总觉得这人眼熟,而且对方既跟陛下同桌,看神色又像是认识自己的样子,应该是朝廷里的谁,但他偏偏不记得哪里有这样威势逼人的一号人物。
身形看着像是武将,可那气质,也绝非普通武将能有的。李善长当年跟意气风发的常遇春、徐达关系都不错,但那两人只是气场强大了些,并没有这么浓烈的压迫感。
硬要说……这人的气质,像陛下。
李善长被自己的脑补给吓了一跳,赶紧收回思绪。
但没等他完全掩盖住情绪,便感觉肩膀上传来了重重的几下拍打。
“百室,来,咱给你介绍介绍。”
抬头一看,果然是朱元璋那只蒲扇大的巴掌在拍自己。
朱元璋笑眯眯地指了指刚才让开位置的那人:
“这是咱家老四,棣儿,你最近两年都没见过他吧?”
李善长:??!
不是。
他知道燕王殿下回京的事情,也知道陛下下旨让诸藩王全数回京建宅,不过因为他想明哲保身、不愿意掺合这些,即便燕王回京有一阵子了没有去凑热闹拜访。正如陛下所言,他上回见到燕王殿下,还是在各个藩王出发去凤阳练兵的时候了。
怪不得眼熟,怪不得这人又认识自己、又能跟陛下和太子坐一起!
可这他娘的才过了多久,怎么燕王看着就跟陛下一般年岁了?
凤阳城的土地难道还能吸人精气,两年当作三十年不成?!
再好的养气功夫也经不起这样的惊吓和嚯嚯。
李善长脸上的惊骇太过明显,惹得其他人都暂时放下了疑心,各自都带上了笑意。
他们都知道朱棣是怎么一回事,但刚进来的李善长绝对不知道,他只会觉得是自己撞鬼了。
跟新人搞这些……朱元璋真他娘的蔫儿坏啊。
“诸位同窗,介绍一下,这是咱大明朝的韩国公,开国功臣之首,从前的丞相,李善长。”
“他年纪不小了,告老在家许久,咱也没想到他会突然被拉进这里来,看来他自己也不清楚是怎么回事。”
朱元璋先跟其他人说明了李善长的身份,而后才笑着继续同他解释:
“那边身材最高的是秦始皇嬴政,他旁边是蒙恬;那个坐没坐相看着没骨头的是汉武帝刘彻,他旁边是汉初三杰中的张良;这是唐太宗李世民,他后头那几尊佛是长孙无忌、房玄龄、李靖和程咬金。”
“咱跟标儿、老四,你都认识,其余的,除了那个辫子头之外,都是老朱家后世皇帝,不过不用搭理,他们要么是蠢货要么是草包。辫子头那个——雍正,你自己介绍一下?”
要让朱元璋坦然跟自己麾下类比萧何的老臣说大明是如何亡国,后来又如何被异族入主中原……他虽然对胤禛本人没什么敌意,但说出口还是挺难的。
胤禛张张嘴,一时有点卡壳。年代在洪武之后的其他皇帝,脸上的神色跟他一样诡异。
洪武四大案闹得那样血流成河,李善长又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人物之一,他们怎么可能没听说过。
想到往后会发生的事,又看到现在朱元璋跟李善长看起来如此君臣和睦……
真是有些让人脊背发凉。
半晌。
胤禛才将自己思绪尽量收回,简单解释:
“朕乃大清皇帝,名爱新觉罗胤禛,年号雍正。大清是国号,接替大明坐了天下,祖上来自辽东,并非汉人。”
李善长:……
李善长现在人都已经傻了,脑子有点转不过来,没有太在意接替大明的王朝是异族统治。
这意思是,他面前的全都是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
但问题在于,太子殿下和燕王殿下为什么是例外?
太子殿下也就罢了,照陛下这个宠法,说他日后年纪大了会心甘情愿把皇位禅让给太子都有可能,可燕王殿下他凭什么?如果照前头那些人看,且不论他们是人是鬼,总归都来自不同的时代,难道自己见到的朱棣,并非洪武十年的那一个?
如昨夜见到的一模一样的年轻太子,四十多岁的中年朱棣,以及,其余几个朱家后世皇帝……
李善长心里冒出一个荒谬的念头。
“陛下,臣有一事,不知当不当问?”
朱元璋最烦有人说这句话。
“别整那虚的,想问就问,在这儿咱又不会砍了你,谁都不能砍了谁。”
李善长看了一眼朱棣,小心翼翼地问:
“看起来,这里都是千百年来的帝王将相,太子殿下也算是半个皇帝了。”
“敢问,燕王殿下为何在此?他不是帝王将相吧?”
朱棣皮笑肉不笑地盯回去,没让父亲解释,而是自己开口回答:
“你怎么知道朕不是?”
一瞬间,李善长脑门上的汗跟开了闸一样顺流而下,直从下巴往下滴。
倒反天罡……倒反天罡!
朱棣敢在陛下和太子殿下面前自称朕?!
他疯了吧!
“哟,又聊着呢!”
众人听见一道熟悉的声音传来,齐齐转头看去,原来是宋慎从办公室出来走上讲台了。
宋慎像个小老头似的抱着保温杯嘬了两口热茶,笑眯眯地看着凑到一堆的学生们:
“我本来还打算介绍一下来着,没想到你们都已经聊上了。”
“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多说,大家都回位置上啊,咱们今天得先给朱棣同学的卷子打分,再评下一个同学的卷。”
他动动手指,轻点鼠标,大屏幕上出现了之前朱棣的那份答卷。
“评分维度如下——”
“一,国策是否具有可行性。”
“二,其完善程度和考量范围是否周全。”
“三,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占比,综合考虑。”
“四,对国运的影响程度,这个可以商榷。”
“五,个人偏好。”
“这五个评分维度各占二十分,总分一百,现在大家可以在自己面前的纸上写下自己对永乐帝朱棣的评分了,最后的分数会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数。”
说完,众人面前的桌上再度出现纸笔,上面还有一张表格,表上五行就是刚才宋慎说的评分栏。
只有李善长和胤禛面前没有。
宋慎看了看他们,特意解释了一句:
“你们是这两天新来的,没有参与过上次分析朱棣同学卷子的讨论,让你们打分是不太公平的,下一个同学的卷子,大家都有机会。”
李善长倒是不介意被排除在外,他也知道自己一个新来的没什么立场参与。
但问题是……什么叫,永乐帝朱棣?
这位不显山不露水的燕王殿下,最后居然当了皇帝,这他娘的怎么可能啊!
胤禛更不介意,他本就只会在这里呆几天,最想知道的当然还是有关大清和自己的事情,对于评判前朝没有什么兴趣,只是看着众人交头接耳。
“先生,虽然百室没有看过老四的卷子,但他眼光能力都是一流的,咱能否同他讨论?”
朱元璋看看表格,举手问道。
宋慎的面色有点古怪,跟其他年代往后的皇帝们类似,不过还是欣然点头:
“请便。”
朱元璋开始低声向李善长解释朱棣提出来的国策方略,着重说明了两京制的事情,因为这基本上就是朱棣那份卷子的基调了。
李善长就那么听着,纵使心里还是困惑朱棣到底怎么当上的皇帝,但越是往后听,眼睛瞪得越是大。
等朱元璋彻底讲了个明白,李善长才张张嘴:
“陛下,臣有一问,不知……”
朱元璋:……
他烦了。
“有话说有屁放,你别吞吞吐吐的,在这里不论你说了什么,咱都不会与你计较!”
李善长看出他要发火,赶紧直言:
“陛下,臣以为此事似乎有理,北平此地作为国都是不错的,但既然要迁都,便不能再留这样一个名头给应天府。”
“不若先定都北平,而后直接将应天的等级提拔一节,例如应天府应交赋税越多,则减免越多,或是南方士子可费更少的银子去北方科考,又例如北平与应天可有某些地方互相帮衬,像是丝绸和海上来的东西优先供给北平……”
他没有将声音压低。
讲台上的宋慎将李善长的话听了个七七八八。
“卧槽,牛逼。”
宋慎直接对着李善长挑起大拇哥。
不愧是能让朱元璋将他类比为萧何的存在,一个古人,居然能提前几百年想到经济特区的存在,真他妈神了!
(本章完)
翌日,正午一点。
辅导班准时将所有学生拉入阶梯教室空间。
众人一进去,目光齐刷刷落在了一个生面孔上,除了某几个人之外,其余眼神都满是打量和怀疑。
其实到现在大家已经很习惯有新人进来这件事了,哪怕是留着辫子头、刚来过一次的的新人胤禛本人,也听说了辅导班拉新人进来的大致规律,所以并不觉得有新人来这件事有多奇怪。
奇怪的是……
“诸位昨日不是说,朕被拉进来之前,你们都提前听到了提示,所以才会对朕如此抱有敌意吗?”
胤禛颇为不解,看看朱元璋,又看看李世民:
“但这一位新来的……呃,同窗,朕先前并没有听到他要进来的消息。”
“难不成,是因为朕只会在此处短暂停留,与你们不同?你们先前都知道他要来?”
其实不必回答,胤禛很快也看出来,事情并非自己所猜测的那样。
不是他权限不够所以没有提示,而是几乎所有人都不知道这人是谁,辅导班里的新老学生,没有一个人提前得知消息。
之所以说“几乎”,是因为胤禛是在场皇帝之中最会察言观色的。
不是说其他皇帝们没有眼力见,只是他们大多没有经历过兄弟之间数十年的争斗,很少有能跟胤禛一样装了几十年孙子才登基的皇帝,过往的那些年里,胤禛已经将察言观色给刻进骨子里了,一旦需要用到,眼力见就会跟肌肉反应一样冒出来。
比如现在。
胤禛感受了一下现场的微妙气氛,在朱元璋与李世民把自己夹在中间的情况下,轻咳一声开口。
“明太祖,你认识这人?”
所有的目光从陌生人脸上齐刷刷地转到了朱元璋脸上。
朱元璋倒是没有对点破这件事的胤禛发火。瞒,不可能瞒得住,现在宋慎还没来上课,但只要他出现了就一定会介绍新人,无非是盏茶功夫的事情而已。
他定定地看着新来的学生,看着对方那张强自镇定却眼角狂跳的脸,忽然笑了。
“百室,这么巧,你也来了?”
“早知今日,咱昨夜就不去找你,等到进辅导班再跟你说了。”
“对了——你是什么时候知道自己要进入这个辅导班的,怎么都没听伱提起呀?”
来人,正是大明的韩国公,洪武朝的元老级人物,李善长。
李善长看着自家陛下那张似笑非笑、温和到让人害怕的脸,心里有苦说不出,汗流浃背都不能形容他现在的感受。
虽然还不知道现在这鬼地方是哪里,也不知道自己又是怎么被拉进来的,但他知道一件事。
陛下在猜忌他,而且比从前胡惟庸的事情更甚!
李善长哆哆嗦嗦地行了礼,才道:
“陛下容禀,臣也不知是怎么回事,方才午时用过饭,臣精力不济正想打個盹,忽的就听见了一个极诡异的声音,眨眼的功夫,天旋地转一番便到了这里……臣真的不知怎么回事啊!”
“而且,而且臣昨夜去相府赴宴了,子夜过后回家倒头便睡,年纪大了之后熬不了夜,今日一直累得慌,连房门都没出去一步……还请陛下明鉴!”
朱元璋眼中的凶光一闪而逝,听完了他的话,突如其来的杀意才终于彻底散去。
不是他猜忌成性,也不是因为对李善长有看法。
只是,作为辅导班的第一批学生,朱元璋清楚地知道,后面进来的所有新人,老学生们都会提前知道消息,偏偏李善长是个例外,毫无预兆地就出现在了这里,他不能确定眼前的这个李善长是怎么回事。
事情发生得蹊跷,刚好踩在了他派李善长去胡惟庸那儿当谍探拱火的节骨眼上,由不得他不多想。
顿了顿,朱元璋脸上的笑意真切了几分,上前亲自将李善长扶起,还拍了拍他肩膀。
“百室莫怪,这节骨眼你实在来得巧,大家又都没提前听说消息,咱不仅要为自己,也得为诸位同窗们问清缘由才好。”
“来,你坐咱边上吧。”
他主动拉着李善长,将其按在了自己那个位置的左手边,右边当然是朱标。
原本左边那个位置上坐着的人显然也认识李善长,但什么也没说,只是冷冷睨了他一眼,就起身换了一个地方。
李善长看着那个跟朱元璋年龄相仿的人,眼里满是疑惑——
总觉得这人眼熟,而且对方既跟陛下同桌,看神色又像是认识自己的样子,应该是朝廷里的谁,但他偏偏不记得哪里有这样威势逼人的一号人物。
身形看着像是武将,可那气质,也绝非普通武将能有的。李善长当年跟意气风发的常遇春、徐达关系都不错,但那两人只是气场强大了些,并没有这么浓烈的压迫感。
硬要说……这人的气质,像陛下。
李善长被自己的脑补给吓了一跳,赶紧收回思绪。
但没等他完全掩盖住情绪,便感觉肩膀上传来了重重的几下拍打。
“百室,来,咱给你介绍介绍。”
抬头一看,果然是朱元璋那只蒲扇大的巴掌在拍自己。
朱元璋笑眯眯地指了指刚才让开位置的那人:
“这是咱家老四,棣儿,你最近两年都没见过他吧?”
李善长:??!
不是。
他知道燕王殿下回京的事情,也知道陛下下旨让诸藩王全数回京建宅,不过因为他想明哲保身、不愿意掺合这些,即便燕王回京有一阵子了没有去凑热闹拜访。正如陛下所言,他上回见到燕王殿下,还是在各个藩王出发去凤阳练兵的时候了。
怪不得眼熟,怪不得这人又认识自己、又能跟陛下和太子坐一起!
可这他娘的才过了多久,怎么燕王看着就跟陛下一般年岁了?
凤阳城的土地难道还能吸人精气,两年当作三十年不成?!
再好的养气功夫也经不起这样的惊吓和嚯嚯。
李善长脸上的惊骇太过明显,惹得其他人都暂时放下了疑心,各自都带上了笑意。
他们都知道朱棣是怎么一回事,但刚进来的李善长绝对不知道,他只会觉得是自己撞鬼了。
跟新人搞这些……朱元璋真他娘的蔫儿坏啊。
“诸位同窗,介绍一下,这是咱大明朝的韩国公,开国功臣之首,从前的丞相,李善长。”
“他年纪不小了,告老在家许久,咱也没想到他会突然被拉进这里来,看来他自己也不清楚是怎么回事。”
朱元璋先跟其他人说明了李善长的身份,而后才笑着继续同他解释:
“那边身材最高的是秦始皇嬴政,他旁边是蒙恬;那个坐没坐相看着没骨头的是汉武帝刘彻,他旁边是汉初三杰中的张良;这是唐太宗李世民,他后头那几尊佛是长孙无忌、房玄龄、李靖和程咬金。”
“咱跟标儿、老四,你都认识,其余的,除了那个辫子头之外,都是老朱家后世皇帝,不过不用搭理,他们要么是蠢货要么是草包。辫子头那个——雍正,你自己介绍一下?”
要让朱元璋坦然跟自己麾下类比萧何的老臣说大明是如何亡国,后来又如何被异族入主中原……他虽然对胤禛本人没什么敌意,但说出口还是挺难的。
胤禛张张嘴,一时有点卡壳。年代在洪武之后的其他皇帝,脸上的神色跟他一样诡异。
洪武四大案闹得那样血流成河,李善长又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人物之一,他们怎么可能没听说过。
想到往后会发生的事,又看到现在朱元璋跟李善长看起来如此君臣和睦……
真是有些让人脊背发凉。
半晌。
胤禛才将自己思绪尽量收回,简单解释:
“朕乃大清皇帝,名爱新觉罗胤禛,年号雍正。大清是国号,接替大明坐了天下,祖上来自辽东,并非汉人。”
李善长:……
李善长现在人都已经傻了,脑子有点转不过来,没有太在意接替大明的王朝是异族统治。
这意思是,他面前的全都是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
但问题在于,太子殿下和燕王殿下为什么是例外?
太子殿下也就罢了,照陛下这个宠法,说他日后年纪大了会心甘情愿把皇位禅让给太子都有可能,可燕王殿下他凭什么?如果照前头那些人看,且不论他们是人是鬼,总归都来自不同的时代,难道自己见到的朱棣,并非洪武十年的那一个?
如昨夜见到的一模一样的年轻太子,四十多岁的中年朱棣,以及,其余几个朱家后世皇帝……
李善长心里冒出一个荒谬的念头。
“陛下,臣有一事,不知当不当问?”
朱元璋最烦有人说这句话。
“别整那虚的,想问就问,在这儿咱又不会砍了你,谁都不能砍了谁。”
李善长看了一眼朱棣,小心翼翼地问:
“看起来,这里都是千百年来的帝王将相,太子殿下也算是半个皇帝了。”
“敢问,燕王殿下为何在此?他不是帝王将相吧?”
朱棣皮笑肉不笑地盯回去,没让父亲解释,而是自己开口回答:
“你怎么知道朕不是?”
一瞬间,李善长脑门上的汗跟开了闸一样顺流而下,直从下巴往下滴。
倒反天罡……倒反天罡!
朱棣敢在陛下和太子殿下面前自称朕?!
他疯了吧!
“哟,又聊着呢!”
众人听见一道熟悉的声音传来,齐齐转头看去,原来是宋慎从办公室出来走上讲台了。
宋慎像个小老头似的抱着保温杯嘬了两口热茶,笑眯眯地看着凑到一堆的学生们:
“我本来还打算介绍一下来着,没想到你们都已经聊上了。”
“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多说,大家都回位置上啊,咱们今天得先给朱棣同学的卷子打分,再评下一个同学的卷。”
他动动手指,轻点鼠标,大屏幕上出现了之前朱棣的那份答卷。
“评分维度如下——”
“一,国策是否具有可行性。”
“二,其完善程度和考量范围是否周全。”
“三,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占比,综合考虑。”
“四,对国运的影响程度,这个可以商榷。”
“五,个人偏好。”
“这五个评分维度各占二十分,总分一百,现在大家可以在自己面前的纸上写下自己对永乐帝朱棣的评分了,最后的分数会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数。”
说完,众人面前的桌上再度出现纸笔,上面还有一张表格,表上五行就是刚才宋慎说的评分栏。
只有李善长和胤禛面前没有。
宋慎看了看他们,特意解释了一句:
“你们是这两天新来的,没有参与过上次分析朱棣同学卷子的讨论,让你们打分是不太公平的,下一个同学的卷子,大家都有机会。”
李善长倒是不介意被排除在外,他也知道自己一个新来的没什么立场参与。
但问题是……什么叫,永乐帝朱棣?
这位不显山不露水的燕王殿下,最后居然当了皇帝,这他娘的怎么可能啊!
胤禛更不介意,他本就只会在这里呆几天,最想知道的当然还是有关大清和自己的事情,对于评判前朝没有什么兴趣,只是看着众人交头接耳。
“先生,虽然百室没有看过老四的卷子,但他眼光能力都是一流的,咱能否同他讨论?”
朱元璋看看表格,举手问道。
宋慎的面色有点古怪,跟其他年代往后的皇帝们类似,不过还是欣然点头:
“请便。”
朱元璋开始低声向李善长解释朱棣提出来的国策方略,着重说明了两京制的事情,因为这基本上就是朱棣那份卷子的基调了。
李善长就那么听着,纵使心里还是困惑朱棣到底怎么当上的皇帝,但越是往后听,眼睛瞪得越是大。
等朱元璋彻底讲了个明白,李善长才张张嘴:
“陛下,臣有一问,不知……”
朱元璋:……
他烦了。
“有话说有屁放,你别吞吞吐吐的,在这里不论你说了什么,咱都不会与你计较!”
李善长看出他要发火,赶紧直言:
“陛下,臣以为此事似乎有理,北平此地作为国都是不错的,但既然要迁都,便不能再留这样一个名头给应天府。”
“不若先定都北平,而后直接将应天的等级提拔一节,例如应天府应交赋税越多,则减免越多,或是南方士子可费更少的银子去北方科考,又例如北平与应天可有某些地方互相帮衬,像是丝绸和海上来的东西优先供给北平……”
他没有将声音压低。
讲台上的宋慎将李善长的话听了个七七八八。
“卧槽,牛逼。”
宋慎直接对着李善长挑起大拇哥。
不愧是能让朱元璋将他类比为萧何的存在,一个古人,居然能提前几百年想到经济特区的存在,真他妈神了!
(本章完)